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一辈子来修持心量变大,成长福报

福安古观音阁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修道需要大福报,看很多出家人,尤其是有成就的,他福报都很大,从相上可以看出来。福报来自哪里?就是奉献,奉献给众生。佛门广大,什么样的人都能来学佛,而且都接受佛的教化。就这一点很不容易。

不管在中国还是印度,在古代都很注重出身等级。你是婆罗门还是刹帝利,印度人等级深严。中国也一样,福报小的人,要如何受到更好的教育以及有出路。古代就有科举,大家凭考试,穷人就能受很好教育。现在大家都要读书,读书进入上层社会,其实也是科举的形式。好的单位招人,都要文凭。除了科举,那佛教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佛门平等。不管你是明星,富翁,还是普通百姓,进入佛门,一律平等,要有这个不卑不亢的精神。所以佛法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来讲,更加重要。因为这样子大家就能一起沟通交流,没有障碍,不管你贫富,还是你是上层的,下层的,都通通平等。

当然,有世俗的成就事业,我们也赞叹。但在佛门,仍然是平等的。但我观察过去,富人和穷人,还是有些差别,如果一直都穷的人,一定有他穷的思维模式,这就是他觉得不够圆满,总喜欢从别人那里获得好处。

进入佛门,都是大善根之人,这个善根,能开启世间的庄严相。大家去看佛经,尤其是华严部的,比如地藏经,药师经,这些属于华严的经典,都有一个特色,就是里头提到了国王,大臣,宰官,大富长者。大家有没有想过,佛法不是谈解脱吗?为什么会有这些世间成就相在里头?这就是华严的不可思议的境界。

中国的佛教,是华严经和老子道德经的结合。这句话大家去好好考量。你看中国建寺,都建华严寺,格局非常大,不仅是建筑的,而且心量也非常大,这就是华严的影响。跟道教有区别的,就是佛门广大,有教无类。什么人都能度化。但你再看祖师大德的行持上,又非常节俭,追求天人合一,衣服褴褛,农禅并重,又在深山老林中,选中风水宝地来修道。大家去思维。

修道要有所境界,首先就是心量的变大。这个心量变大,不容易。能管理一个镇,要有管理一个镇的心量。管理一个国家,就要有为一国家人考虑的心量。古代讲天下,什么都是天下。所以国王,大臣,心量也不一般。开悟的祖师,更是心包太虚。所以一个人心量变大时,福报就跟着大,这就是华严的启示。

刚入佛门,都会讲去奉献,就是让人心量变大一些。其实人的痛苦,就在于心量太小而痛苦而已。其实不管儒家圣贤,还是佛教祖师,心量都不一样。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做到这个,就很不容易了。

心量的打开是个漫长的修行过程,所以要先融入大众,为大众服务。我刚学佛前,念地藏经,里头讲到种种神,种种天,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华严经里头,更是浩瀚。不仅有人道,还有鬼神道,而且鬼神道还不只一种。虽然明白了,但还是要慢慢修心量。这几乎是一辈子修持的过程。这就需要你慢慢去修心量,成长福报。

佛虽然说,你自性是圆满的,具足一切的,但还需要去修证。这还需要福报。祖师福报就是大,要建寺,就有护法神来护持,有护法的力量,物质福报自然就很快现前。普通人一有福报就来享受,开悟的人不同,他有了福报,有了财富,就分享给大众,自己还是过清贫生活。

富贵的人,有两点,第一,总是把好处给别人,而不是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这个说得容易,做来却不容易了。平常让路,让位,或者举手之劳,都希望把好处给别人,慢慢地一定会富贵起来的。第二个,要惜福,爱惜大自然给予的一切。

穷人的模式刚好相反,总是想爱赚小便宜,哪里有便宜的东西,就去争抢,排队去争取,这个心态是很不好的。我看现在社会,很多人为什么会活得很累,跟这个心态有关。买东西,都要选好几家,为了节省钱,浪费太多宝贵时间。哪里有好的,排队去等候。其实,要把好处给别人,是最好的。

福报来自惜福。我发现越富贵长久的人,往往越惜福。这也许是富贵家族的修养。最怕的,就是突然富起来的那一种。钱财来得太容易的,往往去得也更快。这两者都是穷人的模式。

要认识到自性的圆满,是需要很大的福报。所以一进入佛门,师父就要让你做苦力,任劳任怨地做,而且吃饭,住的,都要很节俭。这些都是让你开启富人模式的基础。佛法是让你成为有福报的人。

 注:“福安古观音阁”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福安古观音阁”,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y250.html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三(新关注的师兄入)

观察自己家族的业力,就能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如何

你的我执、法执还在,你就还没有入门

我们现在被物质享受绑架了

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

法华经浅释08:没有定力就会起瞋心,看人看事都觉得不顺眼

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

解怨结是佛门很重要的功课

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

真心和妄心

修不净观减少世俗欲望

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

法华经浅释11: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

言行上多把好处让给别人,就是观音菩萨法门的修持法

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