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华经讲记 86:若没有正见越精进越糟糕, 一旦堕入魔道以后便失菩提种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法华经 86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未完)

妙法莲华经讲记86

净界法师主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九十一面。我们看子二的“重明果德”。那么这一段是佛陀为阿难尊者的授记,前面是长行,这以下等于一个重颂,那么重颂当中我们也是一样,先一个“总标因果”。

说“我今僧中说,阿难持法者,当供养诸佛,然后成正觉,他的因地,阿难因地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持法者,阿难尊者的因地,他发的菩提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每一个人都要发菩提愿,但是实际的落实到因缘所生法,他的角色是什么?就是护持法宝,古代没有所谓的录音机、录影带,所以完全靠背诵,所以他必须要怎么样?博学强记,他的记忆力要特别好而且要广学多闻,所以他能够在佛陀灭度以后,应身佛灭度以后,他能够把它背下来,然后把它整理法宝而流通后世,他就做这件事情。

那么这么一个因地,然后呢?然后就成就他的佛身净土了,我们看他用这个法宝流通的一个因地,他是怎么样去庄严净土的,这以下有六段的别示他的果德:第一个讲到正报的佛号,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所以他成佛的时候,他因地就是靠他的智慧,多闻的智慧,所以他的智慧如山之高,如海之深,而且能够各种的善巧变通来度化众生,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依报国土。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教化诸菩萨,其数如恒沙。那么他因地的护持法宝流通,所以他在果地的时候,就招感很多很多有大智慧的三乘的弟子,来往生到他的国土去。

第三个我们看他的名称普闻,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那这尊佛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会引起十方诸佛的辗转赞叹,就等同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的依报、正报的功德,就得到六方诸佛赞叹,他等同是这个意思。第四个寿命久远,“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他不但寿命长,还有他的法运也特别长。第五个,他广度众生,如恒河沙,有如恒河沙的众生,那么能够在他这一期的法运,就是就算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已经灭度了,但是他这个法运一流通以后,后世众生包括正法、像法、末法,很多人种下成道的因缘。就表示阿难尊者尘缘特别的广大。

那么我们分析,我们就不跟其他比,就跟《法华经》前面的诸声闻弟子比,我们到目前没有看到一个时间无量、空间无量的本愿功德力,而创造一个这么一个国土,十方诸佛赞叹,寿命久远,这个空间无量,当然这个对凡夫很重要,因为你要是说法身菩萨他就没所谓,你诸佛赞不赞叹他都知道。但是凡夫他有什么问题呢?他有空间的障碍,你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如果不赞叹阿弥陀佛国土,你知道求生净土吗?你不知道,你怎么知道?你就知道释迦牟尼佛而已,它怎么怎么回事呢?所以十方诸佛赞叹的结果就是,他的机,就往生的人特别广,他来自十方世界,因为他本国土的佛陀有赞叹,这是第一个。所以他摄受的面特别广,空间广大。

第二个,我们凡圣同居土求的是什么?环境的殊胜,如果是法身菩萨往生净土,他主要是依止佛,是亲近这个人,不是外在环境,说这个国土是怎么样的衣食受用,它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凡夫到一个国土去,我们不完全依止人,我们某种程度依止这个环境,因为凡夫有所住,有所得,所以我们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会影响干扰我们内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庄严的国土,更重要是一个稳定的寿命,娑婆世界的坏就坏在寿命太短,你从年轻二十岁修行到现在,是你人生最精华地时代,你的智慧、人生经验最强的时候,结果死掉了,这个分段生死把一个人的修行给中断了,这个伤害很大,所以,所有的因缘庄严,都是以寿命做根本,说是寿者福之基也,这个有效期限很重要,所以凡夫他到一个国王他希望一个,就是说,我好不容易往生到一个国土,我希望你给我一个长远的稳定的寿命,让我能够在这个地方慢慢的增长广大。所以阿难尊者他这个愿,某种程度跟阿弥陀佛很像,就对于凡圣同居土特别的殊胜,“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这个就表示他因地的愿,是时空也长,愿力也广。

那当然就是凡夫菩萨就质疑了,就是阿难尊者您老人家是一个初果的圣人,连四果都没有达到,您怎么就能够让佛陀授记,你未来有这么殊胜的依报正报的国土呢?

