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的赞歌|李梦薇:白云游子意,青山院士情(人民文学 2022-12)

李梦薇 人民文学 2023-11-11


李梦薇
REMEMBER拉祜族,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普洱市作家协会主席。普洱市第三、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有作品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基金奖。长篇小说《阳光无界》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白云游子意,青山院士情
(节选)

李梦薇

人民文学 2022年12期

云山村,听这名字就充满诗情画意,这里是拉祜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诚然,村如其名,青山叠翠,白云悠悠,四季如春。野樱花和老白花怒放山间,动物们撒欢奔跑,飞鸟自由翱翔,诗意禅意尽显,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然而,人们的生活却与之并不匹配,青山绿水中,这是一个寂寥沉闷、贫穷苦涩、近乎与外界隔绝的世界。一辈一辈的先民信息闭塞、与贫穷抗争,但一次次失败、一点点放弃,这里的人们渐渐变得麻木了、悲观失望了。时间在这里有些滞涩,缓慢得像蜗牛爬行。人们也在这种缓慢的时光中随波逐流,没有追求,不思进取,过着“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床哪里睡,睡到日上三竿头,浑浑噩噩要颓废”的生活。当遇到自然灾害,食物短缺,就到山里摘野菜、掏蜂窝、砍竹笋、采蘑菇充饥。人们很容易满足,只要饿不死就行,一天天重复着沮丧与懒散的日子。

拉祜族乡亲在精准扶贫的决战中迎来了新生。脱贫,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更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村寨掉队,云山村成了扶贫的重点。

二○一五年,科学家要来云山村蒿枝坝建院士小站的消息,随着山风吹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科学家是天上的星星,就像是神仙下凡,遥不可及,稀罕呢!”村民们撂下活计,怀揣着好奇,纷纷向村委会聚拢。别说村民们好奇,就是乡上的干部也是满脑子的疑问:科学家不是制造飞机、大炮、卫星的吗,怎么会来穷乡僻壤的云山村呢?

在村民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中,几辆车远远地驶来。有人喊道:“来了来了!”村民们纷纷站了起来,引颈眺望,村委会门前一阵骚动。几十双眼睛凝神盯着那几辆车,像无数的摄影镜头。

随着车嘎吱一声停稳,喧闹的村委会忽然安静了下来。

下车的人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一位衣着朴素、样貌端庄的男人,笑容亲切地和村民打招呼:“老乡们好!”村民呆愣地看着他,没有人回应,他们继续在一行人中寻找,寻找他们从未见过的科学家。

有的人早就在心中勾画出科学家的画像,但在这群人里硬是找不到对应的人。科学家应该是西装革履,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花白,和那些支教的老师一样文文弱弱的吧?乡干部像是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指着那个衣着朴素的男人,用拉祜语说:“这就是朱院士!”村民们愣住了。缓过神后,他们又问:“那科学家呢?”“朱院士就是科学家呀!”闻言,有的羞涩地笑了。

“哦哟!科学家还有个名字叫院士啊?”

“你们以为成为院士那么容易?全国才一千多个,是科学家中最厉害的!”村干部又解释。

村民们觉得这个人说话的腔调亲切又陌生。这么不起眼的一个男人,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彻底改变他们今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院士小站就设在村委会二楼,那么简陋的地方,院士科学家能住下去吗?村民们心里嘀咕,上级的领导也想提供更好的条件。人家院士是大城市来的,可不能怠慢了。有人提出让朱院士住到城里去,朱院士断然拒绝了。斯斯文文的院士,说起话来却很有气势:搞科研不扎在田间地头,和老百姓离心离德,科研工作就是作秀!再说距离城里有三十多里路,来回往返,浪费时间。大家还想苦苦相劝,朱院士的学生连忙制止了,他太熟悉朱院士的脾气了。当年朱院士在国外学成后,由于成绩突出,该国曾想重金挽留朱院士,但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国,报效祖国和人民。他说金窝银窝不如稻草窝,根在哪儿,魂就在哪儿,无论走多远的路,都要记得回家的路。

安顿下来后,朱院士就开始走向田间地头。

满目青山,林密水净,朱院士深深地呼吸着洁净的空气。

仙境一样的条件,却被残酷无情的现实“打脸”:云山村七百七十九户人家,其中没有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就有四百六十七户,占比百分之六十。朱院士有些惊讶,不禁自言自语:“不应该啊!这么好的自然条件,就像当地人说的一样,就是插下一根棒子,逢到雨季都能发芽的啊……”他决定实地入户调查了解情况,然后“对症下药”。

