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地区城市规划地域性应对策略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导语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许乙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规划师刘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娇在《规划师》2017年第11期撰文,因地形、气候等影响形成的地表自然径流是南方丘陵地区的基本生态特征。丘陵地区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导致地表自然径流被破坏甚至消失,而目前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研究缺少较完整的地域性规划理论体系。文章从保护地表自然径流出发,从城市结构、城市道路、城市绿廊、城市排水、城市竖向和城市空间六个方面探讨丘陵城市规划策略体系。
[关键词] 地表自然径流;丘陵城市;城市结构;规划策略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7)11-0085-09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引文格式] 许乙青,刘博,黄娇.南方丘陵地区城市规划地域性应对策略[J].规划师,2017(11):85-93.
一
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相关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关于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的研究主要围绕丘陵地貌、丘陵水文和丘陵景观格局等自然特点展开,缺少全面的以自然径流为研究主体的丘陵城市地域性应对策略体系。
在丘陵城市结构方面,主要是研究受地形和水系影响的城市用地发展模式和城市功能区的空间组织方式,缺少以径流作为城市结构骨架,以流域作为城市发展基本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在城市道路方面,主要是研究如何解决丘陵地形与道路的矛盾,如林诗金等人提出了适应丘陵山体的道路平面结构形式;查道华等人主张用工程技术手段在道路纵断面方面优化道路;蒋明成等人认为道路应该适应丘陵城市的自然水系,采取避让的方式保护丘陵生境,但没有对城市道路与水系结构的契合方式进行相关研究。在城市排水方面,研究以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网建设标准为主,如吴薇等人提出了通过优化排水设计参数、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法提高城市管网排水效率;徐云辉等人认为合流制的排放方式能补充丘陵地表水源,同时应采取措施过滤污水。在丘陵生态排水方面,许乙青等人提出了以水系作为雨水的主要排涝通道,利用生态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雨水排放系统,但在污水排放及雨污联动方面缺少相关研究。在城市竖向方面,研究以传统的竖向方式改善为主,对基于丘陵城市的水系特征和重要作用的城市水系—道路—排水一体化竖向控制研究较少,如郭树河等人在原有竖向规划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雨、洪 ( 潮 ) 及场地排水等对道路竖向的影响。在城市绿色廊道规划方面,研究以围绕山体、水体的绿地系统规划为主,对丘陵绿色廊道布局以及与自然径流融合方面的研究较少,如孙可等人总结了当前绿地规划的主要方法;王宇等人分析了丘陵绿地规划联系度和可达性差的问题;方四文等人认为丘陵绿地规划应以城市山水格局为主要骨架;许乙青提出了以丘陵“雨足迹”为主的丘陵绿地系统。在城市地域特色规划方面,“山水城市”的格局在南方城市规划中的认可度较高,当前研究主要从视觉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保护的角度营造城市格局,如蒋明成等人从建立“显山露水”的城市对应系统入手,强调格局的景观组织序列;肖娜等人强调人文要素在山水格局中的重要性;谭瑛从景观生态格局的角度出发,用定量的方法计算出城市生境网络;周艳华等人将丘陵山水在维度上和区域上进行区别对待。目前对山水格局的研究仅局限在城市宏观维度上,对于多维度格局的研究和基于视域的控制研究较少。
