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57:快乐和痛苦都是第六意識想像力決定,未來造什么业也是想像力決定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2.1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2.18)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01-50(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57

楞严经要义57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121

卯二、別解浊名

本经在整個大乘佛法当中它的一個定位,古德說是,開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整個修学過程都是要依止《楞严经》來大開圓解。從開悟当中我們才能夠真实掌握整個修学的方向。《楞严经》是開悟,那它所悟的道理是什么呢?我們可以從二個地方來說明,就是“內外”“真妄”這二個方向來加以說明。首先我們讲到“真妄”的問題。佛法它的確是有一种真实的功德,跟一個虛妄的相狀;真实的功德跟虛妄的相狀,其实主要的是由我們一念心來決定的。

這個怎么決定?這就讲到內外的問題,我們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当我們是向外攀緣的,那当然就是虛妄;我們能夠迴光返照,我們就安住在真实。所以古人說:真跟妄是不隔一條線。因為真实的功德也是它,創造虛妄的、創造痛苦的也是它,就在你一念之間。所以本经,基本上它的基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在一种真实的功德。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修学,你一定要把整個修行的方向要確認。古人說:你要認清路頭。你未來的路走得是快是慢,這個都无所謂,但你一開始方向走錯了,你一開始就向外攀緣,那你后面的修行全部完蛋了!依止生滅心為本修因,整個功德都是生滅都是虛妄。所以說在修学的過程当中,本经可以確認一個佛弟子一個很正確的,很真实的方向,這個是很重要的。

卯二、別解浊名

這一科是個別解释,在我身心世界,這個五浊的一個差別名称。“浊”的意思,前面有讲過,浊有二層意思:一、染污义,我們這色受想行識,产生了一個干扰,會染污我們的心性。二、障碍义,它會障碍我們內心的功德,使令內心的功德不能显发出來,所以叫做“浊”。(分五:辰一、劫浊。辰二、見浊。辰三、煩惱浊。辰四、众生浊。辰五、命浊)五浊剛好是配五蘊:由色蘊产生劫浊,乃至於識蘊产生命浊,由五蘊而引生五浊。

辰一、劫浊

劫浊是依止色蘊而生的;“色”是包括一切有執碍的色法,包括內五根外六塵。我們於色蘊的執取,而創造了劫浊。

阿难!汝見虛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无体,有見无觉,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刧浊。

阿难!汝見,“見”指的是第八識的見分,其实這個“見”包括了整個見聞嗅嘗觉知,整個六根明了的功能;“虛空”指的是第八識的相分,所見一切的色身香味触法,一個是能見,一個是所見。這二個其实每一個都普遍在十方世界当中的。這二者的关系是怎么樣呢?是空見不分。也就是說空中有見,見中有空,它們二個不可以分開的,彼此也沒你我的邊際。当我們的心去攀緣虛空的時候,我們不能夠說,這是見,這是虛空,其实二個是不可分開的。「有空无体」如果单单只有所見的虛空,而沒有能見的見,那么虛空之相是不能显現出來的。同樣的道理,「有見无觉」如果单单只有能見的見,而沒有所見的虛空,那么能見的功能也不能夠显发。所以它們二個必須「相織妄成」,空跟見必須要相互作用,就像一個经線,一個緯線,一個縱一個橫,二個才能構成一個時空的相狀。這就是我們一念心性当中,产生第一重的污浊之相,名為“劫浊”。

這段经文主要的意思是說:我們修菩薩道,你說拜佛是誰?当然还是我們這一念心在拜佛;你去布施,布施当然不是你身体可以布施,是你那一念心布施。你的心態是很重要,心態決定你的狀態,你用什么樣的心態來布施呢?你用什么樣的心態來念佛,就影響的你整個修止的功德,是真实是虛妄在本经当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发點是很重要,你起跑點錯了,你整個后面前全部錯了,你要依止不生滅因為本修因。在讲不生滅心之前,佛陀先讲什么是「生滅心」?假設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色身來做出发點,我為身体健康去拜佛,我為身体健康去持戒,那你就完了!成就一個劫浊,因為這劫浊是色蘊,你的心跟著色蘊在动。我們每一個人出生,一定有一個色身,這個色身沒有錯,色不迷人,人自迷,色身是沒有錯,但是你執著色身的時候,你被色身所转,那么你就構成我們內心当中第一層的劫浊。

