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做什么工作?| 消费级基因检测
大学堂
﹀
﹀
﹀
学心理学的人,毕业之后能做什么工作?
都去做心理咨询师么?当然不是。
继续做科研?可以呀,但这当然不是唯一的选择。
《心理学职业生涯手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社会实践队出品,自2015年起,深度访谈在社会各领域心理学人,讲述生涯故事,希望全方位介绍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可选择的职业方向与行业情况。
本篇文章是对各色科技创始人兼CEO郭婷婷女士的专访记录。
左:基因产品总监,张雷雷(中科院心理所);中:郭婷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右:行为研究总监 窦泽南(北师大心理学部)
我想问一下关于您个人的经历,因为看到您在职业生涯中有一些角色的转变。您的本科是心理学,硕士读了临床咨询,博士读了神经科学,又从学生变成创业者,请问有哪些关键的节点?
我一直都在读心理学,只是在不同的方向。从研究生开始,自己做研究的时候,发现我对数据很好奇,这是我继续读博士的原因。心理学在我看来就是从数据中去寻找人的行为的规律。行为的数据、问卷的数据是其中一部分,博士期间我做的是脑成像数据的分析,更了解了偏生理的那部分。我觉得获得数据的维度越多,你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就会越深刻。
这些数据之间的交叉应用,也是现在的一个趋势,基因数据、脑数据和行为数据之间关联的分析,符合现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从很宏观的东西,逐步到比较微观的东西,从相对比较主观的东西,到非常客观的东西,所以我从临床咨询转到神经科学,希望能扩展我理解人的维度。
我比较了解基因数据这件事情,也是从读博的时候开始的,一开始是围观,当时身边有很多课题组的人在做一些基因数据的分析,但我是在为大象公会写科普文章的时候,拿到公会同事的一些基因数据,然后才开始慢慢地对它感兴趣。
您在大象公会期间,具体是怎么选定基因检测与行为的这个方向的?
我们选的是消费级基因检测这个方向。最早大象的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商业模式,或者是一个很新兴的领域。我们是看了美国的23andme,又看了一下中国现在在做这方面公司的现状,觉得一方面直接通过基因组数据去了解人,然后去帮助人、优化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另外它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技术,我相信在未来,测基因是一件很重要的、人人都逃不掉的事情。
我作为科研工作者,很希望了解可以在里面做哪些事情,结果发现在中国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早期的领域,几乎没有人在做,我想成为它的先行者。另外,心理学给我的学术训练和大象公会给我的科学传播、内容传播的经验,是执行这个事情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那您觉得心理学的内容会对自己在创业上,或者在现在的工作中,有什么比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吗?
很多。首先就是对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的认识。因为其实国内外有很多已经在做基因检测的公司,包括做个人基因组消费领域的公司,他们可能一开始的切入点都是基因数据分析。但是我从一开始想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把基因数据当作整个生命数据的一部分。所以最早我们的团队分两大块,一块是做先天的,也就是基因数据,一块是做后天的,关注的是环境及人的现状,以及如何用科学的工具去测量它们。
我们建立的是一个关联数据库,关联人的先天和后天,然后更完整地解释人,更完整地理解你为什么是现在的自己,以及非常旗帜鲜明地反对基因决定论,认为基因只是个体现状的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也一直是贯穿着这样的理念,从了解自己到改变自己。虽然基因数据它是从出生到死亡一成不变的,但不意味着你的现状是不变的,而且了解的过程本身,也会给你带来改变。这是心理咨询,包括临床治疗给我的一些insight,就是接纳、了解一个事情,是改变的起点。
现在基因检测行业的现状大概是怎么样的?
仅说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话,在中国市场仍然渗透率非常小,但是发展非常快。我们2016年4月开始推出首个产品,去年是前年用户量的十倍,今年每个月比上个月的用户增长速度大概是50%。从2015年到现在,整体上国内体验过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人数从几千发展到几十万。因为它的基数还比较小,所以即使在如此快速的增量下,现在仍然算不上是一个大众市场,但是我们非常看好它的前景。
行业里还有其他在做这些类似的事情的公司吗?
切入点是心理学的其实就只有我们,然后有一些公司偏向于生理的疾病,但是跟我们一样都属于个人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这个行业。各色其实同时也是跟心理相关,算是泛大健康或者泛心理健康这个行业的。
您觉得基因检测行业之后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的?机遇或挑战都可以。
其实无论是大健康也好,大数据也好,包括消费级基因检测,包括心理健康,其实现在都是属于正在从小众到大众,从初创阶段到逐渐成熟的一个过程。我看到的前景基本上都是机遇,挑战就是谁跑得更快、谁做得更好,哪个公司起来了。无论是哪个领域都一定会有独角兽,有最前几名的头部公司,但是它是不是我们?这就是我们的挑战。
那单从研究的技术上来看,您觉得有什么重要的发展方向,或者是挑战和创新?
