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只要不被妄想牵着走,就叫做修行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慧律法师楞严经讲义

 “除器观空,说空为一”:谓世间人若将器皿除去再来观空,这时候就说空是一体的;意思就是说,可是当有器皿在的时候,他们却说并非一体,所以此实是依相而妄见!事实上,即使是器皿在的时候,虚空又何尝不是一?又何尝有被分割过?这比喻凡小之人,必须等到亲见六根尽除、且六识尽伏,这时候才认识心中本具的清净一相,否则(若根识未销)他便计仍有所隔碍。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同”,就是一。“不同”,就是异,也就是说分隔之相。那太虚空怎会因为你放几个盒子、几个桶子,就被你分隔成为不同的空间了?或者是因为你拿掉几个桶,就又恢复、变成一个整体、无分隔的空间了?正如你心中一真的虚空,怎么会因你揽尘而妄结几个根,就被你分割成不同的种种心心所?又怎么会因为你的修证而打通诸根的隔阂,便真的成就了一个清净通达的心(如是之心便为圆通——然而心本自圆通,乃自心妄想见,而成不通。)

  所以简单讲:你只要不被妄想牵着走,就叫做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一直牵着走,就是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习气一直牵着走。譬如说:你对一件事情不满,好!偶尔生气一下就好,生气一下就好了。如果说经过一个钟头,你还生气,就表示你被牵着走了。如果今天不愉快的事情,到明天重复一直讲,那就又变成被牵到明天了,这个无明习气又被牵到明天了。如果一年还解决不了这个恨,那就被牵一年了;十年,兄弟之间的阋墙,到现在十年都不能解决,那就表示你的心被无明习气、妄想牵着十年,都没有办法冰释,这个多么的可怕!

  因此聪明的人,或者是有智慧的人,我们习气还没有断;可是,我们在短的时间里面,就会把它放下,放得光光的!明天起来,哪一个人与我们有仇怎么样,统统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有时候,忘是一个优点,健忘也有它的好处。可是很奇怪喔,世间人的健忘症,他什么会忘,可是仇人不会忘喔!有一个亲戚跟我讲,说:师父!我年岁大了,我在客厅想到的事情,要去冰箱拿一件东西,我走到冰箱,咦?忘记我要拿什么,又回来客厅坐一下,啊!就想到了,又走到冰箱,又忘记要拿什么,又回来客厅:我到底要拿什么?想到了,去的时候,印象会忘。那我就问他说:那某某人、某某人以前对你怎么样。喔!那个人实在是可恶啊!他会忘掉所有身旁的事,那个仇人欠他多少钱,他死都会记得!这种健忘症怎么会那么可怕?该忘的不忘,可是不忘的,他忘光光,这个是很可怕的!

  所以,在座诸位!你要道业精进,从心中彻底的洗练,彻底的洗,就像一件肮脏的衣服,要好好的洗,然后用棍子打,打那个衣服,当你在捣练这个衣服的时候,要把衣服,为了洗干净,古时候人洗衣服,你看他拿那个棒子,对不对?打。。。我们对我们的习气,内心里面身口意的习气,不能客气,就是要棒打习气,勉强自己。所以修行很辛苦,不容易!放任习气容易啊,对不对?放任习气,贪嗔痴慢疑,一下子就很享受、很舒服;但是业力在后面、苦在后面。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清明节快到了,多念大乘经典超度化解历代宗亲的怨气

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

强大的习气背后有一股冤亲债主的力量在推动

凡是来找你麻烦的那个人就叫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常在左右

八识田中,叫做无量无边种种业的银行,统统存在里面 

超度若让亡者得益最大的无非是念佛,比起诵经殊胜的多

不可以东拜一个师父,西拜一个师父

你每天想要去改变别人,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

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

我自认是坏人中最坏的一位,我应替一切人拜佛

出家人每天上供下施,维护了看不见的法界的平衡

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