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和教育要做的无非这件事——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

李希贵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什么是学校?一句话:学校是孩子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在学校里先活一遍? 因为在学校这个地方,犯错没有风险。


不是简单的使学生学到什么,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使他越来越多的探索自己的可能性,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选择。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

学校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学会选择;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一旦有了目标,你就有了动力,也就是让孩子装配上属于自己的发动机。

我们的学校教育其实是和家长、和社会共同合作,来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唤醒自我。

在整个学校生活当中,都要最大限度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位学生。只有在选择的过程中人才能学会选择。一定是靠自己体验,才有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什么是上学? 上学不是来背书刷题,上学是学会认识世界、学会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己的CEO。 

在我们看来,其实学校和教育无非就干这么一件事—— 帮助孩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通过学会选择和放弃,来真正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里边装配动力、边安上刹车。——李希贵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


学校和教育要做的无非这件事

作者〡李希贵
来源〡“得到”APP


近日,四十多位得到老师集体参访了著名的北京十一学校,与教育家李希贵校长交流关于学校建设、基础教育创新和学生培养方面的话题。对这些全社会都极为关切的教育问题,李希贵校长在十一学校过去12年令人瞩目的教育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分享了他的体会。 


01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学校?


一句话:学校是孩子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在学校里先活一遍? 


因为在学校这个地方,犯错没有风险。或者说犯错的成本很低。学校安全地给成长中的孩子划出边界,在边界里边什么都可以有:有成功有失败有挫折有迷茫,所有未来在真实社会里一个人可能遇到的情况,最好都让他们在学校里先体验一遍。 


有时候,孩子做错了,这样就有可能发生冲突,但是没关系,学校要接受这种情况。没有体验就不可能成长,在学校期间的体验是不分好坏的,每种体验都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价值。 


家长代替不了孩子的体验,无论你跟他们说什么,他永远、也只能去自己重新再来一遍。 


你会看到世界上各个国家虽然学制是不一样的,比如俄罗斯小学四年、我们是六年、美国大部分是五年,但是到基础教育结束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框定在18岁。这并不是因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知识、能力都需要学到18岁。而是到18岁,一个人的动力体系和制动体系基本上就达到平衡了。也就是说你的发动机和刹车基本上能匹配了,这个时候才把你放到社会上。但是比如有的国家还有一个规定,就是21岁之前不能喝酒。因为喝酒了之后,可能你的刹车系统又失灵了。 


这就是基础教育,需要为一个人在成年之前提供全部社会生活的体验。提前“预活”了一遍了,知道社会是怎么回事了,然后放飞。 


我们教育工作的挑战就是应对这个问题:怎么能够把一个学校在最大限度上变得更像一个社会呢? 


下图是一个媒体人在十一学校观察到的一个瞬间,他说:“校学生会接受监察委员们的工作质询,学生媒体在旁听、然后要求发言,监察委同意,学生会反对,媒体就拿出学代会章程,根据规定要求发言……一个中学校园里的权力制衡的民主生活的操作,让人对零零后一代充满期待。” (《今天,我们为什么亟需开展公民教育——现代教育的两大支柱: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



这样的场景在十一学校比比皆是,它怎么出来的呢?靠课程体系。 


02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课程?


一个中学会有多少门课程?十个?二十个?在传统学校有十几门课程就够了,但是在十一学校有300多门课程。 


为什么要开发这么多课程呢?因为,课程就是经典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正如这张表格所呈现的一样,我们有分层课程、分类课程、层类融合课程、综合课程、游学课程、特需课程、家教共建课程。 (《研发卓越课程,创造卓越人生》)


一个孩子想要用十二年基础教育的时间,要把人生过一遍,那怎么可能呢?并不是纯靠自然发生,我们需要通过把社会生活中那些典型的部分抽取出来进行浓缩和提纯,把它变成学校的课程,这样才可能在12年里完成这个任务。  



那么,在设计、规划和开发课程的时候,就要考虑到: 


第一,在社会这个领域和各种情形。


第二,每个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以及基于他们未来不同的成长路径、有可能需要的社会场景。 


当我们基于这样两个维度来开发课程的时候,才能实现这样一张课程表。这样一张课表的意义是什么呢? 


