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做什么工作?| 传媒出版
大学堂
﹀
﹀
﹀
学心理学的人,毕业之后能做什么工作?
都去做心理咨询师么?当然不是。
继续做科研?可以呀,但这当然不是唯一的选择。
《心理学职业生涯手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社会实践队出品,自2015年起,深度访谈在社会各领域心理学人,讲述生涯故事,希望全方位介绍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可选择的职业方向与行业情况。
本篇文章是队员对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刘力先生的专访记录。
请问您是如何进入您现在所在的行业的呢?
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北大度过。本科是心理学,研究生是实验心理学方向。1988年研究生毕业,然后进了华夏出版社做图书编辑。
八十年代有两个特点。一是读书的热潮,当时北大三角地的新华书店门口每天早上都会排很长的队,大家买书都是要靠抢的。我那个时候就非常爱看书,看得很多而且杂,除心理学外,还爱看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什么都会看一些。当时有几套对文化界、学界甚至是对整个社会影响很大的丛书,包括金观涛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甘阳主编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引进了萨特和海德格尔的著作;华夏出版社的“二十世纪文库”,引进了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等著作。
这些书对我个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金观涛、甘阳都是北大毕业,对当时的我来说,他们就像我人生的偶像一样。我要向他们学习,所以那个时候就有了毕业要去出版社的念头。
八十年代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刚刚过去的文化大革命左的思想还未完全肃清,给改革开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为文化大革命时人的思想被禁锢的很厉害,不敢多想,报纸上说什么就信什么,报纸以外的就不敢想了。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一些观念和书籍跟着西方的技术一起进来了,给国人造成了很大的思想冲击。而西方优秀著作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所以当时的出版业可能和你们现在认为的不同。那时候真有点儿“一书兴邦,一书废邦”的味道。一本好书可以振兴社会,所以出版业和图书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能够投身这个行业是很光荣的。
我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时,听说我去做了编辑,导师和同学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对我来说,进入出版行业,无论是从我个人的理念,还是能为社会做的贡献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
我们了解到,现在新曲线主要做的是心理学专业教材的出版,这样的业务方向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毕业刚刚进入华夏出版社的时候,做选题的思路主要是引进那些来自英美的、国内正需要的观念和学科。所以当时对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这些主题的关注比较多。1997年左右的时候,我在华夏出版社做副社长,在探讨未来的选题方向时,专程拜访了北大的费孝通老先生。
他当时和我们谈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费老提到,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和英美相比差距很大。这种差距是来自方方面面的,但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教材的落后。而这正是出版业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费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们生逢这样一个好时代,要有一种使命感,做一个有历史使命感的出版人。如果能把国外这些优秀的教材分门别类地引进过来,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费老还提到了他的‘补课论’。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有才华的中青年学者,也在研究一些很好的选题,但为什么这个学问做不好?研究成果很少能被国际社会认可?他认为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因为本科或研究生的基础没打好。所以想做好研究,就要补课。要认认真真地把国外的教材,从本科起,老老实实地一本一本地去学、去补课。不能觉得这是个本科教材,而我已经博士毕业了,就不重视这个事情。恰恰是因为基础没打好,所以学问才做不上去。
从这两方面来讲,针对一些重点学科,高质量地引进国外优秀的大学本科基础教材,在当时的中国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个理念对我的触动很大,的确有使命重托的感觉。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整个出版方向转到这个方向来。也就是立志把“基于教育的专业化学术性出版”作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出版宗旨。
那时我作为华夏出版社的副社长,负责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事业部,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从那之后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宗旨和方向都再也没有变过了,到现在我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那个时候我们开始有一些心理学方向的选题,但都没能真正出版。因为在当时,心理学毕竟是一个小的学科,相较于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这些社会需求量大的书籍,大家还是认为心理类图书的读者面比较窄,会有经济效益方面的担忧。
2002年下半年,我和陆瑜离开了华夏出版社,成立了新曲线公司。刚开始主要出版经管类图书,比如经济类的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17版,管理类的有《聪明的投资者》,接着也开始策划心理学方面的选题,其中就包括《心理学与生活》。
做引进版的教育出版的确不易。因为它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对编辑审稿要求又很高。中信出版社曾经大举进入这一领域,但最终还是退出了,转而定位在大众出版上。还有一些工作室曾经出过很好的翻译教材,但又因为经营的问题,养活不了自己,没能坚持下来。目前还一直扎根在引进版的教育出版领域的民营公司,可能除了新曲线,很少听说还有其他公司。
是什么契机使您出版了中文版的《心理学与生活》呢?
