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重境界的天人合一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大乘佛法中常叫你要转念,有没有。其实你念转了还不算,你能量要能转才算。现在常讲要灭除贪嗔痴,没有贪嗔痴就不是普通人,是圣人了。所以贪嗔痴也是你身体内的一种能量运作出来的。方向错了,就是贪嗔痴,方向对了,就是戒定慧了。你灭除了,那就没有这股能量了,那不成石头木头了么?正确理解,佛法让你转这股能量。你要怎么转,佛法就让你发大心。

大乘佛法转化身心的方法比较特殊,他就靠转化外境来达到身心安乐的目的。这个外境,不是外在的自然环境,而是大宇宙中,尤其是六道众生,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众生,他都度化了,他身心就转化了。药师法门有句话,天人合一。这个天人合一有三重合一:

第一是外在的物质和人体合一。比如星球中包括太阳,月亮地球,还有二十八星宿等,都是跟人体是一体的,互相关联的。还有,地球的山河大地和人体也是互相关联的。现在科学家在研究,地球是不是空心的。其实古人早就知道,地球是空心的,而且山里头都是一条条的隧道,山还会哈气,换气。地球跟人一样。古人通过观察人,就可以观察到地球的形状了。地球是扁圆的,所以人的脸也是扁圆的。这一层的天人合一,对修复我们身心,仍然有大作用。就是通常讲的,如果业障很重的人,你想要修行,最好先去寺院搞卫生,扫厕所倒垃圾,把最脏的东西扫干净,然后你慢慢身心就会清净。这个很神奇。很多人肾不舒服,会和家里的马桶堵住了有关。这就是人和外在环境会一体。可以通过清理外在环境达到清理你身心的目的。有的人身体内体液有病,有些妇科病,都建议去清理厕所。就看你能不能做得到了。这个是第一层境界给我们的启发。

第二层境界的天人合一,是人和六道众生的合一。印度修行人把人体分为七轮,心轮上面的轮代表光明的脉轮,心轮以下的就代表恶道的轮。这个轮对我们人体的影响。比如海底轮有问题的人,他就表现缺乏安全感。心轮有问题的人,他就发不起利益众生的心。梵天轮有问题的人,他很难达到宗教的境界。那印度瑜伽就通过恢复这个七轮的能量,让自己净化。但大乘佛法的做法,是通过你发心。比如你发心去利益最苦难的众生,像地藏菩萨一样,而且你要去做,慢慢你的心轮以下的脉就打开了。如果你发心去帮助别人,像观音菩萨一样,你心轮的脉就能打开了。如果你发心要成就佛果,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你心轮以上的脉就打开了。

大乘佛法有个特点,他不让你怎么转色身,他就让你去做,你做了,你身上能量自然能打开,不用像一些练什么功、气之类的。你只要尽管去做,就能打开。所以大家要学习一些仪轨,比如上供仪轨,上午供天,中午供佛,晚上布施。这些仪轨要学会。有些人很迷信,就拿某一个咒语拼命念,就以为叫修密法。其实汉地祖师早就把密法传进来,比如蒙山施食、水陆法会、放焰口,这些都是密法。还有上供,这个培养福报很快,这就是密法。汉地祖师也在修密法。你先能把汉地的密法吸收了再说。

汉地佛法不注重教你怎么调养这个身心,倒是很注重要发心度六道众生。你发心了,你去做了,你身心就调整了。不信你去观察,你做了善事后,你精神和体力就比较好。你要如何度众生,你念经,念念回向给众生。这也是一种方式。大乘佛法很注重念经,不要不当一回事。

第三层的天人合一,就是专门讲人道之间。你要跟人道众生处理好关系。你如果跟父母、上级领导以及比你福报大的人顶撞、相斗,硬碰硬,你头部就有问题、长毛病。如果你做领导却不体恤下属,腿部就有问题。兄弟不和、姐妹互斗的,手臂肩膀部的就容易有问题。夫妻关系不好,尤其是结怨恨心,肾脏就有问题。常常不讲信用,脾胃就有问题。背信弃义,肺部就有问题。这就是你和人道的关系要处理好。当人产生孝,或仁义等各种美德时,人体就会开启自动修复功能。仁义礼智信其实是五种生的能量。你可以通过和人道关系处理好。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提倡文昌法门的阴骘教育

不要做一个无聊的聪明人,管好自己嘴巴

如果一昧地多闻不修定没有用处,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了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每个人都有资格比我拥有的多

理上大彻大悟的人在娑婆世界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就一生成佛

世间感情之苦是因为过去以同样方式伤害过对方

要治病先要忏悔,忏悔也是治病最好的良方

冤家宜解不宜结

常常不开心,又多病,是有业障拉扯

有句话叫做“你烧成灰都认得你”

婚姻、感情,乃至一个朝代的变更,都是怎么来就怎么去

作恶的人家会“恶鬼屯门”

大家多念法华经,能加持你不贪世俗世乐

每天留出一个时间段来念经,就能防止放逸

要健康最好做减法,饮食上要减法

不管多恶的人,只要能信佛了,都不能小看他

讲价还价的时候要给对方留下一些利润空间,这样对自己只有好处

近代四位高僧的惜福事迹

助印经书者不要在经书后加上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说财为五家共有?

修行要识路头

淫欲心很重,这会不会影响往生净土?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