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学十四讲表06:出家人有修没修这不重要,你自己有没有修才重要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81109)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目录(全)

史文章阅选读二


佛学十四讲表06

佛学十四讲表06

慧律法师主讲

《佛学十四讲表》佛教的大纲,是入门的观念

唯有这个佛法,你要跳出时空的轮回、跳出六道,你除了佛法没有办法,谁给我们的?佛陀!谁给我们的?三宝!谁给我们的?出家人!所以今天你要对出家人五体投地地恭敬和佩服,不可以看到一个出家人没有什么修行,或是行为上有一点缺失,你就造严重的口业,不可以这样做的,你在修,他也是修,至少他已经出家了。我再三地强调,为什么讲文殊讲堂四大根本戒规:不可以传是非、不可以讲是非,不可以传来传去,搬弄是非,不可以听呢?就是因为怕你们造业,你们知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菩萨示现的呢?是不是?有人诽谤什么法师,我就问他: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菩萨来的?你怎么知道?你知不知道他是菩萨或是凡夫呢?你怎么知道?就算是凡夫他也出家了,你也是诽谤出家人,万一他是菩萨示现的那你怎么办呢?你完了!你诽谤圣者,你当下十八层地狱求出无期。是不是?那就完了!不管他怎样都不重要。所以说出家人有修行没有修行这不重要,你们有没有修行才重要。对不对?这是师父为了怕你们造口业,而必须要赶快给你们奠定智慧,不可以干预出家人,出家人自有戒规,自有丛林的规矩,自有制裁,你们好好地管教你们自己,要好好地恭敬出家人,毕竟你们今天能够闻法、皈依、受五戒、受菩萨戒,谁给你们的?还是出家人。所以饮水思源,对出家务必要五体投地地佩服和恭敬,你们只有这样子的心性,你们才可以产生内在里面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功德,本性的东西才能产生出来。今天你一直在挑剔三宝、攻击三宝,那你就忘恩了。我们并不是说,出家人的行为我们在家都不管,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们站在护法的角度,我们务必要好好地护持,用最适合的方式来使我们的三宝兴盛,来使我们的三宝兴盛。

【⑶三世诸佛无不示现出家成道。】出家的意思就是说反面就是在家,意思是说:十方三世佛都会示现在家,他先示现在家,让我们知道在家是很苦的,然后,后来才出家。

【降魔:】为什么大乘没有呢?在旁边写:因为大乘是不二法门。为什么?烦恼即菩提,魔是自心的魔,你内心里面有的话才著魔,你内心为什么常常生气,不满对方呢?那不是对方的过失,是因为你本身业障重,你内心著魔了!我问你:你内心里面不起烦恼,那一个众生让你烦恼?你告诉我,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说那一个众生让他烦恼?有没有?没有!那是因为你起心动念,你迷失了自己,你没有那个能力,与其说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你修养不够。这句话学问很大,与其说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你的修养还不够。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有没有讲说那一个众生给他烦恼,有没有?有吗?你有那个能力让释迦牟尼佛烦恼吗?没有!谁有办法?你要杀死他,他都还要下地狱去救你,怎么可能让他烦恼呢?是不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修行是点滴的功夫。

魔是什么呢?⑴【①内魔:】内魔就是心,心有:【贪爱、嗔怒】、愤怒。这个就是魔,这个就是魔。【②外魔:顺境、逆境。⑵【大乘无降魔,了魔即佛故。】把笔拿起来小乘用第六意识修行,因为是分别心,所以有魔跟佛的分别。大乘用平等心,是用本性修行,所以魔当下用本性一照,就是虚妄的东西。要记住师父一句话,如果你不给你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这句话学问很大!你就是不要烦恼它,它就是不可能会烦恼,是因为你放不下,你内心里面你告诉自己:我要报复,我不满、我感觉很委屈,师父!我一直觉得活得很痛苦,那是因为你用分别心,如果你用平等心,了魔就是佛,你就告诉自己的:他将来也会成佛,我今天任何的事情我就原谅他,那么魔跟佛就是一体的。