我们看子三的“菩萨生疑”,看经文。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保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那么在法华会上当然有的法身菩萨,法身菩萨他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初发心的菩萨,尤其是凡夫的菩萨,他看事情叫做取相分别。就多少人,八千人,所以他从外相来看,他说,阿难尊者他不就是一个初果圣人吗?他修我空观吗?那么这么一个低阶的一人初果圣人,乃至于其他法身菩萨,都没有得到这么殊胜的成佛的记。那初果的圣人怎么能够成就这么一个时空广大的记呢?心里就产生怀疑,既然大家有怀疑,佛陀必须解释了,我们看佛陀怎么解释。

看子四的“发迹释疑”。看经文。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好,这段是佛陀释疑,前面的疑惑就是阿难尊者这人因小果大,说因果不符,佛陀就解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能够得到这个这么殊胜的记,尔时世尊知这个初心菩萨心中的念想,就告诉这些实心菩萨说,善男子,你们要知道,我与阿难等,这个等就不知道等谁,不止一个人,是在空王佛所同时发菩提心,释迦牟尼佛跟阿难尊者曾经是同学,当然这个空王佛是很长,应该是比大通智胜佛还长,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大通智胜佛的时候,已经是法身菩萨了,应该不是凡夫了,所以他们在凡夫的时候就是同学了,但是呢,因为修学有所偏重,阿难尊者常乐多闻,他广学多闻,喜欢研究教理,而释迦牟尼佛常勤精进,他喜欢实践六度万行,所以我快速成就佛道,而阿难尊者因为常乐多闻,所以护持我的法藏,而且将来也要护持诸佛的法藏,来教化后世的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就开迹显本。就是阿难尊者,你可别看他今生的迹门,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已经是法身菩萨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蕅益大师在《楞严文句》上说,就讲到这个多闻跟精进这两个差别,就是说《楞严文句》就是阿难尊者示现堕入婬室,所以蕅益大师也提到这一点,就是阿难尊者过去多闻,所以就只证初果,那么佛陀因为精进,所以成就佛道,那蕅益大师就提出一个问题了,那这样子讲的话,多闻难道不及精进吗?你这样多闻,结果今生成就初果,释迦牟尼佛精进,今生成就佛道。蕅益大师说,这不能比况。蕅益大师说,多闻乃入道之本,所有的修行都要有正见,哪有人说你开始发心就开始修行呢?那么阿难尊者的问题不在于多闻,而是一向多闻,多了一个一向,就是你不能只有多闻,你要通过多闻要依教起观。而不是多闻出问题。

他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佛法的修学是没有正见做基础的,诸位你看看《楞严经》的五十阴魔,你就知道了,《楞严经》讲两个观念,就是说,你要精进,你一定要有知见,正确的知见。要不然你就懈怠放逸也没关系,在《楞严经》五十阴魔讲到,全世界最可怕的就是这个人愚痴没有正见,然后非常精进,这最可怕,全世界最可怕。就是他不学教理,但是事修很强。就是你今天在高速公路开车,你不知道怎么开,你慢慢开就什么事都没有,就你这个人也没有学教理,但是你也不是很用功,你一天就念念佛号,没有很精进,你也无所求。什么事都没有,叫做栽培善根,但是你没有正见,你越精进越糟糕。就是你不会开车,你又开快车。那你一旦堕入魔道以后,叫做失菩提种。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就你懈怠,你菩提善根还在,你起邪见,落入外道种性,把你过去所学的佛法的善根全部破坏,所以这个邪见的可怕,是比破戒,比懈怠是百千万倍的可怕。因为它从根本去翻转你的思想,根本上翻转,所以蕅益大师就是说,你不要,千万不要以为多闻,阿难尊者是,他不应该只有多闻,是问题出在这里,他应该把多闻跟精进加在一起。那么释迦牟尼佛精进,他一定有多闻做基础,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特别的把它强调,恐怕大家产生误解。