是帮助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展开人生的宽度。 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十一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主张提前学习,也比较反对以加速学习为特色的补习班,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学习并没有增加学生的宽度,而只是在增加进度、增加深度。 


这样导致它过早地放弃了孩子们在特定年龄段的各种可能性,使他们一头扎进一个所谓特定的成长路线上不可逆转。当他生命的多样性被压制、他应该涉猎的宽度也被封死的时候,他就会盲目地判断自己的能力。一旦此路不通,换跑道的机会窗口就被关闭了。


我们为什么也不主张把一个孩子特别弱的学科硬要补到非常好的程度?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事儿机会成本太高,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强行遮蔽了孩子真实的状态,它给孩子包括家长一个错误的暗示,认为这个学科我还可以,未来也可以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他是什么样,我们就应该接受他本来的样子,可以做的是帮他选择一个合适的跑道,这是保证他未来人生可以持续成功的前提,因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对了。 


我们来看这三个学生,这三个学生都是喜欢音乐。在传统的学校里我相信他们就是几个同样喜欢音乐的孩子。但是这个标签其实是非常抽象和笼统的。而在十一学校这三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唤醒自己独有的音乐天赋的舞台。 


第一个孩子是王凯基。 



他在高二的时候,一年有一半时间在录音棚里,他就是一个一听到音乐就走不动路的人,非常痴迷音乐创作。我们就完全鼓励他泡在录音棚里。后来他从十一学校考入了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现在美国继续音乐创作方面的深造。 


第二个孩子是吴汉霄。 



他接任了我们学校一个很受欢迎的拜占庭街舞社团,他也热爱音乐,但那是因为他在社团运作中感受到自己的领导力,所以他坚定了未来要当音乐制作人的理想。他不是自己去创造音乐,他想弄一批人来创作音乐,他当制作人。所以他从美国流行音乐学院毕业后,现在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录音棚和音乐厂牌。


第三个孩子是陈仲熠。 



他是学校的大型活动的技术总监。学校没有一个老师在音响、灯光编程方面的技术能超过他。所以他从国内大学毕业之后,现在网易杭州总部雷火工作室,从事游戏音乐制作。 


这才是课程体系的意义。不是简单的使学生学到什么,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使他越来越多的探索自己的可能性,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选择。这才叫上学,不是被学上。 

03

第三个问题,什么叫上学?


在整个学校生活当中,都要最大限度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位学生。 


比如说选课,有很多热门抢手的课,你不可能每一个学期一选就选上,那怎么分配席位呢?我们就给每一个学生一百块钱的选课基金,如果你有特别想选的课,就把这一百块钱全压上,一般来说就成功了。我前天碰到一个学生,他特别喜欢篮球,押上33块就选上了,他还特别喜欢机器人,押了22块也选上了,结果后来那些他没舍得花钱的就没选上。对学生来说,这些课程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自己会特别看重。 


再比如,我们有260多个学生社团,在初一新入校的时候,一定会出现1/4的孩子盲目选择,有时候一口气选五个社团。我们老师并不会去提醒他,也不去硬性规定不能多选。为什么?因为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不是规定出来的,我们学校应该给他这种未来社会生活的真相和常态。结果最多两个星期这种孩子就受不了了,因为每个社团都有任务,他发现没法应对,他必须慢慢放弃。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学会了怎么做取舍。 


只有在选择的过程中人才能学会选择。一定是靠自己体验,才有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现在好多孩子为什么容易轻生?因为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他天天为爸妈活着,每一分钟被爸妈所控制,这样的人生不是他的,所以跳楼也是为他爸妈跳楼。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一个学生他自己完整的人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十一学校校园里过去的路标是这个样子,每一个路口都会告诉你向哪走。后来为了体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把路标就换成这个样子:不告诉你怎么走,但是告诉你整个学校的全貌,又告诉你现在处于哪里。至于说你想选哪一条路,完全按照你自己的规划和你自己的方便。这事儿很小,但是很重要。教育的变革光有理念不行,必须从行为上改变才行。 


所以什么是上学? 


