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戏剧课程对孩子的意义——让孩子用整个身心来学习,让儿童在戏剧中学习和成长

史代纳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创造性戏剧正是通过儿童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丰富了儿童的各种经验。


戏剧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在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各个心理发展维度都能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具有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教育价值。


在传统观念里,戏剧教育是培养专业戏剧人才的教育。但在西方国家中小学中,广泛开设的戏剧活动课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功能已远远超越了戏剧本身。


戏剧多么令人振奋啊,何等的畅快,何等的健康,何等的幸福。在戏剧,表演,朗读和讲故事中,我们也在慢慢强健聆听的能力。在深深的静寂中,愿我们的倾听愈加敏锐,能够再一次听到星辰的语言,听到人类在爱与真理中的诉说!


当你在准备自己班级的戏剧时,一定要让它好玩儿!要让你的班级完成了这出戏剧后,每个人能够说“我感到快乐,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一切都好!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新教育的期末庆典课程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汇聚伟大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


戏剧课程对孩子的意义

作者|史代纳

   

在史代纳博士关于语言和戏剧课程的最后四讲中,他给出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将戏剧带入孩子的生活的三个原因。当然,编排一出戏剧有很多原因:在模仿与表演的体验中发展社会技能,深化对主课的理解,提高演讲能力,将不同的自己展现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等等。


史代纳博士进一步阐述了三个更宏观的原因:


首先,与学生表演一处戏剧,目的是为了增进他们对生命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史代纳经常告诫老师他们不够热情。或许我们应该多演些戏,少开点会。与学生们一起带着对剧本,角色和演出的热情排演一出戏剧是增加对生命的热爱的直接途径!


其次,通过戏剧来获得对普世灵心(world soul)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当我带着自己的灵心进入到茱丽叶的角色当中,我便有了一次机会以自己的心灵去体察她的内心,通过进入她的内心,我能够体察戏剧中所有其他角色的内心。



这项活动极大的增强了我对普世灵心的体验。这项活动最能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呢?可以借用Van James在2005年新西兰艺术大会上使用的一个名词:回应能力(response-ability)(注:在英语中,这两个词也是责任感这个词的分解)。


他讲到所有艺术的任务必须是发展我们对人类生命所有可能的体验的回应力(审美=鲜活的体验aesthetic=enlivenedexperience)(注:审美一词在英语中对应的反义词为麻醉,麻木 anaesthetic)在所有的艺术中,没有一种像表演艺术(包括表演,唱歌,弹奏,舞蹈)那样锻炼我们的回应力。帮助我们的学生锻炼在当下一刻创造性的回应是戏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动机。这项活动是对整个普世灵心的体察。


排演戏剧的第三个原因是发展我们去感知自己命运的能力。


史代纳明确的告诉我们,通过全然参与到一个舞台角色的创造性活动中,在观众之前,在灯光之下,同时对观众和他们的回应保持有意识的觉知,我们能够发展出更加精纯的能力,史代纳表明,这个过程将能够增强我们寻找自己命运之路的能力。



他进一步告诉我们,演员在这个方面比普通人占有优势。这一点不容易理解,他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对周围的一切保持觉知的同时,在塑造着一个角色——一个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同理心的角色,一项能力就在孕育和发展了。这项能力帮助我们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认出那些特定的人,地点,事件,觉察出我们人生的使命并给予恰当的回应。


想象一下,当我们作为老师编排一出戏剧时,我们是否面对这样的可能性:学生们在记忆台词,学习舞台动作,展开角色对话的过程中,他们同时在带着热情,责任(回应能力),勇气和智慧去认识他们自己生活的伙伴和使命?如果我们认识到戏剧是通往永不枯竭的营养源泉的一个途径,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我们将会在戏剧中找到通往救赎之路。我们将不再视戏剧为空洞的娱乐和生活的消遣,而是追溯到它的本源。戏剧起源于古希腊的圆形剧场,对那时社会里的每个人开放,古希腊戏剧的本初意义就是让人世俗性和精神性(灵性)得到合一。



想象一下,如果老师认识到消除“枯竭”的良药之一,是学会在与课堂与学生工作是与自己的更高的精神自我(灵性)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形?在老师与内在更强大的那部分链接后,就更加能够接触到真实而鲜活的灵感,“永不枯竭的营养源泉”。


史代纳提醒我们每一出现代戏剧都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之间的爱和幽默感!还记得他创造的那尊巨大的人性雕塑吗?——人站立在物质主义与幻觉的两个极端之间。他在这尊雕塑中还运用了谁来代表我们伟大的助者呢?幽默!


