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实验的一面旗帜——专访许新海:努力让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乌龙潭 Author 叶水涛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 财富是有汗水的, 科学是有人性的, 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
用行动和坚持赢得梦想
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
做新教育的行者
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

新教育实验的一面旗帜

——对话王领琴、许卫国

原创|叶水涛 
来源|乌龙潭 

访谈者:

叶水涛(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受访者:

王领琴(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教育工会主席);许卫国(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研究科科长)。


叶:书香校园意义非凡,造福莘莘学子功德无量。清末状元、海门的张謇有一副对联:“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多少世家无非积德”。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伦理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耕田以做事,读书以求知,这是人生的两件大事,传统的说法是:两件事读书耕田,一种人忠臣孝子。可见中国人对读书之重视。农家孩子的张謇,读书有成而独占鳌头,开发民智、奠基民族工业而名垂青史。张謇是读书人的典范,也是现代教育的先驱,海门地域文化受他影响至深。书香校园行动在海门,其特殊意义是在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许新海是对先贤张謇教育思想的承继。

王:是的,非常佩服许局长。他是在做一件有用事业,做一件改变一代人的好事。那时候的60多所村小如今已经合并了,那时候在村小上学的孩子们现在都已经工作了,但那时候,在学校里读过的一本本童书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我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但小学、初中都没有课外书可读,直到南通师范上学后,才读到了课外经典图书。所以,我在推进书香阅读的时候,也在和孩子们一起读经典的童书。当我第一次看到《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要感叹:“哇,世上还有那么美妙、温情的童书啊。”孩子们真的太幸福了。我们做好营造书香校园项目,就如张謇先生所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叶:朱永新老师的理论构想,许新海局长把它落地了,丰富了,并且创设了很多的教育情境与实施的方式,从这儿又生长出许多新的经验、新的创造。朱永新老师的理论完全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他并不规定你哪些要做,哪些不许做,没有规定动作,不强求做到一个样。因此,基层学校和老师,有了自主成长的空间、自我探索的天地,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创造。比如,提倡让儿童读书,强调儿童读书的重要,但怎样让农村的孩子也要读好书,怎样以多种形式有效推进,怎样不断提高儿童阅读的质量,怎样做到教学相长等,这完全取决于基层学校与教师的智慧。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所做的工作,就是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启发与引领的作用,普及朱永新老师的教育思想,设计各种活动方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激发基层学校和老师的自觉,改善与提高他们的教育行为能力。

王:许局长的脑子不是只停留在做图书漂流、做跳蚤书市,他会不断地往前走,不断地拓展阅读的内涵。后来海门为每本书研发一个资料包,在此基础上,编出了十二册的《好书伴我成长》导读手册,给到每个孩子手里,里面有读前激趣,读中引导感悟,读后总结拓展等。行政上我们还有硬性的规定。如我们发现个别校长是数学学科的,对阅读活动不怎么深入推进,就强行入轨,每学期每个孩子至少读三本书,这三本书期末考试是要考的。对必读书目的研发,我们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许局倡导没有石头也过河。前段时间我看到朋友圈晒广州试卷上有关于阅读的题目,我想我们2006、2007年就做这件事了。


叶:许新海不仅是一位思想者,更是一位行动者,他在行动中思想,也在行动中深化思想。新教育实验于他而言,不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这也是新教育实验自身的特色,但在海门、在许新海身上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理论需要见之于实践,行动需要见之于效果,这意味着操作的策略和方式非常重要。书香校园在海门的推进,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自洽与普适性的价值。

王:您看我们一个项目的推进,有措施,有策略,有考核。同样其他几大行动的推进也丰富得不得了。2012年海门启动的缔造完美教室项目,也叫我牵头的,后来还有幸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介绍了海门区域推进的经验。再如“每月一事”项目,也是从海门出发的。朱老师发出一个理念——“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我们就去践行,经过实践研讨,架构了四大板块: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这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经验,然后推广至其他实验区。现在关于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的操作手册,我们都出版了1.0、2.0版的。


叶:海门是新教育实验的窗口,这里不断呈现着新教育的创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将新教育实验推向深入,也不断螺旋式地向上提升与丰富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体系。

王:因为许局的引领与策划,海门每年四月份都要举行全国性的主题研讨暨新教育开放周活动,对同年七月份新教育年会上的研讨主题进行预热,其实是先行一步,进行海门探索,希望承办年会的实验区在海门样本上可以站得更高,做得更好。我们先行一步的探索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因为充满了挑战的。15年走来,海门因为有了许新海,改变了无数师生的行走方式与生命状态,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也改变了区域发展的生态。新教育因为有了许新海的行走与变革,把一个个项目在一所所学校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儿,我仅举了一个例子,其实每个项目的推进过程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有着鲜明的海门标识。


