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深大熊玉助理教授 AFM:具有宽范围颜色可调性和持久近红外发光特性的长余辉发光聚合物材料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长余辉发光是指撤去激发光源后,发光材料仍能持续发光数秒至数小时的一种发光现象。无机长余辉材料凭借其超长的发光寿命被广泛应用于夜间应急指示、仪表显示和国防军事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聚合物基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凭借其较长的寿命、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丰富的激发态性质以及优良的成膜性被用于防伪加密、信息存储以及生物成像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拓展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迫切需要发展一种简易的发光性能调控策略。

图1. 聚乙烯醇、能量受体和给体的化学结构式,以及单步的磷光和逐步的磷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过程示意图。


近日,深大熊玉助理教授联合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在Adv. Funct. Mater》上发表了题为“A Facile Strategy for Achieving Polymeric Afterglow Materials with Wide Color-Tunability and Persistent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的研究论文作者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发光性能调控策略,即通过构建非传统的磷光共振能量转移(PRET)和逐步共振能量转移(PRET-FRET)体系,可以赋予聚合物基长余辉发光材料超长的发光寿命、宽范围的余辉颜色可调性和持久的近红外发光特性(图1)。

 

图2. 基于1-溴咔唑衍生物掺杂的PVA薄膜的室温磷光性质


如图2所示,作者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溴咔唑衍生物,并将其作为客体发光分子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掺杂到聚合物基质聚乙烯醇(PVA)中,成功实现了超长室温磷光发射。其中,基于BrCz-OCH3掺杂到PVA薄膜的发光寿命1.65 s,余晖时间超过15 s,磷光量子产率12.2%

 

图3. 磷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RB/BrCz-OCH3@PVA的光物理性质


随后,为了进一步调控该掺杂聚合物体系的余辉发光颜色,实现覆盖可见光近红外区的持久多彩长余辉发光,作者选择了三种商业化的水溶性荧光染料分子(罗丹明BCy5Cy7)作为能量受体。通过简易的物理共混方式制备了三组分/四组分掺杂PVA薄膜,借助能量给体和受体之间的单步的PRET和逐步PRET-FRET共振能量转移过程实现宽颜色可调性和持久近红外发光,并深入探究了两种共振能量转移过程的差异。如图3所示,通过简单调节罗丹明B的掺杂浓度,实现了余辉发光颜色从蓝光到红光的逐渐转变

 

图4. 磷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C与/BrCz-OCH3@PVA的光物理性质


如图4所示,当选择发射波长更长的荧光染料Cy5作为能量受体时,随着Cy5的掺杂浓度的增加,可以发生有效的磷光共振能量转移,但是肉眼可见的余辉发光颜色的变化并不明显,这是因为Cy5的发射位于远红外区,而人眼对远红外发光不敏感

 

图5. 逐步共振能量转移体系Cy5/RB/BrCz-OCH3@PVA的光物理性质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磷光共振能量效率和余辉发光颜色可调性,作者选择RB作为能量传递中间体,这是因为RB的发射光谱可以弥补能量给体和受体之间的光谱重叠空白,从而促进能量转移过程。如图5所示,与单步PRET相比,逐步PRET-FRET具有三能量给体的三重态激子利用率更高、能量传递中间体介导的颜色可调范围更广、能量受体延迟荧光效率更高等独特优势。

 

图6. 逐步共振能量转移体系Cy7/RB/BrCz-OCH3@PVA的光物理性质


作者在验证了逐步PRET-FRET的可行性之后进一步选择经典的近红外荧光染料Cy7作为能量受体,以期实现持久的近红外发光。如图7所示,通过简单地调节Cy7的掺杂浓度,共混薄膜Cy7/RB/BrCz-OCH3@PVA的余辉颜色可以逐渐转变,并实现了发光寿命长达94.1 ms,发光效率为4.5%的持久近红外发光(~ 800 nm)。

 

图7. 多尺度、多模态防伪加密应用


最后,鉴于以上这些掺杂PVA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多彩长余辉和持久近红外发光特性,作者设计了多种加密模板展示了它们多重防伪加密和信息安全技术中的应用潜力。


