“在地化”的自然导师计划,从共同学习到相互陪伴
2012年的秋天,四个平均年龄29岁的姑娘——王愉(蚂蚁)曾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环境教育,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环保和环境教育工作,宋文莉(茉莉)从2008年开始在昆明一家本土机构的平台上组织市民开展自然体验活动,全海燕(榆钱儿)用她所擅长的绘画和戏剧对公众开展环保宣传,黄少乐(海螺)则是报社的一名环境报道记者,这四个女孩在机缘之下相遇相知,出于对自然的热爱、深厚的社会责任感走到了一起,成立了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
“在地”的三层涵义在于:脚踏实地,立足于本地,以及重建孩子和大地的联系。通过提供基于本地化、生活化的体验活动和共同学习、相互陪伴的平台启发青少年和成人对自然的情感的尊重,培养其应对环境问题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这是“在地”的使命。
四年之后,在地通过开展自然导师培训,为对自然教育感兴趣的公众进行系统培训,不仅补充了高素质的活动带领人员,形成了一个拥有二十位核心成员的团队,同时自然导师内部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多个自发性的兴趣小组诞生,拓宽了自然教育的应用范围。
在地成立之初,她们从一些零散的儿童自然体验活动开始做起,直至2013年的9月,基于以往活动积累的经验,在地推出“身入自然——以植物为师”自然教育课程,带领孩子们体验昆明植物园的四季轮回。跟以往零散的活动不同,这一次,在地反复研究课程内容,确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采用“流水学习法”(Flow Learning)的设计原理,并在活动中融合了自然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创作的内容。
▲ 溯流而上,突破舒适圈——夏令营
到2016年秋天,“以植物为师”课程已经迎来了第四个年头,开设过24个班次的学期课程,先后在昆明植物园带领过100多次课程!从“以植物为师”开始,在地逐渐摸索出了自然教育“课程化”的方式,结合昆明的自然与人文开发出“山野之窗”、“自然笔记”等更多的系列课程。
▲ 在自然里哪里都是滑滑梯
“我们一直梦想着有一个地方能够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自然、理解自然。”在地创立时,曾规划三年后建立一座在地自然学校,2015年春,这个计划提前走上了日程。石城自然学校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石城公园内,这里有奇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植被,毗邻滇池周边的社区,孩子们亲近自然生态的同时又能结合社区探索自然环境与社区的关系。
在地计划通过2到3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一个集自然体验、自然游戏、体验式园艺、户外教育为主题的自然学校,不仅可服务来自城市的孩子和家庭,同时也会定期为本社区(海口镇)孩子、家庭和其他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学习、体验的机会。
▲ 尝一尝雪的味道
2015年在地在石城开设了“石城亲子课”、“石城四季课堂”、“石城农耕笔记”等课程;2016年又开设了攀岩、探洞、漂流等探索类课程,在地认为“这些突破性强的户外运动对于激发孩子们探索自然、思索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选择更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贡献和意义,希望这类带有自然教育目标的户外体验,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自我成长和团队协作的机会。”
“对社区的服务也能让孩子与自然建立连接。这跟我们做自然教育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对自然的爱是可以解决我们的环境问题的。”石城跟社区的紧密联系、与生活的贴近,让蚂蚁和小伙伴们不断探讨除却自然教育课程之外,自然学校还能带给人们什么。一年多的实践下来,在地总结出了三点:自然学校能够让孩子们建立与地域的情感连接;能够带来丰富的体验;能够通过生活教育把知识变成自我理解和实践的过程。
在石城自然学校,孩子们要参与到自然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要做饭、洗碗,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学习和他人相处,去发现生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孩子们还要参与种植、管护草花瓜果,要下厨房把蔬菜做成食物,要学会处理食物残余。蚂蚁说:“不光是孩子,成年人在自然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唤醒他们对可持续生活的活力,通过努力让他的生活跟自然界发生更好的互动。”
生活实践往往带给参与者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石城自然学校没有铺设污水管道,因此在地打造了一块人工湿地,并让孩子们参与湿地的建设工程,每次活动都要去观察湿地的变化,明白自己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虽然不能把人工湿地带回家,但是可以选择用什么类型的洗涤用品”,参与者把学到的环保方式带回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将知识变成自我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会促进更多的改变。
