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报道数据:
2015年2月10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了解到,西安小学在校生于1997年达到82.69万峰值后,逐年回落,近几年一直维持在60万以内。“根据我们统计,截止2014年9月,西安小学在校学生为53.7905万人。”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一位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
了解更多西安请关注 西安城记
西安城记特约专稿
前言 | Preface
可以说,国家解决了教育问题,国盛;省解决了教育问题,省荣;城市解决了教育问题,城兴!
我们再次梳理了西安上学难问题,发现核心原因在于:相关部门职能的缺失、教育经费的未落实和过度市场化操作。值得警惕的是,2016年西安老龄化达到15.53%,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龄化社会”。“大西安”发展,需延揽青年人才,方能实现“少年西安”。但是,上学难问题正在拉西安发展的“后腿”。
解决上学难问题迫在眉睫
为什么,西安学校这么少?
按照国家规划标准,每12000-15000人口必须建设一所小学。「西安城记」有数据统计,曲江一期至少需要15所小学,高新核心区至少需要20所小学。但实际上,截止2016年,上述两个区域小学的数量仅6所和11所。
在《致西安的一封信:在西安,为何上学这么难?》中,我们分析了以上两个开发区学校(尤其是小学)。这一次,我们来看看行政区里的新居住区。
这个区域,成为很多西安人安家之地,是上学难问题不断爆发的地方。它处于高新区和电子城之南,“西沣路-西部大道-广场北路-学府大街”区域,大概面积约13平方公里。它隶属长安区,是大学城的核心区域。
这个范围,有着大小二十多个小区、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米,理论上有10万户人家、保守估计有近30-40万常住人口。按国家规划标准,该区域最少应有20所小学。结果,截止2016年这里的小学仅约七所。其中,民办占比达到50%!
有人说,学校少是因为“没钱”!是这样吗?实际上,很多人还不知道西安教育费用征收问题。
►从2010年12月1日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教育费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征收。
►各地要从2011年2月1日起,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
►从2011年1月1日起,各地要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从2011年起,各地在安排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时,要优先安排用于教育;要确保从彩票公益金中划出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教育,并逐年增长。
——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
这么多名目的费用,为何学校还这么少,钱去哪了?为何”问政教育“,就是要让信息公开透明。
所以,“接盘侠”就出现了!开发商(单位)开发小区配套学校,开始承担市政缺失的职能。这样的结果,由房地产公司出地、出钱、出建设——这些,就造成绝大多数是民办学校。比如曲江新区金辉·世界城的交大附小,比如长安区万科城的陕师大附小……
一般来说,一座小学占地面积约15-30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米。城记君了解到一些信息,如果地产商来办学的成本,主要费用大概如下:
土地出让:约5000万(以小学为例,每亩200-300万);
学校冠名:约1000-3000万(知名学校则更高)
建安成本:约1亿(建安成本为3000元/㎡)
内外装设施设备:约6000万(成本2000元/㎡)
粗略估算,建设一所小学的费用基本在2-3亿。40%左右费用,非直接建设成本。这些,未来都附加在了房价上。比如,曾经引发争议的万科城,据说花了约4.3亿元建校。如果说,万科“财大气粗”能投巨资自建学校,那么其它小区和地方呢?