好,我们看子五的“显本述叹”。这地方做一个总结。看经文。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

那么阿难尊者在佛前听到佛陀给他授这么殊胜的正报跟依报的庄严以后,他可以说是心愿满足了。而且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在这个欢喜当中,他突然间回光返照,他把他过去所学的无量千万亿诸佛的法藏,突然记重新亿持,而且通达无碍,对义理也通达无碍,就好象今天刚听到一样。他把他过去的本愿开始重新憶念。那么他这么一憶念以后,他就讲出一个偈颂,他说,“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就是佛陀的智慧是不可思议,佛陀的权法实法这两种智慧不可思议,他能够在一瞬间,马上启动我过去的善根跟本愿力。那么我现在对成佛之事已经完全坚定,没有任何疑惑了。内心安住佛道,那么我今生是示现做一个侍者,因为你做侍者有个好处,要经常跟着佛的旁边,佛陀说什么法,说过什么话,他记得清清楚楚,所以依止这个侍者的方便,来护持法藏,来流通法宝。

所以这个地方祖师解释说,就是他把前面的思想要拿出来说,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就是说,诸位,你修的很多法门,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有可能会流失掉,有可能,因为你是因缘所生法,生灭法,就你今天做义工,做义工你也没有发愿,你也没有智慧,你就是只是去做义工,你只是做义工,你可能依止只是一念的慈悲心,这慈悲心跟真如是没有关系的,完全没有关系的,这是人性,人性有善,你一直用人性的善良面去做义工,你用人性来修学,做义工让你生天,然后呢,然后从天上下来以后,就完全跟你现在恢复得没有什么差别了。因为你用人性的善良面去做义工,但是我用佛性,你不是做义工,你说大家都做义工,你不一样,你是用清净心,菩提愿在做义工,哦,你是用摩尼宝珠在义工,那么这个时候成就的善根力,它可能会让你一时忘失,就是死亡以后,我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它没有失掉。只要未来你有因缘,遇到佛陀或者法身菩萨点拨你,你就马上就恢复功力了。

这个就是说,你今天用菩提善根在做事,跟用人性的善念去做事,那就不一样,一个是因缘所生法,一个是真如本性,当然,因缘所生法也很重要,因为你用菩提善根,你也不能说,我整天坐在家里面,我就憶念真如,你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叫做执理废事。摩尼宝珠不是拿来看的,是要拿来交易,你要把它丢到因缘所生法去交易,那权法跟实法要互动,所以阿难尊者的菩提本愿,因为佛陀的这么一个加持,马上恢复起来,就跟今天听到一样。

最后我们来解释阿难尊者的多闻第一,做一个总结。在《贤愚经》有弟子就问佛陀说,阿难尊者怎么,他老人家怎么一入耳根永远不忘呢?他多闻第一是怎么回事呢?佛陀就说,过去有位老比丘,这位老比丘收了一个小沙弥,对这个小沙弥的管教非常严格,他规定这个小沙弥每天做两件事,第一个要背诵经典,第二个每一天早上要出门托钵。出门托钵跟我们自己煮菜就不一样,因为你时间没办法掌控,有时候遇到好因缘,有时候它就是空,托钵就是一无所得,所以有一天他托钵的时候,就托了很久才托到钵,所以回来以后,吃完饭以后,他时间就很短了,所以这个老比丘规定的功课,就没办法完成了。

所以隔天就被老比丘诃责,小沙弥跟诃责以后就很沮丧,所以托钵的时候,这个大富长者看到以后说,欸,你今天好象心情不太好,小沙弥就如是如是的禀告,大富长者说,没事,以后你一托钵就到我家来,我长期的护持你,让你顺利的托钵,然后你有充分的时间去背经典。所以他以后的功课就进步很快,这个老比丘是谁?燃灯佛前身。这个小沙弥是谁?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大富长者是谁?阿难尊者的前身。所以这个本愿力很重要,就是说,阿难尊者他重点不在于供养他东西,他重点是在护持这个小沙弥,能够背诵经典,就是你的发心你的本愿力是护持正法,你跟正法结下善缘,所以你后世,你只要一听闻佛法,这个诸法因缘生,你的缘是好,它就马上能够,这个法就能够安住在你的心中,不退失掉。这个讲到阿难尊者的多闻的因缘。

