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中国教师报》局长专栏连续专题报道: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经验成果系列报道之一:
以新家庭教育实验为抓手,致力构筑师生幸福“成长圈”、拓展家庭教育“朋友圈”、打造家校共育“生态圈”,是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推进家庭教育的行动共识,邗江区在顶层设计、更新理念、创新举措上上下一心,建成全国首个校园家庭教育博物馆等举措备受各界关注,使新家庭教育的“邗江实践”在全省得到推广。回望伊始,邗江之所以开展新家庭教育实验,主要有三方面动因。
时代命题:“好地方”必须有“好教育”,更要有“好的家庭教育”。邗江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学校教育呈现出“样态全、质态优、生态好”的局面。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家庭教育略显“逊色”,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推进路径不明晰、合力机制未形成等问题。“好地方”要有“好教育”,好教育急切呼唤“好的家庭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变过去的“各管一块”为“一块共管”,共同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2016年开始我们启动了新家庭教育实验,以此为抓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教育”格局,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同心、同步、同向”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系统,致力塑造“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幸福教育新样态。现实课题:唤醒家庭、唤醒父母比唤醒孩子更重要。2016年,我们启动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在密切家校联系的同时,也排查发现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教育观念错位,集中表现在漠视孩子权利,导致叛逆儿童、问题孩子层出不穷;二是家庭教育职能缺位,家长普遍存在“学校负责教养、家庭负责供养”的观念;三是家庭教育方式越位,生活上“过分溺爱”、社交上“过度保护”、学业上“过高期望”,使得孩子心理脆弱、自理能力缺乏……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任务是教孩子做人。“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以孩子为本,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另一个是以家长为主体,提高父母自身的素质。围绕如何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们引入新家庭教育实验,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通过内外兼修、共同施策,使这一系统工程的合力更强、质效更优。区域破题:“学在邗江”既要“播耕”,更要“深耕”。近年来我们聚力推进“学在邗江”建设,初步形成了“在邗江学、来邗江学、为邗江学、向邗江学”的目标体系。围绕“学在邗江”建设、聚焦家校合作共育,我们先后开展了“百草园学堂”“校园亲子节”“一个孩子的研讨会”“每周一个家庭日”等十大品牌特色活动。我们认为,“学在邗江”建设理应秉持深耕的理念和定力,既要打造点状的“盆景”,更要培育块状的“风景”,从而实现品牌影响力与现实生产力的“双提升”。为此,我们以新家庭教育实验为统揽,通过系统建构,推动“学在邗江”理论体系化、实践模块化、活动品牌化。新家庭教育实验的“新”不是时间概念,更多是观念理念和制度建构,体现在对家庭教育的再认识,积极倡导新的家庭观、儿童观、代际关系观,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体现在对家校合作模式的再重构,厘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与职能,倡导“家长第一”的主张;体现在对教育“生态圈”的再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同心同向同力,遵循科学路径,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让所有家庭都成功”的美好愿景。(《中国教师报》2021年05月05日第15版)附录:《中国教师报》局长专栏连续专题报道之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经验成果系列报道之二、之三、之四、之五和综合报道:
5月5日—6月16日,应《中国教师报》局长专栏邀约,连续7期刊载了江苏省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邗江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云峰的署名文章,隆重推介了我区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的经验成果,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邗江区致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教育"共育模式,精心落实建设一个研究中心、建立一批校外亲子基地、培养一批种子教师等“五个一”规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激活了家庭教育功能,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业成长和家长智慧成长,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创响了“学在邗江”教育品牌,为"好地方好的家庭教育"建设聚合强大能量。5月5日,刊载的《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区域突破》文章从时代命题:“好地方”必须有“好教育”,更要有“好的家庭教育”;现实课题:唤醒家庭、唤醒父母比唤醒孩子更重要;区域破题:“学在邗江”既要“播耕”,更要“深耕”三个方面,回望我区开展新家庭教育实验的主要动因及缘起!5月12日,刊载的《构建新家庭教育实验“融教育”格局》文章从“一个中心”“三大系统”“六大体系”介绍了我区新家庭教育的“融教育”格局。“一个中心”,坚持“让孩子站在教育的正中央”,秉持“让每个孩子都精彩,让每个家庭都成功”的理念。“三大系统”。关注孩子的内在成长动力系统、孩子成长的原生家庭系统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外在环境系统。在具体操作策略上,从理念、组织、人才、课程、资源、活动的维度,构筑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六大体系”5月19日,刊载的《“数字化”推动家校协同育人“提档升级”》文章从强管理、促优化、助提升三方面介绍了我区近年来在数字化家长学校建设方面的经验成果。我区成功创成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实验区。5月26日,刊载的《新家庭教育实验的文化重建》全面介绍了我区新家庭教育物型文化建设成果:感受物型,让文化彰显;激活物型,让文化生长;创生物型,让文化蓄能;拓展物型,让文化育人。