叶:新教育实验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功不可没,海门的示范作用于全国新教育实验功不可没,朱门弟子中许新海居功甚伟,其先锋模范作用功不可没。你们是新教育实验的忠诚追随者,是海门新教育实验的有功之臣,没有你们这样一个精干得力的团队,新教育实验在海门也难以做到这样风生水起。有朱永新就有许新海,有许新海就有你们,有你们这个团队,就有海门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你们的成功经验不仅影响江苏,而且影响全国。

许:是的。许局长把朱永新老师的很多理念、愿景变成了看得见的东西。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成立7年多来,已经接待了10万多人次的培训。全国各地的新教育人络绎不绝到海门来,主要是来看新教育到底是怎样在学校里开花的,主要是进入海门的校园、课堂,与海门的校长、教师和学生接触,现场感受新教育给海门的学校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新教育师生的精神风貌。

叶:许主任,你是新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专家,也是做许新海团队的核心成员。这多年来你是专职做新教育实验工作的,参与的活动多,在全国各地走动多,与各地的新教育实验单位接触与交流也多。你能不能大体介绍一下新教育实验的萌发以及它的主要成绩与意义。


许:新教育是1999萌发的。1999年9月,朱永新走进江苏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讲学带徒,提出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标志着新教育实验萌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1999年6月颁布的。当时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提出素质教育。新教育实验的发起实际上也是朱老师对国家意志的一种积极响应。朱老师是一个学者,他去日本等许多国家考察,对国内的教育也有深度的了解,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央的文件、新教育的发起,都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这个问题,要探索素质教育。新教育致力为中国教育探路,要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叶:朱永新当年是苏州大学最为年轻的教授,也是最为勤奋和著述最为丰富的教育学者。但他不满足于做书斋里的学问,执着于以教育理想改造教育的现状,致力于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探路,期望与一批志愿者共同努力,通过新教育实验的普及与推广,造就中国基础教全新的面貌,让教师和学生能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许:新教育是一种民间的探索。新教育20年发展,在许多实验区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凡是加入新教育的实验区都是为了突破他们教育发展的瓶颈,尤其是要突破应试教育的困扰,振兴当地的教育。做下来有没有解决他们的这些问题呢?应该说,只要真做新教育,没有一个不解决的。新教育有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如果真做,这些肯定都改变了。2017年,在南京栖霞,许局长在参加新教育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初选入围的答辩中,多加了一个“改变”——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新教育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的例子举不胜举。许局长2018年出版了一本书——《变革的力量——海门县域教育生态的蜕变》,就是呈现新教育改变海门区域教育生态的理念和故事。

 

叶:新教育实验的有效性,它所带来的基础教育全方位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人们都有目共睹,谁都无法否认。新教育人的上进心、改革意愿和创造精神,尤为让人感动和感慨。这也充分说明,在基层学校和教师群体中,蕴含着巨大的改革热情,充满着改革的愿望,他们所需要的是激情的点燃与理论的指导,是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引领。我们决不要低估教师改革的热情和创造的智慧,绝不要低估学生成长的可能和学习的自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近2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涌现出一大批的典型。然而这些典型中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并不多,甚至不乏是将一种教学方式或一句口号反复炒作,这种做法或说法被不断的拔高甚至神化,让全国各地的基层学校简单的模仿或照搬。新教育实验并没有规定唯一的模式,但涌现出无数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创造。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提升、教育科研样态的丰富,这些都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不断地得到优化,不断有新的飞跃,生气勃勃,生生不息。作为教育改革的典型,如海门般区域性教育生态蜕变的,全国极为少见,已有点典型一般都是个人与学校。许新海局长的这本专著,既是精湛的理论表述,也是精彩的教育叙事,我写了篇近万字的书评。在海门教育的示范与启发下,新教育的许多实验区,教育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

