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就是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用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 | 阅读明星

王静宇 张闻轶 新读写 2021-04-17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优秀作文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都知道未来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也都知道如今的学生埋首于课业没时间读书,但是!!!你知道那些酷爱阅读的年轻人们,是怎么迷上读书的吗?你知道海量阅读,到底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学生中的阅读明星!
 
  • 她认为,读书就是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用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


  • 读书,让她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对自我进行剖析,认识内心深处的自已。


  • 在她看来,人生的意义就是给别人的生命也带去积极的意义,让他们更多地去思考,而不仅仅是活着。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的张闻轶同学比较喜欢精读一本书。她的读书速度很慢,读到拍案叫绝之处,甚至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去读,像是要把那些精彩的文字刻在脑海里一般。她认为,阅读是一个咀嚼、回味和思考的过程,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还可以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学习、运用。

张闻轶很喜欢读那些探讨人性的书,比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等,这些书中讲述的温情故事十分打动人心。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日常中的细节,用幽默、温暖的文字向我们展示平凡生活里人性的美好。


这类作品读起来很治愈,但人性并不都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这一点,在接触日本文学后,张闻轶有了很深的体会。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太宰治把自己的出身、个性以及人生的主要经历都赋予在了主人公大庭叶藏身上,借叶藏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懦弱、虚伪、势利、冷漠,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斜阳》这本书描写了日本二战后落魄贵族的生活百态,在张闻轶看来,文中的“斜阳”既象征着夕阳,也代表着朝阳;既昭示着黑夜的到来,也体现了黎明的开端。


太宰治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无尽的颓废和绝望,但文学是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不应该只歌颂美好,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惑和痛苦,也需要有人来揭示。张闻轶说,这样的作品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人心灵上的慰藉。

芥川龙之介也是张闻轶很喜欢的作家。这位素有“短篇小说之神”美誉的作家十分擅长在细小琐碎的事物中,把人性的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

《疑惑》一文中,中村玄道对自己的“杀妻罪行”从怀疑到承认,最后走向疯癫的过程,让张闻轶感叹人性其实就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而《枯野抄》以大师之死为切入点,无情地撕开了披着温情面纱的师生关系下,裸露出来的乐生、畏死、自得、自私等种种矛盾的人性。


芥川龙之介在小说中独具匠心的构思、精炼准确的用词,都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但最让人感到震撼的还是他总能精准细腻地窥探人心、人性。读完《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选》之后,张闻轶常常会进行自我审视:“如果是我,是否也会做同样的决定?我的身上是否也有这样的弱点?如果有,该如何改正?”她认为,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可以作为审视自我的镜子,让我们认清并正视人性的弱点,观照自身,更好地提升自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也让她反复思考,书中关于“非凡的人和平凡的人”的论述,让她印象深刻,也让她对哲学产生了一些兴趣。她还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哲学选修课,在她看来,哲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它能让人从另一个方面看待生命、看待自己眼前的事实。

她很认同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认为人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人活着就是要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种意义,而阅读就是在自己胡思乱想的时候,给自己的思想一个自由的空间,让自己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跟随主人公慢慢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答案。 
 

【推荐书籍】
 
《罪与罚》【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
《死魂灵》【俄国】果戈理
《钦差大臣》【俄国】果戈理
《我是猫》 【日本】夏目漱石
《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选》【日本】芥川龙之介
 
【习作】

目之所及

常听人谈起“眼界”一词,何为眼界?有人说是知识,有人说是思想……直白点来说,就是一个人眼中所能容下的世界吧。

不同人的眼界必会不同。太宰治所作的《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因太过“聪明”,深谙人性的虚伪、做作,对美好的品质、生活心怀企盼却又敬而远之。他身处深渊,却又站在高处,眼界很是广博。因此,他对人有意无意间隐藏起的恶的一面感到匪夷所思。这是凝视深渊的一类人。

当然还有身处深渊如井底之蛙般,参不透也无意去参透井外天空有多广阔的一类人。一类人站在高山之巅,境界高远却看不清山脚下的碎石枯草;另一类人在山脚仰望山顶,无法看到身处高处方能见到的广阔苍穹;当然还有在山腰处的人,或往下走,或停滞不前,或努力向上攀爬。几类人只是互相观望,可不同层次的人终究无法理解对方所看到的,因而有不同的思想,彼此之间难以理解。就像有的人觉得不思进取的人毫无价值,可有的人觉得不甘雌伏的人争强好胜。

环境和思想决定了个人的眼界,人们因此觉得对方高深莫测,不可捉摸——可见,“理解”是多么重要而又难以实现啊!诚然,彼此理解很困难,但私以为,理解如此重要,不论多么困难,都应努力去做些什么以增进彼此了解,而不能只是彼此相对,抓耳挠腮地妄图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

那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呢?我想丰富阅历必不可少。什么都信,可能会使自己陷入险境;然而什么都不信,又会错失很多单纯的美好。两者都是阅历太少的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怎样才能算作阅历丰富呢?依我之见,当一个人有了自己健全的三观,既不否定阴暗面的存在,也不深陷其中郁郁寡欢,同时还能对美好抱有真切的向往与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着对生命独特的理解时,便说明他有了足够丰富的阅历。

阅历又从何而来呢?想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获取途径。也许书中的某句话会给人以启迪,也许日常生活的一件小事会在某刻触及人的内心,也许走出家门、国门后事物的多样性也会发人深省……

芥川龙之介有云:“人生刹那间的感动,实在难能可贵,至尊至贵。”当这些“刹那间的感动”降临时,我们要及时思索并抓住,而不是无动于衷,心动过后无所想,更无所行动。只做他人思想容器的人,如鲁迅先生笔下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真如行尸走肉,把自己活成难以想象的悲剧。由此可见,“思”是阅历的来源,是活着的标志与意义。

不断增长的阅历铸就理解的基础。有了阅历后,我们在主观上也要乐于去理解别人,这样才能真正开拓自己的眼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目之所及决定了我们的主观世界有多广阔。为何要开拓我们的眼界?因为我们各自的世界相互独立却又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当我们开拓了眼界,彼此理解,才能接纳别人的世界,窥见一点我们身外那个无垠的世界,思考生命本质,世界也因此异彩纷呈。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