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视角3 · 王 烽 || 融合共生: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未来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是决定未来学校面貌的最重要因素。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知识世界不断开放、知识加速迭代更新,人类、国家、区域解决共同面临问题的合作诉求持续增长,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快速发展,普及教育、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社会现实。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正在迎来深刻变革,而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形式、课程模式、教学内容都越来越不适应外部社会变化的需求。作为全球共同利益、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承载体的学校,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必须适应新变化、重塑新形态,全方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实现与社会融合共生,这样才能在“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学校与社会融合共生的强大推力
当代教育发生的以下重要变化,成为推动学校与社会融合共生的强大力量。
一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一方面针对过度重视知识学习、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教育顽疾,另一方面体现人类全面、充分、自由发展的崇高教育理想。学生全面发展水平是教育质量的最终体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大业。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根本途径就是破除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而发展素质教育并非在校内将各方面死的知识或者技巧做成“拼盘”所能实现,必须将教育融入现实生活,用鲜活生动的生活整合呈现教育内容。“生活教育”并非只是与书本知识无关的吃喝拉撒的教育,按照陶行知先生的原意,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就是道德生活的教育,智育就是智慧生活的教育,以此类推。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全面培养才能实现,而生活不仅来自校内的公共生活,更来自校外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因而,“社会即学校”。
二是普及的教育需要面向大众、服务每一个儿童成长。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学校大部分时间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古代和近代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传承统治阶级的文化和价值观、培养选拔官僚和知识阶层,因此教育内容和方式可以脱离社会大众的生活,学生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随着教育的普及,普通劳动者成为教育对象中的主流,学校的功能开始发生变化,中小学需要为每个劳动者提供最基础的教育。然而,在人才选拔制度体系仍然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的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了“精英式教育”的传统,学校成为所有学生为进入社会上层而竞争的场所,这必然导致学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现象延续和固化。普及的教育必须回归社会,才能让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接受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教育以获得基本的生存发展本领,从而避免在青少年时期就成为“人生失败者”。在这个意义上,与社会融合的教育才可能是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才能是公平的教育。学校回归社会,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是学习型社会需要教育变革组织形式、拓展学习时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提升,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实实在在的社会需求。大多数社会成员不必在学校里正襟危坐接受教育,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按自己的需求学习,教育资源泛在化、学习需求个性化、学习方式灵活化、学习成果认证形式多样化,不断推动教育与社会融合发展。对中小学校来讲,必须接受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已不在学校掌控范围内、很多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学校并不具备、现有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陈旧落后的现实,要打开学校时空边界、优化学校组织形式、转变教师功能角色;必须把培养学生在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所需要的适应能力置于优先地位,让自身成为终身学习网络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成为全社会泛在化教育资源开发的合作者,实现与信息化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共同发展。
四是促进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需要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在一个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为人类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为学校面临的新使命。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它能把我们与世界彼此联系起来,让我们超越自己的居住空间,接触到新的可能。它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它为我们提供应对共同挑战时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创新。如今的学校,已经不应该只是把儿童关起来接受教育的场所,而应成为公共利益的连接点,成为合作、关爱和改变的平台,成为人类面向未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支点。打开围墙拥抱这个不完美且不断变化的世界,建立与外部社会融合共生的新契约、新规则、新形态,是学校承担好新使命的必然选择。
重新构想未来的学校与社会关系
然而,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现在的学校显得如此孤立和陈旧。坚固的边界和高高竖起的围墙从物理上阻隔了学校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划分过细的学科和多年不变的教材阻断了外部世界的知识循环和更新,绝大部分时间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围绕死的知识、简化的场景、标准的答案教学,把鲜活多样的人按照统一的标准区分对待,带领学生进入僵化的知识体系而离开了鲜活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在中小学这一最具有可塑性的阶段、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键时期,却被封闭在单一的环境之中。教育回归生活,学校回归社会,显得如此必要和如此迫切。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重新构想未来的学校:构建更开放和更灵动的公共空间,包括校内学习、工作、生活、锻炼、娱乐空间的弹性化和生活化,以及设施设备与社区共建共享;打造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和多种场所的多样化课程,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青少年宫、旅游景点合作共建并进行课程开发,将校外课程纳入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建设一支“准”教师队伍,聘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能工巧匠,利用好家长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得优质学习资源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为教师打造“零距离”同行学习交往空间,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学习、保证公共知识更新频率、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链接;建立与家庭合作共育、与社区融合发展的机制,参与社区建设和改造,营造有家庭、社区代表参与的校内公共生活;实施扁平化和更广泛参与的学校治理,成立学校治理委员会,邀请社会人士、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等等。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些做法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各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早期提出的教育思想,至今振聋发聩。正如先生所言:“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他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不要说‘学校社会化’……我们的学校就是社会,还要什么社会化呢?”他还讲到:“现在我还有一个比方: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诚然,学校与社会融合共生,不仅是学校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而且是一种尊重教育规律的返璞归真。
相关文章推荐↓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2期 · 烽视角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