一方面是检测技术,现在最重要的是成本的降低,因为获得一个人基因组数据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这个价格确实是在近几年呈断崖式的下跌,它到底能低到什么水平,其实不是我们这样的公司去考虑的,而是我们上游的公司去考虑的,但它会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积累用户数据量的速度。
另一方面是解读分析的技术。对各色来说,就是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数据?我们能基于现在的数据分析的算法,包括现在的研究等等,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结论?我们是不是能创造性地做出新的算法和新的产品?这个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事。
好像美国人从很早的时候,比如23andme他们一开始发展的时候,对心理学以及基因这方面的认识就已经比较客观了。但是从我的了解来看,我觉得现在的中国人对心理学以及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都没有特别多的认知。两国的公众的认知基础可能不太一样,会不会觉得这方面走下去会比较难?
中国的人口比美国要多很多,所以即使像你说的,这是一个还蛮小众的领域,其实绝对人数规模并不小。但从人口比例来说,包括心理咨询,在中国一直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生意,因为相比那些很流行的像鸡汤、星座之类来说,这确实是需要一些认知门槛,所以它不太可能一开始就被所有的人认识和接受。
另外就是在价格上面,其实也有限制,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基因检测,都不算太便宜,所以它注定是先从小众开始切入的这样的一个市场,但是这个事情一定是要有人做的,而且我们最早的用户,其实是让我们可以从小众变向大众的媒介,像是一个行为共同体的感觉。
用户会给我们提供数据,这些数据会用来继续支持我们的产品和研究,然后他们会向他们的朋友正确地解释各色,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它。通过这些人的数据库构建,我们可以去找到基因检测里面除了好奇心、除了自我了解以外,更实用的,更刚需的一些领域的机会。
对美国人来说,他之所以愿意去了解基因,很大的一个动机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们很乐意了解自己到底有哪个国家的血统等等。这个和美国人的认知水平或者什么其实关系不大,就单纯的是他们有这样的一个传统。
在国内的话,用祖源来切入基因检测行业,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主意,因为中国没有这种移民国家的背景。但是中国年轻人非常关注的是环境和人的匹配的问题,现在的大背景是很多年轻人从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来到一线城市发展,他们非常需要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更适合什么样的环境,以及为了自我实现,需要去做哪些努力和改变等等。
我们的用户很明显的一个画像就是他们大部分生活在一线城市,但原住民不多,大都是所谓的“漂”。所以我们做这个事情其实是契合了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这样一个时代主题,就是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对自我认同感的挑战这种趋向。
您们会不会担心用户在以后的发展中,得知了基因对人的先天的解释,可能会影响到他本身对一些事情自己的判断,或者对接下来要做出的行为的决断吗?
我们一定会让他很全面地了解背后的原理。首先基因并不代表他的人生全部版图,而是解释他现状的一个原因,所以配合一些更科学地了解现状的心理测量工具,用户会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但我也有可能获得改变,这取决于自己。
国外的对疾病方面基因检测的一些研究发现,即使知道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比如说像癌症风险这样的信息,一方面个体不太会因此做出错误的医疗行为,另一方面这件事给他带来的焦虑没有医生想象中的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检测逐渐获得FDA批准的原因。
人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他们会主观地做自我调节,包括心理建设,包括采取一些预防性的手段等等,正确地认知检测结果告诉自己的事情,我们相信人有这样的能力。
现在我们也通过自己的用户做这方面的研究,在得到一份基因检测之后,他心理状态的变化是什么?以及得到了基因检测的人,与其他人相比,他到底是心理更健康还是更不健康等等。我们目前的结论是相比于没有做的人,做基因检测报告的人自我接纳水平更高,然后他们对于健康的生活观念等等,认知程度也更高。
请问目前各色科技包括哪些职能部门和业务模块?