所以,当你在准备自己班级的戏剧时,一定要让它好玩儿!要让你的班级完成了这出戏剧后,每个人能够说“我感到快乐,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一切都好!”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这句话包含了一个健康的内涵。



“我感到快乐”无疑是认识到我与自己的感受同在,并且能够清醒而有意识的“活在当下”。 “发自内心深处”可以理解为与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泉同在,与从我们脚下上升的力量同在,我们之所以能够开口说话,就是这些来自于伟大宇宙能量的生命力所赐。


“一切都好”或许可以来描述当我与语言的力量本身同在时的体验,在爱与自由中将声音释放到世界中,让他人能够听到,感觉到。如果确实这样做了,他人和我,事实上包括地球本身,都能够在这项创造性的行为中得到疗愈。


戏剧多么令人振奋啊,何等的畅快,何等的健康,何等的幸福。在戏剧,表演,朗读和讲故事中,我们也在慢慢强健聆听的能力。在深深的静寂中,愿我们的倾听愈加敏锐,能够再一次听到星辰的语言,听到人类在爱与真理中的诉说!


([守望新教育]说明:本文转自[EaseDrama英语戏剧] 微信[艾葭家庭教育俱乐部])



延伸阅读——


戏剧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

作者|佚名


戏剧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哪些价值呢?通过什么样的戏剧教育能够使戏剧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呢?可以说,戏剧作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是首先被教育者所关注的。


美国的儿童戏剧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性戏剧( Creative Drama)”,旨在通过儿童的“做戏剧( do-drama)”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目的。创造性戏剧被界定为“一种即兴的、非演出的、以过程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参与者在引导者(leader)指导下想像、扮演和反思人类真实的或想像的经验。”美国学者艾林纳·蔡斯·约克(Eleanor-Chase York)专门对创造性戏剧的儿童发展价值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像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


就拿创造性来说,儿童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想法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和信念,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后来,美国儿童戏剧学者麦凯瑟琳(NellieMcCaslin)进一步强调创造性戏剧是通过戏剧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即关注儿童在戏剧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问题。比如在一次“冬天里的小鸟”的创造性戏剧主题活动中,教师预先设计了一个情景:一只受伤的小鸟遇到了自私的树和友好的树,由儿童设想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装扮成受伤小鸟的儿童面对伤痛、寒冷、饥饿,想办法寻找帮助,而面对受伤小鸟的大树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创造性戏剧正是通过儿童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丰富了儿童的各种经验。虽然,创造性戏剧表现形式是戏剧扮演,但是其教育目的不是戏剧作品的创造,而是通过戏剧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创造性戏剧重过程轻结果,着重抓住戏剧“思考人生”的本质,也就是通过戏剧这种最能直接面对生活的艺术让儿童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治疗戏剧(RemedialDrama)在儿童戏剧教育领域的出现,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戏剧的心理治疗价值,尤其对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维也纳的莫利诺博士专门将戏剧当作医疗的辅助手段,他于1911年用戏剧来做儿童的心理疏导。他让儿童玩一种“即兴戏剧”的游戏:先确定一个故事,比如格林童话的“小红帽”,让孩子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他们不必背台词,而是根据角色的需要,揣摸角色的心理,自发地编说对白;指导者随时做些提示或引导,并对孩子们的活动进行心理分析。莫利诺博士发现,对那些儿童演员来说,他的情感迷醉状态是在第一次扮演的时候发生的,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加,这种迷醉状态会越来越微弱,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平和了,胆小紧张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勇敢了。戏剧的心理治疗价值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它是让儿童在假设的戏剧情境中反复体验的,从而避免了真实错误导致的各种消极影响,使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可谓一举两得。

  

戏剧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在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各个心理发展维度都能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具有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教育价值。



延伸阅读——


教育戏剧,让孩子用整个身心来学习


“下面请欣赏五年级学生自创的英语剧《小红帽》……”