好,阿难尊者的授记我们就到此结束。我们看癸二的“记罗睺罗”。罗睺罗分两段,看子一的“长行授记”,看经文。

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佛陀授完阿难尊者记以后,就开始为罗睺罗尊者授记。说罗睺罗,你来世当得作佛。你的佛名蹈七宝华如来,这个蹈就是实践,这个地方的实践指的他因地的修学,那么七宝华是指他果地的功德,就是说罗睺罗尊者在因地的时候,广学大乘的戒定慧,所以果地上招感了如七宝莲花的依正庄严,叫做蹈七宝华如来,那么也是十种德号,应供、正遍知乃至于世尊,这上他的果报的功德,正报的功德,这以下的因地,那么他因地是怎么修的呢?他要供养十个世界的微尘等数的诸佛如来,这是相当的多,而且常为诸佛而作长子,他就是生生世世发愿,我就做诸佛的长子,那么就像今生的释迦牟尼佛在世一样。

那么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他的依报国土,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也是寿命久远,但是有没有名称普闻,蒙十方诸佛赞叹,就不知道了。那么他也是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是讲到他的因地的本愿,阿难尊者的因地本愿是护持法藏,罗睺罗尊者的本愿是作诸佛的长子,这各有各的本愿。

我们看子二的“偈颂重明”。看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
我今成佛道,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见无量亿佛
皆为其长子,一心求佛道
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功德不可数
安住于佛法,以求无上道

那么这以下是重颂,重颂就是“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就是佛陀在俗家的时候,他是我的色身所生,长子,但是我出家以后,他是我的法所生,他受佛陀的四谛的教授,四谛法,受四谛法就成就的阿罗汉果,这是法子。那么在未来世当中他当遇见无量亿佛,而且都发愿作其长子,在这样的长子的因缘来追求他的佛道。“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这个密行,就这个人修行比较内敛低调,按照古德的说法是说,持小乘之粗戒,密本地之妙戒。表面上看他持声闻戒,声闻戒就是只有誓断一切恶,偏重自利,所以声闻戒的重点在制贪,但是他把他内心的菩萨的三聚净戒,菩萨的戒那不是一般的戒,他要菩提愿,要戒体,菩提愿,他有三聚净戒,由菩提愿发起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以他把他的本地的大乘的妙戒,把它收藏起来,现出声闻的粗戒,叫做密行。那这件事情谁知道呢?唯佛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以此长子的因缘来示现声闻相,“无量亿千万,功德不可数”,其实他内心有无量的功德,他是法身菩萨,那么其心安住于中道的实相,来追求无上菩提。罗睺罗尊者,当然他的外相是现出诸佛的长子,但是他修行,就是他密行第一,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密行。

说是,这个在戒律里面有讲到,说是有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罗睺罗尊者那个时候是小沙弥,其实罗睺罗出家很早,那么释迦牟尼佛他成道以后,回到他的母国以后,这耶输陀罗很害怕,说你都出家了,她就把罗睺罗藏起来,把他抱到楼阁上去了,那么释迦牟尼佛他在大智慧观察,罗睺罗必须要出家,耶输陀罗才会出家,出家以后两个都成阿罗汉果,所以,佛陀没有出手,佛陀叫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到楼阁去,把罗睺罗给抱出来,带回来,带回来以后就在僧团随众修行,那么罗睺罗尊者他是十几岁的小沙弥,有一天下大雨的时候,有一个来行脚的挂单的比丘,这个比丘因为来的时候,知客大家都去休息了,所以他没有安排到寮房,所以他就强迫把罗睺罗尊者的寮房给霸占了,就把罗睺罗这个小沙弥赶出去了。罗睺罗他是密行第一,所以他也就不张扬,那他怎么办呢?下雨也不能在外面,他就躲到厕所去了,就在厕所里面,想待一个晚上再说吧。

