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书共读|化繁为简,专注最有价值的事情——《精要主义》

佚名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你是否感觉自己忙忙碌碌却效率低下?


你是否感觉自己只是忙于琐事却没有发挥自己的所长?


你是否感到压力缠身,而感觉不到意义?


你是否觉得忙碌焦虑而心力交瘁,而看不到未来?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精要主义的力量。


《精要主义》一书介绍了精要主义者的思维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转化为一种系统化的程序,助你摆脱无意义的多数,专注有意义的少数,成就有意义、有目的的人生。对于那些想要重新掌控自己的健康、幸福与快乐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经典共读|这是一本奇书!——《教育的目的》

经典共读|谁改变了教育,谁就改变了人——《爱弥儿》

经典共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七个特征——《批判性思维工具》: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

一生只做一件事——从极简到极致

致匠心——找寻你最喜欢的事物,然后把它做到极致


精要主义:如何化繁为简,

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事情?

作者|佚名

来源|百家号


本书是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的麦吉沃恩诚意之作,湛庐文化出品。


本书一经出版,受到各界追捧,《驱动力》作者丹尼尔·平克、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赫芬顿邮报》联合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等强力推荐。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时间管理类图书第一名,荣获800-CEO-READ商业书籍大奖,《华尔街日报》畅销书,《纽约时报》畅销书。


林语堂说:“人生的智慧在于摒弃那些不重要之事。


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是把善用时间与精力,只专注于用于有意义的事情。



精要帮你明确重点


生活中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需要面对太多的选择,而我们的时间和资源却总不够,虽然其中不乏有好的事情,但更多是无意义的琐事。


精要主义不是教你如何提高效率做更多的事,而是如何做对的事情,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不是被动应激性的作出选择,而是意识到区分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关键性差别,主张只做必要的事情。


精要主义就是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设计和规划,而不是依照本能的默认方式,放任自流。精要主义者,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值的高峰。


精要主义是一种自律系统的方法,它让你掌控人生是一条获得成就和意义的道路。


精要主义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人生信念,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这意味着精要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当成行事的铁律。(《一生只做一件事——从极简到极致》)


精要主义帮你掌控人生


有一位澳大利亚护士,她照顾过生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的病人,并记录下这些人最多的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是,希望有勇气真正按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不是按照别人希望而活。


生活中我们跟别人比收入,比工作,比学历,比老公,比房子,比汽车,比身材,比品味,甚至比谁是我朋友圈好友多,但我们却屡受挫折,感觉不到快乐,也感觉不到幸福,更谈不上人生意义和价值。


如果你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那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为自己而活,不只是偶尔的说说,精要是有目的,深思熟虑的,战略性的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仅要摆脱那些明显浪费时间的事情,而且还包括一些,次好的机会,要学会减少简化,并淘汰其余一切,聚焦绝对的重要事情。


如何才能建立精要主义的习惯,掌控自己的生活,书中提供了三个切实可行的步骤:


一、找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精要主义,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探索自己所有的选项,这些额外的投资是值得的,制定正确的战略,后面的有效执行才有意义。


作者在上大学的时候,选择的是法律。但是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商业管理咨询的领域,所以他采取了一种典型的横杠战略,白天学习法律,晚上学习管理,利用闲暇的时间来写作,企图同一时刻,全面出击,想要两者兼顾。结果是,他没有在任何一项追求中失败,但也没有大获成功,很快陷入了迷茫,于是他开始真正思考,如果人生只有一件事情,那我会做什么?于是,作者选择了离开英格兰法学院,在美国开始了教师和作家生涯,全身心投入,大获成功,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影响了很多人。


所以如果想要成功,不妨先问问自己:“如果人生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会是什么?”