“劫浊”是什么意思?就是一种時空的障碍。我們生命本來沒有過去,也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也沒有所謂的極乐世界、娑婆世界這种空間的障碍,但是我們对色法的執取以后,這個障碍就产生了。我們迷執整個色蘊,使令我們在身心世界,产生時空的障碍,而諸佛菩薩因為超越了色蘊,所以他沒有劫浊的問題。這個地方先把我們要远離的,第一重的障碍劫浊破壞,当然就是要远離色蘊的執取。

辰二、見浊。

“見”我們凡夫的种种知見,以我見為根本。“我見”是怎么产生的?從“受”,我們的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产生一個領納的功能,這种感受就产生我們內心当中的我見。

汝身現摶四大為体,見聞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風土,旋令觉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浊。

佛陀說:正如你阿难,比方說你的色身是摶四大為体,“摶”,假借。是假借地水火風來当作自体,有地水火風就有色,有色身就會产生一种对心性的隔碍的作用,而分成了見聞嗅嘗觉知六种明了的功能。由於內心的四大引生了六根,有六根就會产生「壅令留碍」。“壅”,阻塞的意思。由於六根的相互作用,使令我們一念心性产生阻碍的作用,比方說:我們眼睛只能夠看,我們耳朵只能夠听,而聖人的六根是互用。因為我們凡夫对整個六根的感受,堅固的執取,而产生了一种障碍,「水火風土,旋令觉知」,地水火風四大,它是无情之物,但是和心性的作用,它就能夠转变成一個有知觉的众生。所以「相織妄成」,因為有知觉的心識,跟无知觉的四大相互作用,就产生我們內心当中第二重的污浊,叫做「見浊」。“見浊”開出來有六十二种邪見,但是以我見、身見為本。

這地方是說:我們一個有情众生,我們有了色身,就會有感受。前面色身是最粗的,色身是一個色法,這以下就是心法。感受會影響到我們身見,影響到我們的我見。按古德的意思,古德的開示他有一個道理說:一個人福報大,他一生快乐的感受會多,他一天当中,他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他欢喜的,他耳朵听到也是他欢喜的,身体所接触的也是他如意的。一個人老是活在安乐的感受,這個人我執、我見會特別的重,我執會很大。相反的,你生長在一個卑賤的环境,比方說你变一隻螞蟻,你看到人就怕,你接触的环境都是不如意、都是障碍的,你的自我意思相对比較小。你做一個大国王,你那個“我”就特別大。為什么呢?因為“見浊”是由感受,感受形成的。你看我們以前古代的社會,我們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較差,所以快乐的感受較少,所以人會比較認命。現在大家追求幸福,追求安乐的感受多了以后,現在大家自我意識強,动不动就要抗议啊,表達自己的看法。所以說,我們的知見,這個“我見”的確受了感受的影響。我們因為有感受,就從一念清淨的本性当中,产生一個自我的想法出來,感受引生見浊。

辰三、煩惱浊

煩惱浊是由想蘊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們的心跟蓮花的境接触的時候,本來這蓮花是屬於.外面的蓮花,而這時候我們於境取相,心中也出現一個蓮花的影像。然后我們說這蓮花很漂亮,它很光明…就施設了很多的名言,第一個产生相狀,第二個施設名言,就帶动很多的貪愛、瞋恚的煩惱出來。

又汝心中憶識誦习,性发知見,容現六塵,離塵无相,離觉无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為煩惱浊。

