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耿俊蕾:笔尖下的幸福;王勇强:践行新教育,谱写新篇章

王勇强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朱永新: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
新教育实验的师生共写——从书写作品到书写人生
.......


笔尖下的幸福

作者|涌泉庄 耿俊蕾  

来源|蔚州数学甦 蔚州新教育


夜幕降临,万物慢慢变得静谧下来,空中的月亮也渐渐变得明晰了。我习惯性地走进书房,点一盏灯,读一本书,用手中的笔时不时地写一些自己的感想。这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是我们几年来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努力践行着。“叮铃铃……”,我猛地一抬头,闹钟的声响已把我拉回现实。我拿起桌上的书签,放到自己阅读的那页,轻轻地合上书,却不忍放下手中的笔。因为就在刚刚,笔尖划过我随写本的一处,留下了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教师!



人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非常有幸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春风化雨,教书育人。何为教育?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如此种种,令人深思。


时代更迭,万物变迁,一切都在发展变化着,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开始涌入,“创新”一词应运而生。文化需要创新,思维需要创新,教育同样需要创新。于是,“新教育”开始走进教师的视野,步入学校的大门。朱永新教授说“不管你怎么变,教育无论你怎么变化,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我们新教育一直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为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衡量一个教育是不是真正的卓越,是不是真正的符合人性,是不是真的符合教育发展的这样一种本性的重要标准。”


新教育所倡导的,其实是一种信念。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拿起笔,你就能够改变。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仅有坚持,才有奇迹。见证奇迹的时刻,就是你决定改变的时刻。拒绝沉沦,拒绝平庸,换种活法,活出精彩,这就是新教育。在新教育这面大旗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队伍中,如同涓涓细流,逐步汇聚成大江大河。最终,浩浩荡荡,既天而来。



初识新教育,还要从五年前说起。那时的我刚刚得知自己通过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环节,随之而来的便是面试。本次面试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自我介绍;第二环节: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板书;第三环节:随机抽题并回答。准备面试的那段时间,我从来不敢懈怠,稿子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机缘巧合下,我遇到了教学经验颇丰的梁老师。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把自己准备的前两个环节的内容展示了出来。梁老师听完以后评价说:“自我介绍没什么问题,就是板书环节选择的古诗不符合现在的教育理念。”梁老师的话语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了一个大问号。当一名教师是我从小便树立的理想,我一直认为教师就应该是蜡烛,是粉笔,是春蚕,牺牲自己,滋养学生。因此,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着我疑惑的表情,梁老师意味深长地说:“现在已经不倡导老师去做蜡烛、春蚕,老师也有正常的生活,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呢?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职业对于教师本身不是损耗,而是发展!”


我很庆幸能和梁老师相识,也更荣幸能听到这段改变我教师观念的话语。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梁老师口中所描述的正是“新教育”,但也就是从那刻起,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新教育”的种子。


再遇新教育,是我刚入职不久。我一度认为学生分数最重要,因此,每节课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只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而导致学生失分。在没有课的时候,备课、判作业、检查背诵、批改作文等等,一刻也不敢放松,把作文拿回家批改也是常有的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我累,学生也跟着累,效果却并不理想。我把这些都归因于自己经验不足,总觉得实践再多一点就好了,殊不知自己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真正让我顿悟的是一次闲聊。刚下课的我走进办公室,忍不住抱怨:“哎,今天想要讲的知识点又没有讲完!”兰老师听完我的话,笑了笑说:“没事,慢慢来!我今天本来想讲新课,但是一进门看到好多同学都在读刚从图书室借来的书,他们读的太认真了,好像都没有听到我的脚步声。我实在不忍打断他们,所以这节课上了一节阅读课,把时间还给他们。”兰老师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她并没有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而是在营造书香校园的指引下,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在阅读中读出精彩,读出智慧。


有了这次对话,我心中那颗“新教育”的种子逐渐被唤醒,开始生根、发芽。


真正开始了解新教育,还是学校组织的一次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系统学习了新教育理念,也正是这种理念,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我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看书、查资料,只要和新教育有关,我都认真拜读。2013年,新教育实验正式提出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行动,就会有收获。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共写随笔,我们开始摸索前行。


随笔需要有氛围。写的基础是读,只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写好随笔。为了让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我们从学校层面开始积极营造书香校园:首先,各班利用黑板报、教室墙壁等平台张贴阅读标语,开设阅读专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次,开设读书角。学生可以从图书室借阅书籍,同时鼓励学生自带书籍填满教室书架,互相分享和借阅;最后,抓好阅读课。利用阅读课,师生共同静心读书,共同成长。此外,还要发挥家庭和网络层面的作用:开展亲子阅读,鼓励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积极书写阅读体验;利用“微信群”搭建读书交流平台。


