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妄想的念头打死了,法身也就现前了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宣化上人开示录

人生在世,都是被这个六尘所转了,六根被六尘一转,就失去方向了。见到色尘跟着色尘跑;听见声尘,就跟着声尘跑;尝到味尘,嗅到味尘,就跟着这个味尘跑;嗅到香尘,就跟着香尘跑;尝到味尘,就跟着味尘跑;遇着触了,就跟着触尘跑,最微细的,就遇到法尘,就跟着法尘来跑,这都叫被境界所转,被这个六贼所摇动了。 

眼睛,「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你「见事醒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沈沦」,这一切一切都是看我们有没有择法眼?认识眞正的道理,不认识眞正的道理?所谓「念念照眞理,心心息妄尘;遍观诸法性,更无一法新。」 念念,我们念兹在兹地要观照这个眞理。所谓眞理,就是一种至理,一种究竟的事的归宿,所以是眞理。眞理可也不能离事,离事就没有眞理;离眞理也没有事。 

这事理不二,念念不离开眞理,这叫观照在眞理。心心息妄尘,每一念,每一秒钟,我们都在息妄尘,息灭这个妄想尘劳,你能把这个妄想尘劳,都息了,都息灭了,那么眞理自然现前了,你这观照的功夫就可以成就了。 

遍观诸法性,你普遍来观察一切的法性。更无一法新,都是原来就有的,并没有一个什么新鲜的方法儿。 所以你若明白这四句,你可以说是对佛教稍微认识一点点;可惜我们人,对佛教还没有认识呢!就是高谈阔论,目空一切,贡高我慢,对六根六尘一点也没有降伏呢!那么就觉得自己记住了多少东西。就认为很骄傲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这不单没明白眞理,这都在尘劳上用功夫了。 

所以我们人,最好是不讲话,一天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你少说一句话啊!就会多念一声佛,你把这个妄想的念头打死了你这法身也就现前了,就是这么反掌之易。你能把它翻过来,烦恼就是菩提;你不翻过来,菩提就是烦恼。 

所以,那个菩提就像水似的,那烦恼就像冰似的。冰,冰是水成就的;水,并不是冰。水它得要凝结到一起,才是冰。那冰里头,是具足水的成份;水里边,是要遇冷,它才能变成冰。 所以遇冷,这就是境界来了,你生了烦恼了。那个境界,那个冻,就是一种境界,你能把这个境界,用阳光照化了,那冰也就是水,水也就是冰。 可是,你若不照化了它,冰还是冰,水还是水。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分别,我们人,可惜对这一点点的不同都不明白。 所以一天到晚,吃烦恼比吃包子,比吃饺子还觉得好吃,一顿一顿地吃,吃了一顿又不够,又要吃。 

    这个菩提!不问不闻,你看我们哪一个人,你问问你自己,你自己回光返照问问,有没有发过脾气?有没有生过烦恼?没有,那你就离菩提不远了。 你若发过脾气,生过烦恼,那离菩提也就很远了。所以这一点,我的看法是这样子,你们各位的看法是不是这样子,那我也 I don't know!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清明节快到了,多念大乘经典超度化解历代宗亲的怨气

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

强大的习气背后有一股冤亲债主的力量在推动

凡是来找你麻烦的那个人就叫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常在左右

八识田中,叫做无量无边种种业的银行,统统存在里面 

超度若让亡者得益最大的无非是念佛,比起诵经殊胜的多

不可以东拜一个师父,西拜一个师父

你每天想要去改变别人,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

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

我自认是坏人中最坏的一位,我应替一切人拜佛

出家人每天上供下施,维护了看不见的法界的平衡

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