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望教育的田野——新教育的理想和行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夏书系 Author 余国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自2000年《我的教育理想》萌芽、2002年教育在线网站开始汇聚和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正式启动以来,共计有100余家教育机构与媒体用近千万的文字,见证了新教育的成长、发展与壮大。 


新教育 透过对媒体报道新教育实验林林总总的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提取,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映入我们的脑海,精准地描述着新教育实验——“新希望工程”“理想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基因修复工程”“素质教育”“人的教育”“心灵的教育”。


这些关键词,不仅基本勾勒出新教育的自身图像,而且指向了教育的未来“乌托邦”;不仅直抵教育本质,而且揭示了教育的应然样态。 


它来源于对新教育实验的认知和理解,一方面表达了对新教育实验理念、质量和成效等的客观解读与界定;另一方面,则意蕴着对当下教育的思考、批判及对教育的理想与愿景。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关键词,
想要获得清晰的图像,还应该直抵其自身,即新教育实验到底有哪些耀眼的光芒闪耀在教育的天空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 财富是有汗水的, 科学是有人性的, 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一场持续了20年的实验,发现了中国教育的大问题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未来因你而来——我们正在创造未来

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教育是一首诗”——新教育《大丰宣言》《20年专题片》《颁奖盛典》《主题歌》《主题报告·叙事·报道》……

......


新教育实验:教育世界里的理想国
原创|余国志  
来源|大夏书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其因草根性、实践性、引领性以及可操作性,在全国得到诸多学校、师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掀起了一股新教育实验的热潮,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新教育现象”。

新教育实验自2000年《我的教育理想》萌芽、2002年教育在线网站开始汇聚和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正式启动以来,共计有100余家教育机构与媒体用近千万的文字,见证了新教育的成长、发展与壮大。

新教育

透过对媒体报道新教育实验林林总总的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提取,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映入我们的脑海,精准地描述着新教育实验——“新希望工程”“理想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基因修复工程”“素质教育”“人的教育”“心灵的教育”。

新希望工程,意蕴着新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的新希望、新未来,而且是中国教育的新工程,是继解决学生有一张课桌一个校园的“希望工程”之后,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希望工程”。

其中理想的教育,意蕴着新教育回到了教育的原点和本真,是做真教育和真做教育。

幸福的教育,意蕴着新教育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是让人幸福的教育。

基因修复工程,意蕴着新教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编,是真正教出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教育。

人的教育,意蕴着新教育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一切为了人的教育。

这些关键词,不仅基本勾勒出新教育的自身图像,而且指向了教育的未来“乌托邦”;不仅直抵教育本质,而且揭示了教育的应然样态。

它来源于对新教育实验的认知和理解,一方面表达了对新教育实验理念、质量和成效等的客观解读与界定;另一方面,则意蕴着对当下教育的思考、批判及对教育的理想与愿景。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关键词,我们对新教育实验的图像或许还比较模糊。想要获得清晰的图像,还应该直抵其自身,即新教育实验到底有哪些耀眼的光芒闪耀在教育的天空里?



一是行动性。

本质而言,教育即是行动,即是实践。

新教育实验从来就不是关在屋里闭门造车的理论研究,而是彻彻底底的行动研究。

它不唯高深的教育理论为圭臬,它推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新教育实验认为,教育的现场在一线,教育的财富在基层,教育的智慧在民间,教育的思想源泉在实践。这与有些教育实验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是新教育实验能燎原的重要原因。

正如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所言:“如果一种教育思想不能落地,那么对于教育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多停留在概念上,教育的现实与社会的需求反差很大。

新教育的实践有别于学院派研究、行政化实验,是第三条道路,寻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新教育实验反映出一种文化路向,突破学者封闭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参与,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热情,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形成了广阔的实验场。

它是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不求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而是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完善思考。它始终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事实说话,以故事言说,植根于校园,扎根于师生的教育生活。



