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片单 | 毕业生:永远不老的破风少年

2016-07-09 深焦编辑部 深焦DeepFocus
策划 | 齐天大圣(南京)审读 | 优优(北京)统筹 | 余春娇(上海)编辑 | 王止各(南昌)
前言

当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身边的同学们嘻嘻闹闹地围聚在一起,准备踏上远处毕业典礼的舞台时,那一刻,我才真的感觉到毕业了,我们真的要毕业了。五颜六色的学术绶带相互交错在一起,与典礼舞台上纷繁叠出的绚丽烟火光辉相应,缤纷的光辉中每张青春的脸颊都是如此纯真而烂漫。那一瞬间,我在明亮的光影中突然有刹那的恍惚:四年的光景倏然而过,典礼过后散场无痕。这些成长的瞬间当我们追忆时又该去何处重温呢?也许只有凝结的影像才能让我们满怀重溯青春的勇气与浪漫的情怀,它在雕刻时光的同时也构成我们观视自我、省悟灵魂的生动方式。

感谢那些飞扬激荡的青春影像,每一位诚挚的导演用纯净/酷烈的镜语所呈述的青春时代都为我们的疲惫的生活平添诗化的意蕴,更成为我们叛离社会现实焦虑的一处梦境所在。在当下喧嚣浮华的电影市场上,“青春”无疑成为一个热闹非凡而又繁复多端的公用空间,成为一份为无穷的乐观话语与梦幻情愫所裹挟的纷繁文化现实:愈来愈多的青春影像深陷于“小时代”的自缚漩涡中而最终失落尽青春伊始的天真烂漫,青春逐渐成为寄寓于现实的毒蕈,具备着神经性致幻的快感与麻痹的效能,因此对于青春的重述成为当前畸变的电影市场最为“魔幻主义”的存在。失陷于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青春重述时代里,“青春”成为荒诞性的缺席,“青春”不期然间降落在失落的群体焦虑上并以自我遮蔽的方式撕裂时代,当“青春”以否定青春的方式存在时,文青族群泪目颂扬的“诗与远方”只能沦为精致利己者们粉饰年华的国王的新装罢了。


因此,在这样一片市畔之声陡然林立的“小时代”中,我们深焦DeepFocus更为珍视那些诚挚丰盈的青春影像,与现今“青春”的一片血色与哀鸿不同,这些经典影像拒绝悲悼与谄媚,拒绝一种滥情主义的临渊回眸的姿态,它们如同一叶乐观之帆,轻盈穿过诸多“青春死亡”、“爱情堕落”的苍白悲慨,执著成就着一副“美丽新世界”的活力图景:无论是《情书》中以爱之名诉诸现代人的精神成长寓言与自我发现,还是《听说桐岛要退部》里走出文化父权阴影下的青春主体的重构,抑或是《毕业生》中垮掉的一代对抗栅栏化世界的青春叛逃仪式……这些生动的影像无不彰显着生而为人的浪漫与张扬,它们在重构我们青春记忆的同时也在昭然宣示自由精神与个性解放的新纪元的到来,一如我们诞生时刻再度遭受的震惊。


在这个七月之初的毕业季里,让我们不妨再从青春出发,重温成长的时刻。祝愿所有毕业生未来美满,愿我们都能在青春光影中成为永远不老的破风少年。(by 齐天大圣 | 南京)
 

1《城南旧事》(1983)导演:吴贻弓
一代人情真意切的青春成长史。年幼的小英子在跌跌撞撞的革命风潮间艰难接纳成长的每一次分离,物是人非的骤然消逝与家庭伦理的无声坍毁教会了一个女孩关于责任与勇气的承担,当小英子在缤纷落尽的小路上泪眼回眸时,悠长的《送别》旋律舒缓响起,小英子挥手告别的不仅仅是一段夹杂着沉痛生死离殇的童年记忆,更是一首在红色飓风降临临降前逐渐隐没的青春悼亡曲。 

