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所神奇的学校——“丑小鸭”的能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码字工匠李乐明 Author 码字工匠李乐明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面对遇到问题的孩子,10年来,丑小鸭中学一贯的做法是16个字:保护生命,化解情绪,规范行为,发展个性。
 
丑小鸭中学遵循“人是最高价值”的教育原则,尊重青春期孩子的生命需求,让孩子们自我管理,自由阅读,自觉学习,自主创造,自然成长。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致友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詹大年: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詹大年 :真真切切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生命里的需求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生命的特点及三重属性
王志江:了解儿童,从“经验”到“专业”
......

一所神奇的学校
作者|朱永新  
来源|朱永新新浪微博
 
“新教育新生命论坛暨爱心与教育研究会十周年年会”在昆明丑小鸭中学举行。本来我已经准备前来参加这次会议好像看看这所李镇西博士去了9次,无数次给我推荐的传奇学校,因为突发疫情而不得不取消这次昆明之行,只好以视频的方式做了发言。


镇西告诉我,昆明丑小鸭中学创办于2011年,这是一所专门帮助初中阶段不适应传统教育的“问题孩子”的民办初中。所谓的“问题孩子”是那些已经被边缘化的孩子,这些孩子已经不在学校上学,不接受父母的沟通,甚至出现自伤、自残,生命活力丧失,人格快要解体。丑小鸭中学办学10年来,帮助了近2500名这样的孩子回归到了正常的生命状态。这些孩子,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有的已经是单位的骨干,有的正在高一级学校上学。
 
丑小鸭中学是新教育实验学校。创办人詹大年、杨柳芳夫妇,一个是爱心与教育研究会会长,一个是民进会员詹大年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校长,20年前离开体制,去探寻自己的教育梦想。
 
面对遇到问题的孩子,10年来,丑小鸭中学一贯的做法是16个字:保护生命,化解情绪,规范行为,发展个性。
 
丑小鸭中学遵循“人是最高价值”的教育原则,尊重青春期孩子的生命需求,让孩子们自我管理,自由阅读,自觉学习,自主创造,自然成长。
 
丑小鸭中学特别重视阅读的价值。刚刚搬迁的新的丑小鸭中学,把学校种在了图书馆里。孩子们走进教学楼首先必须通过一个大书吧,教室里、走廊上、食堂里甚至卫生间里,都是书。詹大年校长说,新学校的设计就要让孩子们伸手就可以拿到书。


新的丑小鸭中学,在海拔2000米的群山中,那里有森林、果园、花圃、水库、溶洞、化石,空气里只有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生命勃发
 
丑小鸭中学的老师们秉承新生命教育思想,探索生命真相,尊重生命需求,激发生命活力,拓宽生命的长和宽
 
丑小鸭中学的成功,书写了一个教育神话。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到丑小鸭中学考察参观的教育界的同仁络绎不绝。新教育研究院李镇西院长就前后8次访问丑小鸭中学,并自告奋勇当了丑小鸭中学的兼职教师。
 
是什么力量让丑小鸭中学的孩子们从漠视生命伤害生命到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创造生命。是什么理由让原本被排斥、被误解的“问题孩子”变得被关注、受尊重。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考。


我没有亲临现场,镇西发来两个视频。一位是刚初中毕业的女孩子,她在演讲中说,因为丑小鸭,她报考了幼师,决心做一位像丑小鸭中学老师一样有爱心的老师!一位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他是丑小鸭中学的第一批丑小鸭,今年22岁,刚大学毕业。这位曾经要杀人的男孩子,讲述了丑小鸭对他的改变。开始还找稿子讲,后来干脆分开来随意讲,最后抱着詹大年泪流满面,全场多数老师都流泪了。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一个团队,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由遍布全国的最基层的一线草根老师组成。这些草根老师都是新教育的个体户,各自在自己的教室践行着新教育理念没有任何行政指令,也没有计算任何“继续教育课时’积分,更没有差旅费和补贴,仅仅是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十年来,每周六晚上八点,全国各地的爱研会成员们聚集“云端 --先是在呱呱”,后来在“钉钉”,围绕李镇西倡导的“五个一工程”(每天上好一堂课、每天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每天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开展名为“成长有约”的交流分享活动,十年间3650个日子过去了,“成长有约”从没中断;
 
一年一度的年会,是爱研会的庆典,为了赴会,全国各地的会员们从吉林出发,从甘肃出发,从贵州出发.....全部自费,有的老师为了赴会甚至单程就要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中途还要转长途汽车,就为了与“尺码相同的人”相会。

 
爱研会利用“荔枝电台”开办了“镇西有约”频道,从采稿到编辑再到播音,全是几位老师课余时间完成。迄今为止,他们发了有关爱研会成员的教育文章共410条音频,播放量达14万。
 
说实话,这种自发结伴、自主学习、自由成长的精神和做法,让我非常感动!
 