那么初夜过去到中夜的时候,因为雨水越下越大,所以很多的那个洞口都进水了,所以有一只大蟒蛇就从洞口里面出来,就缓缓的往厕所方向走去,这个时候大智慧的佛陀知道糟了,罗睺罗要出事了,这一出事不得了,这迦毘罗卫国的长子,这个净饭王恐怕要生气,所以他就赶快从房间出来,就把罗睺罗带到他的房间里面来休息。因为这件事情,佛陀第二天就是诃责这位比丘,而制定了某一个戒律,所以他这个就是说,罗睺罗在修行非常低调,密行,你怎么样他都无所谓,他就做自己的心地法门,这个就是讲到罗睺罗尊者的一个密行。

好,我们看壬二的“记二千人”。前面是先记阿难尊者、罗睺罗尊者,这以下就通记,通授两千人记。这以下看癸一的“长行授记”。看经文。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那么这以下佛陀正式为学无学人来授成佛之记。这些人有两个功德,第一个其意柔软,这个其意柔软是指的是初果,初果圣人,初果他是证得我空了,但是他还有微细的烦恼没有断,所以证得初果的人是调柔善顺,这是他基本功。我们一般凡夫,在五蕴身心执著有一个我,他的状态是刚强,他很容易跟人家对立的,但是初果的圣人他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不是空掉五蕴,就把那个五蕴,你空掉五蕴你就断灭了,五蕴是因缘所生法,怎么能够让它断呢?他是断除五蕴里面那个我,就是那个想要主宰你的思想、感受那个我。他把那个我给拿掉了。就剩下就是剩下五蕴了,剩下五蕴的时候,他的生命体就是其意柔软,这个人调柔善顺。

第二个寂然清净,这是四果的相貌,他不但只有调柔,他清净了。他不但是我不可得,他一些微细的思惑的烦恼也不可得,也断了。就是初果,其意柔软;四果寂然清净。这讲到学无学人。那么这些人就专注的心念佛陀,佛告阿难,这些学无学两千人,是诸人等,未来世当中,他的因地,要供养五十个世界的微尘数的诸佛如来,这么多,那么他做两件事情,恭敬尊重,他跟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从空出假。

第二个在佛灭度以后,护持法藏,然后在十方国王,各得成佛。各得成佛而且同一个佛号。号曰宝相如来。就是他这个佛身特别的清净庄严,犹如七宝的庄严。那么应供、正遍知、明行足乃至于佛、世尊。佛的寿命有一劫,国土的庄严呢?国土也是很庄严,声闻众基本上刚开始成就应身佛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成就净土,大地、宝树、楼阁等等都是庄严的。那么他的这个眷属,有三乘弟子,有声闻众,有菩萨众,正法、像法都是相同,这就是讲到他的因地,要亲近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门;第二个护持法藏,令正法久住;做两件事情。

我们看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

好,这个地方是说明他的因地的修学,因地,是二千声闻,如今在我前面安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在因地当中他供养的诸佛,就像前面说的,要供养五十个世界的微尘数诸佛如来,“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就是他亲近诸佛以后,他做两件事,广学无量法门,第二个护持法藏。这是他的因地,看果地的功德。

各于十方国,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

那么果地功德他是在这两千人,学无学人,在十方国土,同一个名号,而且是什么?“俱时坐道场”,这不可思议,前面的千二百弟子在授记的时候,叫做转次而授记,他是一个接一个,前面的授完,成佛以后,灭度以后,再转授下一个,一个接一个,那么这两千人是同时在各别各别的道场,一时成佛道。就是,你有你的道场,他有他的道场,就是同时的成佛道。

那么他们的佛号都叫做宝相如来。国土、弟子还有法运,时间完全相同。就是因地所发的愿都一样,那么这个应身佛以诸神通力,来广度十方众生,名称也是普闻,然后因缘结束的时候,慢慢的进入大般涅槃,这个是应身佛。应身佛结束以后就摄迹归本,回到法身佛。这个是讲他的因果。