上学不是来背书刷题,上学是学会认识世界、学会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己的CEO。 



04

第四个问题,什么是教育?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想说句真心话:其实,教育承担不了那么多任务,现在我们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有好多家长在研究孩子教育的时候,不是帮孩子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只是帮孩子选一个学校。对不对?家长想的真的是教育问题吗?不是,是择校问题。家长们焦虑的都是幼儿园送到一个什么好学校,小学送到一个什么好学校,初中送到一个什么好学校。我们过多地认为学校会改变孩子,学校会确保孩子成功。 


不是的,不要相信这些。 


根据法国一个社会学研究成果,学校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只有15%的作用。它跟孩子的成长、成功,只有相关性。唯一和孩子成功成长有因果关系的是家庭。什么样的家庭才会塑造什么样的孩子。(《新教育,智慧爱|与孩子一起成长》)


学校是用来帮你的,因为父母语文挺强,但你不懂数学,所以学校就帮你。因为你要上班没有时间,所以学校就帮你。学校无非是起这么一个作用,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些神奇的作用。


我们的学校教育其实是和家长、和社会共同合作,来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唤醒自我。 


有个孩子叫黄婧怡,她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二,一直拒绝艺术。我不知道原因,反正她就是感觉自己毫无艺术细胞。但是学校规定每一个孩子在高中或者初中的六个学期里,至少有一个学期要必修戏剧课:扮演一个角色,承担一项剧务。因为我们认为戏剧课是能打开自己的课程,人只要能上一次舞台就能打开自己。她被迫无奈就选了话剧《雷雨》,扮演了繁漪,当然同一批扮演繁漪的有六个学生呢,所以她也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谁知道一上舞台她完全就变了。她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灵魂是属于舞台的,或许我一直都把它藏起来,我的血液里还是窜动着那样的因子,让我觉得已经依赖上了舞台上的那种感觉。这已经不是一门选修,或许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经历。尽管那段独白没有镁光灯的陪伴,但是我也知道了,有那样一个灵魂,是为镁光灯而存在的。” 


我相信这个17岁突然唤醒了自己身上的艺术细胞的孩子,她未来的人生会更加精彩,因为有艺术的陪伴。 


另一个叫许珂的孩子,她在初中的时候一直认为自己数学不咋地,因为初中数学比较容易,全班学生有一多半都考满分了,她才90来分,她就非常懊恼,因为感觉自己数学不好、特别粗心。到了高一选课走班,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前测,根据自己的水平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编者注:十一学校所有基础必修课,在任何一个年级都按照学术难度分为1到5级,如高一物理,艺术方向的学生可以修物理1,因为物理1和2能够满足高考水平,而未来有志于从事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就可以选择修物理5)。结果她在年级进入前10%的位置,所以数学她就选了难度最高的数学5。结果一进入数学5的学习,大家考90来分,她也考90,但是大家考60来分,她还90分,大家考40来分,她还90来分,她才发现自己数学不得了。 


假设我们的高中还是和过去她初中的时候一样,全年级还是学一样的数学,也许她永远不会知道她数学有天赋,未来居然可以上数学系。 


孩子的潜能的发现,不是用眼睛,比如让我看看你的潜能是什么?这肯定看不到。必须靠他的经历。他一去尝试,有没有潜能马上就自然会显现出来,所以学校需要把这样的过程给孩子。英国的著名作家罗宾逊说:人的潜能犹如矿产资源,埋得很深。 
 
所以,在每一个窗口期,当你发现孩子短板的时候,要尽快去寻找他可能发展出长板的地方。我们好多老师,包括好多家长,都特别习惯盯孩子的短板,而且盯住就不放。一直把孩子盯得心里发毛,完全没有了自知、没有了自信,最后失掉了自我。所以我们眼睛一定要“转”得快一点,看到一个短板就立马去寻找,他肯定有长板。数学不好的孩子,经常是艺术特别好,又或者是美食家,这不都挺好么? 