【㈥成道:十二月八日】,“十二”也就是讲十二因缘;“八”也是讲八正道。【《华严》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悉得现前。】一切智讲过了,无师智也讲过了,无师智就是不必有老师,本性具足;自然智就是自自然然的,大智慧就现前了,这是成道。

【㈦转法轮】:【⑴受梵王请(尊法、渴仰);】这个还好,我有看过这个经典,要不然我看到这个,还不晓得他在讲什么,什么是受梵王请呢?这是在讲什么东西呢?原来我看到《大藏经》里面记载: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就没有下座,他就坐在菩提树下,他一直不下座。他内心里面想:我是入涅槃好呢?还是要起座度众生好?释迦牟尼佛一直思惟这个问题。如果我要是来普度这个众生,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实在是刚强难化,在无量世间里面,要找到这么难度、找到这么恶劣的众生,实在是难找,就只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是如果我这样入涅槃了,很可惜我历劫修行今日而成道。佛陀就这样子一直考虑就不下座,大梵天王来就哭泣:世尊!怜悯我们这些可怜的众生,怜悯我们这些可怜的众生无智慧,佛陀!您一定要大转法轮摧邪显正,无论怎么样,佛陀您一定要慈悲。佛陀就跟梵王讲:我是大发慈悲心要来度众生的,可是于我末世的众生,若不了解佛法而起一念谤三宝,那一定下地狱!释迦牟尼佛说:我因为怜悯众生,不能谤三宝:谤佛、谤法、谤僧,我因为怜悯众生,怕诽谤三宝,他一念之间会下地狱,所以我还是想要入涅槃。世尊!不可以这样子,您这样子的话,那无量众生怎么办呢?释迦牟尼佛再三地思惟:好!纵然有很多众生诽谤三宝下地狱,就交给地藏菩萨了,我老人家还是要起座来普度众生。

所以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敢转法轮?就是怕人家诽谤堕地狱。所以我告诉诸位众生:你这只嘴巴一定要收敛得很好,一生一世千万不要讲出家人,千万记住我的话,一念之间就一定叫你下地狱知道吗?你清清净净,不可以讲出家人怎么样。是不是?以前不知道,那个和尚哦!小心!有讲过这个你就小心。那个菜姑,吃素出家的女众叫她菜姑,叫菜姑就罢了,还拖著个尾音,你真不知道英国(因果)只知道美国跟苏联,你真的很可怜,你要小心一点,不要讲出家人,这只嘴巴一定要完全保持绝对的清净。佛陀一直受大梵天王的恳求、求法,他就一直跟佛下跪磕头,佛陀就没有办法,下座开始大转法轮。所以今天有很多人往生,但是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下地狱,为什么?诽谤三宝!所以有的人无缘无故地写了一封信来诽谤我慧律,那真是没看过经典,他才敢做这样子的事情,把整个佛教搞得是是非非,他今天就是没有看过经典,他今天有看过经典,你打死他!他就不敢这样做,你要他老命他都不敢写信诽谤师父,他绝对不敢这样做。所以让一个人诽谤三宝,他要负一个因果;让一百个人诽谤三宝,断一百个众生的慧命,他要负一百个的因果,这个口业还不比笔来得厉害,这一篇文章一写下去散发出去,给一万个人诽谤师父,他要负一万个因果。小心!小心!菩萨!所以你今天碰到我是福报大,赶快堵住!要不然本来想讲,赶快堵住!所以说我是救了你们。大梵天王尊法,就是尊重佛陀的法。渴仰,就是渴望,渴望去听到佛法。