我第一次读《心理学与生活》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是美国的出版社赠给北大心理系的原版书,彩色精装的。这些出版社送的书在北大很受欢迎,几乎心理系每个同学都读过。
2003年的时候,北大的王垒教授,也是我的同班同学,时任北大心理系系主任,也是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当时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推动、提升心理学的教材建设,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是把国外优秀的心理学教材引进过来,让国内的大学生也能同步读到国际一流的教科书。他的这个目标,恰好也是我的使命,所以一拍即合。当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就想到了Psychology and Life,也就是《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这本书当时的中文版权就在我这里,王教授组织了北大心理系的18位教授通力合作,花了10个月的时间把它译了出来。
这本书我们是严格按照美国原版书来做的,在内容的编排、结构甚至整个书的品相方面,都和中国传统的教材很不一样。中国的传统教材,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一段一段给你讲才能懂的,所以干巴巴的;美国教材是让学生自己读的,内容更丰满、生动、易懂。所以这本书引进之后,普通大众想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买回去不需要老师讲解基本上也都能读懂。
做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认为它会是一本畅销书。我只是想,我是心理学专业出来的,理应给心理学做点贡献。这本书大16开,近700页,定价88块钱,能卖5000册,把成本收回来就够了。但没想到五千册卖完以后,又不断地重印,越卖越好。直到今年,我们第85次印刷,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如此大部头的一本教材,能卖一百万册,而且至今势头不减,真的不可思议!
后来我们也有看过这本书在网上的读者留言,其中许多评论非常让人感动。有一位读者写了一篇很长的诗,记录每天他读这本书时那种敬畏的心情。一本书能给读者带来这么大的影响,这对于一个出版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作为出版专业心理学书籍的出版人,您怎么看待那些“伪心理学图书”呢?
伪心理学书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中国处于一个快速的变革当中,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没有经历过像中国这三四十年来这么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样的变革,对人的心理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所以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很大;但同时在我国,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又比较差。所以“伪心理学”通过出版和培训等方式,必然广泛存在。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有一种使命感,也就是我们必须要出版真正科学的心理学书籍,而且要高质量的出版。
美国也有不少心理学畅销书,有一些也是经不起科学检验的伪科学之作。但他们有成套的炒作办法,所以在排行榜上非常靠前。有一些国内的出版商高价引进这些书,大肆炒作,但我们几乎不碰这类书。别人挣钱我们也不眼红,那是图财害命,失去了做人的底线。我们经常听到心理学教授对我们说,希望你们新曲线多多地出心理学书,然后把它们卖好,慢慢地就会让伪心理学没有了市场。
我们有时会看到我们的读者留言说:“唉,心理学的畅销书我也读了不少了,看到最后还是不明白,很多说法都相互矛盾。后来才知道是看错书了,要看这种真正科学的心理学图书。”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更多的读者对科学心理学有所了解,更具辨别力,出版界出版更多好的科学心理学图书,伪心理学的市场就会慢慢缩小。
作为一个出版人,您每天的工作大概是怎么样的?这些工作需要出版人的哪些能力呢?