二
丘陵地表自然径流特征
丘陵地表自然径流是气候与地形的共同产物,是指受丘陵地形影响,雨水在地面、壤中流动,将已存在或需要修复的河流、湖泊等具有统一归宿的集水区串联起来的汇水路径,常位于地势低的丘陵谷地。根据Richard T. T. Forman关于水系形态的研究,丘陵地表自然径流属于典型的树枝状结构。不同于均质的网络结构,树枝状结构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各级河流向上游分叉并以锐角相交,支流多而不规则并且相互之间不平行。本次研究根据Strahler的水系分级法,地表自然径流由低等级的支流逐级汇入高等级干流,最终由最高级水系排出,等级越高,地表雨水储水量越大,其功能复合度越高,生态稳定性也就越强。径流的汇水节点也具有层级性,包括不同等级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等。汇水节点是地表自然径流顺利进行和提供生态服务的基础,在水系涵养和调控、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的关键是协调城市用地与自然径流的关系,二者有机结合组成了流域。流域是雨水汇集至同一地表自然径流的区域,流域的等级与流经其中的最高径流的等级对应,高等级流域由低等级流域构成,一级地表自然径流对应的流域是最小的流域单元。同一流域中所有用地有共同的汇水路径,地表自然径流是流域的地势最低处和天然的排水通道,分水岭是场地不同汇水路径的分界线。因此,以不同等级地表自然径流为划分依据,丘陵的基本地形单元是流域。
三
丘陵地区城市规划地域性应对策略体系的建构
在城市出现之前,丘陵地表自然径流生态系统就已经发挥着水循环疏导、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其韧性在长久的干扰影响下逐渐进化并趋于稳定。城市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稳定,自然径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以城市化对其影响最大。
快速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结构与径流逐渐剥离,对径流破坏逐渐加强的过程,而地表自然径流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迫使城市不能依靠径流发展,二者处于恶性循环中。传统的城市开发将地表自然径流视为不利因素,在“得地率”等过度追求土地利用价值思想的影响下,地表自然径流的干流结构遭到破坏,支流等低等级结构直接被填埋,水文节点被孤立渠化,地表自然径流被道路和建设用地切断,地表雨水径流变成地下暗渠,汇水廊道被硬化地面取代,地表自然径流逐渐变成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边界、背立面和污水通道。“三通一平”等粗放开发模式更加剧了对丘陵径流的破坏,丘陵地形是丘陵地表自然径流存在的根本,它的破坏直接导致丘陵雨水径流的消失,城市的发展被迫选择用工程管网代替丘陵地表自然径流的水循环过程。
探讨地表自然径流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关系,并通过规划策略建立这种关系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选择与丘陵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形成一套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形的地域性应对策略体系(图1)。
四
基于地表自然径流保护的城市规划地域性应对策略
(一)与流域水系等级相对应的城市结构规划策略
1.丘陵城市结构形式的发展
如图 2 所示,早期丘陵城市顺应自然,依水筑城,自然径流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城市主要集中在临河的一级或二级台地,地表自然径流是城市发展的依托,为城市提供了农业灌溉和日常生活的水源,也是排涝通道和生物栖息地 ,“谷底溪、谷地田、山脚居、山顶林”是南方丘陵地区早期形成的特色人居环境。随着水运交通成为城市贸易、信息和物资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城市沿着主干径流呈带状延伸。紧凑型和带型是早期城市的常见形态,城市用地集中完整、平坦且规模小,道路受地形影响较小,路网采用方格网和带状形式。
