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安静的舞者——把教育过成诗的样子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生命叙事系列]
做一个安静的舞者
作者|肖卫霞
来源|新网师
似乎就在昨天,我刚刚跨进2016年的门坎,今天,我已经又要挥手作别2016了。时光,总是这样毫不留情。
静下心来,盘点我的2016,我告诉自己,2016年,我安静地存在过。
一、不负工作不负我
当我试图梳理这一年的生活时,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工作。是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工作,我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全力工作,不负工作,其实也是不负自己这仅有一次的生命。
五十四封信的故事
做为老师,生命中总会与许多学生相遇。我常想,世界那么大,学生那么多,我和我的这一届学生们,能够在同样的时间,相聚到同一间教室,上辈子该在佛前求了多少年,佛才慷慨地在今生赐予我们三年的缘啊!
2016年上半年,我带了两年的墨竹班的孩子们已经进入了中考冲刺阶段。日历每翻过一页,我心中便会惊一下——我知道,我们分离的时刻已经越来越近了。
想到离别,我心中既有伤感,又有欣喜——为离别而伤感,又为学生们的成长而欣喜。我能再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一直在问自己。
给他们写封信吧,把我对他们浓浓的爱,都融入文字,用爱送他们远行,让他们的成长之旅永怀爱的芳香。
2016年正月,我写下了第一封信。之后,我断断续续地写了二十封左右。在离毕业只有十几天的时候,我还有三十多封信没有写。我开始担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这个有点难度的任务,甚至想到了放弃——如果写下去,每天至少要写三封,肯定会疲累不堪。况且,并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学生也不知道我曾经给他们写过信,现在停下来,没有任何人知道。
心里虽然这样想,却总有一个声音在催促我写下去——毕业那天,孩子们看到我写给他们的信,该是多么开心啊!于是,我开始争分夺秒。
早上起床,我一边做饭一边想:今天要给罗守祥写信,要写些什么内容呢?这样想的时候,满脑子就都是守祥黑黑的脸和纯纯的笑,于是满心窝都甜了起来。
去医院看病,开完检查的单子之后,要排队等候。于是赶紧拿出手机,用简书写下一封信的开头。周末陪爱人去买衣服,刚坐进车里,就马上拿出手机进入写信状态。于是,开会的间隙,值班的时间,我一分钟都不敢荒废,一封又一封信就这样诞生了。最多的一天,我从早上5:30开始动笔,到夜里12点,居然写了七封信!
记得在读郭明晓老师的《来自大西洋的飓风》这本书时,郭老师说她一天给学生写了十篇生命叙事,我还深表怀疑,今天终于明白了,当你以秒为单位去利用时间的时候,你在时间上是多么富有。我终于明白,有很多事,并不是没有时间去做,而是不会挤时间去做。
信全部写完之后,我依然不敢喘上一口气,马上坐到电脑前,开始一封封地编辑。先从手机上传到电脑上,从简书转换成文档,再设置段落格式,让标题居中,落款和日期右对齐,正文是小四号宋体。
五十四封信全部编辑完之后,正想松一口气,忽然想起,在编辑段落时我用了“全选”,因此称呼前也空了两格。一个语文老师给学生写信,怎么能让格式出错呢!于是再一封封地打开,将称呼前的空格删去。
五十四封信,近四万个字,每一个字,都凝聚了我对学生的爱意。离校那天,当我将这些用绿色卡纸打印出来、又折成心形的信一封一封送给学生时,孩子们兴奋极了!那个叫瑶的女孩儿抱着我,一边流泪一边说:“肖姐,等我有钱了,我就用纯金做镜框,把这封信装裱起来!”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欣慰地笑了,我知道,我已经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粒爱的种子。总有一天,这粒种子会抽枝发芽,还给世界一片阴凉的。
幸福的晨诵
2016年下半年,在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墨竹班的孩子们之后,按照学校安排,我接了一个八年级——博凯班。这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开设的第一个实验班,班内的50名孩子,都是全区学生中的佼佼者。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心中充满了压力。
博凯班的孩子们都非常优秀——除了成绩优异之外,他们还有极强的上进心。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进班,看到的都是孩子们伏案学习的身影。
我可以给这些孩子们些什么呢?我怎样才能在他们生命中留下我曾经走过的痕迹呢?我一直在苦苦思索。
唯有晨诵!
