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20年第12期 总第63期
本刊特稿
■抗疫文艺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艺评论的深刻启示/炜熠
理论探索
■意象经营意境生/胡经之
内容摘要:笔者以中国诗画为例,集中探讨艺术意境的特征、艺术意境创构以及艺术意境论的当代价值等三个问题。艺术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生活酝酿乃是艺术创作的前提,进而作“意匠经营”“意象经营”,实现艺术意境的创构。中国的艺术意境论,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以天、地、人三才说作为哲学基础。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呼唤中华美学精神的回归和对天、地、人三位一体价值理念的继承,踵事增华,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画 意境 意象 美学研究 中华美学精神
■民族复兴之志的艺术表达——从新中国美术之路谈起/吕品田
内容摘要:民族复兴是新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价值诉求。新中国七十余年社会实践,以切合各历史阶段形势大局和现实需要的不同主题侧重,历史地赋予民族复兴以笃实的价值阐释和现实形态。新中国美术因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主题,整体地介入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追求,其呈现于美术交流、美术创作、美术研究和大众教育等主要实践领域的形态面貌、价值取向及阶段特征,都透着追求民族复兴目标的动态整体性,可谓民族复兴之志的艺术表达。
关键词:民族复兴 新中国 美术交流 美术创作 美术研究 大众教育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国画
■近年来国产影片中历史记忆的伦理表达/陈晓云
内容摘要:近年来国产电影对于当代中国历史文化记忆的表达,部分呈现出伦理化叙事的特征。这些影片从一个日常生活的微小视角切入,通过展现小人物的身世与命运,实现对宏大历史记忆的表达,这正是以伦理叙事面对历史记忆的一种创作选择。另外一些影片则努力呈现“革命年代”的“私人情感”,将真实历史中被普遍屏蔽的个体情感浮现为影像中的历史记忆。其中,历史的困苦常会在艺术创作中获得相应的表达与偿还,这成为通过影像手段疗愈创伤记忆的文化实践之一。作为一种叙事传统,伦理叙事不但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也可以追溯至更为久远的中国古代的叙事历史。于当下,它也表现于其他类型的电影之中,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味的“中国叙事”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中国电影 历史记忆 伦理叙事 电影评论
专题策划•文艺家研究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动学界业界深度关注和研究我国文艺家、文艺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夯实文艺理论评论的实践基础,近期,我刊加大了人物研究类文章的刊发力度,陆续推出了多篇研究文章,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本期刊发两篇文艺家研究专题论文,以飨读者。
■宏阔融通 延展文脉——王朝闻文艺评论特色初探/李昌菊
内容摘要:王朝闻是雕塑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也是卓有建树的文艺评论家。本文以其文艺评论的特色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在评论对象、范围、方法,以及写作风格、评论话语等方面的特征,探究其关于文艺评论与艺术形态、样式、文艺理论、美学思想、艺术规律、本土传统的关系的见解。本文认为,王朝闻文艺评论视域宏阔,融通了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探索了情理交融、亲切平易的大众化路径,重视与遵循艺术规律,继承与拓展了传统文论,以鲜明的个人面貌为中国文艺评论开辟了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王朝闻 文艺评论 跨界融通 美学思想 评论文风
△王朝闻《刘胡兰》1955年 雕塑
(来源:中国美术馆官网)
■欧洲美声唱法的中国理路——以应尚能的音乐实践与理论探索为例/张红霞
内容摘要:应尚能是近现代音乐史上将欧洲美声唱法与理论介绍到我国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为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在声乐演唱造诣上有颇高的专业水准,而且对声乐教育事业也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培养出一批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他在理论研究、作品创作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成果。本文试从声乐演唱和理论、教学经历与音乐作品创作等领域对应尚能的成就与贡献进行梳理与解读。
关键词:应尚能 声乐演唱 理论认知 音乐史 音乐评论
艺海杂谈
■新媒体文艺批评之特质与渊源——以“贴吧批评”为例/刘巍 王玮
内容摘要: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当代文艺批评的言说渠道,有力地促成了文艺批评新样态的形成与批评总体格局的改变,也为当代文艺批评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百度贴吧为例,归纳文艺批评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现实表征;并以传统文艺批评为参照,分析新媒体文艺批评对传统文艺批评的吸纳与对接,以期把握文艺批评的时代新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文艺批评 批评渠道 百度贴吧 贴吧批评
