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士道 11-前行4(七支供养-1礼敬/2供养支)

行愿人间 2023-05-16

三士道”有声杂志,点击下方"绿色图标"↑听闻本章节


第二部分 如何学修三士道

第一章 道的根本是亲近上师

第五节 如何学修亲近上师



一、正修时如何修持

4. 七支供养,敬献曼札 

观想福田后,要做七支供养。七支供养的七支就是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这七部分就叫七支供养。七支供养出自《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行愿品中的长行部分,对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说的很详细,大家可以看看,其中就包括了七支供养。

七支供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不只是我们普通人,大菩萨们也经常修七支供养法。比如,东方药师佛净土上的菩萨们去西方极乐世界,一到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做的就是七支供养:先顶礼、供养阿弥陀佛,接下来随喜极乐世界诸佛菩萨的功德,在诸佛菩萨面前忏悔,然后请求阿弥陀佛讲经传法,祈请阿弥陀佛永久住世,最后福报回向。

我们见自己的上师时,同样要作七支供养。先顶礼上师;供养自己的身、语、意;忏悔恶业;随喜上师的功德;请求上师讲经传法;祈求上师永久住世;福报回向。所以七支供养法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这里做七支供养还有积资净障的目的,对清晰观想资粮田有很大的帮助。

(1)顶礼支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顶礼支讲的就是身语意的顶礼。

首先是总礼。面对资粮田,用最虔诚的心,以自己全部清净的身、语、意,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和菩萨。也包括资粮田中的佛和菩萨。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



1)身顶礼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首先要对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愿具足信心,在此基础上,心中缘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像资粮田中显示的那样,就在眼前。然后观想自己化出和诸佛刹土中极微尘数等量的身体,在诸佛前一一以身顶礼。

身顶礼分很多种,包括小乘的身顶礼、大乘显宗的身顶礼、密宗的身顶礼。这些顶礼都有经典依据,都可以消业障、积福报。

大乘佛法里最圆满的顶礼就是大礼拜。将双手拇指弯曲向掌心,空心合掌,外形像如意宝。

首先,合掌放在头顶上“顶礼上师”,这样有三个作用:可以往生净土;消除违背上师的业障;得到上师的加持。

其次,合掌放在额头上“顶礼佛”,也有三个作用:可以消除不尊敬佛、佛像的业障;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消掉身体造的业障,比如杀生、偷盗、邪淫等。

再次,合掌放在喉间“顶礼法”,也有三个作用:可以消掉谤法的业障;得到法的加持;消除口造的业障,比如妄语、恶口等的业障。

最后,合掌放在心间“顶礼僧”,也有三个作用:消掉不敬僧宝的业障。菩萨是圣僧伽;阿罗汉、出世间护法神都属于僧宝;得到僧宝的加持,得到菩萨、阿罗汉、出世间护法神的加持;消掉意的业障,就是心产生的业障,比如贪欲、嗔恚、执邪见等。

然后打开手掌,手臂前伸,观想掌中的如意宝变成了无数,供养诸佛如来、上师三宝。接下来,全身扑地,身体展开,礼拜上师三宝。经中说,这样拜下去后,后世将获得身体所压之地微尘数量一千倍次数的转轮王位的福报。所以,有的大师说,如果知道了大礼拜有这些功德的话,你会希望自己的身体更高大些,手脚更长一些。

因为上师三宝是最深厚、最圆满的福田对境,所以,造什么业结什么果,这样礼敬上师三宝,会感得被人尊重的善果,生生世世会受到别人的敬重。很多人在社会上不受尊敬,说话做事不受重视;或者在家里得不到尊重,被孩子顶撞等等,做大礼拜很快就会有改变。

身顶礼还能对治傲慢,大礼拜也是全身锻炼的一种方法,能治愈很多大病。


2)意顶礼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心中先思惟诸佛如来的种种功德,赞叹欢喜;然后观想在每一粒微尘中,都有一切刹尘数量的诸佛,在菩萨众会中讲经说法,并深信十方无尽的法界中均如此,每一粒微尘都遍满诸佛如来。或者观想我们南瞻部洲的每一微尘中,都有如资粮田中的诸佛菩萨遍满虚空,同时对佛菩萨发起极大的恭敬心、虔诚心、欢喜心,这就是意顶礼。

意顶礼时,心里要观想很多很多佛菩萨,特别是要能清楚地观想自己的根本上师,并且对上师发起极大的净信心、欢喜心。

然后还要思惟佛菩萨身、语、意的功德,上师身、语、意的功德。想多一点儿,信愿力就会多增加一点儿,心也就会更清净一点儿,这也是一种意顶礼。

3)语顶礼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音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观想自己的身体上有无数个毛孔,每个毛孔中都有无数个头,每个头有无数个口,每个口中都在念佛菩萨的赞颂文。这样,就有无量的音声赞颂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无尽的功德,也包括了资粮田里的佛菩萨。这样的语顶礼很殊胜。


(2)供养支

以诸最胜妙花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第二支就是供养支,这里的供养分两种:上供、无上供。

这两个偈诵讲的是上供,就是用世间供品做的供养。这里的供品有十种:

1、妙华 是天界才有的奇异的花。

2、花鬘 用各种妙花连接而成。

3、乐音 就是各种奇妙乐器发出的声音。

4、涂香 各种妙香做的香泥。

5、宝伞 伞中最殊妙庄严的。

6、衣服 衣中最华美的。

7、最胜香 香气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香水。

8、末香 各种妙香做的香粉,能燃烧,也能做坛城。

9、烧香 单一或合成的香料,燃烧时会发出香气。

10、灯 各种香油灯,或能放光的珠宝等。

“妙高聚”,妙高指妙高山,就是须弥山。观想用这十种最殊妙的供品,一一堆积成如须弥山那么高,供养诸佛如来。


供养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两种,亲自献出供品的供养和观想供养。

比如要供养花,供养花就亲自献出花;献出花的同时,观想出无数的花,供养佛菩萨。还要念供养文,简单的供养文就念“嗡啊吽、嗡啊吽、嗡啊吽,供养上师三宝”。“嗡啊吽”代表诸佛如来的身、口、意。第一遍“嗡啊吽”,加持供品由不清净变清净;第二遍,加持供品变成甘露的体性,花变成了甘露性质的花,水变成了甘露性质的水,甘露的体性就是能排魔、除病、长寿等等;第三遍,加持供品变成无数。

做供养共同的功德就是能获得财富。另外,每种供品也有各自不同的功德。比如供水,因为水是清净的,所以除获得财富,供水还能令心清净;供灯,因为灯是明亮的,所以供灯能开智慧;供养花,会相貌庄严,长得漂亮;供养各种果等吃的东西,会生生世世不缺饮食;供养房子,比如建寺庙,或者给上师建房舍,功德就是往生净土;供宝伞,会不生烦恼;供宝座,会升官、升职;供养如意宝,会心愿如意;供养宝幢,会获得威望。不同的供品都有各自的功德。

如果自己有这些供品,就亲自献出供品供养。没有的话,可以通过心里观想供养。观想自己生生世世累积的福报,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供品,变成无数的香、花、水、灯,还有香料、果、乐音等等,庄严排列,供养佛菩萨。

以上因为是用世间供品做的供养,所以称为有上、上供。


然后是无上供。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三世一切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无上供就是圣者的供养。比如圣者或菩萨用如意树、甘露等出世间的东西,以及大菩萨以神通威力变出来的供品做供养。

我们凡夫能做的无上供就是用各种“广大胜解心”供养佛菩萨。包括救护众生脱离轮回的菩提心;和以对诸佛如金刚般坚固的信愿力,将全部善根变作供品供养诸佛的心念等等,然后再通过普贤菩萨广大行愿的加持力,以普贤云供的方式供养诸佛如来。

普贤云供就是:首先,观想自己化为普贤菩萨,端坐在六牙白象上,手中捧着如意宝,然后观想如意宝发出二十五道光,每道光线里又有一尊普贤菩萨,每尊普贤菩萨的如意宝又发出二十五道光,光线上又有普贤菩萨。这样观想下去,直到整个天空遍满了普贤菩萨。然后观想每尊普贤菩萨手中的如意宝化出各种供品,供养诸佛如来,同时念供养云陀罗尼咒:

嗡 拿摩巴嘎瓦帝 巴杂萨热扎玛达呢 达塔嘎达呀 阿热哈帝三有三布达呀 达呀塔 嗡 巴贼巴贼 玛哈巴贼 玛哈帝杂巴贼 玛哈悲呀巴贼 玛哈博帝字达巴贼 玛哈博帝门主瓦三闷扎玛拿 巴贼萨惹瓦格尔玛阿瓦热拿布户达拿巴贼素哈

念三遍这个咒后,如果供养一朵花,这朵花会在每位佛菩萨的净土上显现出无数的花雨;如果供一杯茶,会在每一位佛菩萨面前显出来一杯茶,这就是普贤云供的威神变现之力。


三士道连载:

三士道 1-道次第的传承

三士道 2-道次第的殊胜-宗喀巴大师

三士道 3-道次第的殊胜-《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三士道 4-闻法弟子应具六种想

三士道 5-上师的基本条件要求,传戒上师,大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 5-密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 6-弟子的德相和要求

三士道 7-如何亲近上师 供养侍奉的功德

三士道 7-虔诚信敬、塑上师像、思念祈请、当佛礼敬的功德

三士道 8-不敬上师的罪业(上)

三士道 8-不敬上师的罪业(下)

三士道 9-亲近上师的心态 念师功德 树立信心

三士道 9-亲近上师的心态 念师恩德 激发敬心

三士道 10-前行1-3(净扫道场/摆设佛像/端然安坐 皈依发心)


菩提道次第略论连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 1-归敬颂、本论内容及造论意趣

菩提道次第略论 2-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

菩提道次第略论 3-本论之殊胜

菩提道次第略论 4-说听轨则

菩提道次第略论 5-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所依善知识之相

菩提道次第略论 6-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能依弟子之相

菩提道次第略论 7-依止之法、依止的胜利

菩提道次第略论 8-不依止的过患

菩提道次第略论 9-总明其义

菩提道次第略论 10-加行修法1-4(洒扫/陈设/威仪/观想资粮田)



以上摘自阿旺嘉措金刚上师著《法海宝藏三》、《法海宝藏四》(即三士道(上)、三士道(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