【⑵三转四谛法轮。】三转就是对上根器、中根器、下根器,讲了三次叫做三转。三转四谛法轮,就是讲了三次的四谛,苦、集、灭、道,这后面会讲到。

【㈧涅槃:二月十五日中夜于拘尸那城外,花好月圆之时,】什么叫做“二月”呢?把笔拿起来,二就是福慧具足;十五日就是功德圆满,意思就是佛陀已经修到福慧具足,所以他选择在“二”;“十五”就是功德圆满,自行化他行满。中夜预计在拘尸那城外,花好月圆的时候,就是功德圆满,【如来示寂。】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平常不修行,等师父要临命终,百岁以后要往生了,就拼命地哭,像世间人一样,笑死人了!你不要以为修行人就不会哭,修行人一样会哭,你不相信,我明天要往生你看多少人会哭?我才不相信你哭不出来,大哭,还接上麦克风。完了!刚好研读班上到一半,才上三堂,慧律法师要往生了,这下惨了,那怎么办呢?谁来领导你们南部呢?是不是?南部当然有很多法师,我只是个小角色而已,至少我能引导你不会走错路,你不觉得可惜吗?所以趁我还没有入涅槃以前,你们赶快用功,赶快用功!我们的路是已经走过来了,我们对因缘性空的道理我们有所悟、我们对无诤的道理、对本性的道理我们已经有下过很深的功夫,虽然不是什么大、了不起的圣者,不过总是不会走错路,慢慢来,继续长养圣胎,对不对?如来示寂就是示现涅槃。如来示现涅槃,有的人就这样讲了:释迦牟尼佛慈悲为什么不停留在这个世间,让我们一直继续去瞻仰?不可以!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必须跟一般众生一样。

【⑴令知苦乐递变人世无常;】他一定要让你知道世间是无常的,要不然释迦牟尼佛怎么会死呢?他一定要示现一个老比丘的相,佛陀年纪大了;无量的庄严相也变了,你看!我现在要入涅槃了。连佛陀都要死,我们要不用功不行了,如果释迦牟尼佛不死大家就会懈怠,反正佛陀也不死,要问法随时去问,他老人家就慈悲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一定要示现这个死,告诉众生世间是无常的。【⑵令生哀慕悲仰而发道心;】为什么令生哀慕悲仰而发道心呢?知道佛陀走了以后,我们不认真修行不行,所以要赶快悲仰而发道心。

【⑶一期化尽,因缘离散。】这一期已经化尽了,因缘已经结束了,入涅槃了,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灭。释迦牟尼佛,有的人问,我们去明伦讲座的时候,这个同学问得很好。他说:世尊既然慈悲,他又为什么不来末法的时候,再来示现一次呢?那你怎么回答?如果人家问你这样,你怎么回答?释迦牟尼佛有没有慈悲?有!那为什么这个时候末法,他怎么不来示现成佛、成道呢?那你说这个时候你怎么回答?不知道,你就不知道怎么答了。李(炳南)老师的学生答复得非常好,我听到这个答案非常满意!他说:譬如一棵水果树,这个水果树今年长了芒果,长了很多,很多众生都吃到这个芒果,可是到冬天,因缘具足凋谢了,你要让它再来,必须要到明年对不对?意思就是说:佛陀要再继续示现还必须因缘、福报具足,换句话说,我们福报不够,没有办法感得圣人来示现,只能感得什么?感得我们这个平庸的来,我们这个最差的,很烂的,一品惑都没有断,也不是大修行,也没有神通,啥都没有,所以你们福报不够,只有选择这个烂的来教化你们,没办法,你们就委屈一下,没办法,我们跟佛不能比,所以说这还是福报的问题。

⑴佛——佛陀之略。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觉悟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圆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圆满,简异于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⑵智——于事理决断也。 ⑶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⑷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⑸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⑹法——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悟者,皆悉为法也。又法者,兼摄有体、无体,该尽一切法也。⑺空相——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又真空之体用,名为空相。⑻别相——事事物物各别之相也。⑼烦恼——贪、嗔、痴、慢、疑等诸惑,烦恼恼身,谓为烦恼。⑽烦恼障——二障之一。对于所知障而言。百二十八之根本烦恼(即见思惑也)及随烦恼,恼乱有情之身心,能障涅槃(圣道),故名为烦恼障。由我执而生。⑾所知障——贪、嗔、痴等诸惑,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又云智障。由法执而生。