其实,对于要不要带领博凯班的孩子们开始晨诵,我一直处于纠结之中。明知道孩子们需要用诗歌滋养灵魂,我却不敢付诸行动,因为我知道,一旦决定开始晨诵,就意味着我必须牺牲很多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为孩子们精心选择诗歌,制作课件。自从婆婆不再帮我带孩子之后,我忽然觉得自己的时间严重缩水,晚上做饭洗碗陪儿子写作业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等到儿子洗漱完毕上床,一般都十点多了。此时,我才可以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也就是说,如果带博凯班的孩子们开启晨诵之旅,也就意味着我必须在深夜十一点之后,再给孩子们挑选诗歌并制作晨诵课件。
但是,在读了汪国真的诗歌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将晨诵进行到底。“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我一遍遍诵读这些诗句,一颗心忽然充满了前行的力量。多么神奇啊!普通的字词堆叠在一起,却能给人无穷的激励!如此美妙的诗句,怎能忍心不送给孩子!于是,我开始着手制作晨诵课件。
我用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做为开启诗。我读:“博凯班的孩子们啊!”孩子们反复诵读“永远向着明亮那方”。我说:“从今天起,我们就在心中播下了一粒种子。不管以后你们遇到怎样的挫折,你们都要一一”孩子们在黎明中朝气蓬勃地大喊“永远向着明亮那方!”我知道,一粒叫做“信念”的种子,已经深埋在孩子们的心田。
好多女生在日记中谈到友谊带给自己的伤害一一好朋友又交了一个朋友,看到她俩在一起说说笑笑,自己心里难过极了。于是,我们的第二首晨诵诗就是朋友。我告诉孩子们,友谊不具有排他性。真正的朋友,并不是形影不离,也不是只允许独占,更不是他做错事你也跟着错,就好像诗中说的:“朋友不是人和影子,一个总是要做另一个的随从;朋友不是两只鞋子,一只破了,另一只也会出洞。”真正的朋友,是有困难时互相帮助,在学习上竞争着向上。”然后开始诵读,我读“博凯班的孩子们啊!你们就是一片小树”,学生齐读“齐心合力就能够抵挡风雨”;我读“博凯班的孩子们啊,你们就是一群星星”,孩子们反复诵读“相携相伴,永远坦荡永远真诚”。
我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们博凯班的誓言!我们有缘坐在同一座教室里,就都是朋友。要牢记我们的誓言一一”孩子们齐诵“相携相伴,永远坦荡永远真诚”。这稚嫩却真诚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清晨的校园中。
虽然每周只诵读两首,但我努力打通诗歌与孩子生命之间的通道,让昂扬向上的诗歌为孩子们源源不断地输送成长所需要的养料。正如我对孩子们所说,人活着,不仅仅需要物质滋养身体,更需要精神滋养灵魂,诗歌,就是滋养灵魂的最好养料。
用诗歌擦亮每一个日子,用诗歌吻醒每一个黎明。我和孩子们一起在诗歌中穿行,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浸透了诗歌的芳香。
我在像蜗牛一样前行
每天大量的工作和繁琐的家务,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但是,在喘息的片刻,我告诉自己,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停滞不前更为可怕的事情了!只要一息尚存,就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于是,在新网师课程组中,我选修了《儿童的人格教育》,并自告奋勇地做了副组长,负责整理并统计其他老师们的作业——这样,我就有机会阅读到每一个人的作业,汲取他们的智慧精华。
还记得2016年中秋节那天上午,新网师《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讲师郝晓东在群里发布消息,要求十八日晚24点之前提交预习作业一一该书前三章的电子批注。
或许是担心学员不会作批注,郝老师特意在群里发了干国祥老师批注这本书的主题帖链接。读了干老师的批注,被他知识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所震撼,我反而更不敢动笔了。
但作业还是要交的,只好硬着头皮去批注了。幸好郝老师的要求很低,只要每段后概括段落大意、每章后概括中心思想就可以了。于是开始老老实实地读书,每段都要反复读三四遍,琢磨每句话的意思,然后作出几十字的批注来。一边批注,内心一边忐忑,唯恐作业会不合格。
就这样一边反复读一边批注,一直到夜里十点,眼睛盯着电脑时间过长,干涩疼痛,只好关掉电脑,先用笔在书上批注,第二天再输到电脑上。深夜十二点,终于完成了第一章的批注。
八月十六日,开始批注第二章。因为进度太慢,心情开始急躁起来,于是赶紧调整心态,告诉自己不要把作业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单纯地为了赶作业而写,而是要把这次作业当成学习和挑战自己的机会,把从书中悟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这样一想,心情便平静下来,继续专注地阅读。
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八千多字的批注。发送作业的那个瞬间,心里轻松极了。
然后我开始整理其他老师们的作业。我登陆邮箱,一份一份地下载,认真阅读后,将它们按照“合格作业”、“不合格作业”、“无效作业”分类整理,统计好数目之后,发给组长。虽然这个工作占用了我很多时间,但真的很开心。每次整理作业,我都会想,能够加入新网师,可以聆听大师的教诲,并有幸结识那么多优秀的教育人,我是多么幸运啊!她们像镜子一样,让我洞察自己的浅薄与无知,让我永远充满前进的动力!
