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关注和培养的公共精神

张卓玉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公共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时代话题。我认为,是把这个话题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否则,教育要承担历史性的责任。


公共关怀首先是一种公共意识,知道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知道个人幸福与公共事务的关系,从而建立起正义、规则、国家利益、世界和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公共意识。拥有公共意识的人,才会有公共情怀,才会有所谓的“天下之忧”和“天下之乐”。

公共参与就是将公共关怀精神见诸行动,就是古人所讲的“起而行道”。公共参与首先是一种自我追问:我该为社会进步做些什么,我能为社会进步做些什么。这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学生的心智深处确立一种责任:为社会进步做些事。

公共参与不在明天,就在今天。任何一个人,当你生活在公共社会中,当你享受到公共生活的资源时,你就有责任为公共社会有所付出。

公共生活形成了公共文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文明是一种规则文明。规则文明背景下,全社会的成员拥有这样一种基本的素养:有意识依靠规则,有能力制定规则,有习惯遵守规则,有勇气捍卫规则,有办法改进规则。我称之为规则素养。规则素养既是做人的基础,也是良治社会的基础,因而应该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

规则是公共社会的基础。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的话,规则就根本不必存在。家庭、朋友圈也有规则,但是,私人生活更重情感与义气。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则是规则。规则是个大概念。从国家的法律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到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都是规则。规则与个人幸福、社会进步的关系,无需多说。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事业,对公共规则建设、对公共精神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参与才有贡献;有贡献才叫主人;有主人意识才有责任意识。参与没有年龄限制,贡献没有大小之分。——张卓玉


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关注和培养的公共精神
作者|张卓玉
来源|《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怎样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新教育模式的意义。新教育模式力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教育思想。自主的核心在于把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人,在于尊重学生的权利与责任。这正是公共精神的基础。新模式的创举之一是建立了全新的学习组织: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出现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成长契机,比如,参与组织活动,建立组织规则,做出选择和决策,担当责任,体验团队荣誉,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公共精神的养成,而这也恰恰是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难以学到的。


既然学生能自主学习,学生也就能自主治理。学生一旦尝试自主治理,也就开始建设和体验自己的社会了。许多学校正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新生入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的方案策划、组织实施等,逐步引导学生参与,或者主要由学生负责组织。比如,学生课间操、自习等常规管理工作由学生负责组织。对学生来讲,给机会就是给权利,而给权利就是给责任。正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参与,学生“开始感觉到自己也是这里的主人,也开始知道有一种东西叫作公共生活”。

学校还可能有另外的选择,这就是在爱的名义下,在对学生负责任的名义下,剥夺学生自我治理的权利,挤压学生自我治理的空间,压制学生自我治理的活力。关爱过剩的原则是: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其他的一切都由成人来做。这就是时下学校和家庭的基本做法。

学科课程的学习。上文说过,国家课程几乎都与公共精神的培养有关。是否能落实课程目标,关键在于如何教,如何学。我坚信,探究性学习,做事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公共精神的有效途径。首先,探究的实质就是寻找规则,建立规则。历史课在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物理课在探寻物体运动规律,语文课在探寻语言规则,政治课在探寻社会治理规则。为了学生规则素养的培养,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去探寻规则,而不是记住规则。探究的过程一定意义上是人为自然立法、为社会立法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信赖规则、创建规则的极好方法。

其次,探究意味着学生通过书本这座桥梁,直面真实的自然和社会。这个过程是人融于自然、社会的过程,也是自然、社会融于人的过程。这种相互融入的结果是:学生不仅记住、理解了知识,更建立了与知识背后的自然、社会的关系。学生开始关注、关心、关怀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