11月14日上午,在首届全国中小学戏剧课堂高峰论坛上,常州觅渡教育集团参加戏剧节目展演的孩子们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六年级学生的皮影、相声,五年级学生的自创英语剧,四年级的双簧、配音……精彩演出赢得了现场近1200名观众的阵阵掌声。


而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孩子们自己,服装、道具也都由孩子们决定。这一切得益于该校开展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


在传统观念里,戏剧教育是培养专业戏剧人才的教育。但在西方国家中小学中,广泛开设的戏剧活动课却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功能已远远超越了戏剧本身。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戏剧课程已被教育界熟知。在大陆地区,一些锐意改革的中小学校也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课程体系:觅渡教育集团最早提出“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这一概念,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研发了一整套“儿童创新戏剧课程”,北京市十一学校、上海市三女中则将戏剧课程列为必修课。


今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戏剧作为单列的课程内容第一次被提出来。戏剧课程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记者走进论坛,聆听来自智者的声音。


戏剧课程变革课堂教学模式


记者看到,在觅渡教育集团的戏剧课上,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表演组、道具组、音效组等,并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或参与剧本的策划、编写、修改,或自告奋勇地当小演员,或进行服装、舞美、音乐设计和道具制作……每一个孩子都在戏剧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师则将“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游戏比赛”“即兴表演”等巧妙运用,用温馨的表情与动作去鼓励孩子。没有权威性的点评,更没有批评,有时教师还会以角色身份去激励孩子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戏剧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使课堂发生了显著变化。孩子们全脑、全身、全方位投入学习,每个人都找到了实现价值的岗位,在参与的过程中迸发出耀眼的才华。”觅渡教育集团副校长汤海燕说,运用戏剧教学法教授特定的学科,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语文学科中,对于“喜形于色”这个成语,孩子头脑里本没有概念,但如果创设情境让他对此进行表演、创作、实践,之后这个概念就非常清晰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的课堂灌输实现不了的。


正是看到了教育戏剧的巨大魅力,2012年,觅渡教育集团在冠英校区四年级开展戏剧课试点,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极大欢迎。目前,该课程已辐射、推广到整个集团一、二年级的26个班级,每周一节。不仅如此,该校还编写了一整套校本教材,并将绘本故事分类重组,巧妙改编,引入戏剧课程。“我经常为家人表演戏剧课上学到的东西,有时候我还做他们的老师呢!”觅渡教育集团二年级学生高欣告诉记者。“戏剧课成了孩子最喜欢的课。作为家长,我为儿子的表现感到骄傲。”一位家长说。



“门外汉”如何胜任课程教学


“如果你们是驴小弟会怎么做?”“驴小弟会想到哪些和父母相处的情景?”在本次论坛的课堂展示环节,来自觅渡教育集团的戏剧课教师杨小燕将戏剧课从教室搬到了舞台,融入戏剧表演元素和情景再现的讲故事方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也让台下的观众随着教师的引导一步步走进戏剧这个精彩的世界。作为“创造性教育戏剧课程”的主创者之一,杨小燕说,非专业出生的她也曾经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师资是教育戏剧发展的最大瓶颈。”汤海燕说,和大多数学校一样,觅渡教育集团也遇到了师资匮乏这个难题。为此,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班,邀请戏剧教育家、艺术家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让教师边学边教。教师们从戏剧表演基础开始学起,再到带着学生写剧本、学排练,往往身兼数职,样样技能都要熟练。如今,该校的戏剧教师队伍已经由最初的2人发展到7人。未来几年内,觅渡教育集团将进一步培养充实戏剧教师队伍的力量,将戏剧课程从一、二年级推广至三年级。


在课程点评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京华指出,“戏剧教学理论上适用于任何学科,但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很有能力。”教育戏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香港明日艺术教育机构总监王添强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学戏剧只是一个开发的过程,“当然,最好一个团队里有学教育的也有学艺术的,融合起来会更好。”


戏剧课堂不等同于戏剧表演


戏剧课堂只是领着孩子做游戏吗?参与戏剧活动是否会耽误孩子学习?教育戏剧是不是专属于有戏剧特长的学生?……对于戏剧课程的开展,各方都有诸多疑问。


在论坛现场,台湾教师葛琦霞在主题演讲时说,教育戏剧并不只是在向学生传授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而是要通过戏剧代入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进行塑造。戏剧课堂以创新性的方式将戏剧元素融入教育之中,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让教育戏剧化、游戏化、综合化才是戏剧课堂的魅力所在。