在这样的忙碌中,一年的时光悄然而逝。或许,时间就像手中的沙子,无论你握得多么紧,它依然会从你指缝中漏出。但是,至少,你手中会留下它存在过的痕迹。活着也是如此,虽然每一个人都在奔赴同一个终点,但是,努力程度不同,时间让每个人留下的痕迹也不同。有的人生浓墨重彩,有的人生却淡若无痕。
我想,我会尽力抓住时间,让自己的生命,饱醮时间的墨水,画出最美丽的人生画卷。
是的,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一一哪怕只是蜗牛的速度!
二、静享阅读的美好
谈到读书,我忽然心虚起来——2016年对于嗜书如命的我来说,是生命中少有的灾荒之年。
之所以读书很少,是因为我的母亲和儿子。
儿子今年七岁,读小学二年级。每天早上,我必须陪他一起早读——《唐诗三百首》或者《论语》;晚上,我必须督促并检查他的作业。至于我的母亲,今年以来,她忽然脑萎缩厉害,并且因股骨头坏死而无法独立行走。我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去陪伴她——就好像刚才,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她刚刚午睡醒来,我必须马上跑到她床边,问她:“妈妈,你要上厕所吗?”然后,搀扶她去卫生间。她午睡醒来,会觉得这是早晨,我就必须给她倒好洗脸水,放在高凳子上,帮她洗脸、擦脸、搓香香。然后,我打开自己的手机,让她看手机上儿子的照片——只要我把手机给她,她就能自己玩儿好长时间,直到吃饭时间,我把手机从她手中收回,告诉她“不能玩儿啦,吃过饭再玩儿啊”。当她玩手机的时候,我才可以安安静静地做点自己的事儿来。但是,她玩手机也有厌倦的时候,这时,我就必须想出其他的游戏,来陪她一起玩儿。
因此,2016年,我读的书,真的很少很少。但是,还是勉强读了几本。
首先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我最喜爱的文人中,苏东坡是排在首位的。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轼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他的人生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疾苦。虽然他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豁达,总能让我在生活困顿时充满坚持下去的勇气。
然后是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是新网师开设的课程之一。根据郝老师的要求,我细细阅读,并写下了三万多字的批注。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卑,理解了人追求优越感的天性,并对我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开始明白,其实,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追求优越的强烈愿望。人的天性不允许自己永远处于劣势。为了让自己优于他人,孩子会勤奋努力,以取得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无论他怎样努力, 也不可能成父母和老师心中的好孩子,于是,他们就会用不断犯错来引起大家关注。于是,他们就变成了人们所说的“坏孩子”。
其实,这样的孩子,缺的是信心。他不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让自己变优秀,甚至对获得最微小的学业成功都不抱希望,面对一件事情他们甚至还没努力去做就已经放弃了,因为他们总在心底告诉自己“我不行”。要想转化他们,就要让他们去做一些很容易做到的小事,让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并强化他的成功带来的自豪感,让他一点一点地树立自信心。这些孩子一旦转变过来,就会以更勤奋的态度和更顽强的毅力,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就好像减肥成功的人因为太害怕再回到肥胖状态而超强的毅力控制自己食欲一样,这些转变过来的坏孩子,特别害怕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他们过去的无所作为以及曾经受到的歧视,都在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勤奋努力。
感谢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它让我明白,没有谁会永远一成不变,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坏孩子也是宝。
我还读完了阿德勒的《破解儿童心理密码》,内容和《儿童的人格教育》相似,就不再赘述了。
同样让我收获很多的,还有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的《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我便怦然心动,那感觉,颇有点儿遇到一见钟情的男神的味道。 翻开第一页,我便被深深吸引了。戈登说,当孩子们惹了祸,或是引发社会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责备他们的父母,觉得这都是父母的错,是父母们养育了这些滥用暴力、行凶杀人的青少年。这些父母受到的全是责备,却得不到有效的指导。
