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教育就是“好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培养

刘长铭 守望新教育 2022-03-28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从教几十年,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专业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构建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一门需要教师毕生学习和研究的教育艺术。

尽管“亲其师,信其道”是教师熟谙并坚信的教育原则。但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长期以来,我们始终缺少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和解决。

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对某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愿意学习这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更多的付出、更浓厚的兴趣、更主动的精神、更积极的态度、更坚韧的毅力、更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曾遇到过,并将其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从中感受到做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能力是教师教育能力或影响力的体现。我在长期观察和总结一些优秀教师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点相关建议,希望会对同行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和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一样,师生关系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一件小事建立起来的。这告诉我们,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略和学生交往中的任何细节。——刘长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
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
做校长,顶大的事就是培养青年教师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
在新教育中成长

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


好教育就是“好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培养 

作者|刘长铭


从教几十年,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专业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构建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一门需要教师毕生学习和研究的教育艺术。

15年实证研究表明: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的关键因素


新西兰教育学者约翰·哈蒂用了15年,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实证研究——

这138个重要因素分为六个范畴: 家庭、学生、学校、教师、教学、课程,师生关系在138个重要影响因素中位列第11位。约翰·哈蒂用实证的方法说明了一个众所熟知的教育原则,就如中国先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尽管“亲其师,信其道”是教师熟谙并坚信的教育原则。但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长期以来,我们始终缺少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和解决。

无论是在师范院校学习时、还是入职后接受继续教育时,绝大多数教师都很少受到过这类培训。近些年来发生的一些由于师生关系恶化所造成的极端事件,固然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也说明,如何构建正常的、和谐的、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许多教师急需提高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



师生关系决定一所学校的
文化氛围和精神特质


我相信,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条件之一。

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对某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愿意学习这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更多的付出、更浓厚的兴趣、更主动的精神、更积极的态度、更坚韧的毅力、更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曾遇到过,并将其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从中感受到做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师生关系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大师。他们能自然而然地和学生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以至于他们的言谈话语举止行为能在学生心中发挥持久的作用,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美国国家教师菲利普·比格勒在《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一书中写道,“掌握教学策略与技巧,不足以成就一名优秀教师,优秀教师让人充满希望,让人相信有一千个拥抱生活的理由。”

美国罗恩·克拉克学校联合创始人、执行校长金·比尔登在《学生教我做老师》一书中指出,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这是我能力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我可以借此指导他们,塑造他们,帮助他们发现成功。她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建立关系和亲密感、保持乐观、给学生设置高期望值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克服恐惧,如何欣赏与发现他人的独特才能,以及如何充满热情地生活。

师生关系如此重要,我甚至认为,师生关系决定着一个群体乃至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特质。

我的一位朋友曾在一所农村学校做教改探索,他组织了一个教改实验班。用传统的标准来评判,这是一个质量很差的班级,简单地说就是由“差生”(我们姑且还用“差生”这样的说法)构成的班级——所有学生都已经被事先认为是注定考不上大学的。

这位朋友和这个班的班主任(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完全信任并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自己构建班级组织,自己管理,自己讲课,自己组织各种活动,包括家长会。他们把这个教改实验叫做“RISE”。Read-广泛的阅读;Independence-自主的管理;Service-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来改变态度;Experience-重视体验式学习。

几年后,这个班竟然有一批学生升入了大学,甚至升入国外大学。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学生所表现出的超出同龄人的领导力——他们边做学生边培训教师,宣传他们的理念和实践,而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中,就有他们的初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几年前,这个班的班主任和几名学生参加了哈佛大学的教育论坛,他们的演讲博得了全场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这项教改实践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学生由此改变了对学习和对生活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发展。

我们习惯上认为,“差生”就不可能自主发展,对于“差生”就要进行严格管理、强化训练,就不能给他们自由空间。然而,这个案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差生”能否离开教师(不完全依赖教师讲课)自主学习?“差生”能否自主管理?“差生”能否从事课堂或书本(习题训练)学习之外的活动?“差生”能否确定超越考试升学的发展目标?“差生”能否培养精神上的崇高感?“差生”能否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总之,我们由此不得不对教育的价值产生更为本质的思考。

从教几十年,我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专业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构建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一门需要教师毕生学习和研究的教育艺术。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能力是教师教育能力或影响力的体现。我在长期观察和总结一些优秀教师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点相关建议,希望会对同行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1.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对建立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起始课是教师和学生相处的开始,也是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开始,这是一个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契机。教师都会在起始课上进行自我介绍。但有些教师对此不够重视,仅向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学科,几句话说完了事,然后就急于赶进度,迫不及待地讲解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当然, 教师介绍自己所教学科中有趣的内容和学科魅力是很重要的。一些理科教师常用有趣的小实验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做法有一定效果。 

同时, 教师介绍自己和介绍课程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愿意尽快了解未来和自己相处一年甚至几年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在第一节课上学生得到的关于老师的第一印象更为关键。 

因为起始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所以优秀的教师都懂得要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展示个人魅力。我见到一些和学生关系很好的教师,他们上过的起始课至今仍历历在目。

他们有的向学生展示自己漂亮的生活照和艺术照,展示自己全家幸福生活的照片,展示自己在各地旅游的纪念照,以此来告诉学生,你们的老师不仅会教课,还热爱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有生活情趣,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这样的照片常会引发学生的惊叹(我始终认为教师爱美是优点而不是缺点,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就一定要充分利用)。