“演员和教师哪个更适合做教育戏剧?答案毫无疑问是教师。”王添强指出,戏剧课程反对为了表演而表演,因为其重点不在于表演,而在于谁是主角。将戏剧植入课堂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才是终极目标。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顾虑,参与戏剧活动是否会耽误孩子学习?“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教育的上上策,而教育戏剧恰好能使学习变得活泼、有趣。”在王添强看来,以戏剧游戏和即兴扮演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让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没有传统教育手段如提问、背诵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孩子的情绪变得愉悦,主动自觉参与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教育戏剧表面上是游戏但实际上是带有强烈心理暗示、具有明确方向的练习。“戏剧提供全面的人文熏陶和丰富的生活与情感体验,它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孩子都能学会合作、学会妥协、学会分享、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汤海燕说,一堂成功的戏剧课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实现全人教育。


“这是一门极具魅力的课程,它打破了学科界限,改变了以往某一课程相对固化的模式,它使课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学生获得了思想上、灵魂上的自由和解放。教育戏剧使学生表现得更积极、思维更活跃、想象更丰富、表达更精彩。”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说。


(文章作者:王艳芳 许妍)



延伸阅读——


让儿童在戏剧中学习和成长

作者|陈恒辉|陈瑞如

         

能扮演另一个人所得的感受,会学到很多的知识。——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如是说。 


儿童为什么需要戏剧?

        

问:为甚么儿童需要戏剧?


答:因为戏剧能够帮助儿童成长。

        

问:我知道,但仍然不了解!我经常带我儿子去看一些适合他欣赏的戏剧,这样就能够帮助他成长吗?     


答:他看完戏剧之后会怎样?

        

问:很开心!只此而已!       


答:你有和他分享所看的戏剧吗?

       

 问:当然有!我还教他剧中哪个角色是好的,哪个角色是坏的,就像我平常教导他一样。       


答:请不要介意,我想先问一些问题,可以吗?

 

问:随便。但你也要答我的问题,不要带我「游花园」啊!

        

答:当然。我想问你,除了教导他之外,你有没有让他表达意见?

 

问:当然有啦!我不时会听他表达,也经常教他如何思考。你应该明白,小孩子的思想未成熟,要常常教导他如何思考。     


答:你认为他不懂思考吗?

        

问:…不是…


答:有没有细心聆听他说的说话?有没有鼓励他去表达?

 

问:当然有!通常看完戏剧之后,他有很多话和我说,于是我就和他讨论…你刚才谈到思考,难道儿童戏剧就是要教儿童思考,做一个思想家吗?我愈搅愈胡涂了!   

  

答:不要急,让我慢慢为你解释。你刚才说的「思考能力」是其中一部份,另一部份是「表达能力」。从观赏戏剧中去学习亦是一部份,让他亲身参与戏剧活动更是最重要的一环。



问:我想我的儿子并没有演戏天份啊! 


答:戏剧活动有很多类型,并不是只有「表演」,即上台演戏。你刚才谈到你的儿子没有天份「演戏」,但其实,在某个程度上我们每一个人天生也能「演戏」。

 

        

问:没有接受过演员训练,又如何能够演戏呢?


答:「戏剧」的「戏」和「游戏」的「戏」字相同,「游戏」是「戏剧」的起源。

        

问:我很难想象和了解,请你详细解释。  

      

答:小时候我们很喜欢玩游戏。当然,游戏有很多种,而有些游戏是要通过想象才能进行的。

 

问:你是指「煮饭仔」之类,是吗?  

      

答:对!以最简单的句语来解释,「戏剧」就是通过「行动」去进行「行为的模仿」。

       

问:明白。但「煮饭仔」也好,扮老师扮警察也好,只是游戏罢了,对儿童有甚么帮助呢?        


答:儿童利用想象模拟出一个非常接近真实的情境,将他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经验及观察,通过游戏去投射及表达出来。


这个就是儿童戏剧?
 

问:这个就是儿童戏剧?       