正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优于他人一样,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于别人的孩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一对父母都采取了行动付出了努力。但是,因为父母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一一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学校来培育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却没有一所学校培训父母让父母持证上岗,因此,如今的父母在养育孩子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时,还在使用他们的父母、祖辈所使用的方法。他们会振振有词地说:“我小时候我爹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我现在不也挺好的吗?”他们忽略了,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小时候简直有天壤之别,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理念和方法却一成不变,无异于刻舟求剑。
但是,父母们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迫使子女就犯的惟一方法,就是在孩子心中植入“恐惧”,孩子们因为害怕惩罚,或者害怕失去某种特权,而不得不屈服于家长。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了足够的反抗力量之后,会对家长的指令置若罔闻,甚至故意逆其道而行之的原因。其实,青春期的孩子并非要反抗他们的父母,他们只是要反抗某些几乎被全世界的父母所采用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其实,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应是建立在爱与尊重之上的,是温暖而亲密的,而不是像现在家庭中所呈现出的镇压、反抗式的。而且,这种镇压是极不公平的一一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两个大人,联手去镇压一个孩子,表面上看,结果只能有一种一一孩子小时候,当然是孩子输;孩子长大之后,就变成家长输了。但是,其实质是,家庭战争中没有赢家,每个人都输掉了彼此之间的爱和信任。
家庭,是讲情的地方,是需要走心的,为什么一旦教育起孩子来,就变成了鸡飞狗跳的战场了呢?为了帮助父母解决这个问题,戈登教给人们使用“我-信息”和“没有输家”的问题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对于处理我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特别有效。
其余还有郭明晓老师的《来自大西洋的飓风》,王跃老师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
另外,我还读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种灵修的书籍,我本是不太感兴趣的,但是,当我的心灵被生活和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深夜躺在床上,静静地读上几页,心灵便重新变得宁静愉悦起来。
文学类的书籍,读的较快,也就稍微多一些,比如杨绛的《我们仨》,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劳伦斯的《虹》,麦克福尔的《摆渡人》,萧红的《生死场》,萧乾的《皈依》,还有《张爱玲传》、《林徽因传》等。或许是年龄大了,总觉得读文学作品似乎收获不大——我的心灵,或许已经坚强到无需鸡汤滋养的程度了。反倒是一些难啃的专业书籍,更能引起我的阅读兴趣。
在文字中穿行,每一个日子,便都有了文字的芳香,这样,方不负清风明月,不负美好人生。
三、许下我的新年愿望
2017年已经悄然来临,新的一年,我心中有许多美好的愿望。首先,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我的母亲和儿子,每一个夜晚,我都可以哄他们入眠;每一个早晨,我都可以唤他们起床;每一顿饭,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吃——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第二个愿望,我希望在努力工作之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写一些随意散漫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是的,时间,时间,时间!如果老天可以赐给我更多的时间,那该多好啊!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尽管人到中年,生活的重压让我的舞姿不够优雅,尽管人生的舞台前无人为我鼓掌,但是,我依然会做一个安静的舞者,舞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文章转自新网师微信公众号,作者:肖卫霞 河南省滑县产业集聚区英民中学)(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微信公众号 swxjy_cdq 欢迎关注! )
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即教师的生命叙事。“生命就是书写一个故事(叙事);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从事教师职业就是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来展开与书写。” 新教育实验强调生命应“保持一种思与诗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叙事”。——《一个新教育教师的生命叙事——基于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个案研究》《新教育生命叙事的体裁与风格》、《生命叙事是什么,如何写?》、《新教育生命叙事的诗、思、史》《终结与开启――新教育榜样教师年度生命叙事选》
把教育过成诗的样子
作者|毛莹|武陟县一小
来源|新网师
春的羞涩,夏的蓬勃,秋的淋漓,冬的蓄势待发。四季如诗,心在诗路漫步。
2016年,我从花丛般的孩子们中间诗意走过。教育,因为理想而诗意、美好!