雨季的山路泥泞湿滑,山体坍塌,车行驶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险象环生。平时平稳的车,在这里像匹脾气暴躁的野马,把车里的人颠簸得头晕目眩、东倒西歪。有时候遇到烂路,车陷在泥里动弹不得,朱院士就和众人一起下去推车,任车轮不客气地甩起泥点打在身上、脸上,既不躲闪,也不放弃。大家担心朱院士太累,让他休息,他笑着说:“我是农民出身,当了院士还是农民,不矫情。再说,我天天坐车,我不推,它不让我坐怎么办?”朱院士幽默、质朴的话语,使大家发出爽朗的笑声,彼此的心一下子就融到了一起。从此,村里干部群众看朱院士的眼光都更亲切了。

云山村的十二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大山里,被大山森林环抱着,空气清新,如同仙境,朱院士赞叹不已。可当朱院士走进村子却惊呆了,绿水青山里多数是破旧的危房,东倒西歪、摇摇欲坠的样子让人心悸,也让他好不心酸。很多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用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有村民说:这些年想吃一碗纯米饭都难,做一锅饭都要掺杂苞谷米;为了填饱肚子,云山村人夜以继日地奔波劳累,可就是没法彻底解决。不少人还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而外面的世界都已经发展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了。此情此景让朱院士的心里在流血,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内疚地对乡亲们说:“对不起,我们来晚了,困难一定会解决的……”

朱院士一边调研,一边思考,一边开始计划。无数个夜晚,倦鸟归巢,山水沉睡,村民们也早早进入了梦乡,而朱院士的房间里还灯火通明,他和团队还在奋笔疾书,写调研报告、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有时候累了,伸伸腰,走出门,举目眺望群山,看皎洁的月亮高挂山顶,铺了一地的银光,山村宁静而美丽。此番情景令朱院士浮想联翩。这样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的地方,如果人们生活富裕,那该是多么完美啊。

经过调研思考,朱院士认为,这里的贫穷主要是因为没有技术、没有产业造成的,传统的种植技术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彻底改变。拉祜族群众盼着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的生活,得把这里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尤其要把云山村良好的自然条件利用起来。他坚信,有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有中国工程院和云南农业大学做坚强的后盾,还有他带领的团队的强大力量,一定可以彻底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科学家表面看有些“迂”,实际上都有着平常人少有的坚韧和执着。朱院士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朱院士通过走访调研,找出了突破的路子。他发现,在冬天,云山村的田地是闲置的,这是可以用来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的“空档期”。而且他还发现,原来种植的玉米等农作物,产量低,抗灾害能力弱,于是他决定在冬季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的马铃薯(当地人称洋芋),这样能最快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扩大规模。接下来还要利用这里高海拔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一步一步把云山村和其他乡镇打造成为最生态的药材种植王国。这个思路一提出来,整个团队的人都心潮澎湃、鼓掌叫好。蓝图绘就,朱院士一行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没想到“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开始并不顺利。首先,村委会召开动员会,发动村民们种植洋芋,可大家的反应却非常冷淡,村民认为洋芋他们种过,效益不好。“你们也别麻烦了,我们的土地种植什么还需要你们城里人来教?你们的手都是细皮嫩肉,连锄头都捏不稳,还教我们种地?到村里搞帮扶的,来来去去几拨人了,你们看来也差不多!不如直接给点钱、给点油米,那才叫实在,也算是给老百姓做实事。”拉祜族老乡满眼的戒备和冷漠。

出师不利,满腔热情被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朱院士的团队人员有些灰心了。然而,朱院士却异常坚定,他耐心地安慰道:“不能急,得用心换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眼见为实让人信服。”

大家明白了朱院士的意思,那就是先做出一个样板来。朱院士向来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团队租了一块地,他带领团队一起上阵,在冬季种下了一片洋芋。他们科学种植、悉心管护,在云山村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下,洋芋长势旺盛。功夫不负有心人,洋芋喜获丰收,朱院士心里松了一口气。待洋芋成熟时,他和团队的人专门让大家来参观,听到消息的村民立即撂下手里的活计,急匆匆跑来看稀罕。一个个硕大的洋芋从土里被刨出来,称称,好家伙,有的重达五六斤。这么大的洋芋,就是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从来没见过,大家喜不自禁。

“哦哟,做梦也没想到,黄土都埋到脖子根的人,还能看到这么大的洋芋,真是没白活。你看最大的,比你家婴儿小老福的头还大呢!”一位拉祜族大爷颤巍巍地捧着硕大的洋芋,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