在80时代的社会阵痛中诞生的《城南旧事》,以新美学诗意的纪实基调缓慢呈述的童年记忆,不期然间与时代裂缝间跌落的政治寓言相互映射,由一个女孩的纯真视野勾勒出“大时代小故事”的青春祭奠礼:在文革余影逐渐褪色的新时代话语中,“伤痕文学”将全中国浸润在一片血雨泪海之中,并几乎旋即由青春伤痕转为政治反思。《城南旧事》以一则童年的故土记忆在纷繁迭出的现实主义大浪潮中破阵而出,在1980年的时代光谱中完成了对于“人”与“情感”的真诚拯救,同时也在文革罹难的血污中洗净了自己的青春记忆。当小英子哭着趴在垂危的父亲病床边,父亲微笑着离开人世时,小英子已经完成了自我的青春成长,而作为象征秩序的父亲的离逝呼应着新时期以降文化父权的重建,小英子取代了父亲的角色,最终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死亡即宣告青春的分娩与成长。当我们的目光随着英子离去的背影消逝在落英尽头时,我们每代人在尝试穿越片中历史雾障的同时也最终学会了成熟与担当。(by 齐天大圣 | 南京)


2《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1986)导演:柯一正
准确的说,1986年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并非关于毕业,而是关于“毕业后”。太多影片惯于以“毕业”作为成人礼仪式般的戏剧高潮或者圆满的结局,这一部英文名被译作”reunion”的则更像是把毕业当作一个又一个新鲜而乏味的开始和永不结束的漫长历程。施承祖、廖伟明、沈千惠、江蓓蓓、张福明、梁邦强、方少炳…..一群小学同班同学,每一个都熟悉得可以代入任何人的记忆。他们在小学毕业后的每一次重聚都将影片切成既相对独立又连贯的叙事段落,流逝的岁月成为本片最重要的主角之一,无声无形却无处不在。场景调度中常见“老同学”本性难移及悄然蜕变的蛛丝马迹,线性叙事加上穿插闪回或者情节上的“翻旧账”,人生际遇沉浮总以每次同学会为节点完成现在与过去令人唏嘘的对比——这些看起来似乎都是影迷们再熟悉不过的烂俗技巧,却也是青春片犯罪片爱情片传记片等类型中永垂不朽的逻辑:并不容易的长大成人与弗洛伊德式的童年青春溯源之间,岁月是最大的杀手。但此片最大的不同在于,过去与现在两个时态并非很多影片乐于默许的二元对立(现在总是苦闷的,过去永是美好的),而是更复杂的依附与交融的辩证关系。 本片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最早的策划者及旗手之一的柯一正在《光阴的故事》之“跳蛙”、《带剑的小孩》之后很容易被忽略的作品,不仅在其个人关注成长题材的序列中又添至关重要的一笔,还是八十年代冲破桎梏的新电影美学典范。通过人物从景深中跑来而完成的时空转换,简洁而意味深长的空镜头,排戏舞台上下的隐喻性冲突,风格化摄影与精巧构图(尤其是老同学们回到已是施工中“废墟”的母校教学楼,分别坐在鹰架上玩具屋式构图的一景),最大限度呈现城市地景与关注社会议题的空间调度,大概都能成为《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不应该被遗忘的理由。这部成为即便后来台湾青春片批量生产也难以替代的“祖师爷”,其实还有更多难以言尽的延续至今的成长美学遗产。除了柯一正,侯孝贤、杨德昌、陈坤厚、陶德辰、朱天文等对青春年少的集体执念,使得台湾新电影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光阴的故事”,就是关乎“成长”的多重寓言:电影的,年轻一代的,也是新台湾的。更重要的是,柯一正借“同学会”宣布了:毕业就是一场从未结束的开始——举个也许并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你以为红透亚洲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那个“亲吻新郎”的惊艳结尾完全是原创吗?你以为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在香港为啥被译成“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by 柴路得 | 西雅图)



