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能解决人口极限吗?——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五)
如果缺乏科学的严密思维方式,往往结果就是忽悠人、被忽悠、最后忽悠得连自己也相信了。最容易让人迷糊的忽悠借口之一是: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原创性的、突破性的科技进步,往往是超出现在人们认识范围的。你怎么能知道未来的科技发展不能解决今天的粮食极限问题?因为未来是未知的,你没办法说未来不能达到什么技术水平,这样的借口还真把大量专家给忽悠得无话可说,也把很多人,包括忽悠者们自己给忽悠住了。如果这样来考虑,几乎成为一个不可知的问题,因为谁也无法笼统地准确说明人类未来所有的技术进步是什么。对此该如何科学地认识呢?
的确,过去几百年科学和工业文明的进步表明了,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一直在不断创造全新的技术,不断解决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一些统计研究认为,新的科技创新进入实用化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我们是否以此观点和研究结果,就可以作出未来粮食极限不用考虑的判断呢?绝对不能。原因在于:
必须严格地指出:“现代科学文明和工业文明会不断解决原有的问题”,这一类判断基本上属于一个哲学层次的判断。“新的科技创新进入实用化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最多算是一个统计学层次的判断。也就是它们不具有任何的具体预测能力,因为你根据这个判断不能去作为确定某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上未来发展的依据。的确有很多技术从原创发明到实用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但也还是有一些技术从原创一直到现在都无法真正商用。例如超导现象是1911年发现的,100多年过去了,因为无法达到常温超导,直到现在它依然只是一个科学发现,而无法获得大规模商用,其过程艰难无比。我们现在不是要从统计和哲学层次上考虑问题,而是必须要科学地从具体到粮食这个狭窄专业问题上来考虑问题。对粮食问题来说,半导体的摩尔定律18个月运算能力翻一番的规律说再多丝毫用处也没有,它顶多为农业研究中的一些信息处理提供一些极为边缘性的辅助而已。农作物品种是上万年农业发展进化出来的,它们的进步速度依然深受生物进化的规律左右。当你要研究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时,必须进行具体针对这个专业技术本身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一旦如此,它所受到的约束问题就很明确了。虽然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但任何具体的技术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这一行当的专家们都会给出相对确切的答案,并不是无边无际不受约束的。
翟振武教授曾告诉过我一个经济学家反对粮食极限的观点,叫:人吃鸡越吃越多,鹰吃鸡越吃越少。这一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人吃鸡,所以会不断去养鸡,人越吃,养鸡的人越多,所以最后鸡就越多。而鹰吃鸡只吃不养,所以越吃越少。但是,这同样是一个哲学、最多经济学层面的观点。“人吃鸡越吃越多”这个经济学上的规律要想成立,是必须要有严格的“驯化技术可行性前提”作保障的,并不是随便哪种作物或动物都可轻易被人所驯化,也不是驯化后的产能就可无限制地提高。美国生物学家、历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在其著名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对生物驯化的严格条件作了系统的总结:“动物的日常食物、生长速度、交配习惯、性情、容易受惊的倾向以及群居组织的几个不同特点。只有很少一部分野生哺乳动物由于在上述所有这些方面都能协调一致而最终得以和人类结成美满的婚姻(指被驯化)”。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狮子等食肉动物也曾经在罗马时代被驯化过,但它们吃掉的食物远比它们产出的食物多得多,人类要想驯化这样的动物作粮食那不是很搞笑的事情吗?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界的自我平衡,鹰吃鸡也不会越吃越少。把鸡吃少了,鹰没吃的了也会减少。鹰少了,鸡又会增多,所以最后会达到平衡。
鸡等极少数家畜是人类通过几千年才驯化成功的对象,肉的转化率相当高。但约大多数野生动物不是可以越吃越多的。如果事情能如此简单,按经济学家们的说法,大熊猫就可以越吃越多,还花那么多钱保护它干嘛?以为别人都是傻瓜吗?
象牙能越采越多吗?
穿山甲能越吃越多吗?
老虎能越吃越多吗?
白鳍豚能越吃越多吗?
犀牛能越吃越多吗?
金丝猴能越吃越多吗?
藏羚羊皮能越采越多吗?
