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最近常州10岁女孩儿跳楼的事件,引起了热议。这样的悲剧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实在是无法想像的。批评的声音已经很多,调查也仍然在继续,所以我并不想再妄议对错,更何况压倒骆驼的,从来也不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我总是觉得,除了指责和追责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得再多一点,也应该再多做一点什么。比如,我们应该悼念,悼词的第一句,必须是“对不起”。比如,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都错在了哪里?比如,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是否读懂了孩子?比如,我们应该反思,避免下一个“可馨”悲剧出现的出路在哪里?为了不让逝去的生命白白逝去,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也为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们再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批评指责、追责惩戒之后,必须要有深刻反思和警醒,并跟随行之有效的行动和举措了!——蓝玫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让每一个生命独特绽放——尊重每一个生命,才是真教育
最近常州10岁女孩儿跳楼的事件,引起了热议。这样的悲剧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实在是无法想像的。批评的声音已经很多,调查也仍然在继续,所以我并不想再妄议对错,更何况压倒骆驼的,从来也不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我总是觉得,除了指责和追责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得再多一点,也应该再多做一点什么。
比如,我们应该悼念,悼词的第一句,必须是“对不起”。不仅对可馨,我们还应该对所有和可馨一样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离开的幼小和年轻的生命说一声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要说对不起。因为没有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依靠,没有成为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和问题的同盟,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继续留下来面对生活的勇气,无论谁的责任更多更大一些,我们都是失败的大人。全社会都要说对不起。我们共同组成的这个环境没有为他们建立起足够的安全保护机制,我们只让他们看到了生活中阴暗面的真相,却没有同时给予他们面对并承担的力量,让他们只剩下了绝望和无助,我们都是雪崩中的一片片雪花,我们都欠孩子们一句对不起。愿她们都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天使,拥抱了究竟的快乐。不仅对逝去的可馨们,我们也应该对活着的每一个孩子说“对不起”。
我们尤其需要对同班、同校的孩子们说对不起。亲历活生生的同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离开,还要面对舆论的风起云涌,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内心的伤口有多大有多深,甚至无法看到这些伤口以何种方式“隐形”存在。我们应该在专业团队的带领下,认真准备一场和可馨的告别,也一起和痛苦和伤害告别。让他们忘记曾经和可馨一样的遭遇,抚平受到过的和可馨一样的伤害,以离去的生命为鉴,学会如何珍惜当下和未来。而我们,更不应该是他们受到二次伤害的存在。我们有义务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生命是被珍视、被尊重和被爱护的。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他们并不孤独,因为有我们在,我们是他们可以信任的依靠。我们应该教给他们如何为情绪找到合适的出口,告诉他们所有捍卫尊严和主张权利的通道,教会他们如何珍惜生命树立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知道多姿多彩的生活还有待他们去拥抱。缅怀逝者珍惜当下思考未来,这是我们必须要为孩子补上的一节生命教育课。
我在很多文字里看到的,都在说这个小姑娘“性格活泼开朗”,父母也说这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我只想说,我们看到的,也许并不是真相。也许我们并不知道,在她貌似快乐的外表下面,郁积了怎样的压抑和悲伤,原本应该早就被发现早就被重视并且早就被解决的隐患,最终成为生命之殇。也许原本这些快乐,都只是肤浅和短暂的瞬间,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发自生命内在的一种幸福需求:在这里,表现是被中肯评价的,陪伴是真诚尊重的,创造是被鼓励的,进步和价值是被肯定的,错误是用来反省改进的,困难是用来战胜的,痛苦是用来磨练意志的,未来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但事实却是,父母和家庭也许完美地形成了一道遮风挡雨的屏障,而这道屏障并没有筑在孩子的意志里;老师和学校也许在严格系统地执行教学计划整齐划一地评价反馈,反而欠缺了对不同生命多元表现的基本理解和呵护。比如弘扬正能量本身没错,但是如何界定正能量,如何判断孩子内心对正能量的理解和表达,则存在着千差万别。难道不是以“我看到了生活的阴暗,但我依然热爱生活”为正能量,同时以此为自我教育的最高目标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吗?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面对问题不该只是躲避、遮盖或掩饰!很多人并不懂孩子却在教育孩子,这是极度危险的。可怕的是,这样的危险正充斥着孩子的生活。专制的父母和老师压制孩子,放任的父母和老师耽误孩子,很多成人正日益失去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所以根本无法实现言传身教地影响孩子,即使高喊“民主”,也往往是专制和放任之间摇摆着的“伪民主”。读懂孩子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如此难以实现,问题到底在哪里?真的是成人的智慧不够吗?我觉得不是,而是成人的敬畏不够、耐心不够、成长乏力而至教育素养不够。