3《河畔的朔子》(2013)导演:深田晃司
 朔子高中毕业了。朔子高考失败了。朔子和阿姨去海边小镇度过这个夏天。朔子经历一段若有似无的感情。朔子从一边默默旁观别人的生活。 《河畔的朔子》看似节奏缓慢,情节清淡,但却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日系小清新。毕业的夏天里的无所事事和闲荡漫游包裹着不少人际关系的暗潮和社会政治的棱角——阿姨和两个男人的情感纠缠;外表和善的大叔经营着貌似正常的情爱旅馆,有援交少女和买春政客;来自福岛的难民男孩犹豫要不要去一场反核示威,而他在反核演讲中的真心话似乎也并非如大家所期望的一样。 片名中的“ほとり”可指“河畔”,也有一般的“边沿”之意。年少时候尚不知世界有多广大,常常把一件事情当做决定命运的裁决,高考失利的朔子也陷入了这样的迷失之中,似乎走到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在青少年世界的边缘隔望着成人世界。另一种“边缘”之意似乎还在于朔子随阿姨离开旧地的度假,逃离往日生活的中心东京,而片中明亮的暑期日光造成的停滞抽离感也无不给人一种游离在边缘的印象。 深田晃司今年刚将一部《临渊而立》带到了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其钟摆似的不停180度反转的剧情,更像是钟情于生活流自然主义的导演刻意而为的实验,仿佛就是要在最极端的冲突中找日常的细节。而《河畔的朔子》相对而言要更圆融自洽得多,更像是隔着青春期的迷雾看世界,所有的矛盾复杂都是若隐若现,仿佛事不关己的,然而对面那世界马上就要压倒而来的感受却也时时存在,让人想要逃离。朔子和孝史离家出走那天晚上,他们在铁轨上走着,说自己心中的“远方”,最开始是北海道、冲绳、中国,然后俄罗斯、美国、挪威、瑞典,最后到非洲、新几内亚还有马丘比丘。朔子说“我们能想到和说出来的远,跟阿姨他们那种周游世界的远完全不一样呢。” 

不管怎么说,再怎么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伪善与冷酷,毕竟还是对成年人的广大世界抱有隐秘的期待与向往吧。(by 朱马查 | 巴黎)


4  《我落第了,但……》(1932)/《我毕业了,但……导演:小津安二郎
小津算是一个随着年纪增长而关注不同议题的导演,这跟他自己的年纪以及接触到的周遭环境有关。在他的导演事业还在刚起步的那几年,题材往往是年轻人,特别是从底层试图往上攀爬的年轻人;只是这些年轻人经常都不是太悲观的一群。适逢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现存的小津作品中,恰好有就在片名上关于毕业的双联作:1929年的《我毕业了,但……》以及来年的《我落第了,但……》。
残片《我毕业了,但……》虽说只剩下11分钟的片段,不过经过重新处理了的字卡,以及推估有些残存的画面被筛选掉之后,基本上仍能拼凑出一个故事出来:大学毕业的野本趾高气昂地去应征,但是老板却说没有缺人,问他干不干兼职的接待员,他认为自己受到侮辱而回绝了工作;但同时,却在写给未婚妻町子的信里头说自己找到了工作,母亲遂欢天喜地带着町子来祝贺。待到野本与町子结婚后,母亲才打道回府,而野本也才向町子坦言并没有谋到职。为了维持开销,町子先找到了工作,但野本和友人去了间小酒馆时,才发现町子在那当服务员,取悦客人。回家后又怒又羞,最后又再回到最初的公司再次应征,老板才说其实是为了挫其锐气才骗说让他做兼职接待员。最后当然是喜剧收场。
这个不算“寓言”的故事大概也是当时社会普遍现象:高知识分子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卑躬屈膝,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也让失业问题更加严峻。不过,小津本着乐观的性格,在处理这样的题材上,依旧试图以轻松的口吻来描述。这在他隔年的《我落第了,但……》可以看得更明显。
故事描述高桥在室友努力准备隔天考试的时候,拚命做小抄(抄在衬衫上),岂料房东太太将他的衣服拿去洗了,所以交缴了白卷的他,也就落第了:室友顺利毕业,而他在长长的毕业名单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但是塞翁失师马,室友们纷纷求职碰壁,而高桥则在学校内当上拉拉队长,惬意无比,羡煞室友们,在他们找不到工作而继续窝居在学校旁的宿舍时,听到如雷的加油声,恨不得自己还在学校里。
这样的故事当然在“逻辑”上大有问题:求职不易的问题哪可能是一年两年可以解决,高桥打的算盘又怎么可能让人高兴得起来?倘若留级、延缓出社会的时间,就能解决社会新鲜人的烦恼,那么学校不就成了收容所了吗?然而,这则同样算不上寓言的故事,应该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同一个问题,只是小津花去许多篇幅在交代高桥与室友之间的互动情况,比如透过窗纸与灯光,用身体加上小道具做出剪影,向对面那栋商店点购食物的噱头,一来显示出他们的感情要好(后来甚至大家找不到工作时,还是高桥留了些零钱给大家买面包),二来也体现了大伙平时的玩心,以这些作为基础才能让后来的“羡慕”合情合理,这也是为何整部片花在处理高桥的落第过程就有花去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不过这个“但……”之后的篇幅之短,彷佛也暗示出悠哉生活的短促。

