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的岁月在前面召唤

龚锦辉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故事汇]


        站在教室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新教育》(《新教育实验的奥秘何在?新教育之光——《教育》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在哪里?——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差别》)


未来的岁月在前面召唤

海南中学  龚锦辉


        2013年,当了17年乡村教师的我,因工作调动,来到了海南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新教育气息:这里,不仅有雅致大气的书香文化,还有令我赞叹的完美教室和理想课堂,更有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殷卫娟老师,以及仰慕已久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施俊进、沈烨萍等名师。初到海南,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激动的,因为未来的教育生涯将重新开启,我知道,海南将再次点燃我的生命,而这一次,注定会和新教育有个美好的约会。


        不知道是领导的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初到海南中学,我就有幸和新教育榜样教师殷卫娟、特级教师沈烨萍同轨上课,更巧的是,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一年里,我耳濡目染了她们奇迹树班完美教室缔造过程,也跟随她们一起书写着生命的传奇,见证了一个个奇迹诞生的感动瞬间。经过一年的交流学习,2014年,我主动请缨,干回班主任的老本行。


        我在心里暗暗地吸了一口气,这一次,我也要点亮新教育的梦想,创造属于我的奇迹。


        于是,2014年暑期开始,在新教育的引领下,开始了我新的生命旅程。



        共读,编写共同的语言编码


        二十年多前上大学的时候,教我们写作的韦晓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本书,书名是《海鸥乔纳森》,我清楚地记得,她花了1个多小时,为我们朗读了这本书的全部文字,我一下子喜欢上了“海鸥”这个名字。海鸥说:


        未来的岁月在前面召唤,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谁还能比探索一种生活意义,一种崇高的生活目标更负责任呢?


        之后的二十年多年,“海鸥”情结一直伴随着我,它陪伴我不断阅读和写作,我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文学梦。然而二十年来,我却始终没有机会再读过这本书,直到2014年,机缘巧合,《海鸥乔纳森》竟然成为我们这一届初一年级的共读书。这似乎是天意,海鸥就很自然地成为我们的班级名。未来的岁月在前面召唤,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只自由的海鸥,向着未来展翅飞翔。


        海鸥之名源自于文学梦,海鸥班必须要在阅读上走得更远。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生命本身的需求;阅读,是对生命的化妆。所以,我要尽我所能,带领孩子们阅读。



        三年来,1000多个日子,我坚定地领着孩子穿越于一部又一部的经典,过着一种灵魂飞翔的生活。


        我们共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理查德的《海鸥乔纳森》,我们一起做批注,一起写赏析,为海鸥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而欢呼,海鸥成为我们的阅读符号。


        读完《海鸥乔纳森》,初一我们又共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绿山墙的安妮》、《简爱》、《老人与海》、《芒果街上的小屋》、《最后一片叶子》、《布鲁克林有棵树》、《生如夏花》、《顾城的诗》、《目送》……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发达的讯息为我们推荐了很多一流的课外阅读书目。“不限制孩子们的自主选择权,不要低估他们的辨别能力”是我一贯的观点,只要孩子喜欢的,尽可以阅读。初二年级,我们共读了《世说新语》、选读了《唐诗三百首》、《论语》等书,初三年级,我们又共读了《平凡的世界》、选读了《史记》等书。事实上,孩子们的阅读从初二起,开始逐渐分化,他们的课外书单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他们的书目无比丰富,《水浒传》、《哈利波特系列》津津乐道,《倚天屠龙记》、《萧十一郎》等武侠经典构筑起侠客梦,《拿破仑传》、《曼德拉传》等人物传记也掀起浪潮,《时间简史》、《源氏物语》竟也摆上案头。



        为了实现知性阅读,拓展阅读深度,我们从课堂上开始共读之旅。我们的做法是:在书中边读边划边批注——在主要人物的主要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等的边上注明你所揣摩到的人物形象特点,不断挖掘主人公人性的丰富性,同一点不重复。我们推进读写结合,进行形式多样的仿写,小到仿写一个容貌,一个短句,大到仿写一个人,一个章节;写各种各样的赏析文字,譬如结构赏析,文字赏析,内容赏析,形象赏析,手法赏析。从宏观的大部头文学书籍逐渐微观到一小篇抒情散文,从只是关注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到体会感人至深催人奋发的情感,循序渐进引导孩子们沉醉于文字的世界。


