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7】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 地域化路径
点击蓝字关注规划师杂志公众号
本期主题: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
2012 年,我国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在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的联合启动与大力推动下,截至 2014 年底,已公布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合计 2555 个村落。如何实现这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期“专题研究”栏目以“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刊发一组文章,系统介绍我国传统村落规划编制与实践,以及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专题研究7】
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化路径
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区域总部技术副总监陈栋,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阎欣,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丁成呈在《规划师》2017年第4期撰文,我国的传统村落形态多样,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寻求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中的历史村落多数被周边新村所包围,面临聚落特色缺失和传统文化湮灭的挑战。文章以江苏盐城市草堰村为例,立足于深入的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构建综合价值、典型特征和保护要素载体相互关联的保护体系,并基于有机互动的视角,探索历史村落与周边新村协调发展的地域化路径,以期为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淮盐文化;传统村落;有机互动;地域化路径;草堰村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4-0089-06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陈栋,阎欣,丁成呈.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化路径 — 以江苏盐城市草堰村为例[J].规
划师,2017(4):89-94.
一
淮盐文化传统村落的价值内涵与典型特征
(一)盐业经济发展孕育的价值内涵
西汉初年,江苏出现了盐业生产的第一次高潮,“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有海盐之饶”。唐朝和五代是海盐全面发展的时期,两淮盐场初步确立,并成为我国盐产量最大的地区。北宋时期,江苏建成范公堤,“障蔽潮汐,农子盐课,皆受其利”,盐场数量和产量均得到较大发展。明清时期,黄河夺淮导致海岸线东迁,卤淡盐薄,潮汐不至,渐不宜盐,但两淮盐区仍保持了全国盐业中心的地位。在江苏盐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沿海聚落,这些聚落逐渐演变为从事盐业生产与管理的基层行政机构,称为淮盐治所。淮盐治所通常要建设盐课司公署、各类仓库,疏浚串场河及各灶引河、市河等河道,设置课税和缉私关卡,修缮闸坝、桥梁和井泉等公共设施,部分淮盐治所还建设了社学和各类祠庙寺观等。淮盐治所的建设于明代时达到鼎盛,两淮共设有30个盐课司。这些淮盐治所大多保存至今,大部分成为农商兼事的地方中心乡镇,小部分提升为县城或转变为普通农业村落。淮盐治所的综合价值可以概括为:①历史价值,是研究我国盐业史和城镇史的珍贵遗存;②建筑环境艺术价值,体现盐业特征和苏北沿海区域特征;③科学价值,在盐业生产运输和防洪排涝中运用了水利技术;④社会价值,弘扬艰苦奋斗、人定胜天的优秀民族精神。
(二)区域海陆变迁体现的典型特征
唐大历年间,为保障两淮盐场的繁荣,淮南节度判官李承筑捍海堰,北起盐城,南抵海陵。北宋范仲淹重修捍海堰,“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使“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在修筑范公堤时,取土形成复堆河,串联各盐场,即为串场河。串场河既是盐业运输的主要通道,又是泄洪的通道,使“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淮盐场治村镇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治所居中、西河 ( 串场河)东堤(范公堤)”的空间格局。明代,随着黄河夺淮,盐场不得不屡次东迁,场治与盐灶彻底分离。清代,在范公堤以东海滩宽达数十里的范围内,灶民进行零星开垦,并且获得了数倍于盐业生产的效益,使得各治所人口大增。由于范公堤以西的空间有限,新增居民向东越过范公堤,跨堤而居。各治所的发展模式由范公堤以西的南北向狭长区域发展转变为以跨堤向东为主的圈层式发展,范公堤的功能也从防御海潮逐渐向防洪排涝转化。由此,“西河东堤、跨堤而居”成为所有盐场治所的共同空间特征,也是淮盐文化传统村落的核心特征 (图1)。此外,淮盐文化传统村落的典型特征还包括:简朴实用、不事雕琢的建筑特征;水环堤绕、桥闸密布的环境特征;海陆交汇、开拓进取的文化特征等。
二
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策略