我们怎样在每一个窗口期发现孩子的长板?教育学的研究来看,这确实有基本规律。比如说3到8岁是发现孩子艺术和体育天赋的敏感期,这个期间家长应该带他最大限度的去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篮球试一试,足球试一试,芭蕾试一试,滑冰试一试。有些项目你一试就知道了,不行两个星期就算了,有天赋的那些项目就可以长期投入学习,这样孩子学得又快又自信。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智慧,培养自由而完整的人》)


5月20号是十一学校的唤醒日。为什么把这一天当作学校的唤醒日呢?是因为一个学生的故事。 


这个学生从外校考到十一学校之后,数学比较弱,所以在整个高一这一年内,因为忙活追数学成绩搞得特别没有自信,特别没有成就感,他认为自己就是学渣。到高一结束要升高二的时候,因为历史还是语文老师的一个作业,他偶尔画了两幅漫画,被老师当作样板贴在了教室。然后立刻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追捧,成了小明星。请注意,他此前从没学过画画,也从来没人注意过他的这个长板。 


接下来高二的一年时间,他就选修了我们的绘画课程、设计课程。然后5月20号我们就在学校里给他搞了一个画展,因为画画好的学生十一学校有很多,但是大量的都是从小就学画。但这个学生不一样,因为他是在学校里被唤醒了,被发现了,所以特别值得被鼓励。后来他被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也是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学院录取了。再后来,520就变成了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把这一天定为唤醒日。 


所以,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 


前面我们说,学校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学会选择;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一旦有了目标,你就有了动力,也就是让孩子装配上属于自己的发动机。 


在我们看来,其实学校和教育无非就干这么一件事—— 


帮助孩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通过学会选择和放弃,来真正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里边装配动力、边安上刹车。 


有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我相信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学多少东西这事儿反而没那么重要,因为学习会是他一生的事儿。  (《新教育实验的关键因子——新教育是怎样提升教育品质的,它的突破点、生长点、动力源是什么?》)


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妨想一想我们自己,看一看我们身边的人,哪一些人是因为上了一个好大学而就成功的?即使在名校里面,不成功的、平庸的甚至糟糕的,多着呢。 


成功者必然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特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离开学校之后,始终愿意学习,然后不断的去自我成长,接受新的事物。 


因为他们已经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为自己装配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内动力,有非常明晰的目标感。所以英国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他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终生成长,从未长大。” (《学习的本质与深度学习——开启深度学习基因的六把钥匙》)

延伸阅读——

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 

作者|李希贵


校长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管理到底为了什么?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即管理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说得质朴一点,管理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激发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校长转身,学校才会转型

曾经看到过一个调查结果,让一些中学老师写下他们眼中对校长的印象,结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忙碌、权利、敬业。当我们把这个情况告诉业内的朋友们时,他们中竟有不少人以为,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结果,如果另选一些地区或者学校,可能会有许多负面的评价出现在调查结论里。

这样的结果和这样的议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学校管理的尴尬,应该说,我们的校长队伍大都是从优秀老师中成长起来的,从整体素质上说,他们属整个社会的精英群体,其敬业精神也基本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但是,当把他们放在一个领导岗位上来审视的时候,却大都难以满足人们应有的期待。

自1987年以来,美国著名的领导力研究专家库泽斯和波斯纳,在20多年的时间里针对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期望进行了四次调查,其中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在他们愿意追随的领导者身上他们最想看到的7种品质”是什么。

尽管20多年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汇总的结果表明,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期望却表现出出奇的稳定,排在前7位一直是忠诚、有前瞻性、有激情、有能力、聪明、公平、正直。研究者通过若干案例证明,这些正是受人尊敬的领导者品质,也当然成为产生领导力的源泉。

我们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20多年前的时代,我们的组织也已不再是一个封闭低效的组织,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如此多样,不同文化不同观点早已潜入每一个人的大脑并不停地交锋。学校作为知识型组织表现得更加突出,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应对今日的校园已变得捉襟见肘。

我们的校长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大都希望学校的一切都要在自己的计划安排、检查控制下运转,常常过分高估了自己的权力却忽视了每一位员工在校园里的分量。于是,“忙碌”便成为必然,“权力”就成为自己惯用的武器,而“敬业”是在老师们筛掉了所有对领导正面评价的词汇后的唯一选择。