城市进一步向临河周边坡度平缓、地质灾害少的用地扩张,丘陵间隙的谷地被利用,指型、环型和沿着地表自然径流发展的树枝状结构出现。这些结构不侵占丘陵山体用地,对丘陵场地的影响最小,因而其地表自然径流的保留较为完整。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利用地使用殆尽,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需要在复杂的地形上建设城市,“交通优先”成为发展的主要策略,公路和铁路交通逐渐代替水运交通,城市围绕交通枢纽集聚,多数城市采用了单中心、圈层式的用地结构和环形放射型的道路,充分发挥了区位和交通的作用,这种发展策略在平原城市取得了成功,但在丘陵城市的推广是以破坏地形和水系为代价的。
现代城市的功能复合,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各中心用地相对分散独立,以之前的城市结构为基本单元,多单元通过交通干道串联组合,组团型和混合型结构出现。组团—树枝型结构是一种以流域作为基本用地单位、将城市的结构层级和丘陵水系流域的自然层级进行结合,形成等级明确的结构形式。
2.城市空间结构与丘陵水系流域结构的融合
丘陵城市的空间结构层次按照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区域—市域—功能分区—邻里组团。以丘陵用地的自然属性为标准,形成不同等级的径流及其所在的流域单元。以丘陵地表自然径流为依托的城市空间结构,应在满足城市基本的内在空间秩序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空间与地表自然径流在相同等级上的融合。在区域尺度上(图3),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高等级的流域,横跨上海、江苏、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九个省及直辖市。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位于长江流域主干径流上;南昌、长沙、成都和贵阳位于次级支流上。长江流域中的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三个国家级城市群也都位于主干径流上。湘江、赣江是长江的次级分支,两条径流的流域范围为湖南、江西所在的江南丘陵,二者交汇处的水文节点分别是我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泊 ——洞庭湖和鄱阳湖。在洞庭湖周边聚集了益阳、岳阳、常德城市群;在鄱阳湖周边聚集了九江、南昌、景德镇等环鄱阳湖城市群。
湖南省最大的流域是以湘江为最高等级径流的湘江流域,最大的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也位于湘江的主干流上。在该流域的地级市中,岳阳、湘潭、株洲、衡阳和永州位于主干径流上,仅有郴州、娄底位于其支流上。由此可见,在区域尺度上,地表自然径流与其等级相对应的城市空间(城市群、省会城市、地级市)分布相融合。
在市域尺度上 ( 图 4),湘江 ( 最高等级径流 ) 以及沩水河、捞刀河、靳江河和龙王港等 ( 次级径流 ) 均流经长沙市城区。在市域范围内其他的两县一市中,长沙县城区紧邻捞刀河,宁乡县城区位于沩水河,浏阳市城区位于浏阳河。由此可见,在市域尺度上,地表自然径流与其城市空间分布相融合。
在市区尺度上(图5),长沙市城市主中心位于湘江两岸与龙王港、浏阳河水系交汇处,岳麓副中心位于靳江河,星马城市副中心位于捞刀河。在城市功能区中,黄黎中心位于浏阳河,金霞中心位于捞刀河,高星中心位于沩水河,坪浦中心均位于靳江河。由此可见,长沙市域城市各分区空间与等级对应的地表自然径流相融合。
在城市功能分区尺度上(图6),以长沙河西先导区为例,其坐落于湘江西侧,有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和靳江河五大径流流经。在长沙河西总体规划方案中,城市的发展完全以自然生态为依托。该方案首先确定以流域划分用地,在每个流域内根据土地适宜性和自然边界确定土地利用边界,各流域以地表自然径流为发展轴,以水文节点为发展核心,结合区域内现状建设用地特征构建出规划区的布局形态,通过整合形成最终的空间布局方案。在该方案中,等级较高的龙王港流域与靳江河流域、咸嘉湖、梅溪湖、后湖以及洋湖湿地等水文节点周围的用地开发强度较高。由此可见,在城市分区尺度上,地表自然径流与城市空间结构存在对应融合关系。