(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1.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沿袭较成熟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导致乡村文化遗产难以融入区域城乡空间体系与发展结构中,缺乏完整性与客观性;保护措施不能有效地保障文化传承与发展。一方水土成就一地民居和村落,苏北沿海地区是历史上著名的两淮盐业生产基地,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孕育出属于江苏文化重要脉系的淮盐文化,盐业生产变迁也对地区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引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于乡村区域环境、产业发展和聚落演变,研究其整体文化特征,剖析其演化的影响程度和变迁因素,是发掘淮盐文化传统村落的价值内涵、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2.历史村落与周边新村互融互促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靠区位、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特色,寻求具有地域性的、与周边农村社区发展特征相匹配的模式。苏北沿海地区的历史村落多数被周边快速扩张的新村或新市镇所包围,一方面受到苏南模式的挑战,面临空心化和自然衰败;另一方面,周边新村的发展动力充足,可以带动历史村落的复兴,这为村落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统筹资源,促进历史村落与周边新村的协调发展,让周边新村为历史村落“输血”,待其恢复“造血”功能之后,再反哺周边新村,是实现淮盐文化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1.促进综合价值、典型特征与保护要素载体相互关联
乡村文化遗产根植于传统乡村环境之中,对其的保护需充分尊重乡土文化的特性,使其与周边环境及乡村发展态势相协调。在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应围绕苏北沿海区域海陆变迁、盐业经济发展和淮盐治所兴衰等方面,充分发掘历史遗存的文化内涵,评估其综合价值,根据综合价值明确保护内容、范围与要求。同时,依据淮盐场治村镇的外在表征,归纳历史遗存的典型特征,从而完善保护框架,制定保护策略。保护要素是历史遗存的载体,综合价值是历史遗存的内涵,典型特征是历史遗存的表征;表征体现内涵,内涵支撑载体,载体反映表征,三者两两关联,共同构成保护体系。
2.以文旅融合转型发展为触媒促进村落持续复兴
在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中,历史村落目前基本以生活功能为主,周边新村除生活功能外,还包括部分工业企业和小型商业。未来应逐步将工业企业全部迁出,引入新型业态,与原有业态共生。因此,应该以文旅融合为目标,在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服务功能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基于淮盐文化的新兴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村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村落的持续复兴。同时,在核心保护范围内,更新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使其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并配置公共服务类设施,辅以必要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原住民回迁,引导传统生活的回归。此外,通过提炼淮盐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恢复部分文化类公共设施,鼓励开展民俗活动,合理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再现村落活力。
三
有机互动视角下的盐城市草堰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草堰村位于盐城市大丰区西南方向,南与东台市毗邻,西与兴化市接壤。草堰村历史悠久,盛产海盐,作为淮盐的主产地之一,发展演变时间长,承担的治所功能集中,是两淮盐区唯一的文庙所在地。从历史渊源、行政等级、治所建设、产业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看,草堰村是体现淮盐文化的代表性聚落。
在两淮诸多淮盐场治村镇中,草堰村是唯一一个集三场场治 ( 草堰场、丁溪场和小海场 ) 于一体的村落,各类文化遗存丰富,价值突出 (图 2)。例如,保存至今的“一堤四闸”,是范公堤沿线淮盐治所的典型代表;“西河东堤、水环堤绕”的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堪称淮盐场治村镇中的经典;54口古井遍布全村,特色鲜明;村落的文风之盛不仅居诸盐场之冠,还远超一般乡镇。自明清以来,草堰村的规模不断扩大,废灶兴垦之后,东侧的新村对历史村落部分呈半围合态势。《盐城市大丰市草堰镇草堰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提出了历史村落与周边新村有机互动、体现淮盐文化和传统村落发展特征的复兴策略,本文从格局演变、保护体系、人口引导、社会网络、土地使用、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探讨草堰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由区域历史沿革推测村落格局演变
草堰村的发展经历了从临海煮盐、筑堰煎盐到设场治盐、废灶兴垦的过程。从草堰村的历史沿革中识别文化因子,并结合地形环境、空间格局、建筑特征和环境要素等,可以确定草堰村文化基因的空间表征。依据对黄河夺淮等地理演变、淮盐场治村镇变迁和盐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推测出草堰村的格局演变如下:唐代及唐代以前,淮盐名场酝酿雏形;宋元时期,“西河东堤”的格局形成;明代,鼎盛时期灶治分离;清至民国,村民跨堤而居,村落呈圈层发展(图3)。草堰村的格局演变进一步验证,“西河东堤、水环堤绕”的村落格局是所有淮盐场治村镇的共同特征。
(二)基于价值判断和特征归纳构建保护体系
在草堰村的综合价值、典型特征与保护要素载体之间建立桥梁,使孤立的历史文化要素建立起跨越空间、时间和文化的关系,从而有效保障文化传承,促进村落发展。首先,规划基于草堰村的区域环境特征与文化价值,明确保护要素载体的保护层次,结合“一堤四闸”要素的独特性,划定草堰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次,规划明确保护重点,进而深化保护对象及内容体系:在村域范围内,保护水系格局与田园绿化等历史环境;在村落层面,通过对历代空间格局的研究,使不同历史时期的村落建立起时空关系,明确应修复的代表性格局和肌理,提炼出“五街十二巷”的街巷空间和玉带环绕的河道空间,提出整体保护措施。再次,规划基于精细化保护理念,深入解析草堰村的文化基因在传统建筑上的表征,据此遴选出74处传统建筑,进行梳理、建档,并对建筑保护与修缮制定分类措施。最后,规划注意保护草堰村散落的特色环境要素,通过逐户调研,搜集 54 口古井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测绘等方法,逐一建立详实档案。
