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期待李沧东王者归来?
重读《诗》:为何期待李沧东王者归来?
文丨昊天
编丨Joy
1、谁在写?美子/李沧东
美子学诗写诗的过程作为人物副线贯穿全片,揭示人物。难的是这条副线与情节主线之间若近若离的张驰处理以及将结尾的解释权交给观众/读者。影片绝大多数事件都是将美子推向越来越边缘的位置的,以至于达到完全忽视其个人的存在,注意她身边的人(主要是男性)对她越来越深入的“勒索”(孙子是饭、家长是钱、老头是性;没人会问她意见);而学诗写诗则作为她不多的主动行为。
在这两条受力相反、互而博弈的叙述线索下建立起的主人公,尽管她学习的理由略显牵强也十分可爱。当她冒雨来到发现女孩尸体的河边,悲情攀升到顶点,不出所料她还是写不出任何东西。或许悲惨遭遇并不能作为艺术/诗歌的催化剂,仿佛只是作者创作中停滞的阵痛一般。学诗的过程就是缉凶的过程。
2、诗与电影,创作者挑战自我
涓涓河水呼应首尾。女孩尸体漂过,脸冲下,片名浮出:诗。不动声色地将两条看似相悖的主线:罪与诗、善与恶、丑与美、暗与明在此交汇,不分伯仲。片尾,站在桥上的女孩暮然回首,令观众如解开谜团般的恍然大悟。对于美子,她的去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如愿写出了心底那首未知的神秘诗歌。而身体力行的创作过程对美子不如说对李沧东才是巨大的挑战。本片的悬念之一就是片名中的“诗”到底会怎么呈现?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不打动人岂不功亏一篑?看之前一直以为这才是李沧东极力需要攻克的难关,它不像教义那样有章可循(《密阳》),而是要自主研发,但最终作用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过对故地的追索,美子仿佛回到事件之初,在此与女孩合二为一,站在悲剧的源头,俯瞰一切沧海桑田。可以说这个既有电影感又兼具文学性的处理令人击节。李沧东的影片不乏类型元素、犯罪元素注入生活流叙事,更不乏表现主人公在善恶边缘的痛苦挣扎以及通过人物有限的行为救赎完全自我救赎的过程。正如他喜欢用卡拉OK表达人物情绪一样。在自我麻痹中掩饰不住的悲凉。
3、诗与耻,性与死
与《密阳》相悖,杀人者的家属被揪住。并非独自罪犯,更震惊的是家长的反应和态度。而本片隐含的主题之一羞耻,随不能说这是李沧东对于韩国国民心理所做的剖析,但从孙子的同学聚集起来商量不为人知的对策;再到家长与学校串通收买被害人的家属;最后是半身不遂且一毛不拔的老头破财免灾,影片中男性所做的一切似乎就是为了掩饰自己外部行为的羞耻,且无视内在的羞耻心。
美子正相反,编导并非为我们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她是否故意满足了老头的性欲,但她以公开羞耻行为为要挟,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在这些相互勾结的噩梦事件中被挫伤的羞耻心。影片中的人(包括自杀的女孩在内)都是被羞耻感所笼罩的个体,所做的伤害/被伤害、沉沦/解脱都是以“摆脱羞耻”为核心目的。而孙子们的罪也是来自性欲(?)而参加诗歌会的警察总是借由诗歌调侃性欲,所以他被美子“惩罚”充当她大义灭亲的助手。
警察这个角色设置的十分微妙,他在诗歌会上不谈诗歌大讲荤段子反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相比起那些干巴巴朗诵诗歌的会员,他大大咧咧的真性情确实令人愉快。而美子对他的态度也十分复杂,她是否嫉妒他这样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为了维护正义不惜被贬职),即使这个表达的内容不是(高尚的)诗歌,而是(低俗的)黄色笑话。
4、诗与奉献、获得与牺牲
片中时刻强调美子的无力,这与《密阳》里全度妍向世界展示出的韩国演员体内超强的爆发力形成对比,而宋康浩的角色就是为此而设计的“推手”,而回到《诗》中虽然有美子打羽毛球的“对抗场景”,但她没有现实对手,她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向她施压的外部世界,正因为如此这个角色更多是“收”着演,抑制太多的表情和动作。比如拉不动赖床不起孙子,打不开孙子计算机,完成不了家长们交代的“说服”任务,拒绝不了老头提出的附加服务等等,以及她写不出诗。无力感贯穿始终,令其行动受限,而她唯一的反击是以“牺牲”为代价的:牺牲肉体、牺牲亲情、牺牲生命(?);而诗歌在此作为她的“身份证明”。象征着一无所有后的重新拥有。
美子去医院为痴呆症埋下伏笔,包括她的几次对情节无伤大雅的健忘(非常美的一个瞬间:在得知孙子不可饶恕的罪行后被窗外的鲜花所吸引,又一次罪与诗的交汇),而这样的人物设定是为了增强悬念和无力感而非铺垫情节。美子出医院路上遇见女孩悲痛欲绝的母亲,先闻其声再见其人,通过外部声音进入画框来加强外部事件对于美子的冲击。
5、影像之外,悬笔之力
在叙事层面上,影片的力量也大多来自于观众的“不见”,只片面的展示人物两级状态,通过“窥视”来展现不同人物的另外一面,比如美子看到孙子与儿童快乐的玩呼啦圈,这应该是这个人物唯一一次在片中展现出笑容。同样的通过与诗歌会员的对话交代出警察的英雄事迹。而主人公美子的另一面则相对隐晦,是否有意利用那个处于自己下风的半身不遂的老头?是否因为揭露罪行而犯罪?
“随你们怎么想,我不会道歉的”通过不同人物的两级摇摆、模糊处理堆砌故事,烘托戏剧高潮(前作中没有这么大的幅度,在前三片中还是出现很多相对呆板的扁平角色)。最终孙子被警察带走,观众或许通过之前美子为他打点一切,修剪指甲猜到,但竟是如此轻描淡写地带走,仿佛只是换了一个羽毛球对手般随意,美子和孙子并没有任何洒狗血的交流,一切都在心照不宣中进行。静谧的力量。段落处理不落俗,有意逆着观众的期待。全片不乏戏剧悬念的设计,但情节总以“意外”的形式冒然出现,令视角有限的美子/观众措手不及。如美子得知凶案并非通过孙子日益明显的怪异举动,而是直接由众家长当面告知。
-FIN-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欢迎为深焦口碑榜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