佛陀說:比方說,你阿难心中,你這一念心有三种的功能:“憶”回憶過去,回憶過去曾经做過什么事情;“識”是对現前境界的分別,指的是現在;“誦习”是对未來事情种种的想像跟期待。過去、現在、未來,都是由想來引生的。「性发知見」六識的了別性,要产生明了功能,它必須要依託六根,才能夠产生心識的想像。想像會有么樣的結果呢?「容現六塵」,六識依止六根,它去攀緣六塵的時候呢…這六塵本來是外在的境界,我們內心本來沒有六塵,但是经過六識的种种想像,它就能夠容納、能夠显現六塵的影像在心中。经過想像就能夠转外在的塵相,而转成內心的塵相。「離塵无相」六識離開所了別的六塵,六識的了別作用就不能生起了。「離觉无性」相同的道理,六塵離開了能了別的六識,那六塵的塵相也不能显发。所以它們二個必須「相織妄成」,六識的了別跟六塵的境界,它們二個要互相的作用,所謂心識攀緣六塵,引生想像,這樣子才能構成第三重的污浊之相,名為「煩惱浊」。

我們一個人的煩惱,說:你這個人為什么煩惱呢?為什么他煩惱很輕,你一天到晚起煩惱,他不起煩惱呢?一個人煩惱很重,就是你想像力豐富,你想太多了!我們不能說外境給我煩惱,不能這樣讲!如果外境給我們煩惱,那么我們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环境,应該起同樣的煩惱才对。因為我們接触是同樣环境,我們住在同樣的地方、吃同樣的飯菜、去同樣的地方做早晚課,但是每一個人起的煩惱不一樣,同樣一個环境。為什么呢?因為你的想像力不一樣。比方說: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二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冰棒的。這個母親,天氣好,太陽出來的時候,她一想到她大女兒就很痛苦,糟糕了!我大女兒天氣這么熱,雨傘賣不出去了。過了幾天,下大雨的時候,她又想到她小女兒,糟糕了!天氣下雨了,我女兒這冰棒也賣不出去了。所以她整天很痛苦,出太陽也很痛苦,下雨也很痛苦。后來有人跟她讲說:妳不要這樣想,妳換個角度,出太陽的時候,妳想著妳的小女兒,冰棒賣得不錯喔!下雨天的時候,妳就想到你的大女兒,哦!這雨傘可以賣得不錯啊!妳整天就會很快乐。

這個道理就是說: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第一剎那是感受,感受的時間是很短的,那是一种直觉,但是当我們第六意識想像以后,你后面的心情就受你的想像來主導。每一件事情都有它正面的思考跟反面的思考,沒有一個例外,有黑的就有白的。我們是生長在一個对立的世界,只有佛陀祂能夠離諸对待,超越了对立的世界到一真法界。有為諸法,沒有絕对的好,沒有絕对的壞,如果你能夠告訴我,有一件事情是絕对的好跟絕对的壞,那就破壞整個佛法說的二分法的对立世界。不可能!所以說,我們今天的情緒,是受了想像的影響,不是外境,外境的時間非常的短,那是种直觉而已《唯識学》它是怎么形容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它說:「动身发語獨為最,引滿能招业力牵」。你一天当中的情緒是快乐是痛苦,第六意識想像力決定,你未來會造什么业,也是由你想像力來決定的,整個五蘊身心当中最有主導性的就是“想”,它前面引導色蘊跟想蘊,它主導你的感受,它后面主導你的行蘊跟識蘊,通前通后。

本经意思它是破想,后面會讲到,《楞严经》它是,在凡夫位它不准你有任何的想像,以无念為正念,它認為凡夫的想像沒有一件是好事情。它是先以无念為根本,然后再求隨緣。当然我們剛開始先不要說无念,我們先做比較好的想像,正面的想像。总而言之,這段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煩惱是由我們的想像創造出來的。欸!你的煩惱從什么地方來?就是你的想像力想出來的?你要這樣子想你就起煩惱。你換個角度,欸!這個是我的善知識,你認為它是你的冤家,那你就很痛苦;你說:欸!這個是我的善知識,我必須靠他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那你就很高興了。所以說境无好醜,就是你怎么想像,它就变成什么相貌。