不同时代会不太一样,在不同岗位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一是选题策划,决定要出什么样的书。这可能是编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做大众出版的出版社,选题本身就决定了这本书能不能取得市场的成功,是否会畅销。
但是选题策划本身和人的综合素质关系比较大。虽然可以培养,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天赋。或者说有一些人从小就爱书,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他就培养了自己对好书的鉴别能力,能够去分辨哪些书是有潜力的。好的策划人是需要经历市场检验的。当一个编辑能够连续策划多部畅销书、长畅销书时,大家就会认可他的眼光,他以后的选题也会比较容易通过。
除此之外,也有另外的一些策划人会花很多时间在书店里,观察什么样的书会畅销,可能也会被他看出一些门道。找到畅销的作者也是一种办法。有一些编辑很擅长和优秀的作者建立关系,更容易拿到他们的选题和初稿。所以策划选题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
编辑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是文字加工。对应的能力就是所谓文字功底。比如一份书稿到手里,你要很敏锐地挑出错别字、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常识错误、专业错误等等。这些东西是需要在不断的阅读和实践中去提高的。做一本书都要认认真真地去做,提出问题、修正问题,在这个循环里慢慢成长。十几年过去,用心做了几十本书之后,差距就会显现出来。入行时很优秀的编辑如果停滞不前,也很容易就会被更努力的人超过去。好的文字编辑对出版社,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做专业的学术教育出版的出版社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平时,除了宏观层面的管理以及重要的商务谈判之外,选题策划和书稿三审仍是我的主要工作。我和编辑及设计人员协作,用心雕刻、打磨每一本书,达不到我的要求,也就过不了我这一关,是不可能发稿,交付印刷出版的。
从您介绍的情况来看,不同的出版社对编辑的需求可能有一些差异是吗?
是的,由于出版社的定位不同,编辑的工作节奏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大众出版与学术教育出版就很不一样。做大众出版的做一本书的周期会比较短,但做学术出版的就需要慢慢的打磨,周期相对较长。我遇到过一个编辑,她很认真,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她是一个很需要即时反馈的人。她希望自己能比较快的做完一本书,看到成果,得到反馈,然后开始做下一本。所以她后来去了工作节奏更适合她的出版社。
出版业是比较具有多样性的行业,不同的人可以在不同的出版社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希望进入这个行业,那么找到适合自己节奏的出版社还是很重要的。
在出版业工作了这么多年,您认为对于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将会面临着哪些挑战和考验呢?
在出版行业工作有两个比较大的考验。第一个是,出版行业本身并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就薪水而言,出版业在所有的行业中应该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第二个是,出版行业需要每一个编辑持之以恒的认真。比如我们现在做的教育出版,它需要的不是认真一下,或者认真一年,而是需要你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本书,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只要你还在这个行业里,你就要永远地认真下去。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正是因为出版行业需要编辑这种长时间、高度的注意力的投入,所以在这个行业里的年轻人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那么如何去避免或者克服职业倦怠,我认为可以用孔子的一句话来回答,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的这句话当然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的一个理解是,“知之者”是指一个人擅长做一件事,相对别人来讲你有优势。所以首先你要选择进入自己有优势的一个行业,做有优势的职业,做一个“知之者”,这是第一步。
比它程度再高一点的就是“好之者”,也就是你对这个行业或职业要喜欢。这样你的职业倦怠会出现得更晚。但仅仅喜欢也不能保证你不出现倦怠,我们也会看到一个人满怀喜悦地进入喜欢的行业,最后却发现自己做不下去了。
那么,比“好之者”再高一个层次的,就是“乐之者”。要能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别人看着很苦,但是你做这个就是很快乐。那怎样才能到这样一个境界呢,我后来觉得,可能是跟一个人的格局有关。当你对一份职业感到倦怠的时候,仔细反思一下,可能就是你的格局需要再扩大一些的时候。
比如说我们曾经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编辑,做了十几本好书,可后来也产生了职业倦怠,于是辞职离开了这个行业。辞职的时候她说,“我认为,无论是从文字编辑还是选题策划,我都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可能没有多少人能超过我了。但是我还是做不下去了。”她说的可能是事实,但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她没有超出自我中心的窠臼,只看到自己专业能力的提高,没意识到在自我成长中,自己的格局也需要相应的扩大。就是你不能只是定位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说,你需要超出自身之外,寻找人生的意义,需要一个更大的格局。
