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高考神话”临川一中校长王昱:高考改革万变不离其“宗”
校长领导力系列报道 第 13 篇
江西省临川一中校长王昱
对话王昱
王昱对高考改革的态度非常笃定——“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对学生学习效能的考察。在这个核心基础上,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会越来越强。
未来教育,“在变化中也有不变,就是教育的本质不变。”顾明远教授的一番话,与王昱校长的观点不谋而合。
12月15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2016年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遇见教育大咖顾明远,探寻教育的未来。
这场教育盛会,只需报名,就可参加!
今年7月,临川一中高考再传捷报——蝉联全国百强中学,高考成绩连续15年保持全省领先,全省理科状元、文理科省前十各有4人入围、2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6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首届国际班22人全部被世界知名大学录取。
这一连串熠熠生辉的数字,足以证明临川一中在江西省中学教育的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当临一学子遇上雪天,他们写下了这6个字......
奋斗的传统铸就高考“神话”
连续多年的高考神话,其中之难不言而喻。校长王昱把其中首因,归结为临一人奋斗的传统精神。
临一已有61年建校历史,建校之初一边办学一边建校,虽说艰难的环境早已成历史,但奋斗的精神却保留了下来。临一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领导苦抓”四苦精神,成为传承至今的优良传统。
“老师是学校的脉搏”,王昱说,临一有一大批懂教学、会教学的好老师,年轻老师更是后起之秀。临一目前有680多个老师,基本都在40岁以下,富有激情,对于教育教学的钻劲十足,能够正确把握高考方向,科学地引导学生应对高考。
“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团队的力量。”王昱介绍道,“临一特别注重校本教研,各个备课组每周都要组织研讨,比如高三老师研讨的主题会围绕课标改革和应试技巧。研讨不能流于形式,每个中心发言人都要提前形成书面报告。”
“细节”是制胜的一大法宝,渗透于临一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早在书法进入课堂号召出来的10年前,临一就开设书法课,聘请专职的书法老师规范书写,“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我们会有意识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答题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培养,将这些习惯地带入到高考考场中去,争取不多扣一分失误分,拿全‘感情’分。”
高三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双向选择,每个老师平均带5、6个学生;尤其是临界生的冲刺提升抓得最紧,采用重点帮扶制,从兴趣、方法、技巧各个维度进行指导。
对于临界生里的尖子生,学校鼓励他们尽早树立北大清华的奋斗目标,并且细化目标——即使薄弱学科也不能跌出全校100名,做到各科均衡发展。
江西今年高考方案保持不变,但临一早已开始“未雨绸缪”。一是向前看,去上海和浙江的改革实践校学习,跟踪他们在高考改革下的最新动态;二是软硬件双料准备,软件——为走班制改革准备师资,组织老师参加教育改革理念讨论会,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教学管理学习;硬件——规划需要的教师、实验室等。
然而,王昱对高考改革的态度非常笃定——“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对学生学习效能的考察。在这个核心基础上,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会越来越强。
围绕这一点,王昱认为要“在尊重他们爱好的前提下,对学生选择的方向做考前指导。”临一在这方面,特别开设了人生生涯规划的培训课程。
“应试强校”其实是一种偏见
9000多个学生、28个社团,每个学生原则上必须参加1个社团,最多不能参加超过2个社团,每周1次活动。“从组织到运营,甚至活动经费,都是学生们自己筹集的。”说起临一的校园文化活动,王昱满脸自豪。
临川一中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演出
临一有一个跨年的篮球联赛,叫做“临川一中移动杯篮球联赛”。别看移动公司这么多年慷慨资助,其实这一开始的“拉赞助工程”可谓一波三折。
当首届比赛组委会学生们找到王昱的时候,理所应当想让学校出钱办比赛,没想到却被校长“严词拒绝”,只对着他们头头是道地分析了职业联赛运营模式。
“开窍了”的学生们多次与移动公司斡旋、软硬兼施,找准了移动希望占有年轻手机用户的痛点,成功赢得谈判。在校长的启发和激将下,学生们不仅出色完成了比赛组织,更成为了颇具商业头脑的“小经理”。
在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两位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临一国际部和戏曲社学生的表演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
13名国际部高中生以全剧流利的英文口语再现莎翁经典《仲夏夜之梦》,引起在场中外嘉宾的强烈反响;戏曲社学生们表演的汤显祖剧作《牡丹亭》同样十分出彩,俊俏美丽的扮相与水墨画般的背景融为一体,表演一板一眼,堪比专业演员。
作为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的唯一传承点,临一学生排练的戏曲也频频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
临一还充分发挥了体育传统校的优势,田径、篮球、摔跤、举重都是学校的优势项目,其中摔跤和举重两项几乎包揽了全省运动会50%到70%的金牌。