在邻里组团尺度上(图7),以武冈城北新区中部居住区为例,该小区内有赧水的支流流经,因此应围绕该支流对小区进行规划。小区的排水、绿地系统均以该支流为基础进行设计,在小区中心湿地处设置会所和核心开敞空间,并沿径流规划主要的步行廊道。由此可见,在邻里组团尺度上,城市结构与地表自然径流相互融合。
(二)结合丘陵树枝状水系肌理的城市道路网策略
地表自然径流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其完整性和连通性较好,径流的联通使地表自然径流中各个构成要素在空间上有效联系起来,生物物种的迁徙交流、物质能量的交换和良性水循环的运行都依赖地表自然径流的连通性。连通性的降低会造成生境的减弱,Richard T. T. Forman关于道路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认为,道路穿越生态系统会造成生境损失、生境降级和生境破碎等问题,在路网内保留完整的径流,其生境受到的影响较小,且距离道路越近,径流生境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当前,丘陵地区道路网规划主要采用方格网型、环形放射型等传统布局模式,造成道路与径流存在大量冲突点(图8)。为减少冲突而采取的将河道截弯取直、在冲突点处填埋河道或做成地下涵洞等方法,造成了径流生境的破坏和连通性的阻断。因此,丘陵城市道路设计应尽量减少冲突点,将树枝状径流结构与城市道路结构结合。
1.“规则+自由”的组合道路形式
丘陵树枝状的径流将用地分割为若干不规则的多边形,用地完整性低,干流附近用地的完整性高于支流附近用地,方格网道路会进一步切割用地并与水系产生过多交叉口。自由式的枝状道路网可以在不与水系发生冲突的前提下完全串联起用地,枝状道路网的等级层次、逐级衔接特征与丘陵径流的结构类似。该路网将冲突点降到最低,但除干路外的低级和次级道路都是尽端路,次级道路之间没有连接,完全通过主干道来解决不同等级道路的联系和场地交通疏散问题,导致交通可达性差。因此,完全顺应径流肌理的道路难以实现,兼具通达性和生态性的“规则+自由”的混合式路网更适合丘陵城市。
主干道应保证各流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宜采用规则型路网跨越流域;次干道应保证流域内部的交通顺畅,宜平行主干径流设置,布局在流域之间水系稀疏地区,与主干径流之间至少保留与径流宽度相同并不小于 30m 的缓冲绿地;城市支路和滨水等区域应选择顺应地形和径流结构的枝状道路网,通过尽端路联系被径流切割的地块。在道路与径流相交点采用桥梁、立交或地下涵洞的方式跨越水系,保留水系的连通性。由于低等级径流的抗干扰能力较弱,临近低等级水系的用地应采用尽端路,避免干道与低等级径流相交。
2.生态避让及密度控制
道路设计要注意对水文节点的避让和道路密度控制。水文节点是地表自然径流的生态核心,应避免道路穿越,同时预留缓冲绿地与道路分离。不同等级的地表自然径流的韧性和生态敏感度不同,低等级流域的抗干扰能力较弱,随着道路密度的增加,地表自然径流受到的干扰越强,生境被分割得越破碎,因此在干道确定的前提下,应在水系稀疏、生态敏感度低的区域提高道路密度,在水系密集、生态敏感度高的区域降低道路密度。
(三)基于丘陵地表自然径流的城市树枝状绿道策略
1.依水而建的绿色廊道
绿色廊道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骨架和开放空间,能有效调节城市的气候环境、改善景观破碎化、为物种多样性提供生存空间。丘陵城市的绿色廊道主要是由绿地和山体形成的楔形斑块、地表水系廊道和道路绿地廊道串联组成,带状廊道将城市中的大型绿地、自然水体和湿地等生态节点串联起来,形成连续的生态空间网络。丘陵城市建设用地集中在山谷和山脚地区,保留下来的未建设用地主要是坡度较大的丘陵山体和以河湖湿地为主的自然水体。保留山体通常以破碎斑块的形式出现,分布散乱、连续度低,同时未建设的山体通常坡度较陡,可达性较差。保留的水体也是以常年可见地表水为主,其分布的范围无法覆盖整个城市。绿色廊道生态效益的发挥受到完整性和连贯性的影响,为强化其联系,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城市道路绿地或者选择零碎的城市未建设用地“见缝插绿”“拆迁建绿”,勉强形成完整的系统。道路绿地通常作为生态节点的人工连接廊道,但由于道路的穿越,生态环境远低于不受干扰的自然连接廊道。而采用“见缝插绿”的方法构成的系统缺乏层次性,位置的选择也存在随机性,可达性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传统的规划对象和方法都不完全符合绿色廊道的要求。