你需要意识到,你的工作和别人和社会是有联系的。你做这个工作或者你活着,是被别人被社会需要的。这样你就会不再过多关注自己做过的东西,因为那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你会更多地看到自己能做却还没有做的事情。比如对我们新曲线来说,还有很多重要的心理学领域的书我们还没有做出来。和西方先进的国家相比,出版提供的知识,还有不小的差距。还远没有满足读者对这方面好书的需求。我会觉得,作为一个专业人士,这些是我们新曲线能够做好、也必须去做的事情。这就是使命。
如果你总是被一个更大的目标牵引着,你总觉得有很多很重要的工作都还等待你和你的公司去做,那你怎么会有倦怠呢?你跟这个社会、跟他人有这么多的联系,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意义。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考虑到现在的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相较于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您认为出版行业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又会更加吸引什么样的年轻人呢?
在这方面一直有很多的说法,不要说行业外面,我们出版界内部也常有人这样说,“都到互联网时代了,传统出版业太老旧了,会逐渐消亡。”虽然这话说了这么多年,但到今天,传统出版业不仅没有消亡,而且越来越壮大。我们新曲线也开始跟那些走在互联网最前端的公司去谈判,谈合作。
罗辑思维的罗胖讲过一句话,我很赞同,就是我们要“尊敬做内容的人”。所有的互联网的媒介都需要内容。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只有这些媒体,那么它就是空的。当下,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平庸的东西,很多人会受到这些内容的影响,但那些东西对受众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境界的提高并无大作用,有的甚至有害。
现在互联网公司最看重的合作对象,就是做内容的。而好的内容从哪儿来,就是从作者从出版社来。尽管现在也有一些作者可以直接在网上发表作品,但专业的策划和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好的作者就像好的演员,他仍然需要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好的摄像和他配合。同样,作者所写作的内容要想得到更好的呈现,发挥其最大的市场潜力,必然需要专业的策划、编排和推广,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好编辑、好发行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出版业在坚守的,或者说传统编辑看重的,并不是纸质书本身——把纸质书电子化太容易了——而是我们对优质的内容的制作和打磨。关键是要有能力做出好的内容。
那您怎么看待出版业的未来呢?
按我的话来说就是——只要还有人,这个行业就不会消亡。除非没有人了,除非人们都不需要文化了,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有人类存在,出版业就一定存在。
专栏君“基于教育的学术性专业化出版”,新曲线出版社多年来真的是尽心尽力地在践行着这一理念,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我都对此感到十分敬佩。我在和刘力前辈的交谈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想要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也感受到他对出版行业的热爱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超脱于物质”,这可能就是我对前辈性格最大的感受吧,他做事情的目标不在于物质层面而是精神层面。如今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追求。那么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基本生活要求都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去做一些更有意义或者说有着更深层次的事业?毕竟国家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人做出更大的努力,而我们年轻人则正是其中的主力军。“为他人,为国家”,这可能就是刘力前辈教给年轻人最重要的信念。
如果还想看更多内容,今天的二条是对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编辑赵延芹的专访记录唷。
欢迎加入新曲线心理!招聘心理图书编辑1枚,月薪6000+。负责心理学图书的审读、编辑加工等案头工作,要求是心理学专业,特别是临床咨询心理学,硕士及以上学位……简历请发送至:liuli8260@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招聘详情
采访者 | 杨雅雯 孙宇琪
编辑 | 959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直男 | 声控 | 小黄片 | 口红 | 心机婊 | 男女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