许:最近,我看河南省洛阳高新区孙健通局长的故事。2012年洛阳高新区新成立,他是第一任文教体局局长,区域不大,就几十所学校。所谓高新区,其实是纯农村。从2014年整个高新区在孙局的推动下走进新教育,做到现在,成为全国新教育的一个典型。去年,他被评为新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奖。洛阳市分管文教的陈淑欣副市长第一次到高新区调研,本来行程计划调研一个小时,看到新教育非常感兴趣,结果看了五六个小时。后来,陈市长找了朱永新老师的许多书来读,又多次去高新区调研。她深入高新区的学校,每次去的时候不预先通知分管县长、教育局局长,等到了学校门口才通知县长、局长。2019年,在她的推动下,整个洛阳卷入新教育,去年,洛阳十八九个区县的校长教师不断地到海门来现场考察,这也是陈市长要求的。她要求各区县一定要到海门来看新教育。可以说是因为孙健通,因为陈淑欣副市长,改变了洛阳高新区、整个洛阳市的教育生态。整个区域、学校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变外,做新教育的学校的老师、孩子们的眼睛是发亮的,这是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叶:孙健通局长我认识,是几年前在海门新教育开放周的活动中认识的。这是一位很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也很有事业心的教育局长。也曾说过,到他哪儿去看看的,但一直没有能去。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到他介绍的新教育实验的情况,有时也跟他打个招呼。这位孙局长是朱永新教授的忠实粉丝,他也是新教育实验的受益者,新教育实验铸就了洛阳高新区崭新的教育生态。新教育实验是由理论支撑的,这一理论能够说服人、启发人、引领人,所以它能为人们所欣然接受。新教育实验又是有方向、有具体目标,有通达路径,有操作体系的一个实践体系,所以它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与积极的参与。它让参与者的理论得到丰富,实践得到提升,因此它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新教育实验的队伍中来。朱永新教授以及新教育团队的志愿者精神所具有的人格感召力,也不断呼唤着更多的人结伴同行。

许:所以,哪怕在贫困的山区,都可以做新教育,新教育对外在物质支撑的条件要求不高的。我到陕西、河南、河北、贵州、安徽等省的国家贫困县去看,到底怎么个贫困?假如一个学期请家长出一百元为孩子买两三本书,有困难吗?当地的校长、老师都回答,没有困难。所以解决阅读的问题,在物质资源上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我们中国发展得真的很好,水泥路村村通,快递业很发达,一美元的快递成本可以送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家长不需要去新华书店购书,可以网络上买。因此,再贫困的地方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做新教育都没有问题。

叶:新教育实验对学校设施条件要求不高,与之相匹配的是教育研究的田野式与草根化。所以它非常切近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切合教师与教学的实际需要。新教育实验明显向乡村教育倾斜,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倾斜,朱永新尤为关心边远、边缘化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关心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新教育实验正因其人文关怀和普适性、应用性的价值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也因此而能波澜壮阔地在全国展开。


许:安徽霍邱也是一个贫困县,一个农业县,很多年轻父母出去打工,原来或许因为对当地教育不相信,许多人把孩子都带出去,在外面读书。做了新教育以后,不多几年,年轻父母大都把孩子放在家里上学了,生源回流了,还吸引了周边其他区县的孩子来霍邱读书。这都要归功于新教育改变了他们区域的教育生态。

叶:新教育实验是教育扶贫的典范,也是振兴中国农村教育的有效方略与途径。

许:2018年,新教育获评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9月10日,许局长作为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代表新教育,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更是扩大了新教育的影响。相信新教育在今后若干年会有一个更快、更大的发展。

叶: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很难获得,全国有三个省份是空白的,获一等奖尤为难能。新教育实验获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名至实归,这是国家层面和教育专家群体对新教育实验的一致肯定。

许:很多实验区的局长都有感触,他们说,他们曾尝试过很多路,中国教育的民间探索也有很多,为什么他们选择了新教育?这里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新教育确实能化解应该教育的许多问题。新教育的一个个行动反映的其实是全面的质量观,学生的生活真是比原来是要幸福完整了。是不是理想的幸福完整?这个谁也不敢说,但真比原来好,不是整天语数外,不是整天做习题,孩子们有他喜欢的运动生活、艺术生活、研学旅行(聆听窗外声音)。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的。


叶:新教育实验不是经院式的话语体系,它是能有效指导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实践性理论。新教育实验也不是局限于一招一式的具体操作模式,而是体系化的理论,有它的前沿性和前瞻性,因此它有普适性的价值。它对于革除中国基础教育由来已久的痼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对于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变革学校教育的应试倾向,体现教育的育人价值,具有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

许:还有些区域因为一所学校做新教育做得好而卷入进来。比如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的培新小学因为真心实意做新教育,成为当地最顶尖的小学,老百姓用脚投票,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培新小学,后来安康汉滨区整个区域加入了新教育。去年,培新小学校长程怀泉退二线了,又被安康市高新区请过去做新教育办公室主任,在高新区推动新教育。你看,就是因为一个人,一所学校,大家看到新教育花开的样子,吸引了很多人,新教育实验的区域不断拓展。