让学生理解知识是比较容易的事,让学生热爱知识则是更难也更重要的事。如果教师能把某种知识结论还原到当初知识产生的特定时代,或置知识于体现其价值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知识是怎样推进社会进步的,知识是怎样为人类带来福祉的,那么,激励、促进学生学习的,除了应考的压力,更有为社会进步做些事的动力。知识一旦成为静态的体系,成为公式,定理,概念,成为课堂上讲授的对象,就失去了很多的魅力。知识对于学生来讲,真正引人人胜、激动人心的,在于知识的动态化阶段,即知识从哪里来,知识到哪里去。在这个阶段,学生才能感悟到工业、农业、商业、军事、政治等社会发展是如何向知识领域提出挑战的,知识领域又是如何回应、解决文明进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这种学习的效果是:学生了解了社会发展的问题和需求,了解了知识是怎样转化为力量而改变文明进程的。学生从而知道了自己该为社会做些什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完全具备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而且,在参与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我坚信,今天的所谓全封闭的教育,只承认听课做题才是学习的教育,是有悖公共精神培养的。

我欣喜地看到,有一种力量正在试图冲破束缚,回到社会,担当起人的责任。这种力量不是来自教师、家长,而是来自学生自己。今年暑期,我观摩了来自全国一百多所中学学生参加的中学生领导力竞赛活动。这个活动的宗旨是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管理才能,其原则是由中学生自己组织,做些实实在在有助于社会进步的事。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领导力课程班的学生想为环卫工人建休息站,使辛劳的他们能在寒冬酷暑中有遮风挡雨、休憩、饮水的小屋。为此,他们走访调研,查找资料,请教专家,设计方案,计算布点数量,筹划资金来源,向媒体呼吁,向人大提交建议。他们的行为感动了环卫工人,感动了身边的同学,通过媒体感动了全社会。

学生参与学校工作。学校对于学生来讲,是出售知识的商店,是提供食宿的宾馆,还是学生参与、建设的社会?现在的实际情形是:学生是客人,学校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服务。仅此而已。至于学校的组织结构,运转情况,遇到的困难,发展的目标等问题,学生完全是局外人。这样的学校,学生不会有主人的感觉。

这种做法培养了学生的局外人性格。在未来工作的任何单位或职场,他们没有主人意识,没有公共意识:给钱干活,干活拿钱。与个人利益以外的一切事情,漠不关心。单位以外的社会、国家、人类等概念更是遥不可及。既没有参与、知情等权利意识,也没有担当、关怀等责任意识。这种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局外人身份将一以贯之。

学校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学生经历的第一个社会性组织。学校作为一种组织,本身就对学生产生某种教育。在公共社会、公共生活逐渐形成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应该把学生在学校的身份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从公共精神培养的层面看,从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看,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学生除了学习,还应该履行作为这个组织成员的责任,同时也应该享有这个组织成员的权利。比如,学生会应该有维护学生权益的职能。比如,学校的发展历史应该为学生知晓,就像国民应该知晓祖国历史一样。比如,学生有了解学校办学困难、发展规划等校情的义务。学生有责任在精神上为学校分忧解难,也有权利分享学校的发展成就。比如,学生有权利参与学校的一切与学生相关的制度、规则的制定。比如,引导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做些事情,应该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总之,学生是学校这个特定社会的公民。学校有责任教会学生做主人。

经典阅读制度化。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曾经用比较的方式谈论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我称之为杰弗逊选择:  “如果让我决定我们应该有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我借用这种表述,谈我对经典阅读的看法:学校甲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讲授,但学校从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学校乙没有优质师资,但学校有系统、成熟的学生阅读教育机制。在这两所学校中做选择的话,我愿选择后者。简言之:宁愿选有阅读而没教师的学校,而不选有教师而没阅读的学校。把经典阅读话题放在公共精神培养的背景上看,尤为如此。



在《心智品质培养》一文中,我们讨论过这个话题。这里想侧重谈两个问题:何为经典?如何使经典阅读制度化。

所谓读书,指的是读好书。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分歧。分歧出在何为好书?何为经典?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而且和教师、校长自身的阅读也有关。时间有限而书海浩渺,该读什么书呢?哪本书是经典呢?这个问题不可回避,但又很难找到标准答案。