        我们还改造课表!感谢我们英明的校长给了我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让我比较自由地实施共读课程,这是我改造之后的课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晨读

唐诗


唐诗


自由朗读

第一节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第二节






第三节



《世说新语》阅读课



第四节





《世说新语》阅读课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世说新语》阅读交流





第八节





作文讲评课


在海鸥班,一个星期6节语文课,只有两节学的是课本的内容,其余的课都是课外拓展的阅读指导和分享。


        三年下来,海鸥班孩子们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初中三年,海鸥班的阅读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海鸥班的孩子人人制订阅读计划,每学期课外至少阅读10部文学类书籍,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我们推出了阅读奖励措施:超过10部不满15部的,购书免单,书的所有权归班级,超过15部的,所有权归自己且全部免单。


        我们班有一个叫袁姝的女生,超级喜欢阅读,疯狂的阅读习惯从小学一直保持到初三中考,初三毕业的时候,她读过的书已经超过千本,她每个月都会列出下月要看的书单,然后由家长网购,她阅读面极广,胡兰成、陈丹青、高阳、毛姆、台静农、藤泽闰平、刘瑜等一些很少进入一般读者视野的书她也读得精精有味。广泛的阅读让她具有了超乎同龄人的学习能力。


        三年的朝夕相处,凡是孩子们热议的、书包里的藏书我都尽量去读,因为共读,我们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不知不觉的三年阅读,家里的藏书已经摆满了一架书橱。为了做一个更好的专业语文老师,专业刊物成为我的必修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是我每年必订的杂志。为了增加自己的教育底蕴,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我开始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关承华《凭什么让学生服你》等教育专业书籍。


        海鸥班的三年,阅读已成为我和孩子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共写,记录精彩的生命轨迹


        我对孩子们说,要想拥有诗和远方,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写作。三年里,我带学生共写,完成了6本共读共写成果集。


        海鸥班的每个孩子每学期都要编写个人作品集,编写班级作品集。我们利用电子邮箱、微信、班级博客,每周一作,每周一评。甚至有一段时间,每天一篇作文。暮省写作,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们看似增加了学习任务,但都乐在其中,写作水平日渐提升。


        我们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分组。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分成12小组,每组1号为组长。


        第二步:布置作文。周五,我布置作文题,双休日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步:发送。周日晚前发送给所在小组组长(一般4人一小组,4人分A、B、C、D四个层次),组长收齐后筛选,至少推荐一篇发给老师,并附上推荐语。


        第四步:收件编辑。周日晚我查收组长推荐作文,一般可以收到20篇作文,进行整理编辑排版。


        第五步:印刷分发,相互点评。周一早上印刷发给每一个同学,有时候全部匿名,全班阅读,推荐你认为最好的三篇作文。


        第六步:推荐入库。推荐点评之后,要求被推荐同学修改再次发送,这样的作文就会被收集到《班级作品集》中。


        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基本可以写到20篇作文,到临近期末的一个月里,开始布置每人完成一本《个人作品集》,要有书名、前言、目录、内容、后记、插图等,同时布置几个优秀写手编辑完成《班级作品集》,也要有个性化的书名、前言、目录、内容、后记、插图等。每个期末的最后一个月,是每个学生最忙碌、最充实、最快乐、最发愁、最有创意的时期。在期末庆典时,当老师把孩子们自己用一个学期心血凝聚而成的一本本作品集放到家长手里的时候,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是最幸福的时光。


        三年里,学生公开发表的文章一共有36篇,师生共创的“世说新语”体评语曾引发轰动。我写学生:“汝清有鉴识,且神气融散,神姿高彻,如瑶村琼树,吾以为汝尚约且清通。若论才华,汝只在吾之上,不在吾之下也。”孩子写我:“龚老有令誉,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吾闻其语皆似醍醐灌顶,清泉洗涤,混沌不存。龚每乘风入室,悄无声息,每臧否人物,色狰狞,义愤填膺。”


        在校长的慷慨支持下,我们的班级作品集《匆匆2014》、《童心里的老房子》、《成长》、《岁月有梦》、《岁月留痕》、《三年光阴》,居然由学校出资帮我们正式地印刷了!