我们的校长对自己的要求又太低,大都不太反思自己,忽视人格魅力在管理中的地位,自我管理意识、方法和能力都极度欠缺,有些固执地带着过去的经验走进今日的校园,大都很难发现每一位教师内心的渴望,也不去唤醒孩子们沉睡着的潜能,于是,酝酿智慧的事业异化为硬拼体力的行当。

学校到了一个必须转型的时代,无论是因为信息时代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是因为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培养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公民,都要求我们把学校办成一个智慧勃发的场所。

在这里,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着自由的空间,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每一位师生都充满个性,每一位师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应该成为师生的需求,工作和学习完全可以有着不一样的道路。

然而,没有校长的转变,就不可能有学校如此的转型。这样的学校转型到底需要校长怎样的华丽转身?


首先,校长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从无所不能的虚假的角色定位中走出来,承认自己是学校这个群英荟萃的组织中的一员,自己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都与常人一样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即使在自己熟悉的校园里,也有着许多己不如人的工作领域。与其亲力亲为,不如交给更适合的人去操办,遇到攻坚之战,切忌包打天下,更不要抱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雄心,让自己成为团队中共同攻坚破难的一员。

校长还要放弃一些自己运用自如的权利。在学校这个知识型组织里,每一个细胞都有着如此不同的基因,每一次成长的理由都如此多样,包容这些不同,呵护这种多样,就必须躲开那些行政的力量。正如土光敏夫所言:“权力是把传家宝刀,轻易不要拔刀出鞘。

实现学校的转型,校长必须重新分配管理的精力。一般的管理者都在用着绝大部分时间研究如何管理别人,而聪明的领导者往往会拿出相当的精力谋划管理自我。事实一再表明,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只有领导改变,一个组织才有可能改变。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故步自封,不再改变自己的管理者,任何希望改变别人、改变组织的期待必然落空。因而,任何一位校长只有从改变自己开始,才能真正找到一所学校的转型之路。

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

一位当了十几年校长的朋友曾经很认真地问我:“管理到底为了什么?”因为,他似乎进入了一个管理的高原期。

面对社会、学校和师生们的变化,他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简单的问题却不可以简单回答,即使翻遍那些权威的管理学鸿篇巨制,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你需要的答案。

因为,在这样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管理背景。这位校长朋友问这样的问题绝不是仅仅因为管理理论的欠缺,也并非由于管理实践的困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丰富的管理经验基础上对管理学的哲学追问。

管理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出很多;管理为什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出许多。然而,时至今日,如果仅仅在管理学固定的领域里寻根究底,我们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答案,也无法应对变化了的世界。

诞生于大工业时代的管理学尽管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修修补补,但却始终难以遮掩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尤其是以任务为导向,将大部分精力着眼于做事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经常带来对人的轻视,尽管其中也有专门有关人的诠释,但骨子里的东西根深蒂固,以至于造就了多少迷信胡萝卜和大棒的管理者,人为地把人们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阵营。

领导学的创立,令人眼睛一亮,不仅仅是因为创新,更关键的是它顺应了这个时代,本质上还是顺应了人性。

撇开信息时代不说,即使在农耕时代、工业文明里,也同样需要每一个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领导学的全部努力恰恰在于激发每一个员工本身固有的内在特质,发现他们的潜能并让其充分发挥。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发现每一个人可以伟大的地方,并让其行走在一条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这样一来,我们必然会创造一个生机勃发的组织,每一位员工都心明眼亮,十分清晰自己未来要去的地方,当他们奔跑的时候,早就有人为之壮行,当他们张开翅膀,前方即是飞翔的天空,古人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生态理想,正是一个领导型组织的追求。

说到这里,“管理到底为了什么”也许可以有了一个答案:说得时髦一点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说得质朴一点,管理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激发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选择成为学校的主题词

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克里斯坦森曾经尖锐地指出:“学生和老师希望每天都有成就感!这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可以雇用学校来做这件事,也可以用一个机构来实现这个目标。他们甚至可以雇一辆车四处招摇,以找到成就感。学校如何与这些给学生带来成就感的方式竞争?