我的看法,第一,经典包括所有文化领域中的优秀读物,并不仅仅指文学作品。因此,经典阅读的话题与所有教师有关,更与校长有关。它是一项全局性工作,绝对不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事。

近日读到旅美学者薛涌的文章《非小说阅读的意义》,谈到拓宽阅读概念的问题:  “非小说阅读,是基础教育中最被忽视、也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美国教育界似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近,由46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所采纳的‘州际共同核心标准’,要求美国中小学要逐渐用‘信息性文本’替代‘虚构性文学’。他们认为,美国学生惯于容易的阅读材料,丧失了接受复杂的非虚构性信息(包括研究,报告,原始文献)的能力。为此,美国将在2014年开始实施新的标准,要求小学的非小说阅读占学生阅读总量的一半;到12年级高中毕业时,非小说阅读必须占据阅读的70%。”

我同意这种看法和做法。阅读是全方位全口径的事;每一个学科都有阅读教育的任务。

第二,经典包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读物。那些经历了历史考验的、为历代人所认同的名著名篇是经典,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读物也应该进入学生阅读的视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一讲经典就是五经四书,就是四大名著,这是极其狭隘的理解,极其错误的做法。我特别主张让学生养成阅读优秀杂志报纸的习惯。一方面,优秀杂志报纸最及时最敏锐地反映着时代的话题和思考,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时代,与时代交流和对话。另有一方面,通过杂志报纸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优秀报刊,形成阅读报刊的习惯。

第三,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经典标准。在经典阅读问题上,应该尊重学生。阅读中的软暴力现象应引起关注。那种因为将来有用而强制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值得商讨。

最后,凡传播人类基本的、普世的价值观念的书,凡语言通俗、引人人胜的书,凡能走进学生心灵、引起学生思考、启迪、共鸣,从而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书,就是经典。从童话到散文,从人物故事到科普读物,从演讲词到回忆录,从经典文献到学术名著,凡闪烁人类崇高精神、深邃智慧的读物,都应该让学生走近它们。

经典阅读制度化是局长、校长的事。一方面是眼看着能够滋养学生心灵的经典读物不能读,不许读;另一方面是低水平的训练、无价值的作业、近于唠叨的讲授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这样的状况不应该继续下去。手握决策权的局长、校长该在制度上做文章。我相信局长、校长们有这样的智慧和勇气,让经典阅读从倡导、呼吁走向真正的实施。请决策者们看看教育经费的预算和决算,书刊购置能占到教育经费的多大比例;看看图书的管理是优先考虑学校管理的方便,还是优先考虑学生的阅读的方便;看看学生有多少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看看学校为保障学生的阅读制定了哪些有效的制度,做过哪些探索或努力;看看教育行政部门在考评学校工作时,给阅读工作的权重是多少。


阻力分析

我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与写《心智品质培养》一文时的心情完全一样。对这样的话题,有敬畏,更有顾虑:有人有兴趣读这样的文章吗?有人愿意思考这样的话题吗?何时才能走出急功近利的时代?

公共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时代话题。我认为,是把这个话题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否则,教育要承担历史性的责任。

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这一教育任务的实施?

原因之一在于公共社会、公共生活的姗姗来迟。中国文化的逻辑是由家而国,齐家即可治国。从“国家”这个词的构成,就能读出许多文化传统。前面讲过,催生公共社会的各种因素奇迹般地同时出现在我国,如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等。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新旧交织、新旧较量的过程。进步是必然的,但需要时间。

人为延长童年的做法,影响着公共精神的形成。在许多人看来,公共关怀、公共参与等担当社会责任的要求,应该是针对成人的。学生还小,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这类教育应该是大学或工作以后的事。这种看法一定意义上是物质进步、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前追溯几十年,许许多多今天看来还是孩子的人已经在独当一面,在为社会、为生存而拼搏着。今天的学生,只要有机会,有平台,他们的所思、所为,会让成人们惊讶。我有机会经常接触学生。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言谈,学生的作为,让我一次次感受到,学生完全有能力为社会进步做些事情。人为延长学生童年的做法不应该再继续下去。