四年不间断的实践让在地的课程呈现出相对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状态,茁壮成长的团队开始探讨:“在地一年2000多人次的活动量对于一个城市,一个社群的来说够不够?自然教育实现对孩子、家庭的影响,课程服务就够了吗?除课程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 捡拾林中的木材,生火做饭
蚂蚁说:“自然教育课程有它自己的使命,它能够帮助孩子成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人,但对于生活层面的改变,它是远远不够的。”她认为,自然教育机构的最终目的把自然教育带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如果没有可持续生活、自然保育等理念的融入,那么自然教育便成了跟一个跟课外兴趣班一样的事情。
▲ 俯下身,跟土地在一起-农耕课
2015年6月,在地召集了第一次“静修会”,通过深度讨论,团队对机构的使命进行了修订,明确提出,在昆明本地搭建一个公众平台。这意味着“在地从自然教育课程化的阶段,开始走进共同陪伴、共同成长的阶段。”他们为公众活动做了三个主题的定位:自然保育、更好的教育和可持续生活。
在地还支持一些“小中心”来带领公众平台的活动。在地的一位自然导师是化学工程师,她尝试钻研手工皂的配方,不断试验改良,把做皂的活动带到在地的自然教育课程里。同时,她也常常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学校的家长群体中独立开展活动。类似的,在地还支持其他一些由自然导师发起的亲子团,比如观鸟小组、自然笔记小组等。“我们非常支持这些小型的实践,他们可能不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但是这些小活动也可以将可持续生活扩散影响更多的人群,成立一个个小中心。”
向成人和孩子传递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环境责任感决非易事,很多有志从事自然教育的朋友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而有一些实践经验的朋友又缺乏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平台。为了培养昆明本地的自然教育导师,搭建这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平台,2013年11月,在地正式启动“自然导师培养计划”项目。
▲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起熟悉的团队游戏——植物园全日课
如今在地自然导师计划已完整走过三期,从第二期开始,报名人数就远远超出课程承载人数。“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朋友、有志之士了解自然教育,我们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分设了‘普及’、‘入门和实践’两部分课程,完整的自然导师计划还包括‘后续提升’的支持。”蚂蚁介绍说。
普及课的内容包括自然教育概念、自然教育与儿童发展、自然教育案例、提升自然体验,共计6个学分。普及部分作为通识课程,将帮助大家增进对自然教育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并提升个人在自然中的体验。
“入门和实践”共计23个学时,面向参加过在地普及课程、愿意长期致力于自然教育事业或以志愿身份参与其中的社会人士开放。入门实践部分包含“提升体验”、“学习传达”、“活动设计”三大部分内容,每个部分由多个室内理论课和户外实践课组成,学员还需参与一定课次的自然教育活动观摩,担任活动观察、记录、小组辅导等角色,在实践中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包括活动设计、执行与评估。
▲ 搭建我们自己的草屋
▲ 自然里的孩子最快乐
▲ 以地为床,以草为被,躺着看树荫下的蓝天
▲ 在落叶堆中玩耍的孩子
第三期“自然导师计划”学员白羽觉得,参与培训是一个快乐、充实、丰富的过程。“你会感觉到是一群有亲和力的人做着积极的事,也积极地做事。每一次见面都是一场交心的对话,抛砖引玉的引导让我们彼此释放和分享,于是我们自己变成了内容,给出答案,有所获,却也来的轻松有趣,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在地是一个注重把理念践行到生活中的团队,我们大部分的教具来源于自然中,也取之于可以再利用的废旧生活用品,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对环境的友好。”白羽说,恰当的氛围营造、适宜的表达、机敏的调整、如点睛之笔般的引导让一场活动始终有节奏的进行着,一群人总能那么容易就开心起来。
同期的另一位学员,秋,她介绍说:“培训的过程中,会鼓励我们学以致用,这样,到毕业设计的阶段,每个小伙伴都是跃跃欲试、干劲满满的。我们小组共同有兴趣的课题是‘家门口的自然观察’,参加完我们的毕业设计孩子们说‘太好玩了!’我们也决定要持续做下去。而我自己也加入了在地的导师队伍,开始做课程辅助。”
参考资料:
1. 冷杉、王愉《四年实践,他们坚持把自然教育“在地化”、“生活化”做到极致》,原载于“秘境守护者”。
2. 基础资料、图片由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提供。
3. 其他参考文章
《在地四周年纪念〡流动的生命》
《在地之美:云南姑娘的自然教育创业故事》
为保护红树林开展教育活动,炼成优秀的自然教育中心
它被誉为中国“绿色人才西点军校”,20年里无数自然守护者从这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