只是说,将近一世纪下来,随着人口大爆炸,似乎“毕业即失业”这句话依旧是刺耳的铁律,差别是,还有多少人可以再以这种莞尔的心情面对毕业呢?(by  肥内 | 台北 


5《如果》1968导演:林赛·安德森
本片讲述了几个英国公学学生炸学校的故事。
公学也就是英国私立寄宿学校,先上公学后入牛津可谓是精英阶层的传统路线。政府里超过80%的人都有公学背景,表明一个国家的大部分领导者都是从同一套价值体系里面加工出产的。电影炸掉了公学,是对英国整体陈腐体制的攻击。68年一上映就反响激烈,在英国内部饱受抨击,却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金棕榈。
《如果》 对公学细节进行了真实还原,展现了体罚制度,高年级生对新生的压榨,还原了公学里的“行话”:新生被叫做“人渣(scum)”, 公共休息室(common room)是“汗蒸房(sweat room)”,级长(prefects)则是“鞭子(whips)”。在压抑扭曲的氛围里,老师学生都是一群穿西装系领结的流氓。
电影风格可谓是在现实与幻想中摇摆不定的讽刺喜剧:摄影在黑白与彩色之间转换;非洲原始音乐给影片赋予仪式感;女舍监光着身子在空无一人的宿舍里游走;校长打开抽屉,里面是已经被射杀死的学校牧师…在这个荒谬而真实的世界里,主角Mick(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Malcolm McDowell饰)说“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活着(When do we live? That's what I want to know)”,然后举起了枪。
安德森在1968时就断言:任何形式激进运动最后都会被社会体制同化。三十年后,伊顿公学(电影抨击的英国公学代表)上演了一部改编自《如果》的年度大戏,电影被改编成一部轻松的校园讽刺剧,由一群金光闪闪的少年精英出演(他们大部分将会成为英国的国家首脑)。这简直是对安德森预言的完美验证,他若是在场,一定会笑着重复他的人生信条:“只有三件事是真实的:神、人类的疯狂以及笑声(Only three things are real: God, human folly and laughter)”。

导演自己制作的电影收到的两极分化的评论,左边是负面评论(包括女王的),右边是正面评论。which side will you be on?  (by FANNY | 斯特林


