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

冯晓霞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即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而当前教师教育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反思性教学, 指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 。——冯晓霞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教师成长的关键:做好六个研究!
啃读挑战:助力更多教师走上研究路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

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

作者|冯晓霞

编辑|守望新教育

冯晓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学前教育研究》期刊顾问;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研制和起草工作。


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即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而当前教师教育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反思性教学, 指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 。

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研究者

提到成为研究者,教师通常有两种想法:

一是“ 不敢”研究,把研究看做是理论工作者的“专利”,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研究培训,理论资源缺乏,无法保证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虽然“敢于”研究,但是把研究狭隘地理解为正规的实验研究,因此他们进行研究时,往往要求自己遵循严格的研究程序,如专门立项、数学统计、撰写研究报告等。

实际上,研究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科学”和“规范”的核心乃是对事实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教学实践符合这一过程,教师完全可以被称为教育研究者。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我所提倡的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行动研究的三个特征:参与、改进、系统而公开


反思性实践——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反思性实践”(或称“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这种研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为了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研究。

第一,教师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工作,他们的研究是“为了教育的研究” 。

具体来说,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对实践的自觉意识,促进教师对其行为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工作的理性程度,使得教育活动更趋专业化,以此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虽然教师的经验也可能起到丰富教育理论的作用,但其出发点是为了工作。

第二,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教师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所以,反思教学过程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及其效果的分析与思考过程。

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借助于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并思考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这几个为什么是反思实践的关键所在。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理论或他人经验时形成的想法、假设等通过教育教学来检验,看看是否正确、是否有效。

关键是——你看到、你反思、你选择去做哪一种人?
我不会再愚蠢地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退休之后的大反思,使我明白了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三,反思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

反思教学要促进实践的改进和教师的成长。反思实践的一个结果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适宜的,这其中有些是属于非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这类行为如果没有进行反思很可能会不了了之。而通过反思,这类适宜的非自觉行为就会得到理论支持与提高,在以后类似的情景中将成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

反思实践的另一结果是教师教育的行为不适宜。为什么不适宜?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实践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其中很重要的是找到这些教育行为背后的教师原有的隐性教育观念,从而引发教师认知上的冲突和重构,向更新的认识和更高的水平迈进。例如,教师之所以在第一次总结时忽视幼儿出现的合作行为,这实质上是由于教师的隐性教育观念——科学教育中强调对知识点的追求。

当然,这种更新的认识和更高的水平是需要通过实践来进一步验证和内化的,这种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重返课堂”。所谓“重返课堂”就是依据新的认识对原来有问题的环节或活动进行重新的调整,教师通过实践看学生的有效发展,从而验证新认识,达到内化。

在反思教学即教师的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两个变化:由单纯的教育工作者变为研究型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发展型”的教师, 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工作与学习的一体化。

因此,从教师成长的角度看,反思教学也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学习的方式是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对象是自己的教育实践;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反思”和“探究”。

实践(行动)——反馈——调整 ——再实践(行动)。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教育行动研究的三个特征:参与、改进、系统而公开

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教育行动研究述评

要真正去研究学生——深化对学科教学本质的关注

余文森:教学研究如何助推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论教师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

让人文情怀成为教育研究的“灵魂”

2020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2020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中国教育

故事与教育:教育叙事研究的多重维度探究

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