(三)促回归、调结构的人口引导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苏北沿海地区的村落对防洪避涝的要求居于首位,对耕作半径的要求位于其次,故自然村之间的距离通常较远,千户以上的大型居民点比比皆是。草堰村的人口自明代以来一直居高不下,与江苏其他传统村落相比,不但人口总量大,而且人口密度高(图4)。目前,草堰村的城镇化率较低,由于传统村落所在地恰好位于草堰镇镇区,未来周边农村人口将进一步集聚,人口总量将在较大的基数上继续增长。在草堰村核心保护范围内,基础设施落后,房屋老旧,居住人口不断减少,而紧邻东侧的新村,由于产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可见核心保护范围与新村呈现分化趋势。调研显示,约有15%的居民生活在新村,而户籍空挂在老屋,从而加剧了草堰村的空心化。为改善户籍空挂的现象,延续传统社区生活,规划通过设置各类服务业岗位,引导原住民逐步回迁。随着草堰村的复兴,预计核心保护范围内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将缓慢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将大幅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将大幅上升,三产结构将得到改善,从业人口比例将趋于平衡。
(四)增强居民个体与社会网络的关联度
入户调研显示,草堰村的居民社会网络呈现“一弱三缺”的特征:①“一弱”,指社会支持网络弱,现状社会网络规模较小,网络成员以亲属为主,业缘、地缘等社会联系缺乏,整体结构松散。②“三缺”,一是指社区成员联系缺乏,年轻成员外迁,社会网络成员的空间分异明显;二是指社区自组织能力缺乏,社会组织数量少,社区团体活动依赖于街区外的支持;三是指社区服务能力缺乏,社区对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存在“断崖”,对外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低端,易被替代。基于此,规划通过复兴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居民就业、提升社区空间环境和引导社区产业发展等措施,增加社会网络粘性,改善社区自组织能力,提升社会网络对内、对外服务能力,以达到增强居民个体与社会网络的关联度的目的(图5)。
(五)结合用地调整,完善公共服务
草堰村现状用地以居住类用地为主,工业类用地或公共设施类用地占比也较大。其中,工业类用地以传统的食品加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为主,产业附加值低,部分工业建筑和构筑物高度较高、体量较大,影响村落景观。据调研统计,草堰村的公共设施基本可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但约45%的村民认为老年活动设施不足,约15%的村民认为文化类设施不足,且多数设施的建筑风貌与传统风貌不协调。此外,工业类用地与公共设施类用地均存在紧邻传统民居院落、切断村落文脉和街巷肌理的问题。据此,规划将工业企业和部分公共设施、市政设施迁至周边新村,将原用地置换为餐饮、旅馆等旅游服务类设施用地,恢复文庙、关岳庙等文化类设施,并注入老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等公益服务类设施,以丰富村民的文化活动,满足村落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图6)。
同时,规划规定复建与新建建筑采用传统建筑风格,造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防止建筑体量过大而破坏村落整体空间与风貌。
(六)借助设施共建共享,提升人居环境
规划统筹草堰村的历史村落与周边新村,渐进式地更新基础设施,梳理道路交通,整治水环境,改善绿化条件,分类保护与修缮传统民居,设置历史文化展示园 ( 馆 )、商铺、民宿、茶室、酱园和古井博览园等设施,注重传统民居的活化利用,通过设施共建共享,有效提升人居环境 ( 图 7,图 8)。同时,规划与村民代表共同确定项目计划,对下一层次的实施措施做出具体指引,包括维修和硬化现有道路,恢复和修缮石板古街巷;改善供水管网,限制地下水开采,维护应急水源;完善污水管网,修建雨水沟渠;增加停车场、路灯、垃圾收集桶和公共厕所等设施;对民居院落中环境较差的厨房、厕所和圈舍等进行局部改造。
(七)以文化复兴为目标,引导产业转型
规划以腾退工业企业、改造部分公共设施为契机,植入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与休闲服务业。首先,规划以文化复兴为目标,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力求打造体现淮盐文化的新兴旅游项目。其次,规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依据体现文化特征的淮盐场治、吴王故里、社学文庙和民间信仰,合理布局资源活化项目,重点建设淮盐文化体验园 ( 图 9)、淮盐场治博物馆(图10)等项目,模拟并再现淮盐生产、淮盐运输和淮盐管理的场景,同时设置游客服务中心、传统客栈、老字号酒楼、茶食铺子、旅游停车场、电瓶车停车场和游船码头等配套设施,尝试构建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再次,组建传统民俗宣传队,定期组织宣传活动或传统节庆活动,扩大张士诚传说、草堰木刻和松花皮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最后,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松花皮蛋坊等传承载体的建设,邀请更多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村落或地方共同举办节庆活动。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杂志2017年4期
《淮盐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化路径——以江苏盐城市草堰村为例》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看原文)
【规划师论坛3】中心城区 E 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
【PM】基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半城镇化地区城市更新模式研究
【专题研究1】“互联网 +”引领的传统村落复兴路径探究 ——以陕西省礼泉县官厅村为例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需开白名单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