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晶晶:让灵魂在场,活出热气腾腾的生命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让灵魂在场,活出热气腾腾的生命

作者|王晶晶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2020年9月3日,我幸运地加入了二小这个大家庭,遇到了一群尺码相同的彼此。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会有希望。”我们虽然渺小卑微,但就是这样一群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让明天不留遗憾。

 

初入二小,我半路接手了五6班,跟我一起踏进这间教室的,还有我的朴素理想——让灵魂在场,将每一尊生命活得热气腾腾,为每一尊生命寻找到最大价值。我决定带着58个孩子一起缔造一间完美教室。但就像郝老师所说,“有些事,不是仅靠热情就可以,还得有专业性。热情+专业=成事。”于是,我开始践行新网师学习的思想和理论,开启了我们海绵班完美教室的缔造旅程。

 

朱永新老师说过,教室就是一个缩微版的学校,教室具备学校一切结构与功能。一间教室不仅有自己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要有行为文化——课程。

 

完美教室是一付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所以,如果说教室是学生生命发展重要“场地”的话,课程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于海绵班而言,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一起穿越了生日课程、共写课程及种植课程等等。


 


生日课程建立信任


朱永新老师说,在当前语境下要成为一个本质意义上的教师,就必须从重建信任开始。此次的半路插班更是一种挑战。为了消除恐惧、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接班第一天我就下发表格让孩子们填写自己的生日时间,在海绵老师心里,装进了58个生命,我要赋予每尊生命自尊和自豪,引领他们抵达将心比心的道德水平。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开始了生日课程。我提前制定《海绵班生日课程实施方案》,包括活动准备和仪式流程。活动准备包括:1.学生生日前一天,提前联系家长,需要家长提供孩子们成长意义照片。2.教师结合孩子实际制作独一无二的PPT。3.教师为学生在美篇平台制作自己的生日仪式并转发给海绵家人。

 

在个人生日仪式上,仪式流程包括:分享成长的足迹;同学送祝福(看着过生日的同学的眼睛,喊出中英文版“生日快乐”);齐唱班歌《向着明亮那方》;小寿星表达心声(过生日的主角说出自己最想表达的话语);我来送祝福(挑选2名同学结合生日仪式,有条理地表达祝福)。我们会在每学期放假前夕,为寒暑假期间过生日的同学举行“假前集体生日”。(我也会为他们准备小礼物,兑现承诺,大家看到周启涵手中的这一根黄瓜,它我们海绵地中“郁郁青青”包片承包人葛严扬为他亲自采摘,在生日这天,他是第一个品尝劳动果实的人)

 

一学年,我们为每一个孩子举办了生日仪式。

 

为了让孩子们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慢慢转向对他人生命的尊重进而对集体生命的尊重,今年我们的生日课程有了创新,将个人生日仪式变成了每两月一次的集体生日仪式。我们把双月的28日定为“集体生日”日。(想必网师人对“28日”会有很高的敏感度,是的,就是从孔子诞辰的日期来的)。

 

集体生日中,我们增设了新的元素——宣传片预热,提前发到“海绵之家”群。环节主要有:猜猜我是谁?一起送生日祝福;照片见证成长;生日赠诗(新元素);班歌汇聚力量。和个人生日仪式相比,环节是有不同的,增加了新的元素——生日赠诗。无论是个人生日仪式还是集体生日仪式,开篇必定是我们在一起不同节点的集体照。


 

一年来,每一次的生日仪式于孩子而言,早已成为一种期盼,它已经成为海绵班一件很重要并且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孩子们在生日课程中悄然地发生变化。

 

仍然记得刚刚走进这间教室时,有一个男生在周记中写到:“她能给每一位同学都过生日?鬼才相信呢,她对我们不是真心的。”

 

慢慢地,孩子们却有了这样的心声——

 

周天奕:每一次看到别的学生在学校里过生日我就特别羡慕,而今天我也过生日啦,好开心!