虽然没有到会,但是网络的便捷,让我及时领略了丑小鸭的精彩,詹大年校长的爱心与智慧。下次去昆明,一定补上这堂课!向丑小鸭中学致敬!向大年校长致敬。
 
    ——朱永新 2021年7月24日

(文章来自朱永新新浪微博)

“丑小鸭”的能耐
原创|码字工匠李乐明 
来源| 码字工匠李乐明
 
那些不愿离去的孩子

有段时间了,朋友给我一篇关于昆明丑小鸭中学(简称“丑小鸭”)的网文,说,这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学校,启发思考当下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篇文章的核心意思是,一些初中阶段传统教育教不了,父母沟通不了,甚至出现自伤、自残的孩子,到了“丑小鸭”,生命状态得以改变,回归到了正常。

信息时代,资讯发达。素来,对有些文章,有些事,我是姑且先信,再找机会眼见为实的。比如,有时我很拧巴,连一些植物的开花时间,教科书给出的答案,也要让它们先躺着蒙点儿尘,转去“蹲坑守候”,亲自记录。有图有真相,有记录是铁证,自己的眼睛自己相信。拧巴的好处是长了智慧,练了腿脚。仿佛蜜儿掉进了心房,自己乐呵自己。
 
走进“丑小鸭”,机会说来就来。2021年7月23日至25日,新生命教育研讨会暨爱心与教育研究会十周年年会在昆明举行。会议正好安排了考察“丑小鸭”。


在山里,一所已关门的村小学,被挂上了“昆明丑小鸭中学”的牌子。一位来自云南文山的熊姓小孩(就读初一)告诉我,“丑小鸭”从办了十年的老校址搬来,刚刚两周,校园还没完全整理好。教室、寝室、饭堂,三栋楼,让一百多个学生在这里过着别样的教育生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真有点儿不配它的名气。然而,走出校门,有果园、田野、山岗、水库、溶洞,有蓝天白云,是办学校的理想之地。熊姓同学说,不仅他喜欢这里,同学们都喜欢,那些来参加夏令营的大城市的同学喜欢。说实话,我也喜欢。亲近大自然,开展活动,探究奥秘,快乐不是一点点。

熊姓同学的爷爷、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医生。爸妈忙得无暇理他,爷爷不会隔代宠爱,反而严厉得一件小事不合意就动手打他。对这个家,他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班主任居高临下呵斥他,班上出了非正常的事情他是必然的怀疑对象。从反感班主任到反感这间教室,后来,连进入校园头都是大的。于是,逃学、打架成了他的常态。

连蒙带骗,熊姓同学四个月前来到了“丑小鸭”。

“感觉这里怎么样?”在放着一架架书、不像饭堂而像图书室的一张桌子前,我开始了我的探究。

“挺好的。”熊姓同学很愿意跟我交流的样子,好像我俩不是素昧平生。

“为什么呀?说说看。”
 
“与每个人相处,有好朋友的感觉。你们大人不是说朋友可以交心吗?就这感觉。”

“能不能说详细一点儿?”

“老师不会高高在上,很多事会与我们商量。那些生活老师,我们都不叫老师,叫他们×哥、×姐。我们多为独生子女,来到这里,仿佛一下就增加了很多兄弟姐妹,真是其乐融融。校长也很可爱,搞活动时,常常给我们当司机。他笨重的身体,像狗熊,我们可以这样笑他,他不但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在这里,上课、搞活动,都很有趣。不信,可以多去问几个人。”

“这么说,是环境改变着你,是人际关系改变着你?”

“是这样的。以前在家里、在学校可不是这样的,压抑得很。”
 
“什么时候回到原来的学校去学习?”