不能让上学难,拉了大西安的“后腿”
▲2017年3月1日起,西安实施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户籍改革",目的是为了延揽青年人才,激活城市动力。
为加快引进各类人才,助力“追赶超越”目标,2017年3月1日开始,西安推行近几十年来最大力度的“户籍改革”。实际上,2015年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西安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5.2万,占总人口15.53%。现状,警醒西安必须要注入年轻血液。
▲西安城市大发展时期,城市新区入住了更多的青年人和家庭。但是,城市新区入学难问题,也最严重。
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来说,千万级人口是个雄伟的目标。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人留在西安,其中与户籍息息相关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
房地产造城时代,相关部门把入学推给市场。开发商即使花费了巨资,却也无法保证全部业主的上学问题。于是,所有部门都在踢皮球——结果,受伤的是业主,受累的开发商,受苦的是孩子……看样子谁都没错,结果时刻都有“定时炸弹”爆炸。我们来看看,西安教育“市场化、楼盘化、开发商化”的奇葩现象:
曲江新区:
中海国际社区,代建曲江一小/一中,学区房,需落户
万科金域曲江、东方传奇等项目,均缴纳教育配套费
浐灞生态区:
万科金域东郡于2014年7月17日与浐灞管委会通过缴纳教育配套费的形式,签署浐灞一小合作共建协议。
龙湖源著,缴纳教育配套费上浐灞一小。落户后按照区域划分上学,如入学不成功可调剂到附近其他学校。龙湖香缇国际自建西工大附小;
绿地国际生态城,引入陕师大附小,股份制;
高新区:
万科高新华府,2016年12月16日与陕师大万科城中小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绿地国际花都,小学交建校费,一户一万。
城北区域:
万科幸福里、万科大明宫,2014年11月28日与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中小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万科金色悦城,28亩教育用地正办理,基础教育品牌资源洽谈中。
绿地香树花城,联办西安国际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长安区:
万科城: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办中小学。
悦美国际,自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万景荔枝湾,自建引进铁一中中小学
由上看出,那些大品牌有实力的开发商承担了政府责任。即便如此,也难满足上学问题。责权不分的结果,是教育配套投诉层出不穷,呈现“出力不讨好、惹得一身骚”的怪现状。
西安放开户籍政策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以开放的胸怀,广迎四方青年才俊。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西安,不再”闭门谢客“,不再是一个“封闭之城”。但是,大发展时代,因为留住人才的根本在教育。入学难问题,实际上已经拖了西安发展的后腿。
小学生数量决定城市发展前景
孩子,是现代家庭的基石。有一个共识:哪的小学生数量多,哪座城市的青年家庭就多,就聚集越多的人才。
▲在西安很多地方,许多上学孩子笑脸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家长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花费和奔波。
现在的青年家庭,选择城市因素除就业和收入之外,还有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教育资源更好的城市,必定会影响人口的流向。“国家级中心城市” 的西安,表现却差强人意!
有一份排名,是全国47个大中城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学生增长率数据:厦门排榜首,西安排倒数十五位。倒数的,主要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大连,在校学生数下降了15.33%,长春和哈尔滨增速列倒数第二、三。西北五市,除银川和乌鲁木齐外均呈下降状态,西安五年下降4.9%。这,真实反映了西安人口外流的现状!
《华商报》报道数据:
2015年2月10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了解到,西安小学在校生于1997年达到82.69万峰值后,逐年回落,近几年一直维持在60万以内。“根据我们统计,截止2014年9月,西安小学在校学生为53.7905万人。”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一位负责人告诉华商报记者。
对比全国其它重点城市:从增量来看,过去七年有三座城市小学生超过了20万。深圳增量最大,增加27.89万人,郑州和上海紧随其后,增量分别达到22.2万和20.81万。郑州的表现颇为亮眼,七年在校小学生增长率达到了39.02%,增量和增速都高居全国前三,意味着郑州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邻居”郑州“崛起,小学生数量就是风向标(图/网络)
没有教育作为基础,人才自然就无法吸引到西安。所以,未来西安大发展,如果连上学问题都无法解决,那么凭什么留住青年人才?
| “文武双全”,方为盛地 |
教育,是一国之本、一城之基、一家之重,它也必须突破“城墙思维”!它如同种树:若种对了树,夏天不至于“晒化”;若多种了树,城市就变得更美。
在省委书记娄勤俭的着力推动下,《陕西率先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新市委书记王永,亦致力于“解决民生九难”。西安城记建议,需要有更高的标准上,从源头解决入学难问题。这不仅仅可以推进城市发展,更关系到西安的未来!难道,如今的陕西,竟然比不过八十年前的广西吗?
《西安城记》教育系列之:
文=雨林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自公开网络,转载请注明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
西安城记,我们相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