随笔需要有生活。在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下,我校各年级语文教研组全面推进“晨诵、午读、暮醒”活动。晨诵主要安排学生读诗歌,读古典诗词,读儿歌和儿童诗,读现代诗歌等等;午读我们每天会安排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阅读属于自己年级的书籍,不仅自己读,还要共读一本书;暮省就是在学生每天完成学业以后,思考和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用笔记录下来。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写随笔是大难题。所以我们不要求他们每天去写,而是结合每月一事开展班级活动,然后让孩子们记录自己的感受。每天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填写每日记录表,记录自己晨诵、午读所学内容,并把自己的感受以随笔、日记、思维导图等形式勾画出来。为了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我们每天会安排老师与学生共读共写,因为共读共写,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变得更充实也更精彩,我们所追求的新教育也不再仅仅是海市蜃楼般的梦想。



随笔需要有坚持。一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两周完成一次写绘作业;三四年级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五六年级学生每周需要完成两篇读书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慢慢坚持下来,学生的字里行间无不展现着成长的力量。此外,每班准备一个“随笔漂流本”,每一张纸的正面是学生的随笔,背面则是家长的教育随笔。教师每天安排随笔小主人把漂流本带回家,促进家长参与,加强家长们的交流。不知不觉中,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随笔需要有活动。为了真正做到、做好师生共写随笔,我校分层次、分类开展了师生共读共写系列活动,如读书节、赛诗会、讲故事(写故事、画故事)比赛、读书征文活动等,以活动为抓手,促进师生共读共写健康持续发展,使师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使随笔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


随笔需要有奖励。每半个学期结束,请同学们从自己的随笔本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修改并誊抄下来,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册。为督促学生关注并用心阅读,我们请每位同学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陈述喜欢的理由,入围的优秀作品将成为入选学校优秀作文的重要依据之一。每学期举办两次教师优秀随笔评比,择优发表在《涌泉教育》公众号上。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我校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榜样,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让细节推动新的细节,让师生共写像雪球一样不断发展。


通过开展上述“师生共写随笔”活动,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了读书、写作。尤其是以前害怕写作的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了许多。孩子们的写作视角新颖,选材广泛,他们在写作的同时,纯洁了思想,净化了心灵。我校教师也坚持写出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和读书随笔。我们深深体会到,唯有反思,思维之泉才会永不枯竭;唯有不断反思,笔下才会诞生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灵动之作;唯有反思,我们才会由一名“新手型教师”真正提升为熟练型甚至是智慧型的教师。


在“师生共写随笔”这条漫长又艰难的道路上,我们逐步养成了“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良好习惯。我们把读书、写作当成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常沉浸于教育随笔的快乐里,而我心中那颗“新教育”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开花、结果。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不是蜡烛,不是粉笔,也不是春蚕,但我每天乘着旭日,伴着余晖,其乐融融。我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非常珍视和学生之间的约定,我们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同成长,也共同进步。夜已深,我慢慢放下了手中的笔,但“新教育”三个大字却格外的耀眼。一个个新的日子总会如期而至,“新教育”这面大旗也将继续扬帆起航!


耿俊蕾,女,中共党员。2017年9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就职于蔚县涌泉庄乡中心学校。任教以来,吃苦耐劳,勇挑重担,连续多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多次参加县组织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获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优秀特岗教师,2019年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2021年被评为“教学新星”。


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践行新教育 谱写新篇章

作者|王勇强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城第三中学

来源|蔚州数学甦 蔚州新教育


我之所以有缘结识新教育实验,实践新教育实验,要从我来到蔚县城第三中学工作的时候说起。

一来到这里,就被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所深深地吸引。一进校园就看到了主教学楼上的“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几个大字,这正是我们师生所追求的理想教育啊。


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这些年,我对新教育实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使我真正懂得了其“新”不仅是相对于传统旧教育而言的“新的教育”,也是“心灵的教育”,更是 “行动教育”,还是 “幸福的教育”。也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里的师生是多么的幸福,更深深地体会到这份幸福是新教育实验指引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首这些年的幸福历程,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调入三中不久,就有幸做三年一轮的班主任了。当我接到让我当班主任的消息时,我高兴极了,终于有机会可以和孩子们全天接触了。我比以往更早地来到学校,来到班级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晨诵的铃声响起时,班长就来到电脑前,将其内容展示到大屏幕上,孩子们有序地,带有感情地进行每一项内容,尤其是岳飞的《满江红》背景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声情激越,气势磅礴的诵读了整首词,我被他们的气盖山河之势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诵得是那样的整齐,语调是那样自然流畅。这些孩子不由得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敬佩之心。此时,打开窗户,整个校园的早晨都回荡着孩子们那琅琅的读书声。