著名的八十二十法则的原理,就是让我们集中精力于那些正真有价值的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回报。(《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提高我们决策的标准和要求,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和价值。


近两年有一句话很火:“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观点为很多人认同。因为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在不断的降低标准,最终在将就和妥协中流于平庸。


我们试着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我的每一个选择,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个选择。


考虑一个重大的决定,试着评估每一个选项,然后给他们打分,如果得分低于90那就放弃,专注于那些90以上的选择。


在生活中,尽量不要买便宜货,去购买那些自己负担的起的品质最高的产品。交朋友只交那些最好的朋友,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圈。


当我们开始对自己有所要求,开始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我们就会抓住重点,提升我们做事的价值。


二、排除那些不重要的


要做到精要主义,不仅仅要来看清楚那些事价值较小的事情,还意味着你必须积极的去排除和舍弃它。


有的公司的老板经常吹嘘公司的战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只能说明公司老板的幼稚 ,任何的优势都是取舍的结果,想面面俱到只能样样平庸,各方面都强只能是一个幻想。


著名的蓝海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价值链得的新定位,放弃那些不重要的部分,而集中优势与那些对企业至关重要价值环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


有所得,就必须有所舍,持续的优化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让删减,精简和纠正,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天然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能够明智的取舍,有勇气去拒绝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这些是源于内心有坚定的方向和目标。


明确的目标给人的生活和工作指明了方向,你的精力和时间都有了明确的意义和价值,你的取舍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爱丽丝走到了一个通往各个不同方向的路口,她不知何去 何从,于是向小猫邱舍请教。


"邱舍小猫咪,能否请你告诉我,我应该走哪一条路?"


"那要看你想到哪儿去。"小猫咪回答。"到哪儿去,我并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你走哪一条路,也就无所谓了。"小猫咪回答。


小猫咪的回答颇有哲理: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前往何处,那么,任何道路都失去了意义。


如果有人问你,你的五年目标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你是否有清晰明确的答案?如果没有,那么你就会面临选择困难。因为当你没有方向,去哪里都一样。


没有明确的目标,人往往会在无意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精力。


只有当有足够清晰目标时,我们才有能力拒绝诱惑,在重要的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发掘出连自己都不曾想象的潜力。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欲望,我们就能学会自律,抵挡诱惑,用有意义的事情去取代无意义的活动。


三、践行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者,不仅仅是掌握一种思维方式,更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把它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非精要主义者,常会用蛮力之形;而精要主义者,却通过淘汰无意义的事情来节省时间,设计一套系统,让执行变得毫不费力。


精要主义者常用以下几个技巧:


1、从微小的进步开始


非精要主义者,往往喜欢从大处着眼,好高骛远,制定定宏大的目标,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往往一曝十寒、虎头蛇尾。


精要主义者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他们不会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平均盈利,而是从小处着手,庆祝庆祝。他们摒弃好高骛远,鄙视华而不实,努力追求在每一个重要领域中有一个微小而平实的进步。


成就和对成就的认可,是人类行为的两大主要驱动力每天都进步,哪怕只是一小点进步都有助于提升工作日的情绪动机认知。


真正做好重要的事情,必须从小处着手,创造动力,然后用这种的动力,去创造下一个胜利,长此以往,直至取得重大的突破。


2、程序化所做的的事情


将我们所做的事情程序化,让自己所认定的重要实物,沿着默认的路径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形成固定的流程和做事方式,久而久之,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我们的程序化变成了习惯。


习惯最大的特点是启动无意识的机制,我们可以释放出新的能量来专注新的事物,固化的程序流程可以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因为它减少了对精力的占用。


比如我们早上起床,可能不用经过大脑考虑,就知道第一件事情,就会洗脸刷牙,哪有还有人起床洗漱完毕以后,有去跑步的习惯,一件事情会触发另外一件事情,这些本质上也是一个后天养成的习惯。


3、专注当下


我们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改变未来,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也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

我们多数时间都沉迷在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中,瞻前顾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经常注意力涣散,没有焦点,心不在焉,而错过了当下。