好,翻开第四页,第四页的中间。

【三智】: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是什么意思呢?【一切智——十界】就是十法界,四圣六凡。【一切诸法大小名字无不了知——破见思惑所显——位在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就是十法界的一切诸法,大小名字没有一样不清楚,所以是破见思惑所显。【道种智——能用诸佛道法起发众生善根——】这是【破尘沙惑所显——位即菩萨;【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之智,即能圆知一切道一切种——破无明惑所显——】知一切法之智,就是能够圆知一切道、一切种,你知道一切道、一切种什么意思吗?知道吗?一切道就是道种智,一切种就是一切种智。意思就是说:一切道、一切种,简单讲就是一切种智,因为他分开来讲,所以一切道就是说一切智、道种智统统具足。那么一切种呢?种就是种种,是一切法的意思,因为他没有办法形容,所以用一切道、一切种这样讲,所以有的人不太了解。破无明惑所显,就是【位登佛果。】【别教三智】:因为天台宗是佛门八大宗派里面很重要的一宗,八大宗派里面天台宗,那是讲藏、通、别、圆,藏通别圆里面有一个别教,所谓“藏”就是专门讲小乘的;“通”就是通小乘、通大乘;“别”就是别于小乘教,单独讲大乘;“圆”就是圆教,圆满一切,就是上根利智的人,圆教!

华严是讲五种判教,是讲小、始、终、顿、圆,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在这里:别教三智准此。

【若圆教三智,举一即三,言三该一,三一圆融,微妙难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圆教来讲,你讲一切智,那就是包括道种智、一切种智,意思就是你讲空,那就包括有跟中道。如果你讲道种智,就是包括一切智、一切种智。如果你讲一切种智,就是包括一切智、道种智,三就是一、一就是三,不能分,这是圆教的思想。

【照见】【为三智用】:①修【空观深】的人他是断见思惑。【显一切智,见真谛。】就是讲空。②【假观深,】假观就是有,【断尘沙惑,显道种智,见俗谛。】

 什么叫做尘沙呢?尘沙就是菩萨因为要度众生,他需要有好多微细的方便权巧的办法,就像尘沙那么多的东西,他没有办法圆满,所以多得像尘沙那么多,为什么讲尘沙那么多?因为众生实在是太多,众生太多,你权巧方便的东西就是必须要多,要不然你就是没有办法,所以是断尘沙惑。所以尘沙就是很多,很微细、很多,如果断的话就显道种智,就见俗谛,俗谛就是讲有。

③【中观深,断无明惑,显一切种智,见中谛。】“中观”就是断无明,这里是讲根本无明,显一切种智,见中谛。没有空、假就谈不上中,没有空跟假就谈不上中,所以中观实在是没有,这只是一个假的名词,换句话说,圆融的空跟假就是中,但是因为你没有办法形容,只好讲一个中道。佛教的中道,跟儒家思想的中庸是绝对不一样的,儒家的中道它是有座标轴的,有前后、左右,他认为这个是中道,而佛教讲的中道,它是绝对的领域,它根本是不可思、不可议的东西,完全跟儒家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儒家讲:过与不用不得中庸之道,换句话说中庸不能讲过与不用,就是太过分了也不是中庸;不够也不是中庸,那么中庸在那里?意思就是,过跟不及中间就是中庸,他还有一个中间的观念,佛陀说这个也是执著。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庸呢?破除空的观念、破除有的观念;具足空的观念、具足有的观念,同时具足。意思就是说,空的观念也要放下,假的观念也要放下,这是绝对的中。换句话说,中只是一个观念的东西,如果没有八邪道,就没有八正道。意思就是说,八正道是为了要破除八邪道,如果说连邪道都没有了,你用八正道干什么呢?《金刚经》里面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意思就是中道只是一个理念、一种智慧,而他是叫你放下一切的两边,这就是中!知道吗?了解这个意思吗?如果说你执著还有一种中道的思想,那是严重的错误,那是严重地误解了佛法!