叶: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你说得对,满意不满意不在专家的认定,而是老百姓用脚来投票。把孩子送到什么样的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老百姓其实并不傻。他们诚然不善理论表述,但办得好的学校总是有口皆碑,是老百姓广泛形成的共识。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新教育实验最为自信的,也是最值得自豪的。海门教育是新教育实验的缩影,也是全国新教育实验的一面旗帜。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许新海: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

许新海: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

新教育,在海门大地上穿行

海门:科学教育开启少年梦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


专访 | 许新海——努力让孩子们

都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未小树


4月21日至24日,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小学、幼儿园推进每月一事”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省海门召开。结束一天的会议后,超星校园阅读内容中心的编辑有幸在海门教育局见到了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年近五十、头发花白、身形瘦削的许院长,带着春天江浙一带特有的气息——干练又充满着希望。许院长接受了超星校园阅读内容中心编辑的采访。



为什么会接受新教育?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是2005年加入新教育,之前有去澳洲考察,也接触过国外一些教育理念。您是怎么接触到新教育并且接受的呢?是因为新教育理念和您有共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许新海:其实在2003年,在江苏省教育厅的邀请下,朱永新老师第一次到海门,为我们做了一场关于新教育的报告。那是我第一次了解新教育,也是朱老师第一次在外面系统完整的讲新教育。


我发现朱老师开展的工作和我平时所做的研究是完全一致的,然后就找到朱老师聊了一下我的想法,我们聊得非常投缘。接着朱老师就叫我帮他整理当天的报告,整理完以后交给他,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关系。


那时候朱老师正好在创办“教育在线”网站,我恰好申请了去澳洲留学。在这一年内,我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开了一个专栏,介绍我在澳洲中小学课堂的实地考察情况。半年后被《中国教育报》发现,《中国教育报》帮我在他们报刊上开了一个专栏,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从澳洲回来后,朱老师建议我把整个澳洲的理念集结成书。澳洲教育理念是适合中国老师借鉴的,澳洲考察的这些理念就变成了后来的两本书,一个是《澳洲课程故事》,另一个是《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最后在朱老师的建议下,我考了朱老师的博士。


当时朱老师对于新教育理念还是一种构想,叫做理想教育,我当时做新生活教育,新生活教育与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新教育和传统教育体系的关系

 

记者:新教育对于传统教育是一种补充,还是一种颠覆呢?


许新海:我们先明确传统的定位:新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是高度重视的。这里所谈的传统教育是指应试教育,而非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


目前我们对传统教育做的是一种改良,不是颠覆。中国教育有其自己的土壤,是目前的社会环境、老百姓对孩子成长路径的期待以及整个教育公平实现的一种手段。我们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对人的评价方式,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我们想要以一种非常理想的方式来评价,虽然我们也在不断改革,但是还不够完善。


新教育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主要是对教育过程做一定改良,这个改良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去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说,当我们去迎接高考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会以一种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好的学术水平、更好的能力去迎接高考,能够得到更高的水平,这个更高的水平不仅指更高的分数水平,而且指更高的人格素养、整体的人文精神情怀,各个方面都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就是关于新教育改良的一些想法。


记者:新教育实验对实验区的校长、老师要求会不会很高?


许新海:如果你是真心想做这件事,而不是敷衍了事,你就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形式主义的东西,你就肯定会觉得压力很大。


记者:新教育的教育方式会形成一定的模式吗?


许新海:我们主要是提供相应的资源包,课程并不固定。我们崇尚自由选择,但是现在很多老师没有这方面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发的课程主要是提供一定的资源。




新教育为什么以教师为出发点?

 

记者:我们传统的做法是以完善学生为出发点,但是新教育是从老师出发,把老师作为对象。这是为什么呢?

 

许新海:我做校长13年,我一直认为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第一要素。


记者:这和我们提倡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没有冲突吧?


许新海:没有冲突,没有教师就没有学生,没有教师也不可能有学生,但是学生是需要教师去影响的。教育是相互的,但是首先要有教师来影响学生,其次,学生反过来也会影响老师,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但教师的影响是大前提,没有教师的影响,学生不可能反过来影响教师。


记者:新教育实验区的儿童和老师的成长,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吗?


许新海:坦率地说,我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很满意,非常理想的状态。在中国的大地上能看到海门幼儿园孩子和小学生能这么幸福快乐,这种情形是不多的。但是对初高中并不是很满意,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


记者:许院长的教育理想是什么呢?


许新海: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希望在海门,海门的老师和孩子都能真正的过上幸福完整的生活。


其次,希望凡是加入新教育的实验区的学校和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太难太难了,但是我们会努力的,这是我们的信仰。


(文章转自网络,未经本人审阅。向作者致谢!)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