如同小时候我们想长大,长大了又想返回童年,人就是这样不断的错过自己生命,我们的关注点永远在别处。


精要主义者则聚焦于当下,他们把控着生命里的每一刻,他们知道真正重要的事情,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就在当下,在当下的全神贯注之中。


有一个禅宗故事,老和尚跟小和尚讲:悟道之前和悟道之后,所做的事都是挑水、砍柴,睡觉、吃饭。最大的不同是,悟道之前,他挑水的时候想着吃饭,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又想着砍柴。而悟道之后呢,挑水就想着挑水,砍柴,就想着砍柴吃饭,就想着吃饭,睡觉就只是睡觉而已。


通过进入当下的时刻,可以进入到自己深层次的内在本我、感受到存在的宁静、与这个世界最高层的能量连接在一起获得更大的力量。我们做事的状态会进入一种被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称为“心流”的状态,也类似于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我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如果你能全身心的投入,体验到心流的感觉,你会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我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般发生、发展,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小结


精要主义是一种自律系统的方法,用语,主动自觉决定个人贡献的峰值所在,然后斩除一切障碍和冗余,心无旁骛地执行那些最重要的事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在要事上的全心贯注,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同时经验主义也不仅仅是一种做事的方法,更是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追求以一种本质的核心的存在方式。


学习和践行精要主义不仅可以通向成功,同时也能让你拥有一个有意义 的人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精要主义》摘录


1. 要想走出“盲目地追求更多”的境地,出路就是自律地追求“更少,但更好”。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追求精要事务,排除非精要的一切,建立一个让执行毫不费力的行为体系,这就是本书所要传达的内容。 


2. 被我们高估的资产就是那种什么都要做、 什么都要有和什么都要实现的妄想。 


3. 没有比高效率做无用功更无用的事了。


4. 不断地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些事情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吗? 


5. If you don't prioritize your life, someone else will. 


6. 对成功的追求反而成为失败的催化剂。成功会让我们偏离最本质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初曾是成功的源泉。 


7. “决定疲劳”: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8. 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9. 告诉我,你要干什么,在这野蛮却宝贵的人生里? 


10. 如果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情,你会做什么?【思考并写下答案】


11. 不加思考的努力等同于习得性无助。 


12. “更少,但更好。” 13.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几乎。


14.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几乎一切都是无价值的, 仅有极少的事物例外。 


15. 所谓的解决方法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取舍。他们不问:“我应该放弃什么?”而是问:“我要大干一场的是什么?” 


16.  写日记:每隔三个月,花1小时读一读这段时间里的日记条目,不要过于关注细节,而是要着眼于更宏大的图景或趋势。要捕捉标题,寻找自己每天、每周的生活中的导语。 


17.  放眼全局,而不是纠缠细节;去粗取精,自律地调查筛选;写日记,成为自己人生的记录者;实地探索,认清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走出逃避推诿的怪圈。 18. 运用挑剔的、明确的标准,比如:这确实是我所追求的吗? 


19. 评估每一个选项时, 考虑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标准, 然后在0~100之间为这个选项打分。如果得分率低于90%, 那就自动把评分降为0, 并且断然淘汰它。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在决策时举棋不定, 或者更糟, 不得不接受60多分或70多分的选项。试想如果某次考试你得了65分,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那么, 为什么要在作出人生的一项重要选择时有意去体会这样的感觉呢?


20. 如果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是一个肯定的NO。 


21. 制定精要目标的两大要点:1,重在实质,而不是形式;2,具体的目标才拥有鼓舞人心的力量。真正明确,才能真正优秀。 


22. 勇气是排除冗余和无益之事的关键所在。 


23. 头等大事就是要把头等大事当做头等大事。 


24. 先停顿再说话。答应一件事前先停顿5秒。 


25. 小心禀赋效应,假装你还不曾拥有。 


26. 删减,自律地抛弃那些好选项;精缩,用有意义的活动取代无意义的活动。 


27. 设定边界会带来自由。 


28. 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变成你的问题。 


29. 设置缓冲区:1,做完善的准备;2,比预计时间多留50%;3,做好情景规划。 


30. 弄清核心目标,确定扫除的障碍是什么;锁定障碍,但不要试图一下子扫除所有障碍;扫除障碍,从小处开始。 


31. 不要再从大处着手, 然后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 一无所获。要真正做好重要的事情, 必须从小处着手, 创造动力。然后, 运用这种动力创造下一个胜利, 再下一个, 长此以往, 直至取得重大突破。 