2.绿廊 + 绿道 + 开放空间多功能融合
以丘陵的地表自然径流为骨架,以径流缓冲绿地、大型绿地斑块和道路绿地为辅的绿色廊道(图9)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首先,地表自然径流是完整的树枝状结构,具有明确的主次层级,覆盖在整个地形环境中,连续性和生态条件优良。其次,地表自然径流位于丘陵谷地最平坦处,与城市建设用地和道路邻近,可达性强,可考虑强化绿色廊道的游憩功能,形成城市滨水慢行系统;将城市开放空间和绿色廊道合二为一,节约用地并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地表自然径流能有效串联地表可见水体,形成“点—线—面”的多层次系统。最后,绿色廊道能够融入城市整体的山水格局中,强化城市个性。
(四)与丘陵地形相适应的污水分散式处理与排放策略
1.分散式生态排水策略
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主要有雨污分流和雨污合流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铺设雨污管道或者污水管道,将污水统一运输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城市最高等级水系。这种集中处理末端控制的方式,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排水单元,排水流动远、排水管线长、污水处理厂占地大,随着径流等级的提高,由于管网竖向与地形不相符,跨越流域形成排水区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由于城市降雨量频频创历史新高,城市硬化严重,但城市管网建设标准低,特别是在雨水充沛的南方丘陵城市,排水管网频繁超负荷运行,传统的集中式排水方式已无法适应城市发展,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日趋严重。工程管网的缺陷明显,如功能单一、不具备进化生长能力、难以形成生态系统、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因此,大幅度置换城市管网的简单方法将造成工程量大、造价昂贵的问题出现,可行性不强。
在没有人类影响的自然水循环过程中,排水主要是雨水的排放。丘陵流域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同一流域中雨水主要通过地面渗透和地表自然径流两种途径参与循环,部分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循环,部分汇集至谷地径流并通过最低点的排水口进入高等级径流。雨水的自然排水是以流域为排水单位,以自然径流通道为排水路径,从支流汇集至干流。分散式雨水生态排水类似雨水的自然水循环过程,保留自然径流通道作为排水路径,通过雨水花园、绿色屋面、下凹绿地和植物浅沟等生态基础设施收集雨水,雨水受地形影响,最终汇集至流域单元的自然径流中。同时,在不同等级的自然径流中种植生态过滤带 ( 图 10):以支路浅草沟、地块内小水系为主的初级渗滤系统,以干道草沟、池塘和林网为主的中级渗滤系统,以公园、湿地和大型绿地为主的高级渗滤系统,过滤后的雨水汇集并直接排入就近的自然水体中。分散式排水方法不再将城市道路作为主要排水通道,也不需要修建市政管道,而是就近排水,因此工程造价极低;同时,雨水的收集器和径流通道不再是硬质管道,而是软质可下渗地面,能及时有效补给地表水和地下水,维持水循环平衡。
2.分散式污水生态排放策略
分散式污水处理采用“生态处理模块+生物二级处理”的方法,从源头控制污水。在同一流域中,首先在独立建筑或街区外连接采用自然处理技术或人工处理技术 的小型生态处理模块,对污水进行一级生物处理,经处理后的污水依靠重力自流,通过埋在地表自然径流下的污水管运输至靠近社区地表径流的截污干管,通过二次生态处理后,达标的污水直接排放至该流域中的自然径流参与水循环。
