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新教育的年度生命叙事意味着什么?——找到你自己,唱出你的生命之歌
选择滚烫的人生!2020,我们的生命之歌——新网师2020年度十佳生命叙事集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新教育·新网师2021年度“十佳”生命叙事与点评系列——


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

——如何寻找生命原型?

作者|朱永新

来源|新教育榜样

插图链接|守望新教育


朱老师:
记得您在2009年的新教育年会上做了一个《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的报告。您在报告中说,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这个叙事一定有他特定的范本或者原型,以怎样的人物为英雄,为自己的生命叙事选择怎样的榜样与蓝本,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够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原型呢?
光阴的故事——我和新教育这些年
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老师:你好!


谢谢你还记得那次的讲演。这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生活中,许多教师往往把职业看成是养家糊口的饭碗,看成是获取名利的途径。在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他们就不再有新的追求了,就浑浑噩噩了,就满足于到处讲公开课、传经送宝写文章了。他们不知道,教师的生命,真正意义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扎根在教室里才能不断汲取营养;他们不知道,对一个真正的教师而言,当他停止专业发展之时,也就是他的教育生命开始衰老之时。


教师为什么会倦怠?为什么会懈怠?为什么有不需要发展的想法?我认为与教师的人生理想有密切的关系。人永远不会超越他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不可能超越他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在很多场合讲过,“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没有一点理想的情怀,最好远离教育,远离教师这个职业。


生命原型,对缺乏理想的人,就是点燃理想的火种,对追寻理想的人,就是让理想之火燃烧得更旺盛的干柴。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一场自我发现的英雄之旅


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故事,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也是这个故事的作者。我们能否把自己的生命故事变成一部传奇,首先取决于我们如何书写自己的故事,我们是否用心,是否竭尽全力,是否为自己寻找了生命的榜样与蓝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过一句话:“我的优点之一就是从来不妒忌比我优秀的人,我总是努力模仿他们,把他们作为我学习的榜样。”寻找生命中的榜样并且学习之,乃成功之道。一句话,我们必须问一下自己:谁是你的生命原型?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生命的原型,取决于他生活中的榜样。当我们研究世界上伟大的人物时,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成功轨迹中都有形无形地刻印着其生命原型的影响痕迹。


以著名物理学家范德瓦尔斯为例。他出生在荷兰的莱顿城。父亲是个普通工人,因为家境贫寒,小学毕业以后他到了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他家在莱顿大学附近。每天路过大学时,他对那些大学生就充满了羡慕。他的城市是以欧洲著名思想家莱顿的名字命名的。莱顿的故居就在他家不远的地方。莱顿与他一样,也是苦出身。没上过学的莱顿,靠勤奋自学,创建了独树一帜的哲学理论。莱顿的故事,莱顿的精神,成为他的人生榜样,成为了他的生命的原型。他默默对自己说:我要成为莱顿这样的人!


莱顿城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荷兰大画家伦勃朗的塑像。范德瓦尔斯也经常去瞻仰大画家的形象。他发誓,自己也要做一个那个写在历史上的伟大的荷兰人。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开始了艰苦的自修历程。经过10年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当上了小学老师。但是,这当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在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以后,他便放弃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以旁听生的身份来到莱顿大学学习,并于36岁那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提出了非理想气态的状态方程,即著名的范德瓦尔斯方程。后来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为什么要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原型呢?就人的生物性而言,人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但是,当一个人为自己寻找到人生的榜样、生命的原型时,他就可以找到自己与榜样的差距,通过生命原型给自己前进的力量,给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激发热情、激情和活力。


朱永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怎么做?——马文•柯林斯的启示

富有活力,充满激情且思想飞扬——世界上最优秀教师都是相似的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写过许多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传记。他在《贝多芬传》序中说:“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破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末伟大,那末丰满,那末幸福。”


是啊,其实英雄里我们并不遥远。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不断地在英雄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感受英雄的气息,能够不断以英雄作为我们生活中的榜样,那么,每个人的人生会因此变得伟大,为此变得精彩。


我的博士生李镇西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中学特级教师。他告诉我,他的人生榜样、职业楷模、生命原型就是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里,还建有陶园和苏园,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和老师们,时刻学习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像他们那样做老师。不知不觉中,就在他以两位大师的精神世界为人生的最美风景时,他自己也成长为其他人心里的一道风景。许多一线的中小学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也已经把李镇西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和生命原型。


李镇西:呼唤校园的学生立场和儿童视角李镇西:让梦想开花!——我和新教育实验



作为一线老师,如何为自己寻找人生的榜样和生命的原型呢?按照新教育实验生命叙事的理论,一个人的生命叙事,是从身边或书本、影视上的成长范本开始的。这范本可能是自己所处的文化圈中的民族英雄,也可能是家族中某一位有杰出成就的长辈。孩子通过聆听他们的传奇故事,阅读关于他们的传说,模仿他们的生活风格而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新教师,你对生命原型的寻找,不妨从读一些优秀教师的个人传记、优秀教师的工作手记开始。无论是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还是尼尔的《夏山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学校》,每一本优秀教师的著作,都会为你注入精神的力量。从他们身上,你不仅能够学到教育的智慧,更能够汲取向上的能量。


当然,身边的榜样更有说服力。所以你也不妨参加到一些学习共同体中去,向同学校的优秀教师请教,向网络上优秀的同行请教,研究他们成长的轨迹,聆听他们成长的故事,分析他们的课堂、教案,等等,一定也能够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并且,生命原型可以是同行,从专业角度启迪你;也可以是其他行业,但是能够从精神上鼓舞你。电影《燃情岁月》里有一句台词:“一个人如果遵照他的内心去活着,他要么成为一个疯子,要么成为一个传奇。”倾听内心的声音,按照自己梦想去生活,有时候是痛苦甚至抓狂的。因为,你必须面对种种议论、批评,面对许多不理解、不合作。这时,如果你有一位生命原型,就会像拥有一位知己,会为你增添源源不绝的力量。当你不为所动,坚守梦想,不改初衷,就可能书写生命的传奇。


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原型,倾听内心声音的引导,更加从容坚定地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让生命始终散发迷人的芬芳 | 生命叙事点评郭红梅:朝心之所向,纵一苇以航 | 新网师2021年度十佳生命叙事(附刘广文点评)
何国敏:“一座桥”的使命 | 新网师2021年度十佳生命叙事(附方娇艳点评)新网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选择滚烫的人生!2020,我们的生命之歌——新网师2020年度十佳生命叙事集
......
李镇西: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黄华斌:遇见,深耕,传播——关于“新教育实验”的行与思
守望美好,致敬行者!——2021年新教育实验热词实事掠影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