答:二十世纪初,苏俄的著名心理学家维高斯基对儿童心理及成长发展有细致及深入的研究。他说游戏是创造出儿童的「近约发展区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近约发展区间」是真正的发展阶层与潜在发展阶层两者间的差距。真正发展阶层是以儿童的独立问题解决能力来决定;而潜在的发展阶层是指儿童在大人的指导下,或在与更有能力的同辈的合作下,所能做出来的解决问题能力。



问:很深啊!可以简单一点解释吗?      


答:他认为儿童在游戏当中,所做的一切会超出他们的年龄所会做的,即超越他们日常的行为,就好像突然长大了一样。在合作中或在大人的指导之下,儿童会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后世许多的戏剧教育家就引用了这个观点,着手研究及发展出一套以戏剧去学习的方法。

 

戏剧能教育吗?
         

问:如何利用戏剧去学习?


答:从戏剧经验中去学习,就是让儿童置身于一个虚构的戏剧情境之中,对要讨论的课题去进行集体询问、解决困难和立下决定,从中建立个人的看法和加强表达能力。这就是「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亦是戏剧教育其中一个特定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问:我记得儿子曾经告诉我,在上课时,老师和他玩扮演角色的游戏…  

    

答: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是戏剧活动其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扮演,可以透过角色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及处理事件。重点不是演得好与不好,而是要对该事件有自己的态度和响应,即学生的反思(reflection)及处理问题的技巧。

        

问:刚才说到「教育戏剧」只是其中一个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答:有。刚才的「教育戏剧」是以「教育」作为中心,通常是运用在课堂里面,即「课室戏剧」(Classroom Drama),在英国尤其盛行。除此之外还有由其他不同的教育家和戏剧家发展出来的各种教学形式,有的集中在艺术培养,有的认为创造力才最重要。虽然重点不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希望儿童在过程中得到成长。

        

问:排戏有没有教育意义?我朋友的女儿参加了戏剧比赛,在排戏的早期还算开心,但后来因为求胜的心,令压力愈来愈大,最后表示以后都不想再参与戏剧了。

       

答:这要视乎排练是否在自由开放的气氛之下进行,和有没有给与儿童/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强迫儿童去模仿成年人的剧场,强记动作和对白去做公式化的反应,只会扼杀他们的童真,不但不能达至教育目的,反而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令自我形象继续偏低。



        

谁来教戏剧?

 

问:谁可以去教戏剧?一个未接受过戏剧训练的老师,可以吗?  

     

答:你问的是谁人去带领戏剧的表演活动?还是课室里的戏剧活动?

 

问:两者有何不同?    


答:当然有。既然是戏剧表演,意味着有一个制成品(product),制作过程包括创作剧本、排练及演出。但课室里的戏剧是没有制成品,着重的是过程(process),老师主要是去利用戏剧元素去教学,不过不是教学生如何演戏,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

        

问:似乎好复杂…...    


答:对!无论带领任何一种戏剧活动的老师,都必须对「戏剧」及「剧场」有一定的认识和技巧。

 

问:甚么是戏剧?甚么是剧场?不是相同的吗?    

    

答:戏剧(Drama)源自希腊文的dron一字,字面上是「完成事情」的意思。「戏剧」是代表一种群体的艺术,由若干人直接地或间接地去参与一个行动,同时以个人和小组形式去完成当中不同的任务,集体置身于戏剧性的事件里面。剧场(Theatre)则始于希腊语的 theatron一字,即「观看场所」的意思。「剧场」是一个进行表演艺术的地方,制作剧场便要有布景、灯光、服装等等,当然还需要参与制作的人,例如舞者、演员、编剧、导演、设计师等等。



问:拥有戏剧和剧场的知识就可以了吗?       


答:可以。但戏剧老师也需要一定的教育理念,而且要对儿童的心理和成长发展有研究才行。因为一个成功的课堂,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对象去选择课题,并精心设计教案的,此外还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成效。

       

问:有没有训练戏剧老师的课程?       


答:有。很多欧美国家已经将戏剧纳入学校课程里,所以当地的大学都设有戏剧教育或者艺术教育的学系。以英国为例,戏剧在中学已成为一个正规课程,而小学则运用戏剧去教授其他的科目(例如学习英文)。

 

问:香港呢? 

      

答:仍在探索中。

        

([守望新教育]说明:文章摘录自《戏剧教育:让儿童在戏剧中学习和成长》(陈恒辉、陈瑞如着,嘉昱出版,2001年)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