……
现在鹰哪还有机会吃鸡啊,还没吃几个,就先被养鸡的人给杀光了。
所以,如果你不首先严格地按科学的规律去进行高度专业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仅仅凭经济学家们的笼统观念、忽悠家们的哲学和统计学层面的观念去做决策,那就会陷入完全荒唐的泥潭了。
当我们来考虑粮食产能,尤其是时间相当有限的未来10到20年的粮食生产技术的产能提升空间,就不能是哲学判断那么无边无际,而是技术约束性非常强。人类发展了上万年的农业,到现在也就驯化出大米、小麦、玉米、土豆、高梁、小米、大麦、荞麦等极少数品种适合作为人类的粮食,而且目前更缩小为大米、小麦、玉米、土豆等更少几个主粮品种。中国古代所说的主粮是指五谷:稻、黍、稷、麦、菽,其中黍、稷其实都是小米的不同品种,菽是指大豆。现在只剩下水稻和小麦还在作主粮,小米、大麦、高梁等都只能当杂粮、酿酒或饲料用了。真正能当人类主粮的品种是越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多。200年来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产生的工业产品有多少?数不胜数。但工业文明成功培育过任何一个全新的主粮品种吗?一个也没有。作为今天人类主粮的作物,全都是在4千年到1万年前就被人类的老祖先们驯化成功了。最重要的主粮大米是中国老祖先在1万年前就驯化成功的,排第二的小麦是西亚农业起源中心8、9千年前就驯化成功的。别说是10年20年以后,就是100年、200年以后,有可能再驯化出比大米更高产且适合人类的全新作物吗?明确告诉梁建章们,绝无可能!你以为工业文明几百年的进化历史就可以轻易改变自然生物界几百万、上千万年和农业文明上万年进化的结果吗?尽管农业专家们费尽心力,长期在烈日下暴晒地辛勤工作,甚至我们看到的很多农业院士们的照片都是象农民一样带着草帽在大田里作研究,动则耗费以10年计算的漫长时间,结果是什么?能把大米、小麦、玉米、土豆等作物的单产量提升几个百分点就已经是让人欣慰不已的事情了。同时你还得考虑这样培育出来的产量更高品种人们喜不喜欢吃。
现代工业文明的确极大提升了地球上的粮食总产量,从而扩大了人类的极限空间。但其显著提升的能力有两个:
一是把更多野生动植物的最后栖息地变成农田,未来这一途径必然导致生物大灭绝。
二是把原来已经有的粮食作物品种推广到更多地方。 在美洲大发现之后,这种通过推广实现的潜力就已经彻底发掘完了,以后不可能再有以这种方式产生突破性的农业技术进步潜力。未来的工业文明无论如何发展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我们不可能再去火星上通过地理大发现找到全新农业起源中心的作物品种。
前面已经说过,工业文明并不能增加任何主粮品种。在提升粮食单产的能力上也相当有限。参见“不研究粮食的统计学者不是好人口学家”。
即使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更好粮食作物的过程同样是艰难无比以及耗时极为漫长。转基因技术发展这么多年了,主要实现的只是抗虫、抗腐烂等生产全过程经济性上的好处,在产量提升上还收效甚微。而走出这么艰难的微小一步已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要真正实现各方面技术指标、安全指标的同时满足,还可以提升粮食产量,那还得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突破才能完成?还是虚心地向农业专家们请教之后再作判断吧。现在中国农业专家们的确在努力通过将玉米等作物中的C4光合作用基团转入水稻来提升单产量,理论上说最大可提升50%。但即使是研究工作顺利,知道其时间长度需要多少吗?至少15年到20年,还不知最后能不能成,以及大田推广后的实际单产达到多少。这不是研究飞机和航母,中国人可以把别的国家10年20年的研发周期缩短到2、3年。一个全新的飞机设计,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在神威太湖之光上你可以把原来在银河巨型机上3个月的计算周期缩减到几分种,以后甚至可以缩减到几秒。但是,一个新的粮食品种做一次实验,不管其结果是好是坏,必须得1年时间才能有真正的结果。这个基本的实验周期目前还没有任何理论和技术可能去缩减。如果不清楚地理解到这一点,那是对农业学根本连门都还没入,别以为种粮食的是农民,就以为它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有没有想过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那些经济学家和忽悠家们认真花过心思研究过农业学吗?丝毫没有。如果以为可以通过哲学、统计学、经济学层面的研究结果就可以作出科学的决策,还要那些具体专业的农业学家们干嘛?“技术可行性分析”的专业工作还可能有存在的空间吗?
人口《规划》中提到“积极应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矛盾,增强人口承载能力。”对这句话所有中国人千万不要有任何误解,产生不应有的幻想。难道过去对增强人口承载力的工作就不积极吗?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年年这都是头等大事。即使在过去中国粮食吃不完的部分年份都是如此。到今天中国每年不得不进口1亿吨粮食的时候,以为中国农业专家们反而不积极了吗?