■浅谈当代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脉络与文化特征/贾晓程
内容摘要:哪种文化基因,追根溯源都扎根于“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本文在这一语境下,从哲学、人文关怀、民族性、“善”与“恶”等方面出发,对中国的作曲家以及中国小提琴音乐进行一系列文化思考与探索,以期为进一步理解中国小提琴音乐提供有益视角。
关键词:小提琴音乐 发展脉络 文化特征 音乐评论
■民营美术馆的公共价值与发展策略管窥/李尽沙 张瑜
内容摘要:社会文化的变迁对艺术组织的存续提出新挑战,美术馆在其中也面临着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困境,民营美术馆则面临更严峻的运营问题。笔者认为,将构建艺术公共领域作为发展定位,才能为民营美术馆寻找出路。遵循艺术公共领域的建设原则,民营美术馆应当以观众体验为运营核心,以先锋探索为价值引领,结合引导式的全面开放、形成公众艺术观念、限制一般性艺术探讨、对外交流扩展等策略,从而获得受众认同、建立艺术话语。坚持搭建艺术公共领域的重要平台,才能实现美术馆以社会赞助为基础的良性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艺术公共领域 民营美术馆 共享文化 观众体验 美术评论
作品评析
■轮回的困境之力——评王斐南歌剧《奥菲欧》/杜莹
内容摘要:古希腊神话《奥菲欧》以其表达人类如何面对困境的永恒主题,成为世界众多著名作曲家歌剧、器乐名作经久演绎的题材。中国青年作曲家王斐南在其歌剧《奥菲欧》(2018)的创作中,基于以自觉的当代意识与东方文化观念重构的戏剧时空与戏剧结构,成功地以化古融今的个性化音乐语言与象征性的音乐修辞构筑出意味隽永的音乐世界,并与历史上同题材歌剧在音乐上形成了具有互文性的意义网络。此歌剧彰显了作曲家以艺术的感知捕捉并表达对于个体生命的严肃思考和对社会文化潮流与相关社会议题回应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歌剧《奥菲欧》王斐南 巴洛克 爵士乐 音乐修辞 互文性
■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杜彬 彭慧媛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的重要要素;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三个文献片和一个综述片的制作。这些作品具有地方性与历史性并存、学术性与完整性并行、艺术性与原生性并举等显著特征。通过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的影像记录,使传承人的珍贵“技—忆”得以长久留存,有助于其多样性传承和传播。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综述片 “非遗”研究 影像记录 抢救性记录
境外之镜
■王羲之与达•芬奇:两个中西美术传统的象征/[意]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
内容摘要:王羲之与达•芬奇代表两种不同的充满文艺气息的时代和文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性。虽然各自出生、生活与文化环境都不一样,但是作为两大艺术传统的代表人物,在追求艺术表现方面还有学术界不太关注的相同之处。他们在艺术上都崇尚大自然,尤其是王羲之一口气写毕的书信与达•芬奇很快就完成的素描,虽在题材与技法上很不一样,但都是即兴的“创作”,从中可以看到两位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与感性的表现。
关键词:王羲之 达•芬奇 东晋士大夫 文艺复兴艺术家《兰亭序》《蒙娜丽莎》
△王羲之思维《姨母帖》《丧乱帖》
名家专访
■保护民间文化 传承中华根脉——访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采访人:侯仰军 刘勍
刘魁立简介:1934年9月生于东北。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首任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民俗、文字、典籍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亚洲(中日韩)民间叙事文学学会(AFNS)会长等职。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荣誉会长、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协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俄罗斯科学院《传统文化》杂志编委。主要学术成果有:《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主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14部)、《中国民俗文化丛书》(70部)、《世界文学史》中文版(8卷16册);译作:《列宁年谱》(第一、二卷)、《科拉•迪•里恩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序幕》等。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0年第12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2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朱以撒
朱以撒,1953年8月出生于福建泉州。1966年小学毕业,1969年作为知青前往福建省清流县务农,1978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工作起始从事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整理工作,后从事书法艺术教学、创作与理论研究。曾讲授《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史论》《书法创作论》《书法作品欣赏》《书法批评》等课程,兼及散文创作,以艺济文,以文箴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担任兰亭奖评委、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全国书学研讨会评委等。
