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对被爆了……”来吧朋友,今天我们聊聊出轨

2017-01-10 psychedoudou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

大学堂


几个小时前,小编还在开心地磕着开心果,突然手机一震,然后…


如果你点进去,应该会和小编一样被刷屏


不出意料 还有这样的话题……


当然,如果你忍不住好奇一连串点进去,还会有帖子带你回顾一遍@文章@陈赫@马蓉@林丹……还有最近“悬疑案之深夜对剧本” ……


点到这里差不多就可以了,因为事实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并且总会再看完一圈后看到这样的话“别人这样那样,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吧”然后带着被冲击波震过一番的大脑关掉讯息。


但小编想说,实际上我们会关心这样的事,正是因为这离我们生活太近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我们不会真正知道别人的感受,也无法经历每一件事,但是我们仍会选择去倾听和分享,去要获取一些间接的经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研究结果,看看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的“出轨”,到底有着怎样的面目呢?


男士比女士有更高的出轨率


在一项从1994年开始追踪的青少年到成人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四分之一的已婚和同居情侣会报告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伴侣或者双方都有过出轨行为。与其他研究一致的是,我们也会发现年轻男士比女士更有可能报告自己和其他人发生性行为,而女士则比男士更可能报告自己的伴侣和其他人有性行为。




这是因为女性往往在一段关系中比男性的投资更多,和伴侣脱离关系会给女性带来更多的损失,所以即使在对伴侣的满意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女性也更愿意去维持关系


中年女性的忠诚与浪漫


在一项对于100名异性恋、已婚的35岁-45岁之间的女性的调查发现,67%的女性会寻求浪漫的婚外情,其中也包含性关系,但出乎研究者意料的是这100名女性中没有一个愿意离开丈夫去找一个新任丈夫。反而,她们还公开表达出了对现任丈夫的爱。那么什么是这那么什么是这些女人们想要寻求婚外恋的原因呢?


结果发现并不是婚姻的不和谐,而是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性单调,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性质量和频次都会下降,因为人们会习惯同一个身体,女性和男性一样有生理需求。但研究还发现寻求新鲜感间的性别差异,女性寻求婚外情仅仅再想找一个男人有一段浪漫的恋爱,而男性想有更多伴侣的短暂关系


小编想到了刷(hui)三观的日剧……



日剧《昼颜》


同居VS婚内,谁更容易出轨


我们往往会觉得,相比起婚内出轨,情侣出轨会更多,因为其“代价”看起来更低,更容易被人理解与原谅。但研究发现,在同居情侣与结婚出轨和被出轨的报道量是不相上下的,但同居情侣比已婚夫妇更有可能双双出轨。同居情侣兼有婚姻与未婚情侣的特点,相比起婚姻,同居情侣的角色并没有那么固化到家庭中(比如极少同居情侣会未婚生孩子,承担父母的角色),投入家庭的精力(不是感情投入哟)会更少,因此有更多机会去更多人际交往平台,同时由于没有小本本的束缚,同居情侣相比起夫妻,认知仍然更为开放。


情感VS身体出轨,你能接受哪个


研究者们发现男性更在乎伴侣的身体出轨,而女性更在乎男性的情感出轨。这涉及到性选择策略,Miller认为伴侣选择的最基本的两个最基本指标即是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无论在哪种文化下。




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女性会选择更有益于让她们生存和他们的后代生存的伴侣,因此对于女性来说提供资源的能力和能否一直提供资源(承诺)对于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男性的情感出轨对于女性来说隐含的信息则是资源承诺的转移或者中断。


而对于男性,男性会选择让他们的基因更好更多地遗传下去的伴侣,即伴侣的繁殖价值(可自行脑补皇帝三宫六院)。女性的身体出轨,对于男性来说就像警报“注意,你的基因可能被别个的挤走了!你的基因要传不下去了!”