【一、见思惑:为三界内惑又名枝末无明,】什么叫做枝末无明呢?就是由根本无明长出来的,叫枝末无明。它是【障无生空寂真谛之理,】真谛就是不变的真理,【招六道分段生死。】三界内的枝末无明,就是我们所讲的见惑、思惑。见惑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就是贪、瞋、痴、慢、疑,三界内的这些枝末无明,障碍了无生空寂。什么叫无生呢?就是这些因缘只是业感的,本来就没有,叫做无生,本来就是空的东西,只是因为动念而造业,而有这个业的业感,而感得三界的果报身,而要去受苦。

【二、尘沙惑:三界内即见思,三界外即无明,此非自己之惑,但因他惑,而障自化道而已,】就是因为要化导众生,他拿不出好的办法,他需要好好地学习,因为众生太多,犹如尘沙那么多。何以故?【以既证罗汉之果,自己见思已断,自心真智明了,便见他人见思如尘若沙,生退屈想,泯化导志,】“泯”就是失去化导的意志。失去化导的意志就是众生太难度了!真的!我度到现在就是有这种感触,真的!我现在度到就是有这种感触,所以我现在不随便接见众生就是这样,拼到汗流浃背,却被批评得一文不值,你用生命给众生,众生也是一样,当然恭敬的也有、赞叹的也有,到最后有一句话就是随缘,不再管他多坏、多糟,我在讲经你想来听,有缘就进来,要是没缘就算了!佛教没有我也不会灭亡;佛教多了一个我,怎么样?也不见得会很兴盛,我只是尽力而为。所以度到后来,我出家十年了,感触太大了,众生不好惹!

所以我现在接见众生就是问他:你有什么问题?打电话来时:你是慧律法师吗?我说:是啊!太好了!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我说:好啊!你有什么问题?我从我小时候说起……我说:我没有时间,你看有什么问题长话短说,我没有时间听你从小讲起,我那有那种闲功夫?你从小时候讲起,寿命再长也不够用。一天一个众生接见五分钟,你从小时候讲起我要听几个小时?你有什么问题?他说:没有啦!是我孙子不肯吃饭。你孙子不肯吃饭就打啊!要念什么经比较好?我说:用打的比念经快!这样啊?不一定要念佛,不吃饭就打啊,比念经更快。他说:念什么经都没效。我说:念经做什么?还有一次有一个人带孙子来,孙子已经读国三了,很有趣,都是祖母级的人。师父!我儿子不肯读书,我说:你儿子不读书就打他啊!要念什么经才有效?什么经都没有效!真的没有效吗?对啊!用打的比念经快。你儿子不读书我能怎么办?问那个问题简直无聊!还要从他小时候讲给我听?做法师好像还要包括妇产科、医科、心理学、哲学、天文、地理,都包括在内,连他儿子不吃饭、不读书也来找我?