“五蘊”古人讲一句話說:「生從識起,滅從色滅」,它的生起是由細到粗,最細的是識,先有識蘊,然后行蘊、然后想蘊、受蘊、再色蘊;一念妄动以后,一念妄动以后,剛開始是由識蘊生起,因為它最微細;但是滅除剛好相反,「滅從色除」,我們在对治的過程先破壞色蘊,再破壞受蘊,再破壞想蘊…,因為它一層一層,它是五層的,先破壞最外面那一層,就是色蘊那一層。所以這五蘊越往裡面是越微細的,它是越深層的,越靠近心性。

辰四、众生浊    讲义122

“众生浊”是由行蘊引生的。什么叫行蘊呢?我們內心当中有一种念念造作,一种生滅遷流的相貌,這個就是行蘊,這個就很微細。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业運每常遷於国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為众生浊。

又比方說:我們讲“朝夕”就是白天跟晚上。我們這一念心是念念的生滅,沒有停止的時候,叫生滅不停。我們這一念心一天到晚在那邊生滅,到底幹什么事情呢?說是「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我們開始出生以后,我們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很堅定的想法,什么想法呢?我們总是希望能夠留戀於世間当中,使令自己的壽命越長越好。內心当中有一個很微細的想法,总是希望這個生命能夠相续下去,這個就是“行蘊”的相貌。

「业運每常遷於国土」,但是我們众生有一种业力,它會主導我們的色身经常捨身受生,遷变於不同的国土当中。我們心中是想要活得長一點,但是业力卻经常違背我們的心力,一下子把我們丟到人間,一下子把我們丟到螞蟻去,一下又把我們排天上去,业力它是不管你的。「相織妄成」,這個业力当然主導我們的色身,那我們內心当中是由行蘊來主導。所以色身跟內心的行蘊相互作用,就構成身心世界第四重的污浊相,名為「众生浊」。

“行蘊”若要按《唯識学》的意思,它是生死的根本。前面那個想像,是煩惱的根本,是比較粗。“行蘊”在《唯識学》它的名字叫「恆審思量」。就是我們內心当中对這個生命体有很堅固的執著跟愛著。我們“行蘊”的愛著生命很奇怪,我們不愛過去,我們也不會愛未來,我們只愛現在。這個“行蘊”很奇怪,你看《唯識学》怎么說:它对這第七意識這個「恆審思量」說是「隨所生所繫」,隨著我們业力在那裡受生,我們的執著就在那個地方出現。

比如說:欸!你变成一隻螞蟻,這個螞蟻的果報很差,你应該是不喜欢這個螞蟻相,你应該让你自己早一點死掉。不对!你要殺牠的時候,牠也是怕,牠也不想死掉。比方說:極乐世界很好,我們讀《阿彌陀经》的極乐世界,它的正報色身有五种神通,依報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樓閣、宝樹,那你应該會喜欢極乐世界啊!不对,卻不是這樣,一般人喜欢現在的生活。我們对生命的執取是,隨所生所繫,我們只愛著現在,很奇怪!每一剎那都愛著現在,雖然所謂的現在也是变化,但它就是現在、現在、現在,就是愛著当下的生命,不管這個生命是快乐的,不管是痛苦的,我們內心对這生命有一种深深的愛著,希望它相续下去。

這樣的一种心態,就是「众生浊」,這個很微細。我們一般人大概很难去观察到這一層,我們一般人大概是活在感受啦、想法啦、跟著感觉走啦,跟著你的想法走,大概是這樣。古德說:要會看得到你的念念遷流的執取,一定大概是要有禪定以上。我們現在的知道,叫做「比量」,依止教理而得知的。

辰五、命浊

 “命浊”主要是識蘊引生的,內心当中一种生滅了別的作用,這主要是讲第八識。所以古人有時候把它說是:受蘊主要是前五識,由前五識引生的受;想蘊是第六意識;行蘊是第七意識;第八識是屬於識蘊。

汝等見聞元无異性,众塵隔越,无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准,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浊。