好,我们看最后一段的“得记欢喜”。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尔时,在这个授完记以后,这些学无学二千人,听到佛陀授记欢喜踊跃,就说,“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就是大威德的佛陀,老人家的权法、实法的这种光明智慧,我们听到佛陀的授记音声以后,心中充满了欢喜,这种欢喜就像甘露一样,来滋润我们内心,使令我们清凉自在,所以到这个地方,迹门的正宗分,三周说法,包括授记,就全部圆满。

这个迹门,主要讲到成佛的一个因地,就把整个大纲描绘出来,所以这个因地,我们知道成佛它是两阶段,我们看这个迹门来看,不是你现在就可以成佛,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叫做积集资粮,你要先成就法身佛,就是我们一开始在权法上修行,我们现在的锁定的目标是解脱道,你说,欸,我求生净土,我修空观,都没关系,方便有多门,那么等到你解脱以后,大家就开始要入心性了,就是你现在不管入不入心性,当然你越早入越好,就是说,我现在从因缘上修学,但是你最后一定要入般若道,入你的清净心,你心中有所得,你般若道就进不进去了,阿罗汉执著涅槃,菩萨执著功德庄严,在解脱道有所得没关系,解脱道,你追求清净法是可以的,但是如入般若道,那就像《般若心经》一样,那就是《般若心经》的标准,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是对治人天的快乐,人天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二乘的无苦集灭道,菩萨的无智亦无得。

就是说,你如果说是从解脱道要悟入般若道的时候,你不但是二法不可得,连清净的功德,包括涅槃都不可得,你要舍到离一切相的清净心,恭喜你,你成佛的第一件事情,法身佛成立,然后呢?然后你就开始布局你的应身佛,就是菩提愿了,发菩提愿了,你希望怎么样去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你就是靠菩提愿了,靠清净心是不够的,所以它整个核心思想,整个迹门正宗就讲两件事情:清净心、菩提愿,那么这两个是每一个人成佛的两大核心思想,这点就是整个摩尼宝珠的两大的功能。至于你怎么落实,那就各凭本事了。你发你的愿,他发他的愿,那总而言之就是菩提愿,所以我们在整个迹门当中,我们学到两个:一个权法,一个实法。实法就是你想成佛,那我们一定有共同点,就是你的心中一定有清净心、菩提愿,至于你要怎么去成,你去做义工或者你想说法都可以,所以这个权法是契机,那么权法跟实法的互动。

我觉得印光大师有一句话讲得好,说那我们这个事修的权法,跟我们内在真如里面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个宝珠怎么样的互动呢?印光大师说,“无不还归此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说得好,就是说,你要把你所有的事修的因缘,要会归到你的清净心、菩提愿,你千万不能去追求你外在的果报,反正你就是这样,你要追求那些糖果饼干,你的真如就消失掉了,这这样了。就是说,你今天成佛你要有一个长线,长远的格局,其实我说实在,你放弃了因缘所生法,其实你得到更多,你说,欸,我不追求人天快乐,那我不是吃亏了吗?你的快乐一点都不会少,而且你那个快乐会变成真如相应的,没有过失的快乐。

所以人天善法问题很多,因为人天善法你带有私心,你只要不会归清净心、菩提愿,你一定有那个我在里面,一定有我,你一定在为你自己着想,有我罪即生,所以人天快乐它的确是有好有坏,短期来看,你今天修了善业来生快乐,但是你以后,一定要为你这个快乐付出代价,你第三生就容易堕落,所以人天善法是一个不得已的方便,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无不还归此法界,你所有的修行,你做什么都没关系,你一定要回归到你的实法的清净心、菩提愿,然后呢,然后从清净心菩提愿再出来,再修权法,所以产生怎么样?辗转增盛,你把无价宝珠拿到市场去贸易做本钱,去换取物品,把物品买进来,买进来再卖出去,那么一进一出,你摩尼宝珠就怎么样?慢慢扩大,慢慢扩大,慢慢扩大,到最后你就圆满佛果了。就这样子,就实法妙,权法妙。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看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安住道场的时候,他本来是可以成佛了,最后他想到一件事情,突然憶念十方诸佛要成佛,一定要怎么样?要有降魔那个过程,这是诸佛常法,他不能违背这个规矩,所以他就放大光明通知魔王,通知欲界天,说我要成佛了。你要来障碍我,赶快下来。那么这个魔王就得到消息以后,就赶紧跑到下面,就很生气了,那么魔王干扰佛陀,第一个是用软的方式,就是魔女来诱惑佛陀,佛陀当然入一念的真如观,就不为所动。后来魔王就用硬的,用毒箭要射佛陀,诸位,我们一般人要抗拒这种障碍,那就是要显神通,佛陀没有显神通,佛陀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憶持他的本愿,说我这个发愿,我生生世世我不障碍别人,所以你也不可能障碍我,所以果然,魔王这个箭射到释迦太子的身上,就变成一朵莲花掉下来,憶持本愿。