还有一个更奇怪:师父!我这个孩子得到精神分裂,刚刚从精神病院带出来,要给师父摩顶,要来开开智慧。若是摸摸头就能医好精神病,那就不用担心了,那还须要送龙发堂呢?众生对佛就是把它看做一个很神秘的地方,他以为这个就是专治癌症、绝症的东西,专治人家没有办法的,他把慧律法师当作是个神了。你弄错了!你把佛法搞成什么?是你在修行当中你有问题,你不懂的、理念不通的,你来找我,我给你解答才对嘛!对不对?怎么连那个也来找我呢?还有一个少妇来这边一讲就哭了:慧律法师!我先生不要我了怎么办?先生不要你,你就打扮漂亮一点嘛,不然要怎么办?我怎会知道该怎么办?有时真是烦死人!度众生度到后来疲乏了。很疲乏!所以我这十年来开悟了很多,真的开悟了很多,没什么事情我也不敢乱跑,也不敢乱接见众生,尤其是小姐,这个是要特别注意的。十年来不是短时间,感触也是很大,你要没有是非,除了远离众生,我讲课你来听,就是这样子,你要跟我谈论可以,把佛法提出来,没有事,你就各就各位,回到你的岗位去工作,不要谈太多。所以说愈远离众生,他才会知道一个师父的可贵之处,你每天都跟他在一起,或是在他身旁,他不会感觉很可贵。十年后大家都会找,这个慧律法师都没有出来,他就觉得这个很可贵,要找到一个师父发大心的,还不会走错路,很可贵的,那时候出来,哇!所以说我们隐藏一阵子,所以现在目前在文殊讲堂好好地来用功,平息一下,大家冷静一下,等到众生头脑冷静了,他就会发现这个人讲的法没有偏,值得亲近,他就会来,现在不要跟他讲很多。现在就是你们跟我合作,按照我的方式,一年试试看,不要听你们的,暂时听我的,你就知道我这个方法是一定对了。

尘沙惑底下最后一个,【辄守真空涅槃。】度众生度到退了、会怕了,因为众生太多了。

【三、无明惑:自心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根本就不清楚嘛,所以我们不是说要清清楚楚吗?二十四个小时观照我们内在的心性。【又名根本无明,其惑微细,破尘沙已分破无明,约之有四十二分,】是就圆教来讲。【谓圆教十信位,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法性,】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就是见了我们的本性;般若德就是开采我们的大智慧;解脱德就是我们得到大自在,人家讲解脱了!证一分三德法性,后心就是破前念,前一念迷了,后一念破一分无明就证一分法身,当然这是天台讲的,禅宗根本不讲这个,禅宗完全不分阶位,顿悟直见佛性,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有的人觉得没有必要判这个阶位,这是多余的,有的人是这样讲,高僧大德有的人是这样讲,我看禅学是这样讲的,不过有的人觉得认为有这个必要,所以莫衷一是,见仁见智。

证一分三德法身,【登初住位,】把笔拿起来,初住位就是见法身,别教要初地菩萨才是见法身;而圆教是初住就见法身,就破一分无明见法身了,无明分分的破,法身分分的显,【如是分破、分证历于二住、三住至十住、十行、十回向、】把笔拿起来,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贤位,十地叫做十圣位。再讲一遍,初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叫做三贤位。十地就是十圣位,【十地至于等觉起金刚观智,】金刚观智就是能坏一切。【再破一分生相无明尽,】生相无明在《起信论》里面讲,叫做:一念不觉生三细。《起信论》里面讲,叫做:一念不觉生三细。就是生相无明。生相无明就是【即圆证妙觉无上佛果,如中秋月光无不圆。】没有一分不圆满。

【觉义表解】觉是什么呢?【三觉】:“本觉理”、“始觉智”、“究竟觉”。

【释义㈠:】什么叫做【本觉】的【理】体呢?就是【在梦之心,心不可灭,名为本觉。】我们现在就是众生,但是我们有本性,本性不可灭,名叫做本觉,在梦这个“梦”就是众生,在梦就是在众生里面有一个清净的本性就是心,这个清净的本性是不可磨灭,所以我们叫做本觉。【始觉智】呢?智就是起观照,【从梦初醒,】就是当我们有学佛的时候,我们这个梦就初醒了。【知梦本空,名为始觉。】知道芸芸众生本来就是梦、本来就是空,名为始觉。【究竟觉】呢?就是始觉来觉悟本觉,所以中间的“觉”字是动词。【始觉觉本觉,觉之至极。】至极就是究竟,始觉跟本觉不二,叫做【始本不二,】始觉跟本觉不二,【名究竟觉。】