我区建成中国首个家庭教育博物馆,内设中国馆、世界馆、家风馆、图书馆和实践馆,成为展示家教历史、呈现家教文化、推进家风文明的重要基地。6月2日,刊载的《品牌活动:新家庭教育实验的“活力引擎” 》文章从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大水漫灌”与“滴灌喷灌”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做到“规定动作”与“创新动作”相结合;坚持结果导向,做到“行政推动”与“专业引领”相结合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区近年来结合区域实际和家庭特点,不断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品牌力和影响力的具体做法。6月9日,刊载的《家风建设是新家庭教育的题中之义》文章从加强基地建设,形成家教“能量场”;打造“三支队伍”,举办父母学堂;聚焦家教热点,开展丰富活动;整合多方资源,汇聚强大力量四个方面,介绍了充分发挥教育和学校的优势,提升家风家教水平、优化社会风气的具体做法。6月16日,刊载的《新家庭教育实验的未来走向》文章,介绍了新家庭教育实验带来的“四大改变”:从“双师型”发展目标成为自觉追求、“共成长”教育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同心圆”协同育人成为强大合力、“好地方”教育生态成为金字招牌。并对新家庭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将聚焦“深耕”和“融合”两个主题,进一步擦亮新家庭教育实验这张亮丽的名片,呈现“播下一颗,成长一处,影响一批,带动一片,收获满园”的美好图景。邗江区大力推行新家庭教育实验,致力构筑师生幸福“成长圈”、拓展家庭教育“朋友圈”、打造家校共育“生态圈”,以活动建设为载体,强化活动的教育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品牌力和影响力。
《中国教师报》局长专栏连续专题报道之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经验成果系列报道之二:
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亟待回答“为什么做”“其理论基础是什么”等问题。这里涉及一个逻辑起点问题,将孩子放在什么范畴和视角进行观察与衡量?我们坚持“让孩子站在教育的正中央”,努力构建“一个中心”“三大系统”“六大体系”的“融教育”格局,全面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一个中心”。坚持“让孩子站在教育的正中央”,秉持“让每个孩子都精彩,让每个家庭都成功”的理念,倡导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示范。“三大系统”。关注孩子的内在成长动力系统、孩子成长的原生家庭系统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外在环境系统。在具体操作策略上,我们从理念、组织、人才、课程、资源、活动的维度,构筑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六大体系”。一是构建“融古今”的理论体系。融合中外古今的家庭教育理论,致力为新家庭教育实验构建一套坚实的理论支撑;聚焦当下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求,多次举办专题研讨会和高峰论坛、创办《新教育学刊》等传播新家庭教育理念;先后研究发布了“好父母指南”“好老师指南”“好学生指南”“学生家务劳动指南”和“家长义工指南”,着力构建新家庭教育内容及实施体系。二是构建“融条块”的组织体系。坚持用条块联动、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推动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开展,构建“三级指导中心”:区级层面在区教育局设立家庭教育科,成立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指导中心,负责进行总体规划、全面指导、过程监督、评价考核;校级层面建立工作指导站,具体负责工作的实施,指导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开展工作;年级层面建立“好父母来吧”,共商教育策略。三是构建“融专兼”的人才体系。选聘业内知名专家和本地各行业领军人物组建“新家庭教育智库”,负责活动指导;采取委托培养与本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首批新家庭教育“种子教师”150名,并以讲师团的形式开展了500多场次讲座;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聘请3000名具备较好知识素养、拥有一定组织能力、热衷志愿服务的家长义工组成志愿服务团,协助工作的开展。四是构建“融优特”的课程体系。以优质化、特色化为导向,打造“1+X”课程体系:“1”是区本课程,突出品行道德、生命常识等主题,策划编写《新家庭教育实验指导手册》《“一个孩子的研讨会”案例集》等读本;“X”是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分年龄开展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每年对起始年级家长进行不少于16课时的全员培训。坚持分类指导、精准培训的原则,采取菜单式选择、自主化报名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活动。五是构建“融内外”的保障体系。积极整合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形成“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融教育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区委、区政府除印发文件、成立机构外,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新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和推进。三方携手。教育行政部门携手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借助专业机构优秀师资和丰富课程资源,为家长提供服务。三位一体。按照“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要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共建共育的格局。六是构建“融点面”的品牌体系。以文化建设和品牌活动为抓手,提升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建成中国首个家庭教育博物馆,成为展示家教历史、呈现家教文化、推进家风文明的重要基地;以“共成长体验馆”为抓手,建设了育才小学西区校等一批实验基地,初步形成了新家庭教育的品牌集群效应。《中国教师报》局长专栏连续专题报道之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经验成果系列报道之三:
信息化时代需要不断探索“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做法。2018年10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加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园)数字化项目实验区,为新家庭教育实验推进增强了新引擎。目前,全区共有25所学校(园)开展了项目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了学校品质的提升,为“学在邗江”教育品牌增强新动力。一是强管理。高度重视,层层落实,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面对当前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破解“互联网+家庭教育”,创新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新思路、新路径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区教育局成立以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领衔、家庭教育指导科具体负责的数字化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在全区遴选确立20所学校(园)参加试点,并建立一把手校长负责制。定期邀请专家对班主任及家委会成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典型示范,激活内需,形成自我加压的动力系统。按照“先行一步,成长一批、带动一片”的思路,加强项目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定期召开项目校经验交流会、问题诊断会、专题研讨会,及时设立目标、量化数据、激发动力、强化内需,把外力推动转化为内部驱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去年又有5所学校(园)加入项目实验。二是促优化。用“平台化”促进“常态化”。数字化平台资源丰富,具有活动发布、教育指导、生活反馈、资源应用、作业提交等多项资源,我们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展示、评价、互动、分享等功能,真正实现平台使用的规范化、常态化与制度化。用“数字化”提高“系统化”。我们根据数字化平台推送的图文资料、视频直播、社会实践等内容,从主题、时间、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形成工作有部署、有安排、有检查、有反馈的工作机制。用“活动化”带动“生活化”。各学校结合社会实践作业,开展班级、年级展评活动,引导家长提交活动图片、撰写心得体会,促进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增强频率,提升质态。三是助提升。着眼线下,广泛开展“好父母同盟体”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力量,开展以读书读报、实践体验、育儿经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分享活动,以家长“促、带、培”家长。后疫情时期,我们全面启动“家在邗城:新父母成长计划”,深入实施“相约云端,为爱赋能”成长营活动,通过云培训、云对话、云共读、云生活、云故事,引领家长成长,赋能家庭教育。着力线上,深入开展新父母领读活动。我们对全区班主任提出“双师型”要求,既要会教书育人,也要具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能力。我们遴选100名教师担任新父母领读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开展主题沙龙、共读好书等线上指导、服务活动,促进家长自我成长、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深入融合。我们依托邗江教育发布、新家庭教育实验公众号、家园共育数字化APP平台,积极打造空中课堂、移动课堂,为家长提供“点对点”精准、优质服务。借力新家庭教育实验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为核心力量,以《好父母指南》《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为主要内容,制作微讲座、微课程在线上实时展播,引导家长随点随看。系统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强化数字化点播、AI人工互动、在线网络投票、网络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的运用,推进家校数字化学习、网上阅读等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助推家校共育新发展。《中国教师报》局长专栏连续专题报道之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经验成果系列报道之四:
“天下之本在家”。良好的家风既是代际传承的无形财富,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始终把“传承好家风,深耕新家教”作为一种自觉,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时代的呼唤。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新家风的关键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要改变家长行为培育新家风。二是地域的传统。邗江是扬州核心城区,作为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历代名人家风家训底蕴深厚,值得深入挖掘并推广。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弘扬优秀家风家教,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三是现实的需要。家风建设应该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然而现实中许多家庭却围绕孩子的学业实施所谓的“家庭教育”,还有一些家长忽视亲子沟通,使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出现缺失。改变家长是改变家风家教的关键。而改变家庭教育模式需要以渐进的方式提供科学、系统、高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进而实现学校、家长、孩子共同成长。家风建设是新家庭教育实验的题中之义。我们始终把“让所有家庭都成功”作为一种追求,并以“传承好家风,深耕新家教”为重点,充分发挥教育和学校的优势,为提升家风家教水平、优化社会风气贡献力量。具体做法如下:加强基地建设,形成家教“能量场”。我们在育才小学西区建成了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博物馆,作为好家风展示、新家教辐射的基地。家庭教育博物馆通过图文梳理、实物陈列、视频呈现、场景模拟等方式,在全面展示家庭教育发展演进历史的情况下,重点展示江南地区一些名门望族的家风家教故事。我们组织区域内的学生和家长到家庭教育博物馆参观、学习,使其成为全区中小学生以及广大家长进行家风家训传承、家庭教育理论提升的重要实践基地、课程基地、研学基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三支队伍”,举办父母学堂。我们通过家风故事讲述、家教心得分享,帮助广大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家教水平。