王珮瑜:这个生日感觉特别有意义。今天是高钰欣的生日,我们为她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虽然我没有站起来向她送祝福,可我还在心里祝福她开心快乐。

 

王子航:王艺轩同学今天生日,我向他送上祝福,祝你生日快乐,希望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同学陪伴。

 

刘宇轩、胡昕玥:不知道晶晶老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我投进心语箱也没有回复。

……

 

生日课程,已经根植孩子们内心。在彼此祝福中,我们学会了包容和温暖,在共同唱班歌下,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在孩子们的笔尖,我已经走进了他们的内心,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共写课程镌刻美好


新教育提倡师生共写随笔,朱永新老师认为日记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意志力,可以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可以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和孩子、家长进行共写,通过反思从碎片化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将其穿成一串串珍珠,镌刻成属于我们的教育记忆。


(一)我和学生共写


我和学生的共写包括“周一到周五班级日记共写”和“周末日记(周记)”两个内容。

一年来,周一至周五我们进行班级日记的编织,采取“上学日每天每人轮流撰写”方式,第二日早上,我和孩子们在教室进行师生心与心的交流。


值得炫耀的是,我们的班级日记已经从绿皮书1.0更新到了紫皮书4.0,经历了4次的更新迭代。从简短的文字到图文并茂到加入海绵班水印再到“海绵班水印+照片+图文并茂”,这是属于我们独有的印记。变更不仅指硬件的迭代,最重要的是内核的升级——文字不再是冰冷的叙述,而是有温度的故事,有精神的传递,有班魂的在场。


为了让每周的日记(周记)落地生根,海绵班增设了《海绵班刊》,增刊了《寒假专刊》。学生写,我也和大家一起写,学生写400字,我就写800字,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在共写中穿越。孩子们喜欢这种方式,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他们写下去的动力。海绵班刊录取通知单的增设,由最开始老师选拔到 “班级小编辑”的产生,编辑刊发、出版由我一个人到家长志愿者主动裹挟,它标志着一部分家长已经行动起来,深度加入到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一同成长。截至目前,一年来,我们共出版了49期。孩子的文字从教室走向校外,实现从惧怕写到我想写改变。



(二)我和家长共写

在完美教室场域中,不仅需要一群热爱教育的教师、一群积极向上的孩子汇聚在伟大事物周围开启美好旅程;还要将热爱生命的家长裹挟进来,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度过每一个日子。于是,我开始尝试用书信去实现对学生的共育,就有了我们的书信课程。

每封信我会围绕教室一周情况和海绵家人沟通。周末通过美篇平台转发到“海绵之家”群。孩子作业不规范了,行为习惯出现偏颇了,海绵地里出现小插曲了……我便这样写给家长:

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是道德的彰显。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才是学习进步的前提。我们班里掀起了“人人学习朱禹昊、李萧鋆”热潮,昨日,刘宇轩、王沐芮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用行动彰显了什么才是道德习惯的养成。恳请家长朋友们关注孩子们道德培养。人是环环相扣的,尊敬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随手捡起的更是一种品质,让我们争做“人人都是榜样”的目标。

如果孩子们在所谓的“副课”课上,表现不理想,孩子们会看眼色行事,我便这样写给家长:

这一周我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是恐惧我还是信任我?孩子们的回应是没有恐惧,是信任。可是为什么我在的时候和不在的时候是两种样子呢?又或者是我快走进教室的时候甚至有同学在放哨:晶晶老师来了。班里瞬间安静下来。这种表象是孩子们对我的一种恐惧啊。结合这个现象,我进行了思考和阅读。我想和家长朋友们说:学习相关行为如何做到自觉呢?我们要关注道德发展!