传统的排水管网走线、管网等级和管网竖向等均以城市道路为准,为了方便经过处理的污水进入自然水体,截流干管应考虑重力自流,尽量靠近河流、湖泊布局,管网走势倾向于社区流域的最低点。将低等级污水管平行自然径流埋设,缩短了运输路径和管线长度,尽可能地减少了土方工程和泵站的使用。最终,建立以高等级地表自然径流为组团排水的“主干管”,以人工管网补充低等级地表自然径流,以截污干管平行高等级地表自然径流的二次处理污水的城市排水系统。
分散式处理方法排水设施的覆盖面积小,布局更灵活,其根据需要处理的污水量,确定模块规模的大小,不搞“一刀切”;同时,处理模块可根据地形分散式布局,不对丘陵地形造成破坏。分散式污水处理采用“雨水—污水联动”的处理方式,在低等级时进行分开处理,雨水流入自然径流,污水进入生态处理模块,最终合并汇入社区地表水系,因此处理后的污水也进入城市水系,可补充地面水体,促进水循环。
(五)基于地表自然径流保护的城市竖向设计策略
丘陵城市竖向规划设计应在满足城市排水规划和道路规划要求的基础上,保护地表自然径流和丘陵地形,形成排水与道路竖向一体化控制策略。
1.分台地竖向处理
丘陵用地一般需要通过“整平”、平衡场地高差才能进行开发建设,在竖向设计中通过实现填挖方的平衡来减少成本是常见做法。但这种做法常导致丘陵特色地形和地表自然径流的消失,部分保留的地表水变成深水沟或者“带状井”。
丘陵场地道路的规划受到坡度的影响,城市道路坡度应尽量在 5%以内,不宜超过 7%。坡度为 3%~ 10%的缓坡,场地内的道路可在不改变原始地形的情况下自由布局;坡度为10%~5%的中坡,应采用枝状的扇形路或枝状路与等高线错开,呈钝角布局;坡度为25%~50%的陡坡,应采用之字路、环状路和盘山路等,与等高线呈较小锐角布局;当坡度大于50%时,车道应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盘旋而上。丘陵道路通常采用增加曲折度的方法来减缓坡度,但有时为了保证完整道路的畅通,会采用穿山、跨谷、架桥和地表整平等方法来解决,这些方法导致工程造价高,对场地的竖向改动大。
丘陵地区城市规划可以借鉴山地规划中将地面处理成台地的方法,根据地形的坡度确定场地和道路。当坡度小于10%时,采用平坡的场地形式自由组织道路;当坡度为 10%~ 25%时,采用台地与平坡混合的方式,通过增加道路曲折度来削弱坡度;当坡度大于25%时,采用分台地独立布局道路的形式,以流域为单位,在同一流域中根据坡度将用地划分成从分水线到山谷地表自然径流的多层台地,再根据上述方法,尽量平行水系布局,减少道路跨越径流,利用主干道串联各级台地。划分的每个台地在主干道的基础上独立组织道路系统,减少道路因跨台地连接增加的工程量和对地形的破坏。如图 11 中的案例所示,原方案采用方格路网,对地形和水体均造成破坏,调整后的方案保留了主要道路骨架,确保了基地东西向的连通性,根据地形对支路进行了调整,将地形分为谷底低地和西侧丘陵两个台地,道路随山就势,两个台地各成系统,避免了东西向道路的肆意拉通。
2.排水与道路竖向一体化控制
传统的丘陵城市排水竖向设计是通过统一设计道路与场地标高,将场地内的雨水排放至城市道路,道路汇水至城市管网,实现雨水自流排放,因此要求场地竖向高于城市道路,道路坡向在划定的汇水面积内朝向雨水的规划出口方向,将排水汇集至高等级排水干管;采用分散式排水方法,流域内的雨水不再统一排放,而是就近汇集至场地内部的雨水收集系统,经地表自然径流排放。因为道路不再承担场地排水的任务,所以道路标高与场地标高不再有竖向高低的严格要求,但二者都以地表自然径流的竖向为依据,道路和场地由两侧向中间径流逐渐降低,将雨水汇集至径流( 图 12)。同理,污水汇集至径流附近的截污干管。
(六)基于丘陵山水的城市空间格局策略
背山面水、山环水绕是丘陵城市理想的城市空间格局,山水格局的建立应从以下四点进行考虑:①尊重城市的山水资源,营造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②山水格局的发展是动态的,新格局应在旧格局的基础上连成一体;③山水格局应具有多维度和层次性,避免只在宏观层面才有山水轴线;④考虑整体的视觉景观和空间利用,避免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1.格局视觉控制
首先,保留城市的山水肌理,确定格局主体。考虑丘陵的生态敏感性和坡度特征,保留丘陵城市高等级流域中的山体和地表自然径流作为山水骨架,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不同坡度和高度下的保护力度。其次,控制建设强度,形成“显山露水”的视觉景观。在丘陵不同用地采用分区控制手段:在山脚低坡区和滨水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以水作为景观主体,以山作为可见背景,增加滨水区的可达性,结合绿色廊道打造城市主要开放空间;在丘陵中坡区,适当提高开发强度,用建筑轮廓强化山势,形成以城市为主的景观区;在丘陵陡坡区,禁止城市建设开发,形成山水城市的顶层景观。