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学《法华经》,我想说,我今生是修了很多的善法,我的资粮力,其实这种观念是错的,这心外求法,你现在要怎么办?你知道吗?把资粮力放下,本愿,就是说我做义工的目的不是追求资粮,你这个格局太小了,我做义工的目的只是一件事情,实践我的理想,我就是,我受菩萨戒就发这个愿,你这样子才能够称,就是顺从你的真如本性,才打开你的摩尼宝珠。你反正你,就是说,说实在的,我们一生所做的善事有限,你的寿命有多久,你又能够做,你做的善事也就这么一点,那你今天你去追求这个善果,你就失去摩尼宝珠,很简单嘛。那你把这个果报放下,我不追求果报,我只是在实践我的思想,你的摩尼宝珠开始拿出来用了。

所以诸位,修行真的有快慢,你千万不要说是每一个法门都一样,每一个法门都一样,那佛陀就不需要五时说法判教了,方法很重要,就是每一个人都过一生,你的寿命也不会比我长多少,七除八扣,修行的时间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在短时间能够成就广大的功德?他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是你摩尼宝珠不拿来用,你听了《法华经》你不拿来用,结果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资生困难,所以我们要把追求果报这种错误的知见,改成实践理想,就是我的目的只是为了成就我内心的清净心、菩提愿,那你就真的跟你的摩尼宝珠在互动了,你的进步叫做大白牛车,你是坐大白牛车,别人是坐羊车、鹿车、牛车,有些人可能还是骑脚踏车,因为他不是三乘,他人天乘,所以就是说,你今天学完《法华经》,你要怎么去运用到、落实到你修行当中,就是反正每一个人都有摩尼宝珠,那你怎么把它启动起来,自性功德力。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迹门正宗。这下面就讲到它很多细节的修行的方法,流通分。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编者注:文字是对照视频字幕录入的,若有错别字敬请留言告知,感恩!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未完)

法华经讲记 71:你要让自己先成就安稳,然后再跟无上菩提对接

法华经讲记 72:菩萨因地发的愿越复杂越困难,他要成佛的时间就拖得越长

法华经讲记 73:你什么都讲清净心,你不会精进的。

法华经讲记 74:你不跟三宝结缘,没有招感佛陀出世,后果就是变邪见

法华经讲记 75:很多人用生命经验取代智慧的观照,这是不对的

法华经讲记 76: 十二因缘我们能够做的只有爱、取、有这三支,其他的全部认命

法华经讲记 77:你要想尽办法跟十方诸佛菩萨结缘;想办法跟佛陀相遇

法华经讲记 78:没有净土宗的话,绝大部分人退大取小

法华经讲记 79: 学法华经以后,你的因缘会得到十方诸佛一种特别的护念

法华经讲记 80:你在初地之前的因缘果报都不能受用,因为这些因果都带业

法华经讲记 81:你离不开三界火宅,不要说行菩萨道,你自身难保

法华经讲记 82:一个人最难的就是面对自己,你自己永远不可能破恶

法华经讲记 83: 初地前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长养圣胎,你没有资格讲历事练心

法华经讲记 84:你听完《法华经》不是把宝珠放在衣服,你要拿来贸易

法华经讲记 85:如果你帮助众生去做义工还想着人天果报,那你就完了

短视频目录(2019.11.03)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12.09)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