每个学期,我坚持给家长每周一信,“挑战不可能”“亲子阅读”“关注睡眠”“你自律了吗”“一起重温美好”“没有什么比关注生命成长更重要”等话题,与海绵家人进行心灵沟通。一年来,共坚持写了47封信,共计5万余字。

说实话,刚开始写我这样告诉自己:即使有一位家长阅读,写也有意义。当我把每周一信作为生活中一部分时,不知不觉中,海绵家人阅读人次在增多;到后来看到了海绵家人给我的回信,在他们的文字中读出了对我的感谢和信任,我真的很窃喜。行动是支持工作直接表现,运动会上为了展现海绵班的精神风貌,海绵家人为孩子们定制班服;在新年元旦联欢会上,海绵家人为每一位孩子购买纸杯蛋糕;准备了30余个娃娃给孩子们当奖品;“我给孩子买点笔记本吧”、“我给孩子买了点零食,晶晶老师放门卫了……” 原来,行走在海绵班,有58个家庭的陪伴,我享受到了家校共育带来的幸福!



种植课程滋润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劳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不会变成对什么都不关心的人,他就会在其他活动领域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志向。”依托学校五彩篱园劳动实践基地,我们开发了海绵地种植课程。为了让种植课程扎实落地,我们提前制定《海绵班海绵地承包分片管理基地实施方案》,邀请校外辅导员进教室做种植经验分享。
 
(一) 实行承包分片管理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相关知识,我们实行承包分片管理,将5个菜畦免费租赁各承包总负责人,总负责人带领各分片管理者进行田地命名和管理,这样的做法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基于此,我们召开了海绵地包片管理会、制定下发植物观察表、进行海绵地承包包片挂牌仪式。就这样,我们的海绵地变成了郁郁葱葱、斗志昂扬、勇攀高峰、郁郁青青、佼佼者五块田地。


(二)种植和二十四节气整合
 
我们将课堂中节气学习所获实践到种植上,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分析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期、生长期、收获期。寒露过后,我们种植秋菠菜;谷雨前,我们种植小葱、角瓜、豇豆、黄瓜、豆角;处暑前,我们种了白菜。为了让海绵班种植的农作物长势喜人,我们分析了土壤因素、空气湿度因素、肥料助长因素、植物营养吸收因素等,孩子们在分析过程中收获颇丰。
 
(三)丰收感悟成长
 
对孩子来说,最开心的事是庆丰收。孩子们在海绵地各自的承包责任田热火朝天地劳作,拿着丰收果实做出一道道美食,用一篇篇文字诉说着丰收的感悟。当海绵地被移交时,我们有太多的不舍,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回忆。
 
种植课程,让生活在城市区的小海绵们一起走出课堂,走进海绵地,从单一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的田园进行劳动实践。种植的过程,让我们拥有了有始有终的劳动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呵护成长的过程,体会到了劳动之美和生命成长的力量;获得更多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滋养了我们的生命。
 



步履不停在路上


一年来,我带着我的朴素理想和孩子们在一个个课程的穿越中不断拔节。海绵班、海绵地、海绵班刊、海绵口号、海绵老师、小海绵们、海绵家长、海绵之家,这些不再是一个个符号,它们早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蓄能我们成长的力量。

 

在带领着“海绵班”缔造完美教室的旅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额外的奖赏。

 

比如,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越发强大。小海绵们都把教室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去建设,每个人都为教室更加优秀和卓越努力,从而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班级的一些常规反而变得不重要,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成长过程。

 

比如,同学们互相学习,彼此尊重。每个积极努力的同学都是值得敬佩的,不会因家庭条件、学习成绩等去轻视某些同学,教室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每个生命蓬勃生长的样子最美。

 

比如,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共情,彼此都懂得在海绵班要珍惜的是什么,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形成了积极向上、卓尔不群的班级文化,在文化的引领和润泽下,每一个小海绵都向阳而生,逐梦前行。在今年的全市优秀班集体的推选中,海绵班脱颖而出,参加全市优秀班集体的评选……

 

如何经由课程让生命蓬勃发展,我想就是这样,和教室里的每一尊生命灵魂在场,穿越课程,擦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挑战不可能,将我们的生命活得热气腾腾!


王志鹏:卓越课程编织幸福完整教育,专业读写丰盈师生生命成长
孙楠楠: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光芒;马颖:向着明亮那方,勇往直前
姜丹: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刘名一: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王晶晶:让梦想在路上——让生命变成奔跑的姿态
叙事集锦|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