“再过段时间,学校认为我可以走了,会通知我爸妈来接的。”

“回去排斥原来的学校、老师怎么办?”

“我在这里明白了许多道理,懂得了换位思考,再过一段时间,我又会有新的进步。”

似乎为了验证什么,我问他卫生间在哪里?他说我带您去。我听到了他用的是“您”。去往卫生间的路上,他一连跟五个大人打招呼,三男两女,叫了三个哥两个姐。我从卫生间出来后,他还在等着我。我要找的答案站立在我跟前。真是不可思议。

在校园随便逛,随机见到来自广西南宁的沈姓同学,他读初二。

他是因戒不了网瘾、跟家人时常起冲突而来的。他说他喜欢“丑小鸭”,原因是这里可以适当上网,老师充分相信他——老师信任他,他也就懂得了节制,彼此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到学生寝室,一位浙江金华的同学接待我。寝室很整洁,无异味。他是来参加夏令营的,为期一个月。我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他笑着说,他喜欢上了这里,不想回去。我突然想到“倦鸟归林”“如鱼得水”这样的字词。我想,字词应该契合这些同学的内心,没有彩排的孩子之言,连同他们脸上的从容、话语中的真情,都是毫无修饰的真实,一如学校处于的环境,原生态,很本真。

因为接待与会人员(多为一线老师),学校没有统一上课、开展活动,学生三三两两在做事,有整理校园环境的,有弹琴的,有画画的,有玩游戏的,有接受参观的老师访谈的,有为老师当向导的……校长詹大年站在操场上不停地满足老师们的合影要求,他乐呵呵地招呼大家随便看,随便问。

我随便走到学生活动室,长长的廊道,布置得很有人文气息,学生看书、练琴、画画都在很随性的环境中随性去做。
 
一个戴眼镜的姑娘走上前,问我想看什么。我说,不看什么,想问你话,她笑着说,可以啊,没有问题。大有电视上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派头。交谈中,得知姑娘读初三,是从厦门来参加夏令营的,在家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她来“丑小鸭”已经近20天了,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她看“丑小鸭”的视角,应该客观、公正。我问,为什么包括你在内的孩子都喜欢这里,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来,解决了“问题”去。姑娘说,让我好好想想,看用什么词句更准确表达。约莫半分钟,她说,在这里,可以把心掏出来。我的心咯噔一下。是啊,人与人相处,话不投机半句多。关系不正常,甭说是小孩,就是善于克制、伪装的大人,也只会逢场作戏了,甚至,戏也免作了,立马分道扬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懒得说出真相,直接用脚投票。


晚上,同伴们从“丑小鸭”回来聚在了一起。大家说着到学校的所见所闻,叽叽喳喳的,很是热闹。虽然见到的人各不相同,他们身上的“问题”都有个人特定痕迹,但分析起“丑小鸭”的能耐和奥妙,都剑指一处:这里的师生关系不一般,这里尊重学生个性的环境消解了学生的压力,学生快乐着呢。蕴含着的道理,简单,又不简单。说简单,是大凡当老师的都不会不知道这些道理;说不简单,是当下教育、浮躁的家长很难做到。值得深思。

那篇早些时候读过的网文,用详尽数据、真实姓名道出不少解决了“问题”的孩子,在学校的再三催促下,不愿意回家去,从“骗”过来,到“赖”着不走,这样的蝶变,并不容易。孩子们解决“问题”需要耐心,我对“丑小鸭”的信服,也在时间的流逝中增加了筹码。
  
詹大年的哲学思考。

李镇西老师说他做教育偏于人文思考,这詹大年呢,偏向于哲学思考。

会议安排了詹大年校长作主题报告。他先播放新京报采访他的视频,然后操着浓浓的湘音谈他的教育见解,以及叙事“丑小鸭”的成长。他说,厌学、早恋、焦虑、轻生……孩子遇到的问题,本质是一种旧的关系逐渐解体,而一种新的关系尚未构建。

通过向“问题孩子”学习,詹大年发现,孩子的问题不是“学习问题”,而是“关系问题”。要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生命状态,说教、批评、责备都没有用,必须帮助孩子构建新的关系。重建之路的切入点,“丑小鸭”选择了“玩”,玩乐器、玩杂技、玩射箭、玩游戏、玩电脑、玩露营、玩美食……

