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药师工作细则出台!《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
您医院是什么情况?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近日,中小卫接到一家大型医疗机构药学部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反映医疗机构因“结余药品”问题被医保部门处罚的情况。这位负责人所说的“结余药品”,又称为剩余药品,在学术上被定义为已遵循医师处方计价收费、按医嘱发放到病区,但因多种客观原因未使用的闲置药品。比如,临床使用的造影剂、麻醉剂、抗肿瘤单抗药物及部分儿童用药等,即便是市场供应的最小剂量,单个患者可能也无法一次性用完,因而出现了剩余现象。为了不浪费相关药品,医疗机构一般会把结余药品给其他同样需要此药的患者拼用,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使医疗机构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注射剂除了极个别的品种外,医疗机构无法做到拆零收费,只能按照整支注射剂收取患者费用。假设出于节约药品的目的,医疗机构让两名注射同一种药品的患者拼用一支药,但实际上向两名患者收取了两支药的费用,这样医疗机构的账目上就存在药品“进、销、存”不符的情况。这种做法很可能被相关部门处罚,有的医疗机构因此一次性被罚款高达千万元。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如果不这样拼用结余药品,很多结余药品只能被扔掉,导致药品浪费、污染环境。一些结余药品虽然可以交给患者带回家自行保存,以备下次使用,但这些开封用过的剩余药品往往需要特殊的保存条件,很可能因为保存不当而失效,存在医疗安全风险。同时,患者对于自行保存这些药品也存在疑惑或知识盲区。由此可见,第一,产生问题的源头之一在药品规格上。事实上,导致药品规格与患者实际需要不匹配有很多原因。比如:医药企业在药品规格设计方面不够精细,或者有其他考量;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品规数有上限,且其药库也不可能纳入一种药品的所有规格制剂;由于缺少儿童专用剂型,患儿只能酌量使用成人规格的制剂等。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医疗机构药品结余难以避免。有资料统计,2000至3000张床位规模的医院,平均每年剩余的药品价值高达约千万元。第二,从国家层面,对于医院药品结余尚无相关政策规定;在地方层面,不同地区对结余药品使用的规定各不相同,是产生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第三,各方对于药品结余现象理解不同,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据了解,一些地方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认为药品结余不可避免,这部分药品收入应该用于公益事业。部分地方的医保部门认为,医疗机构确实多收了钱,出于保证医保基金安全、斩断涉及药品的非法利益链条、促进合理用药等考虑,进行相应处罚理所应当。很多医疗机构认为,从节约药品的现实考虑,只要相关收费用于公益支出,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医疗机构通过拼用药品的方式来处理结余药品,初心是节约药品、保障用药安全。如果对药品结余现象一刀切地处罚,医疗机构难免觉得委屈。对于这个难题,有没有解决的路径呢?实践中,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了方法。据报道,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北省分别于2020年1月、2022年7月、2023年3月出台医疗机构药品结余管理办法,弥补了现行管理政策的盲区。
对于结余药品的管理,三省份的政策都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结余药品管理台账,药学部门每月盘点、汇总、登记结余药品,经医疗机构医保、财务部门审批后办理结余药品入账手续;将入账的结余药品资金设为专项资金,用于医疗机构捐赠和救助贫困患者、“三无病人”、义诊活动、紧急医疗救援等公益性项目支出。另外,三省份对“药品规格遴选不适宜、原因分析不合理的;隐瞒患者用药情形,故意截留的;患者投诉药品使用剂量不符,查证属实的;以零散包装药品从药房调换完整包装的;串换、多记、虚记药品的;将结余药品的产生与个人、科室的经济利益挂钩,鼓励或者变相鼓励结余药品产生的;结余药品专项资金使用不符合相应规定的;结余药品流向非法渠道的”等非合理理由造成的药品结余,明确了处罚规定。上述三省份对药品结余问题给出了积极明确的态度,为药品结余资金指明了合法用途,同时列出了不合法行为,确保医疗机构的药品结余是通过合情、合理、合法途径产生的,就可以通过合情、合理、合法途径用出去。这些制度安排对于其他地区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借鉴和启示价值。此外,鉴于药品结余现象较为普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管理办法,明确可拆零计费的药品范围;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财政及医保部门的监管职责,确定拆零药品计费标准;明确结余药品如何入账、经费怎样用于慈善捐赠或公益性项目支出等;对医务人员故意结余药品及非法处置结余药品行为制定处罚规则;充分利用“三医协同”机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要求加强指导,统一各地行动步调。去年底发布的《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也提出,加强对企业变更包装规格的技术指导,引导企业按照科学合理必要的原则,根据药品使用疗程和临床需求,合理确定大包装或小包装规格。我们也呼吁药品生产厂家更科学、更精细地设计适合临床实际需求的药品规格,从源头上减少药品结余的现象,为患者、医疗机构、监管部门带来更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