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琳琳&王中林团队《App. Mater. Today》:压电薄膜实现无损、快速的无支架细胞片获取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09-11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年来,细胞片工程在无支架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实现无支架细胞片的获取与应用的关键在于在维持细胞活性的同时,实现细胞与粘附基底材料的完全脱离。近年来,多种功能响应型生物材料被用于调控细胞粘附行为,例如利用光热材料原位热解胶原蛋白,制备细胞层。以及开发酶、热、pH,磁场等外场刺激调控生物界面处智能分子的构型转变或键的开合,实现细胞特异粘附和去粘附。但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实现无支架细胞片的获取,不损伤细胞活性,仍具有很大挑战。

近日,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琳琳研究员与王中林院士团队,报道了一种利用压电复合薄膜材料调控细胞的粘附最终达到无损捕获细胞片层的新方法。在低强度医用超声波的刺激下,具有高压电性的聚偏氟乙烯-钛酸钡(PVDF-BTO)复合薄膜产生表面压电电势,调控粘附蛋白的构象,从而降低细胞粘附力,成功实现了在极短时间(20秒)内对间充质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片的完整脱附,同时细胞保持了较高的细胞连接及增殖等生物活性。


图1:PVDF-BTO压电薄膜在超声波作用下,改变粘附蛋白构象,实现无损、快速的无支架细胞片的获取


图2:压电复合薄膜的压电性能及其超声响应电输出


具有良好压电性的四方相钛酸钡纳米颗粒(BTO)的加入能够作为压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的成核剂,提高其压电相含量,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压电性和对机械外力的响应。相较于压电性较弱的其他两种材料(PVDF和掺杂立方相BTO纳米颗粒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对低强度超声(1 MHz, 0.8 W cm-2)具有灵敏的响应和电荷输出性能(图2)。


图3:纤连蛋白的表面吸附及压电下的构象变化及脱附行为


纤连蛋白作为介导细胞粘附的重要功能蛋白,其构象变化将影响细胞在基底上的粘附。研究发现,压电效应的产生能够显著提升薄膜的表面电势,改变其表面纤连蛋白的构象,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减少,β-折叠增加(图3),导致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作用降低,细胞从薄膜上整体脱落,最终实现细胞片层的有效捕获(图4)。


图4:超声前后薄膜表面及脱落细胞片的荧光染色活性评估


脱落后的细胞片维持良好的细胞连接,细胞内部骨架结构完整。双链DNA检测脱落细胞片的增殖能力,发现通过压电效应获取的细胞片活性和增殖能力良好,是其后续发挥功能的保障(图4)。


综上,这项工作发展了一种利用压电效应获取无支架细胞片的新方法。利用医用超声波诱发压电薄膜的压电势调控蛋白构象,实现细胞片的无损脱落。这一工作为无支架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方法,并拓宽了压电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Noninvasive manipulation of cell adhesion for cell harvesting with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film”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Applied Materials Today》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的博士生万钘怡,通讯作者为李琳琳研究员王中林院士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pmt.2021.101218


课题组主页:

http://www.x-mol.com/.groups/lilinlin


相关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琳琳&王中林团队《Adv. Mater.》综述:电活性生物材料和系统用于调控干细胞命运和组织再生的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琳琳课题组《Adv. Mater.》:压电材料介导/细胞牵引力触发的按需电刺激用于促进干细胞神经元样分化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李琳琳研究员与王中林院士团队:光热可控降解纳米发电机用于组织修复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Nano Letters》:利用材料之间耦合诱导出的热释电-光电效应实现对光电探测器性能的优化

大连海事大学徐敏义教授团队和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合作《ACS Nano》:用于波浪能采集的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团队《JMCA》:基于介电材料选择和表面电荷工程的抗高湿度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团队《自然通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形状可设计且高度压缩回弹的三维编织结构智能发电和传感织物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ACS AMI:基于超可拉伸水凝胶导体的自供电智能手臂训练带传感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纤维/织物基压电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应用于可穿戴电子和人工智能系统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研制出三维正交编织摩擦纳米发电织物

纳米能源所王中林、吴治峄与海洋所王鹏《Adv. Energy Mater.》: 成功构建一种具有较优输出性能的特制FR-TENG

中国矿大许程教授和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ACS AMI》:氧空位和阳离子价态对亚化学计量比氧化物薄膜的摩擦电特性的影响

重大郭恒宇教授、上大彭艳教授、中科院纳米所王中林院士《Adv. Mater.》:摩擦电驱动的可移动式电渗流泵

王中林院士AFM:基于MXene/PVA水凝胶的柔性多功能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蒲雄研究员《Adv. Mater.》:动态交联的干燥离子导体弹性体材料与软体离电子器件

诺奖得主领衔科思奖评奖委员会,王中林、颜宁等中外院士任评委,开始征集候选人

王中林院士团队Nano Energy:可拉伸、自修复导电水凝胶纤维,用于应变传感和摩擦电能量收集智能纺织品

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陈翔宇研究员团队等《Sci.Adv.》: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虚拟电触觉系统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与清华大学程嘉副研究员团队合作《ACS Nano》:研发出一种新型“悬浮式”能量收集与减负背包

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ACS Nano》: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探针来揭示水滴-聚合物接触起电的电子转移机理

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纳米所陈翔宇研究员和王中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摩擦纳米发电机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陈翔宇研究员综述:通过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电压直接驱动的电响应材料和器件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与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员团队合作《AM》:开发出自修复、可粘附高分子水凝胶柔性触摸屏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杨亚研究员《Sci. Adv.》:柔性多功能触觉传感器

王中林院士团队《Adv. Mater.》:用于火灾逃生和救援的可机械化生产的3D蜂巢组织阻燃摩擦纳米发电织物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团队《自然通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形状可设计且高度压缩回弹的三维编织结构智能发电和传感织物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蒲雄、胡卫国&王中林团队在可拉伸自充电织物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蒲雄研究员、胡卫国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可任意变形和瞬时自愈合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纳米所陈翔宇研究员和王中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摩擦纳米发电机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城大王钻开教授、UNL曾晓成教授和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合作Nature:用一滴水点亮了100个LED灯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具有超高输出稳定性与耐久性的低频摩擦纳米发电机

华中科技大学吴豪研究员团队和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合作在机器人电子皮肤领域取得新成果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和普渡大学范凤茹博士合作:一种具有良好柔性、耐久性的高性能木基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员 ACS Nano:面向闭环系统的电子皮肤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纤维/织物基压电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应用于可穿戴电子和人工智能系统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北航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仿电鳗可拉伸水下发电机及其应用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北航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可降解植入电子医疗器件的能量源—全可吸收电容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北航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可降解植入电子医疗器件的能量源—全可吸收电容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李琳琳研究员与王中林院士团队:光热可控降解纳米发电机用于组织修复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和王中林院士团队AM:基于天然材料的生物全可吸收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Adv.Mater》:光电发射探讨摩擦起电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北京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Nat. Commun. 》:首次测定摩擦静电序列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张弛研究员团队:海洋能摩擦纳米发电网络的能量管理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陈翔宇研究员综述:通过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电压直接驱动的电响应材料和器件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孙春文研究员及北京理工大学王武宏教授合作:摩擦纳米发电机首次实现对驾驶行为的无干扰测试

中科院北京纳米所王中林院士团队:耦合弹簧及多层结构的球形摩擦纳米发电机制备成功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