二是草根性。

新教育实验自发起之日起,就一直走属于自己的草根道路。

它一直都是非政府组织(NGO),自筹经费,自发组织,独立开展研究和实践,独立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想。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我认为新教育实验是民间的、草根的,不同于官方的新课程改革,也不同于学院派(学者推动)的教育改革,大部分学院派的路子是拿着既成的观点、理论、方法去学校尝试、推广。但新教育不是如此的,我认为新教育是一锅‘石头汤’,是我们和一线的教师一起来开展的教育改革。我只是用一种梦想和激情去寻找拥有同样梦想和激情的人,寻找‘尺码’相同的人,大家一起来思考、行动。”

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在组织开展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朱永新一直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不用行政身份和资源;第二,不占用工作时间等。

新教育实验的发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力量之外的民间社会的觉醒。如果要说它有背景,那么它的最大背景就是千千万万扎根在中国教育一线的基层教师和学生以及校长。



三是综合性。

新教育实验从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改革体系。
它不是局部的,也不是部分的,而是涉及整个教育改革领域。

新教育实验的内容没有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教育生活改造,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既有教育理论,也有教育实践;既有课程研发,也有教学研究;既有学习方式变革,也有行为习惯养成;既有实验基地校,也有教育研究院;既有社会人员参与,也有专家支持;既有行政力量,也有民间自发;既有一线教师,也有学生参与;既有学校,也有监狱;既有来自国内的关注,也有来自国外的报道。

新教育实验的出发点在于进行“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

特别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不仅构成一个从教师到教室、从课程到课堂、从学校到家庭的逻辑自洽的闭环,而且把这些教育要素有机地整合成一个从社会到家庭再到学校、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行动的教育圆环。如此,两个圆环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



四是公益性。

新教育实验从其诞生之初起就强调公益性。

新教育实验不向实验学校和个人收取任何管理费用。

新教育的公益是以提高中国(特别是边远地区以及农村)儿童的阅读能力以及中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核心目标,先后开辟了贵州新教育推广项目、新教育童书馆项目、新教育移动图书馆项目、完美教室项目、毛虫与蝴蝶儿童阅读推广项目、新教育种子教师计划、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等一系列公益项目。

五是传承性。

朱永新说:“新教育应该说是一种传承,是过去好的思想、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在当代新的实践、新的传承。”

新教育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审视自身的文化,并对文化进行过滤、甄选,把文化中的创造、开放、包容等优秀内容传授给下一代,把这种经过筛选和过滤的文化变成他们的精神家园,让文化借他们而得以自新、日日新,重新显现上述的这些根本精神。



所以,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的自觉与自我省察。

在此基础上,新教育实验自觉地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作为教育的根基和创造之源。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推动文化的自我创生,让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重新显现并焕发青春,在我们身上真正地活起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教育实验让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得以“回归”和“修复”。

除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新教育的理论丰富多源,既有西方新教育的思想传统,又有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黄炎培、陈鹤琴、叶圣陶等人的思想与实践,还借鉴了20世纪以来中外教育改革的理念。

可见,新教育实验不是抛弃,而是继承和弘扬。新教育是在吸纳人类文明精华,尤其是教育哲学精华的基础上,再次重建以儒道为根基和核心的教育哲学,使教育变革和思考深深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为传统的继承者、弘扬者以及践行者。



六是学术性。

新教育实验认为,教育源自实践,理论从来不会凭空产生。

因此,只有教育实践,才会产生有效的教育理论。但是如果没有理论的自觉,没有理论的指导,新教育是走不远的。

因此,新教育始终以学术作为生命线,以教育实践来检验教育理论的有效性。

新教育实验始终站立教育理论前沿,以教育实践为依托,把学术作为新教育立身之本,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体系。

多年来,新教育的学术建设不断加强。发起人朱永新是一位博士生导师,是新教育学术建设的领航人。新教育核心团队几十人,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广大实验区(校)的积极行动和主动创造已经成为新教育学术繁荣发展的实践源头。