欺骗比出轨更致命


出轨不一定会导致分手,但会影响亲密关系。当研究者试图探究出轨会怎样影响一段关系寿命时,他们发现,出轨的人往往不会离开,而在关系中受到欺骗的人则会离开。不管对于男人还是女人,已婚还是未婚的伴侣,结果显示一个人自己的轻率的性行为(出轨)不会让TA去结束和伴侣的亲密关系,但是因为伴侣的轻率行为而成为受害者的人会,而这种受害往往是心理上感受到欺骗的疼痛。




Kreager还说:“发现男人和女人,同居情侣和已婚配偶的相似性结果显示现在的年轻人,不管他们的性别如何,还是是否在一种正式的、法定的联结的关系里,对于性的忠诚有着相似的期待。”


经济-情感,微妙的平衡感


研究者们发现,与我们常说的“男人有钱就变坏”不同,在一对伴侣中,反而是经济地位越低的人,尤其是当那个人是男性时,越容易发生越轨行为。不管对于男性还是女性而言,在一段关系中人们更渴望的是一种相对平衡感,而不是依赖对方。随着经济地位被削弱,对对方的经济依赖性会增长,这样就会让心理产生微妙的不平衡感。同理,也可以将颜值类比,我们往往会跌破眼镜看到“怎么这样的藕还能出轨(黑人问号?)”但这背后也是反映出自尊(自我评价良好)的需求,当自尊感受到动摇甚至丧失时,就需要以某些方式挽回。




说了这么多,好像小编一直在回避点进这篇文章的潜在动机——“怎么防止出轨的发生呢?”


从上面的研究和其他心理学研究中,小编总结出两点:


  • 给予自己和对方肯定,肯定,肯定。尤其对于自己,好好爱自己,多一点包容和接纳就能好好爱别人。(怎么说,就像是让自己和对方都感觉到,不用达到这样那样的社会期许,一个人也是可以被爱的,真好呀~)


  • “坦诚”对于一段关系的维系和挽回非常重要。真诚地去面对自己的感受,真诚地去表达,特别是当一段感情出现问题时,真诚地沟通尤为重要(“我觉得最近我们感情出了点问题,我想和你好好交流”;“你做了……,这让我感觉到……,如果……,我会感觉到……”)。当然,因为无法预期对方的反应或者感受到很多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包括小编自己都有难度,但实际上选择“坦诚”已经是非常勇敢非常棒啦。但如果由于感情事件处于极度内疚或者伤心一段时间(3个月)还是无法恢复,还是来心理咨询给你专业的抱抱(づ。◕‿◕。)づ。


恋爱也好,婚姻也好,1000个人就有1000个恋爱观、婚姻观,道理都懂,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慢慢走,一边走一边经历很多事,然后修炼,然后长大。“在这个上床都没有结果的年代”,愿每一颗真心不会被辜负,你我都还相信爱情,给你一个超大的么么哒~❤


to love, like never been hurt

to dance,like no one appreciate

to sing, like no one listen to

to work, like no need of money

to life, like today is the end.

——Alfred D’Souza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艾佛列德·德索萨



学堂君


假如我们以一种契约的视角来看待婚姻,就会觉得婚姻是一种承诺。恋爱中的人需要一种对于感情的安全感,婚姻借助仪式给予双方一种这样的安全感。想象一对元谋人,由于彼此信任依赖走到了一块,两人之间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结,彼此成为了对方的依靠。这种依靠,发展到封建社会,就成了婚姻了。


但现代社会,人们对感情的归宿、婚姻的本质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想法。看看萨特和波伏娃,彼此并不承诺保持肉体上的忠实,却发展成为二十世纪最被人艳羡的亲密关系。或许真正相爱的人,也并不需要什么承诺吧。





参考资料:

[1]Penn State University. (2016, October 10). Can people who cheat have their cake and eat it too?.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anuary 9, 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10/161010142621.htm

    [2]Stewart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 (2015, June 1). People more likely to cheat as they become mo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 on their spouse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anuary 9, 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6/150601075656.htm

[3]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 (2015, June 1). People more likely to cheat as they become mo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 on their spouse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anuary 9, 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6/150601075656.htm

 [4]S., Stinnett, H., & Rosenfeld, L. B. (2000). Sex differences in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elationship partners. 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6), 843-853.

Buss, D. M., & Schmitt, D. P. (1993). Sexual strategies theory: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human mat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2), 204-232.

[5]Kenrick, D. T., & Groth, G. E. (1993). Integrating evolutionary and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s on relationships: effects of gender, self-appraisal, and involvement level on mate sel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4(6), 951-969.

Kenrick, D. T. (1994).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 from sexual selection to social cognition. M.p.zanna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6(2), 75-121.





编译 | psychedoudou

编辑 | 959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编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测验 | 催眠 | 星座 | 失恋 | 双性化 | 同性恋 | 男女友情

学霸 | 单身 | 熊孩子 | 女博士 | 老年人

假期 | 双十一 | 职业生涯 | 北极研究

听觉 | 视觉 | 记忆 | 睡眠 | 痴呆

精神分裂症 | 抑郁症 | 自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