【释义㈡:所觉理、能觉智、】用能觉的智去觉所觉的理,而达到【智与理冥。】,冥就是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里面讲的。《大学》是一本书,你不要认为“大学”是逢甲大学、台湾大学,你不要搞错了,怎么讲“大学”呢?《大学》是一本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叫做明明德呢?第一个“明”是动词,就是开发本来我们清净的德,就是本性的意思。在明明德,大学之道在做什么呢?在明明德,就是在开发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这里少一个明,“在明明德”,所以明德就是所觉的理,第一个“明”字,左边这个“明”字,就是能觉的智。所以在明就是由能觉的智,觉悟所觉的理也就是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第二个中间的“明”是动词,第一个“明”字是名词。在亲民,明明德就是自利,在亲民,在于接近度化众生,叫做在亲民,就是我们最有缘的众生,“亲”也是当作动词,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究竟圆满。所以儒家的思想跟佛家的思想也是有相通的。

【二障:】烦恼障、所知障。

【烦恼障——由虚妄遍计所执之我(我执)而生此障,】就是对人生观不了解,所以有烦恼障。【有发业润生之的作用,】把笔拿起来,什么叫发业呢?就是身、口、意。润生的作用,润生就是滋润生死。一棵树有水的话,它就会增加、增长;一个人继续造业,就必须有六道轮回的生死。所以发业就是身业、口业、意业,你造这个业,你就必须去滋润你的生死,有这个作用。【故为生死流转之根本。有情因此轮回六道,障证涅槃。(涅槃为寂静之理)【所知障——由法执而起,】法就是对宇宙观并不了解,这个叫做法。【为吾人迷惑相续之根本,】我们人迷惑颠倒,相续的根本。【因此迷惑而不知诸法实相,】实相就是空相,就是无相无不相,【障证菩提。】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来听《弥陀经要解讲义》,这部经很重要,没有听很可惜!如果你们在研读班不参加《弥陀要解讲义》,那很可惜,因为这部经很适合研读班的同学继续研读。【(菩提为无漏之智)】所以障菩提。

【二种生死:】【①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这是比喻,什么叫有漏呢?拿一个碗底下挖一个洞,水灌进去,底下漏出来。就像我们行善,虽感得人天福报,可是不究竟,继续要六道轮回,我们继续六道轮回,这个就是有漏。所以以有漏之善,【不善业为亲因,】你行善,那只是人天福报,你不善,你造业,你就是行善还是要六道轮回,行不善就更要六道轮回了,为亲因,亲因就是主因,强而有力的因就是亲因。亲是对疏来讲的,亲因,还有一种是疏因,疏因就是比较不重要的因,亲因就是主因,强而有力的因。

【以烦恼障】烦恼障就是见思惑,【为助缘,所感之三界粗异熟果。】异熟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受报,我们今天造业,我们经过一段时间果报成熟了,我们就要受果。譬如说你今天杀人,你把一个人的腿砍断了,你造了这个业,有一天你死了,来生招感这个业,业报现前了,你这条腿换被人家砍掉,所感得的业报你逃不掉的。你今天偷了人家五百块,你来世也会被别人偷。有很多问题,有的人讲,有的问我:师父!在选举时都是买票,买票我把钱拿起来放到文殊讲堂来,这样有没有犯戒啊?太多人问这个问题了!有人来跟我买一票三百,还有一千的、还有五百的,我这个人虽然没有修行,但是持戒我还是持得很严,不敢犯这个事情。因为戒律学上也没有说:若比丘不得买票,也没有这条戒律;若在家居士不得买票。你说犯戒犯那一条?没有!我没有向他拿,他自己给我的,我那里有犯戒呢?没有啊!那怎么办呢?有的人就讲:我干脆把五百块拿来放在讲堂好了,那是不是有犯戒呢?我现在自己规定这个戒律,你自己拿起来,犯戒;拿来讲堂,不犯!(师父笑)要不然怎么办呢?对不对?放进去做慈善,你不拿他也是硬要发给你,你有什么办法呢?所以这个很难讲,你说这犯戒吗?没犯啊!这很难讲,你问我,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犯戒?所以,底下,