在我生命里放歌的那些书
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我静静地守着我的真,守着我的书,守着我的教室,静看草木冒翠,喜闻瓜果飘香。
2016年,我有一个梦想,继续提升我的语文课堂效率与魅力,于是大量有关语文课堂的书籍来到了我的身边。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让我站在大师的肩膀看语文教育;肖川主编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让我更加明白我的语文课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闫学的《给教师的阅读建议》,让我明白虽然是语文教师,我们也要经常要对课堂进行建构,重组,不能单线条往前走,要有计划,有层次通过不同区域的阅读面来重新建构自己的语文素养;于映潮的《致语文教师》是多么注重实效性,经常是抓住课文的关键词来解读课文,铺设课堂,让语文教学更明了、更实效;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谱》常常是以情促读、促理解、促进生命的感化。王荣生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更理性,他注重的是怎样从理论的高度,将课文的内容传递给学生……
在一本又一本书籍的刺激、碰撞下,我对语文课堂的视野、把控产生着质的飞跃。
有一本书,让我读出了语文课堂的大美,读得我欲罢不能——干国祥的《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
这本书分五大章来展示课例,分别是《经典小说篇》、《诗歌篇》、《散文篇》、《科普说明篇》、《思维与说话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语文课型,开篇是名著《西游记》选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课例展示。这本书大多数时间是我在教室里读完的,孩子们的数学课、音乐课、心安课,我就坐在教室的角落里静静地看我的书,一任孩子肆意喧闹,有时看得太入心了,读课堂类的书我也簌簌能落泪。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课堂里,我读出了干国祥老师对整本书《西游记》精熟的把握程度,读出了他对这一篇章在整个小说中的地位的掌握与运用。在干国祥老师的课堂上,我学会了如何带领学生细读文本,给文本进行批注,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在干国祥老师的课堂上读出人生的感悟。整个课堂高超地再现了孙悟空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过程,混沌未开的小猴儿是孙悟空的童蒙期——学生领袖美猴王学龄初期——青春叛逆期弼马温齐天大圣——最终成就斗战胜佛。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刚进一小的校门时,得知领导同事要来听我的课,一个月前我就开始紧张了,在临上课的几分钟更是紧张到恐惧,学校生活对我来说毫无幸福可言。但是一本又一本读下来,一节观摩课又一节观摩听下来,自己一节又一节地挑战公开课,学习,反思,实践,我爱上了语文课堂,一个可以让生命尽情绽放的地方。我愿意把在书上领会到的东西,揉进教学设计里,我现在的语文课堂,我不敢说有多好,多高超,但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同事、领导坐在我的课堂里,我的心里没有了恐惧,更多的是兴奋,是享受,我享受和通过我对课堂的引领,与孩子们一起打开知识的殿堂的时刻,建立生命成长的密码。在课堂上,我们师生会因一起历经知识的山水迷雾后,最终站到山顶而会心拥抱,会在晨诵《我是苹果》时,师生一起想起我们的班诗《向着明亮那方》,这就是阅读的魅力,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美丽。
除了技术性的书籍指导,我还愿意亲近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要想让自己在教育的路远走,一定要在教育前辈的思想里浸润。朱永新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朱永新《新教育》、孙云晓《习惯养成有方法》、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英国尼尔的《夏山学校》都给带来了教育上的温暖。教育不是枯燥的,不是冰冷的,教育是由浪漫到思再到诗的一种美好境界。
今年夏天到一中参加高招服务工作,趁中午休息的间隙,我第五次捧起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在一中的绿杨荫里、安湖边上,都留下了小豆豆的美好事迹。《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特别纯净,特别美好的童话般的真实的教育故事。小豆豆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了教育,在校园的一棵长满翠绿肥嫩的松针的松树下,我动情地读着小豆豆,读着读着,小豆豆仿佛从农田里,来到了我所在的松树林,再抬眼看那缀满晶莹露珠的松针,听鸟儿在林间跳跃鸣叫,那读书的感觉真是太妙了。
读书的老师,是可以把自己的工作过成诗的样子。
读尼尔的《夏山学校》时,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叹自己有教育家的潜质,我与作者的观念是那样不谋而合。书就是这样奇妙,你越读越自信,越读越快乐,越读越美好!