该工作是团队近期在聚合物基超长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之一。前期,团队在开发新型刚性聚合物基质、揭示掺杂型聚合物基超长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以及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Adv. Mater. 2023, 35, 2301874;Adv. Funct. Mater. 2022, 32, 2208895; Mater. Horiz. 2022, 9, 1081-1088; Adv. Funct. Mater. 2021, 31, 2101656)。本论文第一作者为深大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可瑶,通讯作者为深大材料学院熊玉助理教授和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

A Facile Strategy for Achieving Polymeric Afterglow Materials with Wide Color-Tunability and Persistent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Keyao Chen, Yu Xiong,* Deliang Wang, Yiwen Pan, Zheng Zhao, Dong Wang, and Ben Zhong Tang*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2883


相关进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 JACS:均聚多肽自组装诱导的水相圆偏振发光纳米材料

唐本忠院士/深大韩婷 Macromolecules:可开环的非传统发光稠杂环聚合物的便捷制备

香港科大唐本忠/郭志宏/林荣业 JACS:基于环翻转异构化的新型有机光激活单元

港中文(深圳)唐本忠/深大王东/浙大金桥 JACS:多转子结构NIR-II AIEgens用于光热抗细菌生物被膜

西工大颜红侠教授团队、港中深唐本忠院士 Angew:超支化聚硼硅氧烷 - 非传统红色延迟荧光聚合物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秦安军等 J. Polym. Sci.综述:炔类单体的点击聚合制备动态共价聚合物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唐本忠/张浩可 JACS:空间共轭的激发态奇偶效应

唐本忠院士团队 Research:提出一种基于嵌段共聚的NIR-II AIE聚合物构筑策略 - 实现肿瘤的高效光学诊疗

唐本忠院士/深大韩婷/广工陈树生 AFM:基于AIEgen的功能高分子微米材料

港科大唐本忠院士、林荣业教授团队/武汉大学孙志军教授团队/邓鹤翔教授团队 JACS:AIE COF用于激活焦亡促进抗肿瘤免疫

唐本忠院士/江洪、余锂镭教授团队/邓鹤翔教授团队 Adv. Mater.:AIE COF通过局部热疗防治恶性心律失常

唐本忠院士/徐峰教授团队/郑磊教授团队合作AM:是“金子”,不仅能增强AIEgen发光,还能提升光疗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 ACS Nano:利用氨基-炔点击反应介导的反应疗法协同光热治疗实现增强免疫治疗

唐本忠院士领衔89位学者倾力打造 ACS Nano重磅综述:AIE,生命与健康

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Commun.》:新型高折光指数高分子 - 用溴化芳炔与商品化二硫酚构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 Matter:基于AIEgen的真菌感染伤口监测和按需光动力治疗智能系统

港科大唐本忠/浙大张浩可 Nat. Commun.:含杂环AIEgens邻近效应的调控

唐本忠院士/宝文理冯海涛教授/吉大王凯教授《ACS Materials Lett.》:力/热致发光增强蓝移型咔唑类发光体

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Commun.》:聚水为材 - 以水为原料构筑高效簇发光材料

唐本忠院士/宝文理冯海涛教授/吉大王凯教授《ACS Materials Lett.》:力/热致发光增强蓝移型咔唑类发光体

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 Small Struct.: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抗细菌生物被膜领域初露锋芒

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深大熊玉助理教授 AM:基于吡啶取代三苯胺衍生物实现可调谐有机余辉和紫外辐射响应超长室温磷光

上海有机所高希珂、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大AIE中心 Angew:调控受体比例构筑高性能近红外二区吸收有机半导体聚合物用于高效肿瘤诊疗

唐本忠院士团队 Angew: 可用于时空模式调控和全方位信息加密的多响应功能性AIE分子

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Adv. Mater.》:光热双效纳米材料掌控食欲玄机

唐本忠院士团队/南科大李凯教授课题组 ACS Nano:用于提高诊疗效果的“一体式”近红外发光纳米聚集体

唐本忠院士/深大韩婷 JACS:C-H活化/环化聚合构筑主链型荧光功能聚电解质

唐本忠院士团队《Sci. China Chem.》:无金属催化的多组分聚合制备多取代功能化的聚环戊二烯

唐本忠院士、王志明课题组 AFM:热激子过程“激子回收”策略在高效深蓝光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中的应用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