临一在高考成绩上的成功,使它不可避免地被贴上了“应试强校”的标签,对此,王昱有点无奈,“在临一,学生的角色是多元化的。”
他说,“教育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高考现在支持多方向选择,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耳濡目染、润物无声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提供能让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平台,找到最适合的发展方向。”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必须做到。”这是王昱给老师和自己立下的不成文的规定。
每天早读课,校长和老师都要提早10分钟到教室;班子成员每周至少跟学生一起吃两顿饭,一是可以了解学生们最近的学习近况以及生活困难,同时也是检查食堂卫生和饭菜质量,保证学生营养搭配合理。
在临一,每个学生都会轮流写教室日志,值周班全校监督检查,管理和评价老师。“这既是一种管理,也是对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他们学会从管理者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形成价值判断标准,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意识。”
“只要学生满意的老师,就是学校满意的老师。”这是王昱在教师班子的管理上提出的硬性要求,“如果一位老师身受班上所有孩子的拥戴、敬佩,那么他的教育就成功了。因为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自然而然就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可以说,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真正学习是从对任课老师喜爱开始的。”
王昱的案头放着很多教育心理学书籍,他更倾向于让教师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主的角度出发,这完全颠覆了传统教育思维当中的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思维模式。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们都是服务者,要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宗旨,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难,引导学生有所求、有所成。”王昱身为教育者,如是诠释教师这份职业,更是这样用行动践行的。
一个都不能少
在谈到贫困生的教育问题时,王昱颇为自豪,“临一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辍学,我们保持着非常好的爱心捐助的传统。”
他特别强调了爱心社的特殊集资办法,“不是募捐钱财,而是倡议学生们回收废品,回收夏天的矿泉水瓶,回收废纸。由此延伸,学生们还会写调研报告,统计每天会用多少纸、破坏多少森林,同时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爱心教育当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临一每年的艺术节,每个学生都想去给自己班的同学加油,可是门票只有800张。组委会的孩子们果断决定,卖!5元一张的门票,卖出了4000元爱心基金,去帮助学校周边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
20多年来,王昱本人通过各种形式,资助近30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今,每逢节假日,许多他当年教过的或帮助过的学生都会回到他家中聚会,远在国外不能回来的学生也会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感激之情。
“来临一,你会深切感受到山外有山,而这种感受,也会让你懂得积极向上、努力前行的意义!”
“现在毕业了,每次在微博上看到官微发一中的照片,心里还是会悸动,因为我熟悉那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我爱那个地方。”
“临一临一,真的是一个充满回忆和感恩的地方。临一几乎不会束缚学生。不会在一些无聊的硬性要求上为难学生,临一其实是给我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然后意识到,成功不只是埋头苦读。”
……
在知乎上,有一条名为“在临一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帖子常年被置顶。看到临一校友们时隔多年写下的几乎“零差评”文字,校长王昱欣慰地说:“学生对于学校的感情,绝对不只是出于考试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文化,是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王昱眼中,“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变成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供稿)
校长派独家文章
○独家 | 玉田一中校长赵仁义:教育危机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重才轻德”
○独家 | 校长肖远骑:做学校就是做文化,不能是假把式、空花瓶
○独家 | 清华附中王殿军深度解读“校长的境界与名校的责任”
○独家 | 校长高峰:应试让教育异变,课改十余年仍遗存三大问题
○独家 | 北京35中校长朱建民:学校围墙正在垮塌,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校长领导力系列② | 国际教育“新兵”王红军:为世界培养认同民族文化的中国人
○校长领导力系列① | 陈永平:提升教学领导力,给学生能“自我生长”的知识
完| 策划:安 飞
| 作者:孙 娟
| 编辑:邹 军
| 电话:010-56297950
版权说明:校长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