6《历史系男生》(2006)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
毕业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之一,悸动、好奇,尤其是,当你对未来的憧憬是牛津或者剑桥的时候。《历史系男生》讲述的一帮学霸、准精英、天之骄子们的暑期补习班故事,为了英国顶级大学入学考试做准备,三位老师被聘请来教授他们历史,通识和考试技巧。三位老师风格各异,目的不同,同时也是三种价值观在男孩们眼前角力,他们可以选择学习知识作为一种纯粹的乐趣和精神的升华,也可以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选手,在考试的竞技场上夺得胜利的奖杯。他们坐在空荡荡的礼堂里,幻想着未来的自己,税务律师、校长、建筑师、连锁洗衣店店长……他们学会怎样在世俗功力的游戏场里保留内心的一片净土,存留一份对艺术的欣赏、对文学的喜爱、对知识的崇敬,与对人类之爱的执着。
影片改编自2004年伦敦西区大热的同名戏剧,大段大段思辨的讨论,文辞犀利,唇枪舌剑,引经据典。片中的男孩和老师的扮演者,虽然有些你叫不上名字,但一定会在各种各样的英美剧中见到他们的面孔。电影版让人更能被代入英式的高中校园,古堡般的教学楼,晨曦中雾蒙蒙的天空,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草地,穿着制服的少男,胳膊下面夹着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边走边高谈阔论,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带着一种青春的光芒。
毕业季,离别的笙箫,不过是另一端旅途开始的号角。(by 李思雪 |  伦敦)
7《美国风情画》(1973) 导演:乔治·卢卡斯
时常迷恋少年感的人习惯脱离现实桎梏,而处于毕业季的人更愿意将这种必将失去的少年感寄托于现实的某人、某处。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就是一部“少年感”十足的影片,
全程以暖色填充:梅尔加汽车影院的橙色、阿强改装车的亮黄色、Steve格子衬衣的粉白色,这些乖张、浪漫的元素好像冲淡了隔日即将到来的负面情绪,人物各自的心思情感线索在一副美国本土60年代青春画卷中游走,选择在人们适应了这种“日常”节奏时猝不及防的爆发。也印证了少年幻想的美好却十分短暂。毕业是一个节点,少年时的我们总是疯狂迷恋让人无法抓紧的东西,甚至会怀疑这东西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之中。就如同Steve全程寻找的白色雷鸟:追车也好,找DJ帮助也罢,看不到,抓不住,忘不了。但它最终会在你抉择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后,恰好出现在你的视线之中,至于是并肩前行还是背道而驰,谁都无从而知。  
夏天是欲望大批量裸露的开始,毕业是情绪无保留埋藏的结束。缱绻,不离散。(by  10 | 桂林) 
8《意外的幸运签》(2010)导演:原惠一
原惠一导演一贯的主题是奇幻故事,《意外的幸运签》作为他截至目前唯一一部涉及这么多青少年社会现实的作品的确显得很独特。他最拿手的功夫是对故事进行特别细腻的处理,所以再俗套的情节到了原惠一手里也能显得比同题材影片更加丰富,从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细节里挖掘出更多的感染力。《意外的幸运签》里的高中生们各有各的烦恼,原惠一试图将他所看到的一切与高中生身心健康有关的问题都放进影片,毕业升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影片的情绪一直很灰暗,结尾也不能算光明,但是仅有的直面升学的一场20几分钟的戏,足以令所有在中国走过高考独木桥的观众产生特别强的代入感。孩子面对压力精神崩溃,父母曾经轻视他,而一场意外让双方的态度都开始变得更加人性化,让久违的相互理解重新回到这个普通的家庭。与其说毕业是对学生的考验,倒不如说是让他们的父母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by 小A | 北京) 