汝等众生,我們的見聞嗅嘗觉知的這六根的明了功能,是「元无異性」,本來是一体的,本來是沒差別的相狀。我們前面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它依体起用的時候变成六根,但是它攝用归体的時候其实就是一心性。一念心性是怎么产生六根的呢?「众塵隔越」,一念心性因為受到外境的牵动(塵:指外在塵相),比方說明暗,這种色塵的牵动;比方說,动靜這声塵的牵动,所以把一念心性,就隔成了六种差別的功能,而产生了彼此的障碍。「无狀異生」,所以心性表現在眼根就变成為見,在耳根名之為聞,乃至於在意根就名之為知,這六种作用。

這六种作用,六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性中相知,用中相背」,這六根在体性上,当它攝用归体的時候,在体性上是可以相通的;比方說:你耳朵听到佛法的音声,你是用耳朵在听,听到以后你很恭敬,你雙手就知道合掌,心中就能夠称赞佛陀。你奇怪,你听佛法是耳朵,怎么會牵动到你的手,牵动到你的嘴巴呢?那就是六根它的內在有相通的作用。說:你拜佛的時候用眼睛看佛像,你就很自然拜下去,你眼睛看是眼根,那你拜佛是身根,作用的時候,它的体性是相同的,是互相配合的,配合得很好。所以它性中是相知的,內在的体性是可以互相的了知,但是它外在的作用卻互相獨立。我們眼睛只能夠看色塵,耳朵只能夠听声音,其实在用中,是獨立的。所以六根它有它個別的獨立相,也有它互相的相通相。

「同異失准」,六根它們的关系,到底是相同还是相異,是很难有一定的标准。总而言之,「相織妄成」,六根的明了功能,跟六塵的塵境,交互作用構成我們生命当中,第五重的污浊相,名為「命浊」。「命浊」就更微細了,你更难了知它,那是內心当中一种了別的生滅相。在《唯識学》上說:「去后來先作主公」。這個明了性,它是最先來。你是怎么投胎呢?你就是那明了的心投胎到父精母血的色身裡面去,那一念心識來投胎,那一念明了心;但是走的時候,哪個明了心最后離開,它一離開的時候你全身就冰冷。当然這了別性它是受业力主導的,我們的业力主導命浊這阿賴耶識,到天上到人間去投胎,就構成一個所謂的「命浊」。

佛陀讲五蘊構成五浊,主要是要我們在修行当中,你儘量不要依止五蘊來修学,不要跟著它走。五蘊的功能是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它真的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的,但是你不能跟著它走,你依止它來当做你修行的本因,那就完了!第一個、你的功德容易破壞,第二個、你的功德变成有漏。所以佛陀讲完以后,他就正式開示了,我們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丑二、依无生滅性合虛空喻

佛陀告訴我們說:你一開始起修的時候,不管你修布施、持戒乃至於念佛…等等。你要依止不生不滅的一念心性來修学,不要依止五蘊的作用來修学,這樣子才能夠來合前面虛空的譬喻(分二:寅一、棄浊就清。寅二、以喻合法)

寅一、棄浊就清     就隨性的意思

要我們远離浊相來合清相。捨棄污浊的五蘊身心,來隨順清淨的法性。這二段经文很重要,整個修行的綱要都标出來。我們一再強調,修行的第一步是很重要,你不要走錯路了,后面再改來改去,什么迴小向大那就很麻煩。你一開始就走对,高速公路你一開始就走对了,走得慢走得快那是其次,一個人最怕就是走錯路。古人說:我宁可千年不悟,我都不要一日著魔。因為你走錯路很麻煩,因為你那习慣養成了,所以宁可不要修行,你也不要走錯路。古人這樣讲,我宁可千年不悟,他是一個非佛弟子,他沒有走錯路,他以后学佛还會更快,他很容易接受一個正確的思考。你的思考錯誤了,誰拿你都沒有辦法,要改都沒有辦法改,佛陀跟你讲都沒有用。所以這個地方就很重要,要認清路頭。