有了这活生生的示范例子,宣传推广自然就顺理成章了。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表示要种洋芋,要种此前从没有种过的大洋芋。第一场“战役”就这样顺利凯旋。然而,村民们哪里知道,朱院士和他的团队在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心血。

熟悉朱院士的人都说,朱院士是个智商和情商双高的人,他懂得识人、用人、待人,敢于吃苦,在工作上,越是困难,他越是敢于挑战。为了和农民们打成一片,首要任务是消除语言障碍,他悄悄向当地村干部学习拉祜语。朱院士有着学习的天赋,没多久就基本掌握了拉祜语的发音。当有一天他突然用拉祜语和村民打招呼时,村民又惊又喜,觉得朱院士真是“一家人”了。朱院士成功用实际行动打开了村民的心扉,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他带着拉祜族乡村干部一家家入户走访,围在火塘边喝酒、喝烤茶、唠家常、了解情况,或是在田间地头与老百姓促膝交谈。就在这过程中,他一句一句地跟着群众学拉祜语,一段时间以后,他竟然会讲好多拉祜语了,乡亲们不但在心理上接受了这位能和他们一起喝酒的院士,还把他当成了好朋友、好大哥,知道他是一个有本事的“海拔阔”(拉祜语“汉族”的意思)。洋芋丰收了,收入增加了,村民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日复一日,朱院士渐渐地和当地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也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朴实和真诚期盼。

每年的四月天,当有些北方还是一片银装素裹、大雪纷飞的情景时,蒿枝坝已经百花盛开满山坡了,而且呈现出了一派丰收的景象。路边,停着朱院士他们联络来收购洋芋的商家的车子。

天刚泛白,村民们就开始在地里忙碌了,他们用力挥锄又小心翼翼,他们是在挖洋芋。因为个儿大,稍有不慎,锄头就会伤到埋在土里的洋芋。地里,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一起有模有样地捡洋芋。孩子们神情专注,收获的喜悦溢满一张张稚嫩的脸,就像一颗颗壮硕的洋芋。有一岁多的孩子坐在地边咿咿呀呀,一只大黄狗在他身边跑来跑去,孩子的母亲时不时抬头笑着回应他。随着汗水的挥洒和锄头的起落,一窝一窝的洋芋被人们像宝贝一样挖了出来,一堆堆的洋芋躺在泥土上,堆满地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洋芋泛着羊脂玉一样的颜色和光泽,人们看得满心欢喜,笑容在脸上绽放……一些来采购洋芋的客商,看到此情此景也深受感染,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笑脸在绿水青山间是那么美好,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融合。

远远的,一群人向地里走来,眼尖的人认出走在前头的是朱院士。来了,他们的恩人来了,朱院士的身影吸引着众人的目光,那些从洋芋堆旁发射出的目光,充满了崇敬和爱戴。朱院士走到每一家地里都要关心地问:“今年种了几亩?收成怎么样?”然后帮他们算一下收入。“哟,你家今年收成不错啊!可以换一辆好车了,再接再厉。”农户开心得直点头,眼里盛满泪花,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谢谢朱院士!谢谢政府!谢谢党!”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朱院士最大的心愿,也是最大的享受。丰收时刻,他比农民更开心。

二○二○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那些往年收购洋芋的经销商不能及时前往澜沧收购。看着一块块的洋芋田,农民急得团团转,担心时间久了会腐烂,要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得知农民们面临的销售困境后,朱院士第一时间带着各新闻媒体、带着电商平台赶到了蒿枝坝,用直播的方式为广大网友“带货”冬季洋芋。

有朱院士代言,自然粉丝多多,效果也不错。“你们看,我手中的冬季洋芋,芽眼浅、皮光亮、个头大……”戴着草帽的朱院士满脸微笑地出现在平台直播间里,他一边挖洋芋,一边亲切地对着镜头说。当不小心挖坏一个洋芋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哎哟,可惜了,挖坏了一个,只能自己吃了。”众人被他憨实的样子逗乐,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他活脱脱是个优秀、称职的主持人。随后,他面对镜头娓娓道来,介绍冬季洋芋的特点:“收获高产量冬季洋芋是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的成果,一个洋芋,意义可不一般。”朱院士不仅直接卖洋芋,还为网友“秀厨艺”,教大家如何吃洋芋,展示云山村的“洋芋宴”。洋芋宴,顾名思义,就是一大桌子菜肴,全部由洋芋作为原料烹制而成,色香味俱全,非常独特。朱院士让大家惊叹不已,一个科学家居然还是烹饪高手。做洋芋宴时,他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气场十足,娴熟老到,一把菜刀在他的手腕控制下,在砧板上嗒嗒作响,速度极快,众人还没看清楚,一个个结实的洋芋就变成了细丝,粗细均匀,柔韧如丝,让人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原来朱院士上得殿堂、入得厅堂、下得厨房,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他们以为科学家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清高人士,这一手厨艺,更增加了网友对他的敬佩感。

