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总是对指令无动于衷?3个步骤轻松提升听者反应技能

金宁 恩启特教平台 2020-08-19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能会发现,孤独症儿童经常对自己的指令“充耳不闻”、“无动于衷”,这时家长可能会就认为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孤独症儿童有时候并不知道他们听到一句话之后应该进行怎样的回应。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说明孤独症儿童的听者反应技能薄弱,需要从简单的服从一步指令的训练开始,逐步习得听者反应技能。

听者反应是言语行为中重要的技能之一,是对他人语言进行接受及回应的能力,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则为对指令的回应。

例如,家长说拍拍手,儿童能够做出拍拍手的动作。普通儿童在出现语言之前往往就能够发展出听者反应,而孤独症儿童的听者反应能力发展缓慢,需要一定的训练 。

一步指令一般是指仅有一个动作的指令,例如“拿起苹果”,而“把苹果拿过来给我”则不属于一步指令,因为它包含了“拿”和“给”两个动作。  

为什么不听指令?


一般认为孤独症儿童难以执行一步指令的听者反应的原因有三种。


一种是儿童是否能够“听到”家长的指令,即儿童能够是否将家长的声音从环境中区辩出来,如果是这种情况需要对通过将自己的声音和强化物进行配对,增加儿童对家长声音的敏感性。


第二种可能是儿童听不懂家长发出的指令,例如家长发出“把苹果拿过来”,儿童可能无法从果盘摆放的多种水果中辨别出哪个是“苹果”,可能不理解什么是“拿过来”,这时就需要家长对儿童做区辨练习的训练,帮助儿童区分不同的物品和动作。


最后一种情况是儿童做不到,即儿童已经接收到家长的指令,也能够区辨出指令,但是缺乏执行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依从,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应当对儿童进行教学依从的训练,增加儿童对指令的执行。


试试这样做!


今天主要向家长介绍第三种情况下孤独症儿童一步指令听者反应的训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先从简单的项目开始练习,通过逐步增加难度来提升儿童一步指令的听者反应技能。


在初期,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儿童已经掌握并能够执行的指令作为最开始的训练目标,例如站起来、走过来等。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向儿童随机下达这些指令,然后给儿童3到5秒的反应时间,如果儿童能够完成指令,则给儿童表扬或者实物奖励,同时要让儿童了解他为什么会得到表扬或者奖励,例如,“你真棒,你听到爸爸的话就站起来了”等;如果儿童没有完成指令,就给儿童一些提示,如果两次提示后儿童仍没有完成指令,说明该指令对儿童来说完成有难度,不适宜放在初期阶段。初期阶段,家长每天可以向儿童发出15到20次这样的简单的指令,并使用表格进行简单的记录。



第二步,当连续3天,儿童都能够完成90%的指令时,家长就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指令,新指令和已掌握的指令的比例最好维持在2:8左右,并随机出现,这样不会给儿童造成太大难度,使儿童能够继续尝试完成指令。当儿童完成指令时,给予儿童表扬;如果儿童没有完成指令则给予儿童提示,直到儿童完成指令。当儿童能够连续三天完成90%的指令时,可以继续增加新的指令。新指令可以是之前儿童不易完成的,也可以是儿童不愿意完成的。经过反复几次指令的增加后,儿童能够基本上完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一步指令时,就需要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家长需要借助不固定比率强化的方式减少儿童对表扬或者实物奖励的依赖。在此之前,家长儿童每次出现完成指令的情况下都会给儿童强化,这是一种连续的强化,之后,家长可以尝试减少表扬或实物奖励的频率,如当儿童平均完成3个指令之后家长再对儿童提出表扬,一段时间后还可以继续降低表扬或实物奖励的频率,逐步减少儿童对实物奖励的依赖,最后使儿童能够自然而然的完成家长一步指令的听者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儿童已经能够做到较好地完成一步指令的听者反应时,家长还是要不定期的对儿童完成听者反应的行为进行表扬,以维持儿童的表现。

不固定比率强化:要求完成不固定数量的反应次数以获得增强物,使用不固定比率强化时需要确定一个可获得强化的反应数量的平均数。以第三步中平均完成3个指令后获得奖励为例,意味着,儿童完成一个指令后、2个指令后、或者3个、4个指令后有可能获得奖励,但是平均下来,每完成3个指令就能获得奖励,如(2+3+4+3)/4=3。


参考案例


贝贝的爸爸妈妈准备训练贝贝完成一步指令的听者反应,他们将贝贝平时生活中能够用到的指令按照贝贝完成的情况进行罗列,第一阶段是最易完成的或者是贝贝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能够完成的。



第一阶段使用最易完成的五个指令对贝贝进行一步指令的听者反应训练,家长每天随机发出这五个指令20次,记录贝贝完成的情况,每次贝贝完成指令后都对贝贝进行表扬,如贝贝真棒,帮爸爸把苹果拿起来了。


☟☟

当贝贝连续三天都能够完成90%及以上的指令时,加入第二阶段的三个新指令。爸爸妈妈将新指令和第一阶段的五个指令随机发出,新旧指令数量比大约是2:8,即每天20个指令中新指令大约4到5个。当贝贝连续三天都能够完成90%及以上的指令时,加入第三阶段的三个新指令,同样将第三阶段指令数量和前两阶段指令数量比维持在2:8左右,以此类推直到完成五个阶段。


☟☟

接下来,爸爸妈妈以2个正确指令反应为平均值对贝贝进行不固定的比率的强化,将每天强化的次数降低到10次,如果贝贝连续三天的指令完成率维持在90%及以上时,则增加不固定的比率中完成指令数量的平均值,降低奖励次数,最后达到每天3到4次的表扬即可,逐步让贝贝习得完成一步指令的听者反应的技能。


参考资料:


  1. Cooper J O, Heron T E, Heward W L.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6.

  2. 玛丽·林奇·巴伯拉, 特蕾西·拉斯穆森, MaryLynchBarbera,等. 语言行为方法:如何教育孤独症和相关障碍儿童[M]. 华夏出版社, 2013.

  3. 〔美〕里夫, 〔美〕麦克伊钦. 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M]. 华夏出版社, 2008.

  4. Greer R D. Verbal Behavior Analysis[J].  2007.


来源:微信公众号“ 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 ”(ID:AutismResearchCenter),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内容整理:金宁,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研究生



  ◆  ◆  ◆  



公众号即将全新改版


为了以后快速找到恩启

请尽快星标“恩启特教平台”吧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取)


问题行为 | 攻击行为 | 自伤行为 

刻板行为 | 课堂问题 情绪问题 

自理 | 如厕 | 挑食 刷牙 

言语 | 社交 强化 注意力

康复 | 入学 | 技能倒退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恩启社区APP”-孤独症行业资讯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