片面的学习观念在影响着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现代学校的出现,现在看来,是利弊同在的。有了学校这个概念以后,人们开始把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把获取与付出、把学生与成年严格分割开来。应试体制又把这种弊端推向了无以复加的极端。学生的任务就是记知识,用知识是以后的事。人们不承认学生也是人,也有享受权利、承担责任的要求。学校本该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与大社会保持同质状态。而现在,学校是一个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怪胎”。在这里,只认学习,只认分数,只认排名。传统观念与功利需求形成的合力,将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挤压到边缘地带,甚至荡然无存。

感谢您有兴趣打开这本书
作者|张卓玉
  
感谢您有兴趣打开这本书。

我深知,在生活走向快节奏、阅读走向读图、读微博的今天,翻阅这类型的书,真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这是我逛书店时常有的体会。读这类型的书,实实在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为了方便您的阅读,我就几个问题做一点说明。
  
在全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心目中的交流对象是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官员、教研人员。这些读者都是在教育一线实实在在做教育的。所以,我更多表达的是对教育的看法、主张、建议,而不是高深、系统的理论。全书在不多的几处引用过理论家们的观点。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没有按惯例对引文的出处做注解,敬请读者理解。
  
全书由十二篇文章构成。全部文章围绕一个主题:重建教育新模式。但是,每篇文章都是相对独立的,文章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读者完全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阅读任何一篇文章。
  
本书所讲的教育新模式,在我国各地的叫法不尽相同。我的印象,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名称。“学案教学”“问题导学”似乎是比较普遍的名称。欧美国家称之为“项目性学习”或“颠倒的课堂”等。本书统称为教育新模式。
  
新模式的宗旨是重建教育结构、教育秩序,真正实践自主、探究、合作的教育理念。新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交流。新模式是班级授课制出现以来,教育的一次最深刻的变革。小组探究制取代班级授课制,将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张卓玉


本书目录——

第一章 学习组织:从班到小组

1. 从班级授课制到小组探究制
2. 小组的职能
3. 小组的意义
4. 支持系统的建立

第二章 课堂:从讲坛到论坛
1. 变化中的课堂
2. 展示即探究
3. 谁的课堂?谁做主?
4. 教师的职能

第三章 学习:从碎片化到整体化
1. 问题的提出
2. 碎片化学习
3. 整体化学习
6. 方法背后的文化

第四章 教育:从记知识到做事情
1. 大势所趋
2. 做事性学习
3. 从制度建设做起
4. 真正的阻力

第五章 教师:从讲师到导师

1. 教师职业的边界
2. 新模式需要的新能力
3. 讲与导的本质区别

第六章 心智品质培养
1. 何为心智
2. 心智生活
3. 心智品质
4. 心智品质的培养

第七章 公共精神培养

1. 一个时代话题
2. 公共精神
3. 公共精神的培养
4. 阻力分析

第八章 信息技术的精神气质

1. 教育信息化的下一步
2. 一项正在进行的尝试
3. 信息技术的精神气质

第九章 纸笔测试的改革空间

1. 该做且能做的
2. 纸笔测试的改革空间
3. 定性评价与新模式建设

第十章 局长、校长与制度重建
1. 让教育成为中心词
2. 新模式所需要的制度保障

第十一章 学生成长权
1. 学校是把双刃剑
2. 学生成长权
3. 学生成长权的保护

第十二章 新旧教育的不同起点
1. 学习三要素
2. 教“学习”还是教“知识”
3. 为什么选择了教“知识”
4. 为什么要选择教“学习”
5. 学习的真谛

后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守望新教育]致力于新教育美文和与新教育观点一致的好文推送,公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小编做删除等处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