在书法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著有《书法创作论》《书法审美表现论》《中国书法名作100讲》《中国书法名帖百讲》《书意百谭》《书法百说》等。于书法批评方面尤自成机杼,有“吹入书坛的清风”之说,2009年被评为“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2011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书法评论家”,2014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福建省首批文化名家”。散文创作曾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作品多次被收入《中国散文年度排名榜》《中国年度最佳散文》《二十一世纪散文典藏》《当代散文经典》等选本,散文集有《古典幽梦》《俯仰之间》《纸上思量》《腕下消息》《如风吹过》等。其在书法教育、创作、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上的成就,被认为是文学与艺术、创作与理论默契结合的典范。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2期的封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团体会员巡礼
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前身为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成立于1994年10月,2016年5月更名为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会下设文学评论委员会、造型艺术评论委员会、表演艺术评论委员会、青年评论委员会等四个专业委员会,办有《长江文艺评论》,现有个人会员567名,业务范围覆盖12个艺术门类。近年来,湖北文艺评论工作生机勃勃、势头向好。
坚持正确导向,发挥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先后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艺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下文艺创新学术研讨会”“当代湖北文艺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座谈会”等活动,《长江文艺评论》“经纬线”专栏不定期发表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文章。
关注创作现场,批评实践与理论建构相互促进。继承发扬湖北文艺批评优良的学术传统,推动批评实践与理论建构的双向互动,引导理论评论家立足传统、面向未来,透过文艺发展现象把握本质和趋势,组织理论评论家介入文艺现场,及时研究文艺新趋势、新现象、新作品,发挥文艺评论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作用,推动湖北文艺创作健康发展。
注重阵地建设,推出作品、挖掘人才。通过《长江文艺评论》《长江丛刊•评论版》《新文学评论》等刊物,《湖北日报》《书法报》《长江日报》等报纸的文艺评论专版专栏,以及部分市州党报文艺副刊、市县文联、作协内刊的文艺评论栏目,持续发声,打造湖北文艺评论主阵地。
发挥评奖的导向作用,扩大湖北文艺评论社会影响。主办“湖北文艺评论奖”(设立于1998年),每两年评选一次,累计举办11届、表彰四百五十余人次,对湖北文艺理论评论繁荣创新、文艺事业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积极推荐湖北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参与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等活动,推出一大批优秀湖北文艺评论家和评论作品。
培养文艺评论青年人才,建设人才梯队。从2010年开始,连续举办六届 “湖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培训来自省内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艺术团体及市州文联的优秀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四百余人(次)。向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推荐各类研修班学员近30名,帮助湖北优秀文艺评论家走向全国。《长江文艺评论》与湖北省作协联合举办12期“东湖青年批评家沙龙”,促进不同专业的青年文艺评论家跨学科交流。
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文艺评论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湖北文艺创作质量。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12期的封底
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推介
经报中宣部和中国文联批准,“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办(点击查看)。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的精神和关于加强网络文艺评论体系建设的要求,倡导批评精神,凝聚新型文艺评论人才队伍,推动构建良好网络文艺生态。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END—
签发:徐粤春
审核:胡一峰
美编:木子
【欢迎关注▽】
···要不再看看···
【10万+热门阅读】
【相关阅读】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