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自2019年启动“新教育实验”,一年一个主题,走过了“寻梦”——“深耕”——“融创”的三年之旅。新教育三年,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做起来就有故事,写起来就有惊喜,校园因为堆满故事而充满生机。在这场始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行走中,我们执著于以笔为马,借助新教育“生命叙事”的独特方式,引导师生共同奔赴教育的诗和远方。写作,对于绝大数教师而言,无疑是负担;从“被逼”到“习惯”再到“自觉”,非一时之功。教师不愿写,原因在于动力不足、意义缺失。我们的策略有四:一是丰富“造景”。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对习以为常的教育管理场景进行意义重构,制造教育写作事件,如“悦读故事”“参赛故事”“点灯故事”“磨课心得”“班级叙事”“成长叙事”等项目,通过不同场景的建构,让老师们有话题可写,有故事可讲。二是升级“意义”。取消各类常规工作总结,代之以“教育叙事”或“教学案例”,先减负,再升级,推动教师从形式写作走向意义写作。三是激励“扬长”。鼓励先进,也允许落后,对于叙事要求,40岁以下是规定作业,每月一篇,40岁以上是选做作业,从“生命叙事”和“照亮生命”的“大小写”中自主选择其一。“小写”,用照片传递感动;“大写”,用故事彰显意义。四是注重“分享”。把生硬的会场变成了生动的故事场,用有过程、有典型、有思考和有PPT的要求,推动教师将践行新教育的具体过程用生动的现场和故事演绎出来。变“教师例会”为“榜样故事会”,每月一次分享,每次一个主题,在分享交流中,寻找我们自己的“英雄”。变“班主任例会”为“优秀案例叙事研修”,从教育媒体和老师的“生命叙事”中精选1-2篇进行集中主题研修,在共同学习、诊断和研究过程中学会如何撕开问题的口子,让教育的价值流出来。变“读书会”为“读思会”,相约每周二,读思结合,智慧碰撞。如在共读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后,要用书中一个最有共鸣的观点,讲述自己的一个教育故事。这样的读写融合,避免了只是“翻书而已”的浅薄,“夜读”成“悦读”。变“经验交流会”为“上清故事会”,开展了“跨世纪巾帼教师故事会”“在岗25年老班故事会”“红烛先锋故事会”“点灯行动故事会”“我为班级讲故事”和“我为孩子讲故事”等系列活动。枯燥的会议“变脸”后,精彩故事便纷至沓来。仅有思想的引领是不够的,必须解决“生命叙事”写作中的技术障碍问题。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写作修炼“三字经”。一是“磨”。引入梁衡的“五字诀”即形、事、情、理、典,作为“叙事标准”,创造性提出思想立场、事发现场和价值收场的“叙事结构”,引导老师们反复打磨好题、好段、好细节、好故事、好观点等“叙事亮点”。例如,为了让老师们辨识“生命叙事”与一般性叙事、随笔的本质区别,我以几则关于学生矛盾的同主题故事进行面对面的研磨指导,提出“生命叙事要突出儿童立场和教育思维”,不是从学生矛盾的故事中去讲述包容与修养的重要,而是要着力书写如何有效解决问题矛盾的方法和智慧。二是“改”。在老师们眼里,我成了不折不扣的“编辑”,改稿点评成了我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我亲自改稿达1000多篇,其中本校老师多达400余篇。文章不厌三回改,优秀的“生命叙事”,我还亲自撰写“旁观者言”的精彩点评,帮助老师们在一遍遍、一篇篇的改稿和点评中提升叙事功夫。三是“晒”。我的个人公众号“乐乡树人”拥有粉丝1.6万人,吸引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作者,五年累计推出原创作品3600多篇。2020年春,我在其中开设“上清走笔”专栏。两年多来,推送本校老师的“生命叙事”400多篇,一大批“新教育写作”的骨干作者迅速出圈,仅“上清走笔”专栏的累计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影响甚广。更令老师们惊喜的是,时不时会有文章被《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新班主任》和“光明社教育家”“名校长工作室”“中国教育之声”“守望新教育”、《荆州日报》等纸媒和网刊选发,50多篇好案例在各级各类评选中获奖。
校长应该擅长并做好“笔尖下的管理”文章。每一次的公开讲话,我都当作一次讲故事的机会,从不让人代写讲话稿。疫情期间的女神节,我亲自为女老师写祝词,将女老师居家隔离纷纷学做馒头包子的细节一一历数。在岗25年的“老班故事会”,我亲自为一群老班们的故事作点评,字里行间充满了敬意和体恤。观课中看到某老师给予学困生以时间和鼓励,我当即创作随笔《等待的温度》。我把日常观课记录的有趣细节,变成一个有趣的教学故事。为了让老师们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价值观形成共识,我相继写下《让教育看见每一个孩子》《看见》《孩子的世界》《五根手指》《教育的节律》《办一所让师生有回忆的学校》等近10篇教育叙事。近三年,我以课堂、学生、家长为对象,撰写故事、随笔、案例和评论500多篇,其中在国家、省市级主流刊物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我为能成为师生心目中的“首席故事官”而自豪。有人很惊奇,作为一名校长、语文老师,我的时间哪里来?也有人问我,这样忙碌是为什么?第一个问题,朱永新教授给出了答案:忙碌,不是引以为豪的理由;拧紧时间的水龙头,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第二个问题,因为我相信,情怀是最大的动力。就像丁磊说:“像个傻瓜一样,为一件事坚持,为一个念头疯狂,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写作,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生活。因此,从“沉潜”到“上岸”,必然是脱胎换骨式的成长。这三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以笔为马,书写生命的力量。关丹丹老师坚持每周为班级写“成长周记”,成了家长心目中会讲故事的魅力教师。张慧卉老师以“完美班级”叙事一举夺得湖北省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王芳芳、张莉等老师受邀到省城学校讲述完美班级建设和营造书香校园的好故事。意外的是,老师们在一篇篇生命叙事中流露出的对新教育的理念的理解、认同和共鸣;以智慧心,深耕教育;以仁爱心,慢度日常。教育写作的意义在哪里?它不只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和“法宝”,还是一名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慰藉”和“灵丹”,帮助自己重构新的教育景观。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做一名有故事的老师、会讲故事的老师,讲好自己的育人故事,也把自己活成一个好故事。朱永新教授曾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是幸福的人”。今天,这种幸福感已在行动和碰撞中慢慢凝聚和升腾。“生命叙事”,就是一段在“书写”中认知生命,懂得教育,相互成全和享受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而完整”。这些年来,普通人眼中费时费神、劳心劳力的写作,却成了我和老师们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的源头活水。若干年后,回首过往,一个个故事就会带我们走进那些远去的、模糊的岁月。我们会欣慰地说:教过,爱过,还曾写过。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旺苍宣言》——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朱永新:真实美好的旺苍新教育;殷才昌:红城绿谷飘书香,师生共写话成长
李镇西:教育写作是为什么?——兼谈三类教育教师的写作(您是哪一类)
李庆明:为全民写作探路——写作的四大“法宝”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