我们不反对有关部门追溯事件的真相甚至追责,但我更建议我们每个人能冷静客观做出自我反思。成人总是很骄傲甚至很高傲。我常常说,成人因为长大太久,忘记了自己也曾经弱小,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常常成为遮蔽和阻碍,导致一叶障目!我们错在,不应该让孩子的优秀表现,成为他们的枷锁和负担。而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流过的汗水,才是我们应该赞美的。比如父母在孩子多次得第一的时候,多次领取奖状回来之后,肯定孩子做过的努力,让孩子学会通过体会付出的过程来感悟生命的真谛,他们就不容易在几次挫折面前被压垮;比如老师在安排孩子多次修改作业的时候,告诉孩子她每一次修改中的点滴进步,教给她继续修改的方向和方法,而不是只盯问题指责批评或简单粗暴进行惩罚,孩子一定会更愿意为下一次做得更加完美而继续努力。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做到。我们错在,没有让孩子意识到我们的存在之于她的作用。父母和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不论一个犯下了怎样错误的孩子,都应该首先得到人道主义的关怀。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为错误承担责任,甚至接受惩罚,但是我们也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孩子本来都是一张白纸,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成人构成的社会环境决定了这张纸上会涂抹出怎样的一幅作品。孩子是否有安全感,是否对周围的人有信任感,是否有积极阳光的心态,是否有保持情绪稳定平和的能力等等,都是她和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领路人,不论孩子资质如何,我们既要给予同等的关爱和呵护,又要接受个体差异带来的挑战,整齐划一的“出品”只在机器里制造,不是活生生的生命的本质和真相。
我们还错在,没有提供足够多的渠道供孩子进行维权和自我保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是一个合力的教育整体。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的责任,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让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痛苦“投诉有门”。父母和老师,家庭和学校在承担教育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他们犯错了由谁来帮助孩子维权呢?又是谁来执行落实呢?无论完善“国法”还是制定“家规”,孩子都需要有一个第三方的助力和缓冲供他们在高压下“逃离”,尤其是应该完善对屡教屡犯的监护人或者管理者的惩戒机制。我们更错在,不提升自己而只知道要求孩子,没发现孩子已经超出我们很远。“这一届父母和老师”都太难当,是因为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正越来越优秀。一方面值得肯定的是,父母的学习意识正在逐步觉醒,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及对父母成长的专业化引领,老师的专业发展也一向都是相关教育部门常抓不懈的重点工程。但问题是,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老师的父母和老师的心理疏导。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建设,父母在生活压力和育儿焦虑的双重压力之下,常常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比如跳桥的上海男孩儿的母亲。而老师在考试和升学指标考核的压力之下,自己也有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多重身份的多重责任同样是老师头顶上的一座大山,如果能借助定期进行的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舒缓压力,相信会对他们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老师的心理问题也应当引起普遍重视和关注。
比如,我们应该反思,避免下一个“可馨”悲剧出现的出路在哪里?
其实类似事件并非个案,不管是青少年的自杀,还是弑母、杀师、杀子一系列悲剧的背后,无一不是暴露出了亲子、师生关系问题,暴露出了对生命的不珍惜和不尊重的生命教育缺失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冷静和认真反思。如果逝去的生命没有成为一种警醒的力量,我觉得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这警醒既包括溯源追责,包括每一个人的自我反思,也包括对教育未来出路的思考和行动。在生活中认识生活,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自然的风雨雷电,月亮的阴晴圆缺,人的生老病死、四季的变换更迭……都是依照既定的规则循环往复,却又在瞬息万变。孩子认识了生活也就认识了生命,孩子学会体会爱才能学会付出爱,孩子学会承担生活的责任,才能学会承担生命的使命。
成长不止是孩子的事情,同样也是父母的责任。因为一个人除了表现为年龄增长的自然生命长度不断变化之外,还应该有“社会生命的宽度和精神生命的高度”的同步拓展。而因血缘建立的生命连接,必须有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作为根基,否则父母无力真正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早不再以掌握知识的多寡来衡量一个老师的教育胜任力了,老师的专业度,更体现在他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认知,对自我的规划管理,对家校社关系的协调融合,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等方面。无论面对怎样的尘世喧嚣,老师自己是否能做到保持既定的节奏,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一切以儿童优先为原则思考和处理问题呢?
类似事件发生后,社会相关部门的应急机制是否仍需完善。比如是否第一时间对孩子的同班、同校同学进行了心理干预,是否对孩子的父母和相关的老师进行了心理疏导,是否如本次疫情一样公开透明公布调查进度和信息,并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是否有后续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反思性研究及行动等等。生命可贵,不容忽视。为了不让逝去的生命白白逝去,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也为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们再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批评指责、追责惩戒之后,必须要有深刻反思和警醒,并跟随行之有效的行动和举措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