32. 鼓励小胜的三个技巧:1关注最低可行性进步(完成比完美更重要);2做最低可行性准备;3直观地嘉奖进步。 


33. 设计一种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规,让执行毫不费力;让重要事务处于默认状态。


34. 释放正确常规的力量:1彻底检修你的触发器。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常规, 你并不需要真的去改变行为。你需要找到引发非精要活动和行为的刺激事件, 并设法让这个刺激事件与确属精要的事情相关联。比如, 如果下班回家路上的那家面包店是导致你买甜甜圈的触发器,下一次路过时, 你就要让它提醒你去街对面的熟食店买一份沙拉。或者, 如果闹钟一响你就会去查看电子邮件, 那么就用它来刺激你起床读书。2创造新的触发器。3先啃最难啃的骨头。让攻克一天中最困难的任务成为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情。找到一种刺激物——不管它是出现在写字台上的第一杯橙汁, 还是你在手机上定的闹铃, 抑或是任何一件你已经习惯一大早就最先做的事情, 来触发你坐下来, 把精力集中到最难的事情上去。4建立混合型常规。5陈规陋习逐个击破。 


35. 专注于当下,专注于当下的重要事务。 


36. 同一时间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37. 活在当下的三个技巧:1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2专注当下,把未来清除出去( 坐下来, 给那些可能重要的事情列一个清单,这个清单不是用来记录确定承诺的, 它只不过是用来把这些想法从脑子里清除出去, 留在本子上而已。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 它保证了我不会忘了这些想法, 它们也许将来会被证明有用;第二, 它减轻了我必须现在就执行它们的那种压迫感和分心的危险。);3给每一个清单排列优先顺序。 


38. 正念帮助我们回到并安住于当下。每一次你回到当下, 就会觉察到自己的幸福处境, 幸福就来了。


39. 注意每一天里属于你的凯洛斯时刻。把它们写在日记里。想一想, 是什么触发了这样的时刻, 又是什么让你从中抽离。既然你已经知道是什么触发了这一时刻, 那就努力重新创造它。 


40. 把精要主义作为处理所有事情的生活方式,过一阵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 


41. 自律地追求更少。过一种真正重要而有意义的生活。 


42. 生命留给我们的时间少得可怜。于我而言, 这并不令我沮丧, 反倒还让我觉得振奋。它消除了选择错误时的那种恐惧, 让勇气深入我的骨髓。


目录


前言 

设计人生,以一种精要的方式


第一部分 

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

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01 模式一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02 模式二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03 模式三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第二部分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


第一步:探索

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04 要素一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05 要素二 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

06 要素三 游戏,拥抱内心孩童的智慧

07 要素四 睡眠,保护你的身心资产

08 要素五 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第三部分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


第二步:排除 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09 要素六 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

10 要素七 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

11 要素八 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12 要素九 编辑,看不见的艺术

13 要素十 边界,设定界限会带来自由


第四部分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


第三步:执行

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14 要素十一 缓冲,充足准备带来优势

15 要素十二 扫除,锁定你的“最慢行进者”

16 要素十三 进步,小胜的价值

17 要素十四 心流,常规造就天才

18 要素十五 专注,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结语 

存在,设计你的精要人生


附录 

从精要主义者,到精要领导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朱永新: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新教育的魅力,到底何在?》《书写生命在场的教育生活——从书写作品到书写人生》)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