为了使人们更清楚理解工业文明在与农业相关问题上的深刻技术约束,我再来分析一个网友曾提出的关于秸秆处理的案例。过去有段时间通过粮食转化酒精解决石油价格高企,这种技术遇到与人争粮的问题,因此就有人开发通过秸秆的纤维转化酒精的技术。其实,利用秸秆的技术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把它们烧了发电,还有将秸秆加工成建筑材料的。但是,直到现在农业生产中的现实情况是:大量的秸秆被农民在田里一烧了之。这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而且成为了巨大的雾霾来源之一。为什么有那么多秸秆利用技术,却无法普及呢?是中国政府不重视吗?完全不是。我看过非常多的秸秆利用的商业项目,最终明白了关键所在。问题其实并不复杂。
运输成本
秸秆是很蓬松的物质,而且在收获粮食以后分散在田地里。如果要把它们收集起来运送到利用它们的工厂,会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本来可以运10吨的货车,因为秸秆太蓬松、密度太低只能运1吨多,这意味着单位重量的秸秆收集和运输的成本会比充分利用货车运能时高5到10倍。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就把对秸秆的利用难死了,仅通过后续工艺改进不可能降低这个成本。
库存经济性
工业生产过程是最好一年到头连续不断的,其原料和产成品库存需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才有经济性,这样才可以用最小的仓库容量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但是,秸秆的产生具有突发性,只是在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在极短时间内突然间全部产生出来。因此,如果你要想利用秸秆的话,需要在每年的这一个收获季节全部收储,而后使用一年。这样会造成库存的极不合理分配。菲律宾吕宋岛的南部有一个糖厂,其周围有大量农田是种甘蔗,配套给这家糖厂作原料。因为吕宋岛气候温和,一年到头都适合甘蔗生长,没有季节性,因此可以看到不同田地里的甘蔗生产阶段都不一样。这是很有好处的,可以一年到头连续不断地收获,连续不断地供给这家糖厂原料。这样糖厂就不需要过大的库存,而且甘蔗存储太久了还可能带来腐烂和品质问题。但中国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区,除海南岛等南方少数地区外,其他地方都存在秸秆在一年中收获季节的突发性产生问题。
库存安全性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秸秆如果是大量干噪存放的话,高度易燃,尤其大量存放是极其危险的。一个小火星就足以把全部库存烧个一干二净。水浒中的林冲可就是吃了这个亏,存放军草的草垛被高俅的人一把火烧光了,最后只能被逼上梁山。这个风险实在太大了。而如果为安全性把它打湿了存放呢,时间稍长又会腐烂变质,极其麻烦。
以上几个问题都与后续如何利用秸秆的技术完全无关。如果你不解决这些前提性的问题,一切后续秸秆利用的技术成本都不可能降下来。因此,很多看起来很好的秸秆利用项目,因为它们无法解决以上问题都只能被PASS掉。
我遇到过一个很奇特的项目,真有希望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只是这个项目还处于创业期。山东寿光九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者原来是做造纸的,他们把造纸技术用来将秸秆处理成液体有机肥料。这个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与种蔬菜的农民签订合同,免费提供给他们液体肥料,但条件是他们得免费将一定数量的秸秆拉到他们指定的集中处理点。在这个集中处理点上,他们将秸秆粉碎,这样密度可以提升6倍,从而有效解决第一大难题的秸秆运输成本问题。
然后是他们需要秸秆的时候,才同菜农交换秸秆,平时秸秆是分散存放在农户那里的,这样又解决了秸秆库存的成本问题。
他们处理秸秆的工艺是需要浸泡,因此打湿了存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样解决了存放安全性问题。秸秆存放的安全性要求对后续秸秆的处理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为要是用秸秆来燃烧发电的话,是不能打湿了存放的,那样燃烧时你还得想办法把它们烘干,这就增加成本了。
以上项目是否成功我还在跟踪之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支持一下。但不管怎么说,解决秸秆处理的三个前提性的难题是对其有效利用的否决性条件,也就是无论你后续处理工艺发展得如何,如果这三个前提性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话,其他后续工艺做得再好也是白搭。由此就该明白它的约束性有多么苛刻。
讨论这个案例是要让读者可以清楚理解到,要想在与农业相关的技术上获进步有多么艰难。而那些以“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忽悠家们,他们不是真想解决任何问题,只不过是用哲学或经济学层面的观念性东西来进行忽悠而已。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头去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农民都要将秸秆烧掉呢?因为中国粮食太紧张,对耕地的利用率太高,如果不把秸秆及时处理掉,后面马上要进行的播种又会受影响。其实,对秸秆最简单有效的利用是把它简单打碎,就地扔在田里腐烂变成农家肥。但是,这只有采用撂荒方式时才有充分的时间实现这一点。因为中国人口超限太多,不得不将耕地利用率提升到极限,也就不得不将秸秆及时烧掉。该理解人口超限之后一连串的问题是怎么来的了吧。
如果你关心自己的生死和子孙的未来命运,就请将本文转发给更多的中国人,以及更多可以决定中国命运的人。
本文作者郑重授权一切准确和科学理解了本文的网友,以合法的方式向一切合法的渠道转发,拯救你的家人和你自己,拯救中国的命运!
本文章系列:
科技发展能解决人口极限吗?
“布朗行动”总体作战方案
战术选择及更邪恶引发三战的“尤卡坦计划”
偷天换日的阴谋正接近成功
拯救中国,拯救你自己
参考文章:
作者简介
汪涛
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现为数码视讯国际投资总裁。
出版专著:
《通播网宣言》
《生态社会人口论》
《纯电动拯救世界》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实验、测量与科学》(即将出版)
《科学经济学——看见看不见的手》(即将出版)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 @汪涛_纯科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