现在我们办公室有二十几个人,大概一半以上都是偏研发技术,我们也把它叫做研发部门;另外一部分是做新媒体和电商运营,基本的职能划分就是这样的。
研发这边大概分为三大块,一块是心理学方面的研发,包括心理学的问卷开发,数据分析,做一些基因和行为的关联分析以及研究。另外一块是基因产品研发的,包括跟生物实验室的对接,生物数据的分析,以及基于这些数据做一些基因产品的研发。还有一个研发部门更偏向互联网,做网站、网站后台数据库,考虑如何把研究结论呈现给用户,包括一些产品UI设计等等。这三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发部门。
商务运营分新媒体运营和电商运营两部分,一部分是偏内容的,另一部分是偏商务和销售的。因为现在我们的人比较少,几乎每一两个人就是一个很独立的职能部门,后面会继续招人,但是总体上来说各色是一个比较智力密集型的公司。
我感觉各色是一个非常紧密、亲密的空间。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办公室的设置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们办公室里的办公桌和办公桌之间有一半是没有隔档的,另一半是有隔档的。我们最早把它们叫做内向区和外向区,因为有些人在办公的时候可能需要一个稍微封闭一点的空间,有些人就更喜欢一边办公一边跟同事沟通,所以根据大家不同的喜好设计成这样,你可以选择在内向区还是外向区办公。
请问您这边上班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这边是弹性的上班时间,上下班是不打卡的,希望员工们能在这里待够九个小时或以上,因为中间还有吃饭休息时间,所以九小时是最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选择多待一会儿,比如说有没干完的事情,再或者说想多学点东西、看点东西都OK。员工们大概分两拨,一拨是9、10点的时候过来,就是正常的上班时间,然后另一拨像我这种,一般是中午过来,但是会走的更晚。
我认为这也是尊重人类多样性的表现,每个人的生物钟不一样,有些人是习惯早起的,有些人是习惯晚睡的。那么晚睡的人也可以选择按照自己的生物钟来上班,我们这边最晚的员工可能是下午1、2点以后才过来,但是走的也很晚,一般会在12点左右走。
只要不影响到同事的协作,在需要合作的那一部分时间大家都在,我会觉得这种错峰的上班法其实挺好的。而且加班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就是一定要有事情,有目的的加班,以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加班,而不是相反。我比较看重最后的产出,而不是实际的工作时间。
拿北师大心理学部来说,那些在读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你觉得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技能或者是资历,以后进入这个领域时会更加有利?
其实我从来都不怀疑北师大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因为我们这边有好几个北师大的师兄,在看文献、收集资料,从里面获得有价值的结论,传播这些结论;从我们的数据中去挖掘,做数据的质控,做后续的分析,做一些基于数据的产品研发,做一些问卷的修订等等,我觉得这都是心理学的基本功,同学们没有任何问题,北师大在这方面的学术训练做得非常好。
除此之外,我会更关注个人的一些软技能,一方面他是不是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他愿不愿意去学舒适区之外、专业之外的新东西,他是不是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兴奋,有持续下去的意愿。
另外一方面他是不是一个有通识感的人?通识感就是他的关注点不只在于心理学研究,他需要去了解商业的东西,需要去了解传播的东西,需要去了解基于基因的一些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包括生物学的一些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一个人有不错的通识感,而且愿意去学更多的知识,这些特质能够支持他日常的工作,所以好奇心和通识感是我最关注的软技能。
最后我希望他是一个有韧性的人,因为创业公司其实会遇到很多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但都是有应对方法的,需要去探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是犯一些错误、判断失败等等,这都非常正常,但你是不是能够在里面获得经验和教训?能不能进一步螺旋式地上升?你需要去复盘错误,你需要从错误中成长,那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能力?总的来说这三点是我最看重的。
最后,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过来人,您可不可以对正在寻找自己职业方向的心理学学生提一些建议?
学了心理学之后,一个人肯定会更了解自己,然后更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方向,以及学会正确的自我激励。这个其实是心理学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好的部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知道区分你的想法和你的情绪?是不是能够很快地从这种负性的情绪中走出来?是不是能够激励自己、激励自己的团队?是不是有更好的合作沟通能力等等?这些对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素质。
另外就是心理学学到的东西还蛮杂的,包括现在做用户研究,做人力资源,做产品经理,做一些行业分析等等,都会看到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所以我觉得在学生时期的时候,如果你不想要继续做学术研究,而是出来工作,最好提前了解一下社会上有哪些心理学可以去做的事情,然后提前了解一下这些行业,看看他们日常使用的工具是什么,他们可能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以及我为了胜任这份工作,需要去做哪些准备,都可以通过实习的方式来了解。
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些新兴的领域,包括心理健康方向、心理治疗类、跟大数据结合的一些研发等等,包括像我们做行为关联分析,还有一些新媒体、心理咨询的平台,其实都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虽然它们是初创公司,但是有非常好的专业背景以及成长空间,都很适合心理学的学生。
学堂君
学心理的学生也有自己的心理难题: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后我该/能干点什么呢?
从各色科技创始人的经验,也是大多数前辈的经验来说:在学习的阶段,只要能像海绵一样去吸收一切知识,去捕获身边的有兴趣的一切就业信息,去大胆的尝试(创新和投简历实习),北师大的心理学的学生是能够容易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就业信息的。
毕竟听说心理学毕业生的工资均值2000+,何不来几场“说干就干,该散就散”的就业尝试呢?
采访者 | 郑奕聪
整理 | 毕涵
编辑 | J16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直男 | 声控 | 小黄片 | 口红 | 心机婊 | 男女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