对于教师,“丑小鸭”有基本要求,就是爱笑、会玩。道理不复杂,人际交往,谁都希望对方是真实的,有了真实,才有信任,才有真教育的发生。

搭建起不同的场景,师生不知不觉就一起进入情境中,彼此建立了情感链接,而不是逢场作戏、玩虚得。詹大年理解的教育就是,多给生命一条路,一条可以“玩下去”的路。他还讲到,现在有的家庭看似有家庭的结构,却没有家庭的功能,学校也同样如此。学校的功能是教育可以自由发生,自主发生。这些话极具哲学思辨。李老师说詹大年偏于哲学思考,可能是从这里发现的。

詹大年说,关系——兴趣——规则,三者顺序不能变。可是,不少学校和家庭不经营关系,不培养兴趣,一上来就讲规则,说教来说教去,把原本清澈得心灵搅浑浊了,在一轮轮较量中,孩子地心变得千疮百孔,“玩不下去”了。

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建立和改善关系”。新教育本身并不新,只是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改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到改善亲子关系和与社会的关系,十大行动做得好的学校,这些关系都差不到哪里去。詹大年以及他得“丑小鸭”很好地实践了“关系学”。
 
这里说的关系,不是庸俗而毫无原则的人际关系。那种充满物质性和利益性的关系,自然不是有特定教育内涵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对有特定教育内涵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李镇西老师给出了真实、平等、尊重、互动四个特点。

有了融洽的关系,一条可以“玩下去”的路就踩出来了。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原本,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是踩出了路的,只是,这些年,教育越来越偏离了这些路的方向。詹大年和“丑小鸭”取得的成绩,回归到了这些路的本来方向。这些路,风景优美,生态很好,接地气、服水土,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生活部长的心里话

“丑小鸭”的二级行政部门是学习部、心理部、生活部,对应了传统学校的教学处、德育处(政教处)、总务处(后勤处)。詹大年认为,学习比教学重要,心理比德育重要,生活比后勤重要。站在学生认知发展角度考虑,教学是被动的,学习是主动的。站在学生心理需求角度考虑,心理是温暖的,政教是冰冷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后勤是机械的。

从这里,看出了“丑小鸭”思考问题、决策行事,处处考虑了孩子立场。

在离开“丑小鸭”时,一群人在说着什么。我走上前,是老师们在与生活部长对话。我听清楚了这位大哥哥一样的部长最后一句话:我们没有教会这些孩子什么,相反,孩子们教会了老师很多。是什么呢?是怎么样去动孩子。

学生的提问

会议除了大活动,还安排了一些小论坛等。在班主任论坛,老师们向“丑小鸭”的学生提问,然后是学生向老师提问。

一位很智慧、善表达的蔡姓学生提的问题是:你们老师觉得学生的发展可能是什么?做学生有什么条件?你们是如何看待成绩好与不好的学生的?提问后,他又说,这些问题老师可以不回答,之所以提出来,是让老师思考一下而已。

问题的深度超越了他的年龄长度,给老师们大大的难度。果真,现场老师们的回答虽然条理清楚,也不乏逻辑,但内容上是苍白的,效果上更差强人意。

学生没有评判老师的回答,他们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是那么清澈,让人忘记不了。

事隔几天了,蔡姓同学的话我都忘不了、抹不去:别人说我像问题孩子。其实,我只是孩子,与问题无关。

如果说蔡姓同学的话给人面子,那么,另一位孩子的话更戳学校、老师、家长的心,直截了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是在坏环境下变成“坏孩子”的,来到“丑小鸭”后就变成了好孩子,“丑小鸭”就有好环境。希望你们要营造好环境,不要让更多学生变成“坏孩子”。


李镇西:让梦想开花!——我和新教育实验
用文化为学校立魂——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
一所真正在做教育的小学——致敬美好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把它创造出来
海门新教育小学:怎一个美字了得!
林忠玲:他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
新教育文化与课程的校本化——从“千灯映月”到“月映千川”
真正的校园文化是什么?——文化无法被刻意创造
林忠玲: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乐明:以项目组的形式推进新教育十大行动——她们是这样打开新教育实验局面的
新书速递|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北京BTV《一师亦友》专访:解密新教育
朱永新:彰显生命的高度——新教育实验理论及教师成长之道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