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更容易温润我们的内心。曹禺的剧本合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俄国的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老舍的《四世同堂》,曲黎敏对话诗经《诗经:越古老,越美好》一一在我的生命中流淌。曲黎敏的《对话诗经》,我们可以明了女性在婚姻中所处的角度,女性怎样才能使自己拥有幸福,温润而独立永远是女性熠熠生辉的不二法宝。
这类书籍的阅读能够带给我们生活的情趣,我们会按照书中理想人物的活法去活,我们的生活即便是被埋在了“油盐酱醋”里,也依然觉得是如此地诗意。
让书香弥漫教室
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一定会培养一班爱读书的孩子。
新教育晨诵、午读课程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读书载体。早晨,诵着诗歌,叫醒太阳。午后触摸着多彩的绘本,开启我们的多向思维,就这样从2016年的第一天走到年末,在这365天里啊,多少诗歌,多少或美丽或感伤的故事,与孩子们、老师的生命发生交际,发生碰撞,新教育课程,让我们诗意走过教育的春夏秋冬。
在每天清晨,我们师生一起《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不论我们是过去怎样,现在怎样,我们都会向着明亮,做最奋力向上,向光的自己,给社会一个阳光的少年。
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我们诵读诗歌《云》
云是
走动的鞋子。
走过高山,
走过大海,
走过很多地方。
轻飘飘的鞋子,
走过的路,
一点痕迹都没有。
在下雨天我们就读《小雨滴》
小雨滴从老远老远的地方跑来
跑到我家门前
有的敲敲厚厚的木瓜叶
有的去踩踩满地的睡莲
还有些在瓦片上跳舞
或躲在树林子里说悄悄话
在炎炎夏日,我们读《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
就绽开万朵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
就奏出万种声……
……
在中秋节里我们就读
月儿斜,
中秋节,
又吃月饼又供兔儿爷。
穿新袜,换新鞋,
也跟奶,
也跟姐,
上趟前门逛趟街
首首诗歌都是那么贴近小孩子的心理,有趣、有韵又美丽。诗意在不经意之间已经种植在孩子们心间。
午后时光的绘本故事,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暖暖的回忆,更在一张张别出心裁地图画中,点石成金的语言中,令我们师生脑洞大开。
绘本故事《搬过来搬过去》,长颈鹿与鳄鱼恋爱了,他们搬进了鳄鱼的家,长颈鹿的个子太高了,到了鳄鱼家处处碰壁,头只能安放在屋门之外,孩子们替他们着急,然后孩子们就给他们出主意,去长颈鹿家比较合适,长颈鹿与鳄鱼也这么想,孩子们与作者想到一起了,别提有多自豪了,接着有聪明的孩子就开始为鳄鱼担心了,果然鳄鱼根本无法与长颈鹿共进餐,最后大家一起想办法,想啊想,鳄鱼与长颈鹿一起把房子改造成了深浅游泳池。阅读与智慧的碰撞,阅读与思维的开发,阅读与生命的包容性都给了孩子们。
这一年,有太多的绘本故事在我们生命中流淌。《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这不是我的帽子》、《花婆婆》、《鱼就是鱼》、《生气汤》等等等等。
班里的孩子,有的好动,在课堂上坐不住,有的腼腆,从来不敢主动发言,但是在绘本故事里,他们都是多么地专注,眼睛里是有光在闪亮的。
让书香滋润家庭
语文的学习不止是多会做题,我们要让孩子对字词有敏感度,这敏感度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听写带来的,它是孩子在阅读中,在情感的共鸣中产生的。我们更要给孩子一个母语的情怀,所以除了通过精彩的语文课堂,经典童书的浸润更是不能错过。
我深知教育光靠教师一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的背后是一群懂教育的家长,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够轻松很多,家是孩子的温馨港湾,孩子的很多习性都来自于家长的濡染,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优秀的父母。