哪个孩子不愿意和这样的老师相处呢?他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和这样的老师相处会很有趣,这个老师会给他们带来丰富的学习生活,他们会感受到老师更多的爱,他们愿意和这样的老师在一起。


2.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记得一位老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体育爱好和运动水平时,全班孩子情不自禁地“哇”的一声喊出来,我想这一声喊,已经表明学生开始喜欢甚至佩服老师了; 老师尤其是理科老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这能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品位和追求。

记得一位老师在向学生谈起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时,学生激动地举手发言表示自己也同样喜欢这部作品,甚至还和老师交换看法(我当时就认为这位老师和学生讨论所花的一两分钟非常值得)。老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歌星和影星,谈自己喜欢的某一首歌,或是某部电影里的某个情节。

我记得一次课上,一位老师谈起这些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室里不断爆发阵阵笑声和掌声。这是 师生间情感的共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美好开端。


3.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

比如:有的老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崇拜的人和喜欢的名言,向学生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这会引发学生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我记得在一节课上,一位老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位名人。他喜欢这位名人,不是因为名人的名望,而是因为这位名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重要而感人的经历。

毫无疑问,这位老师是利用分享他人的生活经历来阐释自己对生活、对成长的深刻理解。老师让学生了解自己过去的生活和成长历程有时也十分必要。我相信,这些会成为师生之间今后探讨生活意义的话题。

并不是说教师所有的介绍都要在这一节课上完成。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自己的了解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太全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

教师怎样让学生了解自己,这本身也是一门教育的艺术。

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自己有足够多的和足够全面的了解。因为优秀的教师都懂得,自己的角色绝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绝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自己所担负的是全面育人的使命。

让学生了解你的生活、你的爱好、你的情趣、你的品位、你的特长、你的思想、你的内心世界,你就会与学生之间架起许多条沟通的桥梁,你就给自己留下许多可以和学生讨论的话题,你就给学生心中播下了许多颗种子,你也为今后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留下了许多契机、做了充分的铺垫。 

俗话说,好朋友之间无话不谈。当你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时,就已在向学生表明,我愿意和你们成为好朋友,我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学生是能够体会和理解这一切的。


4.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在意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 

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时,会和老师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会获得安全感,学习动力也会大大提升,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会增强,因为他或她知道,老师很关注我,我遇到困难随时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教师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尽快记住并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位于英国伦敦威斯敏大教堂旁边的威斯敏中学,是英国的一所著名高中,每年希望进入这所学校学习的学生不计其数。但这所学校仅有几百名学生。几年前我参访这所学校时,正遇到学校在补充招生,报名的学生有400多人,但补录名额不到10名。

我问校长斯波博士,那么多学生想来上学,你为什么不扩大规模,多招收一些学生?他给出的回答很简单——我能叫出学校里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显然,他认为这是决定学校规模的基本原则。现在我们有些学校规模之大,恐怕校长连教师甚至干部的名字也不容易记全了。

有一年我做班主任,年级组长是著名的丁榕老师。她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做班主任和学生思想工作有很丰富的经验。她把班主任工作安排成一个清晰的系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目了然。她对我们这些班主任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就是:见学生第一面时一定要准确叫出学生的名字。于是,我们在放假期间就有一项家庭作业-对照学生学籍卡上的照片来背学生的姓名,同时还要尽量记住家长的信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当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老师准确喊出学生的名字,学生无不惊讶,他或她会一下子觉得老师很神奇,觉得老师很棒,觉得老师很关注自己,心理上和老师一下子就贴的很近。

准确叫出学生名字,对任课教师来说也非常重要。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比班主任要少,短时间内记住学生名字要花精力刻意来做。

有些任课教师习惯叫学号,这种做法很不可取。这样做使学生无法判断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使学生总觉得自己没被老师重视,自己在集体中可有可无,这样下去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甚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

现在不少学校的学生多,班额大,教师记学生名字的难度很大,但教师一定要重视并努力去做好这件事,至少要记住一些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

我曾读过学生的一些评教作文,它说明教师迅速记住学生名字所产生的效果。一位学生写到:“开学不到两个月,×××老师做了一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他叫我发言时叫的是我的名字,不是学号,也不是‘这位同学’!他叫全班同学都是叫我们的名字!那时他教我们还不到两个月,他不是班主任,与同学接触的并不多,但他就能在课上做到这点,我真的非常感动。”

老师叫出学生的名字,这对老师来说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在学生看来却是如此重要。老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就永远无法走进学生心里。


5.热情地和学生打打招呼

教师平时见到学生,热情地和学生打打招呼,唠叨几句温暖贴心的话,也是增进师生关系的有效做法。

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每一次在楼道里遇到×××老师,和他打招呼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老师总会笑得很灿烂地用热情的声音大声回应,让人觉得老师好像在对你说:又是新的一天啊!从和我打招呼开始有个好心情吧!……

有一次在楼道相遇时,×××老师叫住我询问,你是不是转班了呢?我说是。老师又问我是否习惯?告诉我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说。现在想起来,这可能只是老师当时无心顺口的一问,也许他现在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于我而言,新到一个陌生班集体的慌乱与不适,都会因为这看似无心的一丝温暖而有所消减……我希望更多的老师都能不吝惜自己的这些小小的善举。因为您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不经意的举动就会温暖一个学生的心。”

其实,和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一样,师生关系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一件小事建立起来的。这告诉我们,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略和学生交往中的任何细节。

文章授权转自中国涅槃文化研究院。声明:此文系转载,仅作为分享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