根据不同年级的特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我校形成了“三级板块两个层面”的主题班会模式:七年级的“养成教育主题”,主要有“习惯、感恩、学习方法指导”等,八年级的“规范教育主题”,主要有“青春、励志、安全、防两级分化”等,九年级的“人生教育主题”,主要有“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层面之一是每周一下午第七节课全校40个班级同时进行的常规班会课,之二是各年级各班每周四在报告厅轮流进行的主题班会展示观摩活动。去年观摩活动共进行38次,每次都邀请全体家长参加,为亲子搭建了互动的平台,互动场面热烈、感人至深,效果良好,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领导的褒奖和肯定,更加坚定了我深入开展主题班会的信心和动力。轮到我班做班会展示课时,主题一公布,孩子们便兴致勃勃地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当他们写完稿后,我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邀请校领导现场指导才进入展示环节,通过这次班会,让我更加认定1902班的孩子不一般!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所有的事并不是朝你所期望的那样发展的。有一天,班级里就出现了一个空位,上课的铃声响过很久了,这个孩子还是没有来。怎么办?第一时间我就想要联系他的家长,我把家长联系电话表拿出来,找这个孩子家长的电话号码,只有他父亲的,可是号码拨过去之后许久都没有人接,我再拨,还是没人接听,我的心开始不安起来,安慰自己说可能是家长忙,没听见吧!这时班级的一个孩子站起来告诉我说:“老师,别打了,他家就他自己,他爸经常不在家。”我一听愣住了,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他,他是怎么一个人生活的?班里的学生说:“他没有妈妈,爸爸也不怎么在家,他自己生火做饭,晚上也是自己在家住, 他家住的是平房,可冷了……”听到这,我的心像是被绞了一样疼。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在父母之爱的浇灌之下长大的孩子,而他怎么这样可怜呢?下课后回到办公室和其他老师说起这个孩子今天没来上学的事,有一个知情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没有户口,家里很贫困,他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家出走了,爸爸又经常不在家,挺可怜的。咱们学校为了让这个孩子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而收他入了学,但是,由于他没有家长的监督和照顾,所以他的各科成绩都是一位数,然而他的年龄却比同班的孩子都大,真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怎么办?”听到这些,我的心更不能平静了,下班的时候再次拨起了他父亲的电话号码,还是没人接听。因为找不到他的家,只好回家了。下午,我早早的来到教室,第一眼向他的座位上看去,让我意外的是整个班级只有他一个人。我问他上午为什么没来上学?他说昨天晚上洗的校服裤子没干,没有其他的裤子可穿。这时我才仔细的把他从头到脚地看了一遍,他穿的衣服确实和他的身高不符,头发好像也很久没有洗了,小手小脸都黑黑的,我问他“就你自己在家吗?”他说“是的。”“自己会洗头发吗?”“会。”我告诉他回家自己打理一下卫生,需要什么就和我说,他很懂事,说什么都不缺。第二天上班,我把穿小的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都带到学校放到办公室。为了不伤到他的自尊心,下课的时候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把这些东西交到他手上。他很感激地对我说了声“谢谢老师”。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这个孩子上课时不再只是低头玩手里的笔,或者在纸上乱画,有时也能抬起头听老师讲课,按老师的要求和学生一起翻开书读读写写。在我的课上,开始主动问我这道题怎么做,那个问题怎么理解,有时居然举手回答问题。这足以看到了这个孩子思想上的转变,真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鼓励或是一点关怀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就像朱永新教授所说的:“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让我更加敬佩这些孩子的是在每天节省的时间所写的随笔,短短的20分钟,孩子们就能写出像样的短文,无论内容、结构还是字迹都是无可挑剔的。而收获和进步的不仅是孩子们还包括全校的教师,师生共写随笔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开启了教师专业写作的新途径。撰写博客已经成为我教育生活的一种习惯,每个月都能写出至少三篇以上的博文。在七月份,我们全校教师对一年来所撰写的博文进行编辑整理成册。我的第一本博文集就在那时诞生了!它的出现让我更加爱上博客,爱上写作。我在学校开展的优秀博文集和优秀博主的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得博文集一等奖和优秀博主的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师生的进步离不开对写作的日复一日的坚持 ,因为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我们要懂得阅读。阅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它不仅可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还可以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到新标准要求,使用好新教材,我们不仅要“洗脑”,还要不断“充电”。在去年我通读了四本有关教学理论和提升教师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并大胆实践,适应课改要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尤其是我精读的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值得教育同仁一读的书。它研究了什么是新教育、怎样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全方位阐释新教育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美好的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向导,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涵盖了新教育全新的资讯。我在读书、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汲取人生的智慧,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教育者。

“构筑理想课堂”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幸福工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教育教学研究是其根本途径。在九月份,学校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少讲多学、精讲多练、小组合作”和坚持时间最大效益化为原则,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我通过学习有关课改的理论文章和在课堂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课堂上进行大面积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课前情境表演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开发和挖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我给那些积极参与表演的孩子每人发一个小粘贴进行表扬,对没有参与表演的孩子给予鼓励,希望他们加入表演的活动中。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有时,亲切地对学生一个微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

 “读书、写作、教学、研究”是我校教师的能力素养,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教育教学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不断地重复“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回顾这些年的教育工作足迹,我有自己独特的幸福感。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用心去教诲学生。我坚信: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阅读我做主、我的写作我做主、我的研究我做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在2022年让我们继续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王勇强,男,中共党员。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学校信息技术2.0工程推进带头人、学校科技馆负责人,多次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吴国珍:叙事探究,滋养教师回归心灵——叙写教育故事,收获心灵成长
生命叙事——生命的姿态与精神的出路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