为开展好这些活动,我们积极打造三支骨干队伍:一是专家指导队伍,选聘业内知名专家和本地各行业领军人物,组建“邗江新家庭教育智库”;二是种子教师队伍,采取委托培养与本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新家庭教育“种子教师”150名,并以“家风家教讲师团”的形式开展500多场次讲座;三是家长义工队伍,我们从家风正、家教好的家庭遴选部分家长组成义工队分享家教经验,讲述家风故事。聚焦家教热点,开展丰富活动。针对家风家教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互动交流,不断改善家庭氛围。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寻访行动”。围绕孝、德、廉、礼、尊等主题,通过家风故事,家教案例征集、寻访、展播,倡导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建设行动”。我们指导家庭通过制定家庭契约、拟定家庭梦想、亲子共读共写等途径设置“幸福家庭日”,加强亲子互动和陪伴;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讲行动”。把好家风好家训宣讲纳入“百草园父母学堂”,在讲述家风故事,传承家风文化中汲取营养。整合多方资源,汇聚强大力量。我们积极整合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形成了“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的融教育工作机制。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新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和推进;区教育局携手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借助专业机构优秀师资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好家风宣讲、新家教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服务。家庭是圃,孩子是苗。我们将继续秉持“让所有家庭都成功”的理念,聚焦好家风传承、聚力新家庭建设,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打好底色,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贡献力量。
《中国教师报》局长专栏连续专题报道之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家庭教育实验经验成果系列报道之五:
以“学在邗江”为抓手,以“融教育”为导向,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秉持“让所有家庭都成功”的理念,构建“三大中心、六大体系”全面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真正实现了“播下一颗,成长一处,影响一批,带动一片,收获满园”的美好图景。具体表现在:“双师型”发展目标成为自觉追求。在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过程中,我们大力倡导“人人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个个成为家庭教育践行者”理念,引领教师争做“双师型”教师,既会教书又能育人,既做优秀教师又能指导家庭教育。新家庭教育实验通过课题带动、区校联动、工作坊实践、参与课程开发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多种成长契机和路径,引领教师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共建合作能力、拓展资源开发能力、练就活动策划设计能力。“共成长”教育理念成为广泛共识。通过举办“百草园”父母大讲堂、“一个孩子的研讨会”等品牌活动,引导家长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家校关系的融洽者、研学实践的协助者、课程建设的支持者。目前,邗江区家长更加重视亲情陪伴,主动与孩子参加平台实践活动,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同心圆”协同育人成为强大合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家校合作共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资金,家校社从“三角形”向“同心圆”转变。“好地方”教育生态成为金字招牌。当前,邗江区围绕“打造家教之城,引领家教改革”这一美好愿,深入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新家庭教育实验、STEM教育等特色品牌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呈现出样态全、质态优、生态好的教育格局。接下来,我们将聚焦深耕和融合两个主题,进一步擦亮新家庭教育实验这张亮丽的名片。深耕:让新家庭教育实验“有始有卒”。后疫情时代,家校合作仍是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家校共育有许多新问题亟待破解。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内部动因与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因此,需要对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内涵特点、操作方法、实施路径等加以系统研究,切实加强理论建构与顶层设计。我们坚持“儿童中心”“家长第一”的观点,坚定深耕的理念、坚守深耕的自觉、坚持深耕的定力,按照“面上铺开、线上深入、点上突破”的思路,深入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工作,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汇聚家校合作“向心力”;进一步转变指导服务职能,放大家校共育“引领力”;进一步创新特色活动载体,提升“学在邗江”影响力。融合:让新家庭教育实验“有声有色”。立足新起点,谋划“十四五”,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一”,即建设一个研究中心,以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基地,坚持课题式推进、问题式攻坚、项目化运作,着力提高新家庭教育实验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开发一批专业课程,优化完善“1+X”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多家一课程”“一家一课程”;搭建一套融媒体家校互动平台,办好新家庭教育实验公众号。开展“让家更有力量”空中微课堂、开辟“家在邗城”线上直播间,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科学高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动态保持骨干队伍数量和质量,挂牌一批新父母成长工作坊;建立一批校内外亲子基地,以扬州家庭教育博物馆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星级家长学校创建工作,为家校合作、亲子互动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场所和条件。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