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时代,人们有一种普遍性的焦虑:大家唯恐错过任何事情。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的比特化,我们衡量好坏唯一的标准似乎就是速度——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面对阅读,面对知识获取,面对智慧的构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把大家都追求多的状态变成敢于追求少。少意味着你的选择目标是对的,它成为承载你生命有质量积淀的一个最好途径。
就阅读来说,唯有慢,才能真正把文字变成有力量的东西,或者从中获得文字应该给你的力量。
由于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很多本来厚重的东西已经被我们给分拆开了。这种碎片化本身,我觉得没有罪状,因为把厚重的东西切片切给你的时候,本质上没有改变被切的那个对象的本质。
我心目中的一个理想读者,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之一,就是普鲁斯特。对约翰·拉斯金的八年阅读让普鲁斯特给人类留下了宏伟的七卷著述。他说:“想要发现你自己究竟感觉到了什么,其最佳途径莫过于努力尝试在你自身之内重新创造出一位大师已经感觉到了的东西。在这一意义深远的努力中借助于这位大师将我们自己的思想彰显出来。”——王强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
碎片化时代的阅读选择
你敢不敢站在时代潮头的对立面?
作者|王强
来源|群学书院
本文作者王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也是知名的古籍爱好者与收藏家。他说自己年过天命,之所以能做成一点事,就在于敢于和别人做得不一样。无论做企业还是做投资,最终能不能做出一点成绩,不是取决于你多么聪明,而是取决于你多么敢于不跟潮流,特别是敢于不跟大家都想当然认为的未来潮流而走,从而走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时代,人们有一种普遍性的焦虑:大家唯恐错过任何事情。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的比特化,我们衡量好坏唯一的标准似乎就是速度——网络畅不畅通,下载快不快,下载一个电影几秒钟能完成,下载一个文本几秒钟能完成,完成一次销售花多长时间,等等。在这个时代,就只有效率这一个东西了。速度成为衡量所有生命状态和价值的唯一指标。在速度成为唯一指标的情况下,所有人就陷入焦虑了。大家不断盯着屏幕,查看网络,接收信息,关心哪儿又出来了畅销品、新东西,不断追新追快,忘掉了其实生命真正的沉淀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外延的。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反碎片化的。它让你身上诞生完整的认知世界,在不同的事件之中做出生命相关的抉择或者决定,引导你的行为,从所谓“失败”、“无效”变成有效,甚至不管什么意义上的成功或者成熟,都需要我们敢于历练出一种心智结构和习得习惯,它是和现在大家都认为的未来发展趋势不一样的东西。在现时代,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对自己生命有责任感的人,是应该敢于和所谓技术引领的时代背道而驰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面对阅读,面对知识获取,面对智慧的构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信息从来没有过如此之多,用知识爆炸都不足以涵盖我们现在面对的扑面而来的信息。就知识的架构来说,各种知识流派、各种思潮爆炸性地增长,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有限的人生,究竟应该花什么样的工夫,聚焦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在这一点上,选择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会选择,我们就没法发现重要的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书,读什么样的书,实际上是你能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把这个知识内化为你日常可以使用的智慧,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应对多的,我的建议就是要学会少。把大家都追求多的状态变成敢于追求少。少意味着你的选择目标是对的,它成为承载你生命有质量积淀的一个最好途径。你跟周围的人谈任何书,没有人是不知道的,因为大家都已经从网上知道个大概了,甚至只要听过一次讲座,就结束了这本书的阅读。这种快,与其说你是走进知识、接近知识,还不如说你在浪费生命。做任何事情,如果只了解一个名目,而不走进它,不学会慢,长期来说是赢不了的。就阅读来说,唯有慢,才能真正把文字变成有力量的东西,或者从中获得文字应该给你的力量。由于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很多本来厚重的东西已经被我们给分拆开了。这种碎片化本身,我觉得没有罪状,因为把厚重的东西切片切给你的时候,本质上没有改变被切的那个对象的本质。但是,由于我们习惯了碎片化,把完整的生命碎片化以后,潜意识认为切开一点就掌握了全貌,这时候就出现问题了。我们的技术媒体,把原来的知识、厚重的信息,拆解成碎片时间可以获得的东西,但是我们只接受了局部,接受了片面,接受了被切的十分之一。本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整体,如果只走进它的十分之一就认为掌握了全部——长久来说,这样的阅读和你的生命是没有任何真正的交集的。我心目中的一个理想读者,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之一,就是普鲁斯特。对约翰·拉斯金的八年阅读让普鲁斯特给人类留下了宏伟的七卷著述。他说:“想要发现你自己究竟感觉到了什么,其最佳途径莫过于努力尝试在你自身之内重新创造出一位大师已经感觉到了的东西。在这一意义深远的努力中借助于这位大师将我们自己的思想彰显出来。”这句话既是对一个译者最高的要求,也是对一个读者和作者的精准概括。普鲁斯特的阅读就是从速度、浅、碎、多,走到了相反的缓慢、深度、完整、少。而这些东西就构筑了一个伟大读者的本质。这样的读者,他读的书不一定多,但是每读一本书,这本书就变成了构筑他生命的一个年轮。这些书读完以后,一个个全与他生命息息相关。到最后,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会发现他的自我是一圈一圈地由阅读搭建起来的。真正让阅读在你生命中产生痕迹、催生动力,把过去的你毁掉、让新的自我诞生,唯一的东西是——你有没有勇气认真地走进文字,感触作者已经感觉到的东西。当你觉得他还没有清晰地描述出来的时候,去借助于他把这个东西呈现出来——这是作家最后创作的奥秘,也是在我心目中理想的读者的定义。最后,用我最喜欢的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两句诗作为结语。“塔古斯河美过流经我村庄的那条小河,但是塔古斯河却又美不过流经我村庄的那条小河”。即便塔古斯河再壮美,如果它不像流经你村庄的那条小河那样能够穿透你的话——就像一本名著,再有影响力,如果不能对你的生命产生穿透力时,就美不过能够穿透你心灵的那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