        为了作出示范,激励学生写作,我也加入了他们的写作行列。三年里,我申报了关于写作研究的2个海门市级课题和1个省级课题,和学生一起写作,在共写中发现问题,寻找亮点。班级的每一本作品集序言,必不少于4000字。毕业的时候,我写了一篇1万字的《三年》,感动了所有学生和家长。三年里,我一共留下了100多万文字。


        阅读和写作,造就了海鸥班级博客的诞生,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班级博客上的文章,已经有2700多篇!三年的写作,记录了我们的欢歌和泪水,记录了我们的荣耀和悲伤,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和感悟,记录了我们精彩的生命轨迹。



        共同生活,编织幸福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认为课程即生活,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的教育生活。海鸥班的班本课程研发为孩子们编织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游学课程,领略世界之美。2015年5月,我们第一次游学的目的地就定在了4000多公里外的新加坡。我们自己制订游学方案,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地理资料,列出旅途生活细节、出行礼仪,统一规划路线、行动要求,还请来专职导游为我们讲解游学细则。异国他乡10天的独立生活,对一群从未远离父亲、远离国土的14岁孩子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然而,10天下来,他们的脸上全都写满肆意的微笑。新加坡的每一个地方都定格为一个经典的瞬间。10天,父母怀里的宝贝蜕变成独立的少年。


        之后,我们又去过很多地方游学:崇明的森林公园里,飘荡着孩子们童年最后的微笑;南京的夫子庙,我们发现了《世说新语》里那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对联;杭州的富春江上,回响着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经典诵读的声音。


        海鸥论坛,培养卓越口才。海鸥班有一本经典读物《世说新语》,这本书的阅读催生了我们班的海鸥论坛。《世说新语》全书400多个小故事,人物形象数不胜数,相互关系错综复杂,随着我们共读的深入,研究性阅读成为主攻的方向,诞生了一月一次《世说新语》主题班级论坛。论坛上,主讲学生围绕《世说新语》的一个点,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断挖掘,学生在主题论坛基础上,创作并发表了好几篇关于《世说新语》的研究性论文——《论世说新语中的酒文化》、《世说新语中的婚姻关系》、《略论世说新语中的礼仪文化》、《略论嵇康》等。


        生命庆典,擦亮每个日子。每个学期的期末庆典,是海鸥班孩子们飞翔的舞台。生命成长叙事、个人作品集展示、阅读之星颁奖是我们三个固定项目。那一刻,期末成绩早已不是评判标准,生命拔节的声音,沉甸甸的文字,一群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身影,连缀起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学期。


        共育课程,激活教育磁场。海鸥班的三年不止有师生,家长们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当班级需要的时候,很多家长主动担任志愿者,为班级排忧解难,他们给我了莫大的帮助和支持。外出游学,有家长忙前忙后的身影;社团课上,有家长专业的指导;青春仪式,有家长美好的祝愿。我们进入初三,每天晚上都有一个家长准时来管理班级,厚厚的一本《家长看班日记》,记录了初三的日日夜夜,特别是临近中考的一段时间,多位家长前来陪读,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三年来,行动的我们,在家校合作共育的磁场之中,放射出了生命的最大能量。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浸润在新教育的理想世界里,三年的时间倏然而过。三年,我见证着海鸥班孩子的成长,海鸥班孩子也见证着我的成长,我们共同收获了许许多多额外的奖赏。


        2016年,作为一个刚进入市区学校三年的乡镇教师,被聘任为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三年来,我主持或参与了3个省级课题、3个海门市课题。我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语文专业论文10多篇;2017年在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17年,我又获得海门市初中语文优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同年作为班主任参加海门市优秀班会课评比,又获一等奖第一名,参加南通市优秀班会课评比又获一等奖。2017年,我被评为海门市学科带头人。


        中考前夕,我们还摘得了一项班级最高的荣誉——南通市优秀班集体。更令人欣喜的是,去年中考,海鸥班的学生迎来了生命的隆重庆典。中考成绩公布,海鸥班取得了巨大成功:14名学生一举考上江苏省一流名校——海门中学,一名学生摘取了全市中考女状元的桂冠,1名学生去上海参加中考,考上上海市重点高中——建平西中学,更有一人远赴杭州考上全国只招30人的浙江音乐学院附中,这份沉甸甸的成绩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孩子们的优秀也成全了我的生命价值。


        如今,新的一届海鸥班又开始振翅飞翔,我深知:未来的岁月在前面召唤,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文章来自海门新教育培训中心,著作权属作者本人,各媒体刊用须经本人同意,向作者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