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汝伦:于漪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张汝伦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以于漪为师,写就做教师的一篇大文章!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于漪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作者|张汝伦

来源|教师博雅


作者,张汝伦,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优秀的教师有不少,既是优秀教师又堪称教育家者则风毛麟角。盖教育家者,不仅要有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的经验,更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或者说教育哲学,并能够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他(她)所从事的一切教育工作中,并且形成系统的思想。于漪就是难得的这样的优秀教师兼教育家。


于漪:解决“三个思想疙瘩”,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要义



于漪长期从事中学的语文教学工作,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以其忘我的敬业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对学生充满爱心、无微不至的关心教导,征服了无数的同行和学生,她在我国教育领域和一般社会公众心目中享有的崇高声誉,有口皆碑。有关她的教学故事,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传奇。


于漪这代人,经历了中国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强盛的历史过程,他们自身的经历使得他们深信,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反过来,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也与每一个国民自身的素质密不可分。这种深切的认识,使得于漪不同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就事论事谈教育;而能从国家长远发展的历史眼光和人民素质的高度来看待教育。


她多次指出:“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它的指导思想如何,质量如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能否提高。因此,它不只是一地、一校局部的事,而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全局。它是一种战略需要,关系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鉴于这样的认识,于漪始终坚持,教育的唯一目标是学生,是学生人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育固然要培养精英,但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于漪教育理念的基石之一。她说她的教育理念是“目中有人”,“这里的‘人’是全体学生。‘目中有人’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


她将每个学生通过教育得到全面发展,视为人的基本权利。她绝不仅仅是在唱高调,而是用她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在实践这个理念。笔者读过她许多文字和访谈,也和她有过不少交谈和接触,她从未提过哪个学生后来高分进入什么名校,什么学生获得国外名校奖学金,或什么学生成为政商两届的名流。


她引为骄傲的都是如何发现人人头痛的“问题学生”身上的优点,如何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与教导,使学生的潜质和能力得到开发和发展,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有突出专长的学生。


在于漪的心目中,“人”和“学生”都不是抽象的类,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体,一个人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酸甜苦辣精彩异常。”所以她不赞成“要孩子对准我们的音调,纳入我们的音调”,因为那就一定会出现噪音,出现不和谐。这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不管学生的特殊性,只顾自己说教。


于漪认为:“如果学生千人一面,人云亦云,时时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个性就会被消解。而一个学生没有了个性,便是失去了自我。充分正视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当代教育的要义。”但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绝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于漪坚决主张不能无原则地放弃教育,既要看到学生心中积极的东西,也要善于教育和引导。


于漪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她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坚定地主张:“学校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首先要让心灵辉煌起来。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无不聚焦在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提升、精神力量的增强上。”这在今天听来,不啻空谷足音。


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于漪是一名语文教师,她通过语文教学来实践她的教育理念。自古以来,人们对语言就有两种基本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简单地将语言理解为纯粹用来沟通表达的符号工具;另一种则是将语言理解为人与世界的存在之家,直接根源于道。语言不仅表现人心,也彰显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具体化为升学考试指挥棒,把语文教学彻底工具化。正是在这种一边倒的形势下,于漪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文,改革弊端》的论文,明确提出语文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她指出,语文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于漪不是语言哲学家,而是教育家,她提出从“人文”的角度理解语文和语文教学,不是出于哲学的考虑,而是基于她的基本教育理念。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而语文学习,是达到此一目的的适当途径。这是于漪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整个逻辑思路。


“语言是人整个学养的基础,……人生活在语言中,生命刚开始,意识刚产生,语言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身旁。语言使人有了世界意识,有了文化意识,有了历史意识,而人生活在文化、历史的世界之中,人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从教育的角度说,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思维和情感离不开语言,因而没有语言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进行汉语教育,不仅让他们理解、领悟汉语言文字的优美、简洁、深刻、和谐、内涵丰富,联想空间大,而且能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他们进行精神哺育,培养他们的民族情结。”


这个思路当然得到了语文教学内容本身的支持。语文教材所选的往往都是思想性、语言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本,这使得语文教育应该是德育、智育、美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于漪把语文课理解为“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课程”),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但培养学生的能力,也间接帮助学生人格的形成,于漪自己力求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学生“学力形成”和“人格形成”的统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直接关系,语文学习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切实途径;反过来,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学习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此于漪有明确的认识。她主张,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语文课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于漪有很高的哲学修养,她根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来设计语文教学的几个关键步骤。北宋大儒张载要人“于不疑处有疑”。“疑”是思想的开始,没有疑就没有真正的主动思想。“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这是一个具有哲学思想的人才能说出的话。


于漪在教学中想法设法让学生起疑、辨疑、析疑。但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创造性思想。在她的语文课上,课文不是现成答案的仓库,而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的触媒。


语文课教的是汉语,汉语不但是中国人思维的载体,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于漪把培养有中国心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中国语言和中国历史,是中国心最根本的构成要素,其中语言尤为重要。于漪对语文课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掌握母语,甚至也不是简单的培养思维能力,而是教养和教化。学习语文,归根结底是要在文化上“认祖归宗”,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同时,通过语文学习,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而这些又取决于学习者是否被语言所表达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感化与教化。“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每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


于漪对语文教育的理解是:


“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的使用技能,与此同时,要重视思维力、想象力、创造精神、人格塑造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学习语文,带领学生辨别语言文字使用的利弊得失,品味赏析语言文字的淡雅绚烂,既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又使他们在潜意识状态中发展了思维的广度、深度、严密度、开放度,优化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思考、诵读、吟唱的过程中,拨动心弦,激昂情感,升腾起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高度融合,是一种境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精神的底子’。”


语文教育既是德育和智育,

也是美育


提起人格培养,蔡元培当年曾专门强调美育对此的重要作用。他在其著名演讲《以美育代宗教说》中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在此之前,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中也已提出,教育应该除德育、智育、体育之外还有美育一席之地,“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除了使人情感纯粹高尚外,美育还有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功能,而想象力一直是中国学生的弱项。


于漪则不然。她明确主张“用美去塑造心灵”,语文教育对她来说既是德育和智育,也是美育。她说:“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任务也很明确,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丰富的美育因素,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无处不在。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熏陶,能使学生高尚起来,对学习对生活有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追求。千万不能小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可见,在美育问题上,于漪是王、蔡二位先贤的同道;但她结合中学语文教育的实践,讲得更为具体。


于漪高度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为她认识到:“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经占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种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想象力确实像活化知识的酶。”基于这样的认识,她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思接千载”和“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扬,处于创造的气氛之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想象力是一种感性为主的思维能力,往往需要突破逻辑、常识、常理的窠臼才能达到。如果语文教育也有标准答案,那就没有想象力的余地了。古人说“诗无达诂”,就表明给语言文本的理解以一定的发挥想象力的余地。于漪在语文教学中总是注意开拓想象,创设意境,让学生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


从事美育的人,自己应该首先具有相当的审美能力。于漪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必是哲学家、医学家,但应该是个艺术家、诗人。”因为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首先自己要能感受美、营造美。于漪非常自觉地追求课程的审美境界,她充分认识到:


“审美,不是哲学的理性思维,不是以纯逻辑的方式,去探求宇宙事物的普遍性、共同性;审美,也不是读历史教科书,从大量具体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中,理性地归纳出一种规律性的结论。审美,凭借的是直觉,是从形象到形象,从心灵到心灵。虽然,它有时也能达到哲理的境界,但那是通过‘悟’的方式来实现的,是一种‘具体的抽象’。”


这种对审美非常到位的认识,专门研究美学的人也未必人人能说出。但是,于漪不但有这样的理解,而且还将这样的理解在她自己的教学中付诸实践。她的课以飞扬的激情、优美的语言、心灵的交流,将学生带入审美天地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


教育要传承本国的优秀文化

和人类的精神文明


学以为师,就意味着“教师要好学不倦,努力做到业务精湛,知识面广,文化积淀丰厚,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这其实是对于一个教师的起码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只是对教师的最低要求。于漪对教师的理想要求是“教师要有见识,要善于见人之所未见,教师千万不能做简单的操作工,人云亦云,照老模式老框框搬”。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品质。他(她)不但要能学然后知不足,而且要能够有足够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旺盛的求知欲,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科,尽可能去了解。“文化是一名教师的厚度,思想是一名教师的高度”。于漪自己就是如此,这就使得她具有相当宏阔的理论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从而在复杂的问题面前能看得深、想得透、说得清,既有哲学思考,又有文化判断力。面对纷乱复杂的现代社会不目迷五色、失去方向,而能始终坚持人类文明的正道。这是真正的与时俱进。


于漪在中国心的问题上,一贯旗帜鲜明,很少有人像她那样,始终坚持“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承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以建立学生的文化认同,即中国心。但是,于漪不是狂热的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对于外来文化有相当理解的现代中国教育家。她从未反对我们的教育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要向一切人类的优秀文化学习;她反对的是流行在教育界令人担忧的数典忘祖、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倾向,开口闭口“与国际接轨”,实际是全盘西化、不加区分地对西方教育的种种做法盲目模仿、盲目接受,完全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她语重心长地指出:“须知,中国当今的教育不是在零起点上,是有传统的,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根和本,忘了根脉、离开了本真,不可能长足发展。”


于漪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她始终将义而不是利放在她的教育思想的第一位。在社会普遍重视经济、重视物质利益的今天,她却看到了文化的根本作用和力量:“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强大和进步,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之所以有今天,有赖于几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和由此锻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教育本应该是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一个关键的制度性途径,如果教育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将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千秋大业置于脑后的话,“那将几乎使我们的教育陷入绝境”,于漪的这些话绝不是耸人听闻。


于漪虽然在一些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但她主要还是一个中学教师和中学校长。但于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她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格情怀,却有着一个大教育家所有的那种格局、眼光和气度。可能会有人认为她是当下中国教育界中的另类。其实她一点也不另类,我们在她那里分明看到了从孔夫子到蔡元培,中国一切优秀教育家共同的东西,这就是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这种铸造我们民族脊梁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中国教育真正的希望。


于漪: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缺乏幸福感?
于漪: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劳动的缺失即教育的缺失于漪:做校长,顶大的事就是培养青年教师于漪: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于漪:最缺失的不是技能技巧,而是思想与批判性思维于漪:文化底蕴是极其重要的
于漪:写作是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深刻领悟与实践于漪:点亮生命灯火——心中要有一盏明灯
于漪:从事教育的人就要有点气象......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