在建筑高度控制方面,可采用视觉影响模型予以控制,通过选取人眼视野范围中水平 120°视角、向上 30°视角和向下 40°视角,将常人视野范围抽象成一个垂直于地面的虚拟视野面( 图 13)。在建筑高度控制中,以视觉影响模型中虚拟视野面为眺望对象,选取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作为眺望点,如公园广场、滨水重要节点和门户空间等。将从眺望点出发的视线控制在山脊线80%以下,避免建筑对山体的遮挡,然后对多个眺望点计算的控制范围、控制值进行综合,得到建筑高度控制值。同时,保护由山体与城市内部重要的开放空间形成的视线通廊。
2.多维山水格局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丘陵山水格局应在不同维度实现。在宏观层面,应保留最大丘陵山体和流经城市的最高等级地表自然径流,确定城市空间的主体山水格局关系。在中观层面,以各级地表自然径流水体为对象,在各级流域里形成独立的山水关系。将山水宏观格局与次级城市空间串联,形成基于山水关系的完整的城市空间系统。
以各级不同等级山水格局关系形成的空间体系作为城市空间的骨架:水文节点作为城市空间的“核”,汇水廊道作为城市空间的“轴”,地表径流作为城市空间的“架”(图14)。城市核心空间代表城市形象,承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重要功能,并对周边产生集聚效应。水文节点主要是指湿地、湖泊等开敞度高、生境优越及景观效益最优的地方,赋予节点核心空间的功能,并能提高空间整体环境和形象。同时,水文节点的韧性强,能有效抵抗核心空间使用造成的干扰。以汇水廊道作为城市空间的发展轴线,能够将城市结构、城市排水与地表自然径流有效结合。汇水廊道能够将不同城市空间的“核”进行有效串联,形成完整空间树状结构。“核”与“轴”的相互连接,形成了网状的城市空间基本骨架。
城市开放空间与视觉格局的融合有极大的优势:①城市的空间格局、道路和绿道均以径流为基础,赋予城市独特的生态个性。②地表自然径流生态条件优越,有丰富的自然水系、植被斑块和生物资源,提升了城市空间景观的自然性和多样性。③地表自然径流的树枝状结构有利于不同等级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串联。逐级串联的径流可形成连续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也易于区分空间的等级。④地表自然径流的所在处是场地中地势最低、最平坦的地方,径流所在地势是场地最低处,开阔度高,满足开放空间的要求。⑤地表自然径流同时能有效解决城市空间的洪涝、干旱和排水等问题,提升空间的安全度,降低城市空间建设成本。
五
结语
近年来,国内的城市规划从业者普遍意识到城市规划策略的地域独特性,随着规划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规划“套路”,采取适用于地方的城市规划策略,在保护城市生态的同时还要保护城市的地域特色。地表自然径流是丘陵城市特有的自然与生态特征,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六个城市规划方面的地域性应对策略,经笔者多年大量规划项目的实践验证,这些规划策略体系对南方丘陵城市相当有针对性,能有效保护并突出其生态特点,但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策略并不仅限于这六点,有些策略目前还没有得出数学模型或进行数理检验,希望在未来的探索中进一步丰富、完善这些方面,真正做到对丘陵地区城市规划的精细化研究。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11期
《南方丘陵地区城市规划地域性应对策略》
原创不易,请尊重作者的版权
转载到其他平台请后台回复“转载”字样获取转载事宜,感谢!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世界城市日专栏2】陕西沿黄地区城镇带协同治理策略与实施路径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