【盖三界众生,各随其业力因缘,而定其形体、寿命、】

形体就是你今生今世赞叹别人,来世你的貌相就会庄严。你今生今世好好地研究佛法,你来世就算没有往生,也会开大智慧,智商一百八。你今生今世造业太多,专门嫉妒别人、专门诽谤别人,你小心!你整个脸都长很多一点一点的,你洗不掉的,真的,我没有骗你,你嫉妒别人表示你心不干净,你心不干净,将来的业报就显现在你的脸,你的脸完全不好看,一点一点的,怎么治都治不好,治好了又冒出来,你抹CDW也没有用,对不对?你抹什么CD呢?所以说每一个人的貌相都不一样,由此佛门讲的道理它才会圆融,基督教讲的都是上帝,怎么能够服呢?她长得那么漂亮,参加世界选美小姐,我呢?就像三八阿久一样,大家又轻视我,弄得我不敢照相,我有自卑感。我们学佛不要有这种观念,这是我们的业报,我们应该忍受的,怕什么?像我长得这么丑我还是出来讲经啊,不怕人家笑啊!对不对?怕什么呢?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分限段别故,名分段生死。】

【分段生死一一分指形体言,此为六道凡夫之生死,因为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就是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狗有狗的生命齐限,人有人的生命齐限,【形体有段落(差别),所以称它为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只要我们在六道轮回,生命都有一个限制。譬如说人活到七十岁,有一个段落;狗活了十年,有一个段落,【这是有漏业由烦恼障】里面的【贪、瞋、痴等诸惑恼乱有情身心故名烦恼……这些烦恼能够障碍涅槃圣道,】因为烦恼是生灭的念头。我们在生活当中,我们说要追求快乐,但是佛陀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一个人认识快乐,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了解生灭刹那之间都在变化的。所以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为了当下要有智慧;要解脱,生生世世不再来六道轮回,跳出三界。所以学佛除了现在可以得到利益,去掉烦恼,来生又可以超越六道轮回时空的支配,所以烦恼障会障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

所以人家说:你为什么要学佛?我就要超越时空;超越六道轮回;超越这个生灭,进入不生不灭。简单讲涅槃就是永恒,如果人家问你说,你为什么学佛?我就是要找到永恒的生命。而世间人讲永恒,它只是一个对立,就是他寿命很长那是永恒,说上帝寿命很长,也是暂时性的,只要没有跳出六道轮回,这个永恒都是一个齐限,只有佛法讲的永恒是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所以烦恼会障碍我们的涅槃圣道,【故名障因,此称它为烦恼障。】因为有烦恼,所以障碍了涅槃。【为助缘招感三界六道正报,】为助缘就是烦恼帮助这个业去造业,造业你有这个动力,英文叫Karma force就是业力。由这个业产生一种力的牵引,那你生生世世就是来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来继续轮回。业是一种力量,有这个力量,我们就必须要受一种力量的推动,而不能控制,不能控制,我们就必须来投胎转世,藉著我们生生世世造的这个业,就像一条绳子,这个命根一直贯串下来,生生世世一直贯串下来。所以烦恼是助长感得三界六道的正报,正报就是身体。(未完)

十四讲表 01:《佛学十四讲表》是整个佛教的大纲,是入门的观念

十四讲表 02:被支配就是不自由,能支配就是大解脱

十四讲表 03 : 人生观就是本身的烦恼,宇宙观就是环境所知

十四讲表04:包容异己的存在,才能显示自己的伟大

十四讲表05:小乘把住胎安放在托胎里,大乘悟到魔就是佛,就是你心中的念头而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