由于朱院士的最佳“出镜”,吸引来不少买洋芋的新客户。朱院士关心着村民的收入,经常在装货现场查看发货情况。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拉祜族男子专心地数着手里的钱,朱院士走近他都没发现。

朱院士笑着说:“今天卖了多少洋芋?收入多少?”

男子头也不抬,边数钱边回答:“卖了两亩,收入一万二。”

“我看你手里才几千块嘛。”

“大钱都揣在兜里呢,让你开开眼。”

男子把裤兜里的钱掏出来,有些得意地看向和他说话的人。哎哟!这不是带领咱致富的朱院士吗?之前得意的眼神变得无比害羞。

“还有几亩没挖?”朱院士拍着他的肩膀问。

男子的神情瞬间又变得自信开心起来,大拇指和小手指竖起来,比画着晃了晃:“还有六亩,趁着天气好,抓紧挖完,好卖出去。”

“今年冬季还种不种?”朱院士笑着问。

“种啊!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种?”男子几乎不假思索,“我要把所有地都种上洋芋……”

朱院士不仅当专家指导种洋芋,也当上了“经纪人”联络卖洋芋。一到洋芋成熟的季节,他就四处联系,忙着催促团队落实客户、装货车辆、过磅设备等,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后,朱院士才放心。

刘扎丕是第一批带头种植冬季洋芋的人,也是第一批受益者。十三亩的洋芋地让他收获颇丰,每年净收入五万多元,这是他做梦都会笑醒的新生活。要知道,二○一一年,他的住房还是茅草屋、竹笆墙,那时谁家有辆自行车就是老板了,多少人都羡慕呢。朱院士来之前,他的年收入仅一万元,现在,年收入近三十万,开农家乐、种洋芋、养殖牲畜,每样技术都是朱院士团队的博士们手把手交的。

刘扎丕自豪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他的院子。有一栋单独的楼房,楼房内的一面墙上挂着几幅蒿枝坝的老照片,画面是低矮的茅草屋、山间小路、老人们守在家门口木然的表情。另一面墙挂着新农村的新建房屋,宽敞明亮,与之前的房子形成巨大反差。视觉转换中,旧时光与现代生活有着鲜明的对比,人的思绪会随着照片穿越时空,去触摸拉祜族人的过往曾经,去感知他们灵魂深处的悲喜。

大家都深深体会到,变化最大的是人们追求幸福、创造财富、不断进取的观念和精神状态,这是云山村最美的风景、最厚的底蕴。

…… ……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2年12期)

[责任编辑  梁 豪]


编校:梁 豪

制作:郑书君 樊金旭

审校:徐则臣

核发:施战军

人民文学 2023年订阅
立即下单

  精彩回顾

·光的赞歌|康岩:燃灯者李大钊[报告文学](人民文学 2022-11)

·新浪潮|黎岩:深呼吸[散文](人民文学 2022-11)

·新浪潮|李世成:红色蜻蜓[短篇小说](人民文学 2022-11)

·新浪潮|庞羽:他们在跳舞[短篇小说](人民文学 2022-11)

·新浪潮|肖星晨:冲浪练习[短篇小说](人民文学 2022-11)

·光的赞歌|任林举:周宁有“鲤”[报告文学](人民文学 2022-11)

·散文|李木生:鲁迅的动物伦理(人民文学 2022-10)

·散文|羌人六:望炊烟(人民文学 2022-10)

·散文|李银昭:幺爷(人民文学 2022-10)

·短篇小说|王良瑛:错行(人民文学 2022-10)

·短篇小说|何存中:贴福字(人民文学 2022-10)

·非虚构|周华诚:廊桥上的人生(人民文学 2022-10)

·非虚构|杜梨:长号与冰轮(人民文学 2022-10)

·中篇小说|栗鹿:空蛹(人民文学 2022-10)

·中篇小说|曾剑:比远方更远(人民文学 2022-10)

·中篇小说|朱朝敏:集美(人民文学 2022-10)

·中篇小说|向祚铁:有机女郎(人民文学 2022-10)

·中篇小说|一也:白熊谷(人民文学 2022-1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