克里斯坦森的话道出了我们教育者的心病,说实话,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和诱惑遍地的时代,教育变得越来越无可奈何。它无法与游戏竞争,无法与武侠小说竞争,无法与超级女声竞争,甚至都不是一个社交网站的竞争对手。从古至今,被人们捧到天上的教育法宝原来竟是个纸老虎。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教育为什么如此乏力?在大部分教育改革的揭秘里,成功为什么相当罕见?

这是因为我们的校园里缺少了选择。

我们过分夸大了教育的力量,把教育当作挥舞在自己手上的感化与惩治的大棒,一厢情愿地把相同的教育强加到不一样的孩子身上,在“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外衣下,我们已经不太在意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和千差万别的需求。

我们仅仅单方面地看重教师的作用。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的一方真正进入角色,没有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教育里就没有成长;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责任的压力下,始终把学生裹在手上,一切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呼前喝后,校园里就不可能萌发成长的活力。

在十一学校,我们自知教育力量的有限,所以尽最大可能创造一个可选择的校园。课程是可选择的,数、理、化、生按难度分层级设置,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状况和未来职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语文、英语等人文课程则分类设置,让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可以各取所需。学习方式是可以选择的,既可以按常规要求天天在教室上课,也可以申请自修、免修或到书院里与同伴切磋。作息时间是可以选择的,午餐分两个时段,晚休有三个时间,一切皆可以以自己的习惯而定。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通过学校组织的30多个职业考察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慢慢学会了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理清自己将来的职业倾向,而这一切又为他们选择课程提供了方向。

当选择成为校园里的主题词的时候,思考便成为常态,每一名学生都无法回避对自己、对社会的追问,自我潜能、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像孪生兄弟一样一并问世,他们当然也从中找到自己的尊严,抵制外来诱惑的免疫力也大为增强。

著名的成功学家柯维指出,如果学校不能让孩子们每天都有成就感,那么其他能够提供孩子们成就感的方式就会取得胜利。教育永远不可能让所有孩子在同一个舞台上都光彩照人,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机会让不一样的孩子赢得同样的成功,我们能够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

让所有的权力为梦想服役

在一所学校里,校长的权力既能成事,也能坏事;既能帮助别人,也可以危及别人。在一个行政班里,班主任的权力至高无上,既可以成为鼓舞学生的火花,也可以成为扼杀童心的利剑。因而,如何自觉地把相应的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决定着能否建设和谐的校园。

在十一学校,每年教代会都会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达不到规定的信任率,校长必须自动辞职。人事、财务、教育教学的指挥权分级设定,校长只可以在每一个领域享有规定的权力。例如,人事方面,校长具有设定各年级、各部门编制和聘任中层以上干部的权力,而教职工的聘任则与各年级、各部门双向选择,从选择过程到聘任结果,校长无权过问。

再如,财务方面则规定校长只有批准年度预算和监督预算执行的权力,而每一笔财务开支的权力属于有着相应责任的部门和年级。只要在预算规定之内,他们即有权签批支出,校长不但没有理由干涉,而且校长的签字也无法在财务支出方面发生效力。也就是说,有权批准预算的无权花钱,有权花钱的则只能在被批准的预算范围之内,每个人的权力都很充分,每个人的权力都受到相应的制约。

对教育教学的指挥也责权分明,校长的权力在于课程规划,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导权则在每一门学科和每一位教师手上。

尽管学校可以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却不得指手画脚,更不得从脑袋里想出一个所谓教学模式就让其在不同的课堂里肆虐横行。而选课走班之后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班主任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导师和咨询师,他们不再具有过去班主任可以左右学生的权力。


教育需要智慧的力量,这样的管理可以省去关权力的笼子。

其实,把权力关在笼子里,除了防止权力出轨害人,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另外的价值。当被关起来的顶层权力变得柔和时,基层的活力才会焕发。多样的责任催生多元的权力,以此才能架构起一个安全、稳定的组织结构,让所有的权力为梦想服役。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