9《毕业生》(1967)导演:迈克·尼科尓斯 
前几天看到刚读完大学的朋友在facebook上说,毕业的意义就在于你还是和原来一样什么都不懂,但现在你没有借口了。这种不知所措的状态基本定义了整个青春期:一方面是在“长大成人”后被赐予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被保证了在大千世界中选择的权利,被期望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另一方面却由于从小父母和学校的规诫,习惯了由别人来为自己设立目标,在他人的注视中生活。结果就是青少年踏入自己苦苦等待的成人世界后却陷入迷茫。 《毕业生》的主角本杰明就被困在这样的矛盾中。电影以他毕业回家开始,但从他和父母的第一场对话就可以看出他从大学里极度的自由回到令人窒息的家庭生活中时,精神状态的瞬间崩塌。可是他虽厌恶在家中的单调压抑,却也不知道如果能逃离那里自己又有什么可做,因此在电影的大半部分他都只是被动地面对一切:敷衍父母的朋友,接受年长女性的挑逗,在和罗宾逊太太的暧昧中忘记自己即将面对的选择。直到他遇到伊莲,两个境遇相似的人像末路狂奔一样叛逃,可到最后却也不知道该逃向何方。只能说青春期都是相似的,在自己看来是惊天动地的私奔,最后还是难免陷入尴尬的俗套中,而在《毕业生》横空出世的几十年后,一代代年轻人依然重复着本杰明和伊莲的反叛,最终依然只能对着电影唏嘘。(by  Vincent Lan | 波士顿) 

10《山村尤有读书声》(2002)导演:尼古拉·费力贝尔
该片法语名为《Être et Avoir 》。"存在"和"拥有"是法国孩子们最先学习的两个单词。导演尼古拉 ·费力贝尓在采访中说,生活本身就是故事,并非要有强烈的冲突和戏剧性。因此他选择通过平实日常的细节,记录了法国奥弗涅一所山村小学里的生活。一个由4到12岁年龄不等的13个孩子组成了唯一的班级,由同一位老师乔治教授他们数学、美术、法文等各种课程。在这一学期中,有新的低龄孩子入学,也有十几岁的孩子要开始新的生活,从这里毕业。 "简洁而精彩。" 法国《电视全览周刊》如此评价。与冷静客观的记录相辅,充满隐喻的空镜头成为导演意识表达的注脚。开篇从寒冷室外到温暖室内的转场奠定了全片情感的基调,慢条斯理爬行的乌龟也预示观众观看此片需要耐心和感受。 尼古拉选择13个孩子而并非30个,是为了让观众更好了解和更深刻地记住每一个孩子,他们的举止、喜好、脾气和对乔治老师的服从和依赖。这种有意识的安排与乔治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关怀巧妙吻合。相比侧重捕捉乔治教导低龄孩子学习的镜头,在拍摄面临毕业的几个孩子时,影片采用了乔治与他们的更为成熟的对话交流来处理。其中兩個孩子,父亲生病了的男孩和很难難与與人交流沟溝通的女孩,都在隐隱匿起來的摄影机攝影機前哭了起來。孩子能如此自然地表达情绪,首先需要有强強烈的安全感。乔喬治的真诚慈爱誠慈愛和拍摄攝方式的安静温靜溫和为為此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乔治精心营造了一个属于奥弗涅孩子们的小世界,费力贝尔则满怀感慨又小心翼翼地展现了这个世界。年华正好的人们总是热热闹闹地经过和离开,默默守护的人们则百感交集地完成一次次目送,在每个散场后久久凝视着镜头,轻轻关上门。(by 余春娇 | 上海)




-FIN-
 


往期片单


银河映像20载 | 电影中的童年 | 电影里的那场雨 | 母亲节片单 

                                                     电影中的建筑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影院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杜琪峰 | 杨德昌 | 王小帅 | 杜蒙 | 沃尔纳·赫尔佐格 | 罗大佑


安纳西动画影展 | FIRST电影展 | 多伦多电影节 | 上海电影节 


独立日 | 三人行 | 树大招风 | 压路机与小提琴 | 错乱的一代 | 人啊人





我们在全世界和你看电影

深焦DeepFocus是成立在巴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推广/合作/活动请添加微信号
——clumsycle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