揀擇真妄  

阿难!汝今欲令見聞觉知,远契如來常乐我淨,应当先擇生死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佛陀說:阿难!你現在想要在六根門頭当中來修学,而你今天在前面经文一開始就問我說,是要成就如來所成就的「常乐我淨」的大般涅槃的功德。你一開始問我的是成佛的法門,你沒有告訴我說你要生天、或成就阿罗漢、或成就菩薩。你一開始就問我說,如何能夠正確的走上成佛之道?那我就告訴你,你在修学的剛開始的時候,就很清楚的能夠揀擇,242什么是生死的根本?我們前面說過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你要依止五蘊來修学,就帶动了五浊,這個是整個生死的根本。应該你要能夠從這個揀擇当中,找到一個不生不滅,圓滿湛然的体性,來当做你修行的因地发心。

這地方我們讲一下:我們現在很冷靜的來看我們的身心世界,有二种相貌都同時存在,一個我們叫做本來的面目,一個叫做現在的面目。說:我這個鏡子買來的時候,剛開始是怎么樣,現在变成怎么樣,這二個都要清楚。

「本來面目」,『大乘起信論』叫“本來具”。我們原本的面目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沒有所謂的時間空間相,也沒有煩惱相,也沒有感受相,什么相都沒有,就是一個明了的清淨本性,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后來我們在三界一直打滾,打滾久了以后,就变成一個現在的面目,就是【大乘起信論】說的“熏习成”,经過无量劫六根六塵的相互作用,熏习成一种所謂的五浊的五蘊的身界,我們現在這二种相貌都有。

這個“五蘊身心”我們一般的執取,可以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他生命当中的執取,偏重在色蘊跟受蘊;有些人他对色身很重視,对感受很重視,生命的追求大概都活在是在滋養色身,追求快乐的感受。這种人大概他生命的層次不會太高。第二种人、是比較好一點,他是活在想蘊,他对外在的感受淡薄,他有很多他個人的想法,活在自己想像当中。這种人已经比較屬於知識份子,哲学家,都是比較追求心靈上的想像。第三种人、是活在行蘊跟識蘊,這种人是很微細,一般是有禪定的人。有禪定的人,他对世間的五蘊他根本不看在眼裡,那种禪定生起的那种殊胜的三昧乐,他对這世間的五蘊他沒有什么感受。但是他活在一种行蘊跟識蘊当中,他对內在的生命还是一种堅固的執取,這個是有禪定的。

但是我們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你儘量不要跟著你的感觉走,儘量不要跟著你的想法而走,你才能夠達到成佛之道,就是你的方向要正確。那我們不跟著五蘊而走,应該怎么辦呢?

依真修学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后圓成果地修證。

你一個生死凡夫,你剛開始修学的時候,你的生命世界有二個情況:一個是不生滅性,一個是生滅的相狀。那你应該要依止那湛然不生滅的性;当然這個依止就是你要起观,你日常生活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來旋转。這句話最妙的地方在「旋」,因為五蘊它一定會干扰你,它跟你很熟嘛!它是你的老朋友,所以你要怎么樣去跟它旋转?就是旋转它的虛妄性,把五蘊的虛妄相狀慢慢的消滅,乃至於无生,達到无生。「復还元觉」,恢復我們众生本具的清淨的觉性。恢復的意思是說,我們本來就有,把它恢復回來,把這表面上的五蘊身心把它旋转,恢復到我們清淨的本性。最后成就「元明觉」,不生不滅的觉性,達到不生不滅的本性,來当做我們的因地发心。這個地方的因地发心是有證量的。蕅益大師說:這是圓教初住。以圓教初住心中的所緣境,這种不生滅性,來当做我們的本修因,你才能夠漸漸的依止修学,而能夠破无明證法身,達到佛果的修證。它這個地方是要我們棄生滅守真常,捨棄五蘊的感受想法,安住我們的不生滅本性。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50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50: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经浪費時間了

楞严经要义51: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沒有真正安住

楞严经要义52: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

楞严经要义53: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不是用受用的角度

楞严经要义54:你能夠观照達妄本空,修行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

楞严经要义55:凡事盡心盡力,但面对結果的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业力

楞严经要义56: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观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