新教育成立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新阅读研究所、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新评价与考试研究所、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实验研究机构和组织。这些研究机构和组织是新教育实验研究的专门部门,汇聚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及研究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确保新教育实验的学术品质。

总体而论,我们不难看出,新教育实验对中国教育最深远的影响或者说最大的贡献在于:汇聚了一大批有教育梦想的教师,点燃了一大批教师的激情,唤醒了一大批教师的理想。



在这些教师的影响和施教下,新教育实验的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学生,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然而,尽管新教育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若将其放置在整个教育改革的时空背景下,它显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客观事实:纵观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还没有哪一个民间教育改革的参与人数、覆盖范围、影响纵深和受欢迎程度能与之相比。

在这个意义上说,新教育实验既是21世纪民间教育改革的先锋和典范,也是中国民间教育改革的砥柱和旗帜,不仅客观上推动教育改革事业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为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和可供借鉴的样本。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教育的前行,与其说是一场教育的嬗变,不如说是为中国教育探路。

我们都深深期待着!



大夏书系·新教育实验文丛——

《守望教育的田野——新教育的理想和行动》

新教育至今已走过20年历程,这本书不仅是新教育20年来社会评价内容的简单梳理,也为读者全面了解新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

书中的作者横跨教育界、新闻界、财经界,以及文化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读,让新教育更加立体、丰富,以及独特。

•这本书中除了知名作者,更有着一线教师,他们很多跟新教育一起成长,彼此成就,读他们的文章,让人成长、受益,对新教育、对一线教师充满了敬意和期待外,更多了份对教育的憧憬。

目录

《守望教育的田野——新教育的理想和行动》

前言 

新教育实验:教育世界里的理想国
 
第一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实现新教育理想之梦
新教育孕育的历史时机:昨日和明日
让师生拥有智慧——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
新希望工程: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
聚焦新教育实验:把分数教育变成心灵的教育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第二章 
低手亦可摘星辰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教育随笔让老师看学生的表情变了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解析新教育理想课堂三境界
完美的教室 靠完美课程实现
让每一间教室无限长大——区域推进“完美教室”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章 
我以我手写我心
——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创造完美教室
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于洁:坚守24年,为的是让学生幸福——记昆山市葛江中学教师于洁
做织网的“夏洛”
“中国雷夫”常丽华
 
第四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
——熬出一锅鲜美的“石头汤”

激活众学校创新无限——一位学者的梦想剧场
新教育实验给师生带来了什么
新教育的“庆阳实践”
新教育“试验田”里树起“千灯标杆”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底”——山东省诸城市推进新教育实验行动纪实
乡村新教育的随县样本——新教育随县实践的观察与思考
被“夏洛”们改变的世界——焦作新教育实验7年再扫描
让羌乡孩子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北川深化教育改革综述
 
第五章 
风景怡人独向好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新教育,打造麦田里的守望者
走出中国教育自己的路
行动的和理想主义的——一个家长眼中的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为基层教育实验点赞
新教育实验:像农夫一样守望教育的田野
突破关键因子,闪耀素质教育之光——我眼中的新教育实验
 
第六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
——新教育永远在路上

新教育实验能走多远
一场理想和现实的争辩——苏州“新教育现象”之三
新教育实验能否走得更远
新教育实验再出发
新教育实验
一场教育实验生发的故事与思考
回到教育最初的起点——专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
 
后 记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媒体报道新教育实验的书,也是2005年出版的《新希望工程——媒体眼中的新教育实验》的后续修订版。新教育汇聚了一大批有教育梦想的教师,点燃了一大批教师的激情,唤醒了一大批教师的理想。

本书共分为6章,涵盖了新教育实验的主旨、行动、谁评价,以及新教育实验的自我反思,主要选取了权威媒体关于未来发展构想等方面的文章。

这是全面、系统介绍新教育实验20年的一部厚重的读本,其中的教育理念、办学思路对广大教育管理者、教师具有启发作用。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