我从一年级起,就开始给家长推荐我的校讯通博客,让家长们去看我的教育观念,接着我开始给家长推荐适合家长阅读的书籍,当家长能够捧起书来看的时候,我们的背后就会出现一堵而又温暖的墙,没有一本教育的书,是让家长不配合老师的,也没有一本书是让家长联合孩子来策反老师的,相反,家长越读书越能够了解教育,理解教育,理解教师。也不会一味地要求孩子死读书。
为了促进家长读书,我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了《窗边的小豆豆》的亲子共读,在共读中,家长们写阅读心得,在学期末,我召集所有的家长来教室进行亲子共读交流会。
我们的亲子共读交流会就在暑假来临的前几天,班里的妈妈们都从小豆豆的妈妈身上找到了榜样的力量,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巴学园的校园里,家长们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与教师。她们也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教会孩子们知识,更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好奇心。
暑假里的百日阅读,家长陪着孩子读了不少的经典图书,可贵的是家长们能够给孩子选择有关自然、科普类的书,孩子们在暑假里将自然、认知、生命融合到一起了。
其实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孩子是否能够走远,跟他的父母有太大的关系,我们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是否能够更顺利往前走,也跟背后的家长有很大的关系,于是从接这个班开始,我就有意地给家长灌输阅读的观念,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家长交流的机会。
这不,寒假还没到,家长们又开始催我给孩子们推荐阅读书单了。
让平凡的日子闪亮
教育,我的热情不负你,就这样不离不弃,美好地向前走着,忽然之间,花儿开了。
教师就该读书,语文教师就该日不间断地写作。我的阅读的故事在不经意中打动了我们焦作的硕果老师,硕果老师在再三地斟酌下,邀请我参加了2016年的乡村教育公益行的焦作新教育开放日的演讲汇报工作。我诚惶诚恐,我那么平凡,那么不起眼,怎么敢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位优秀教师面前耍大刀呢,可是没想到我的读书汇报《花开有梦》,得到了那么多专家、领导、老师的认可。因此,我也结实了更多地新教育人。
由于喜欢不断地提升自己,我还有幸被教育时报的刘总编邀请参加他们报社主办的“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我有幸成了闫学老师的学生,闫老师用一周的时间,手把手教我们解读文本,教我们用阅读提升自己,教我们上出美丽课堂。
张硕果老师给了我在种子研训营的舞台上做代鲲鹏老师学生的机会,代老师的公开课《苏东坡诗词赏析》。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重生,在学习中,我们的脚步更加地坚定而踏实。
十一月,自己的文章《花开有梦》被新教育杂志《教育读写生活》收录。
这学期,孩子们的期中成绩居然还能位居全年级第一。在诗意教育路上行走,我本不想收获什么,只想优雅美丽地向前走着,没想到教育其实不是腥风血雨的,他是喜欢温润、诗意的。
展望2017,让我的小杨树们吐露美好
2016年,我们小杨树班由一年级下学期走向二年级上学期,我在教学中更多地是给孩子们注入美好,积淀美好,没有过多地去挖掘美好,展示孩子们的美好。
2017年,孩子们将由二年级下期走进三年级,在诗歌与书籍的滋润下,孩子们应该可以将濡染过的书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流注笔端,创造美好,珍存美好!
2017年,让我们师生走出校门,敞开胸怀,接受阳光的普照,追寻花儿的芳香,细听鸟悦虫鸣,穿越草地绿杨,感知大自然的伟大恩赐。
我将会把每一次走出校门的活动,精心策划成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聆听窗外事,耳闻目睹,再从笔端流泻出自己的收获与见解。
工作着的女人是美丽的,思考着的女人是魅力的,用书香濡染出来的女人是优雅的。2017年,带着书籍,揽着月亮,继续前行!
(文章转自新网师微信公众号, 作者:毛莹,武陟县木城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微信公众号 swxjy_cdq 欢迎关注! )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