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上个月发行的这部电影是大陆影迷的集体遗珠吗?

2017-10-08 深焦编辑部 深焦DeepFocus


《某种女人》 是去年口碑最好的美国独立电影,拿了一堆大大小小奖,最后却因为被奥斯卡忽视,没能进一步引发国际影迷更多关注。今年,影片在法国上映后,再次引发法国媒体一边倒好评。以发行经典电影闻名的英语碟商CC也为本片背书,将其列入了2017年发行计划里。然而,影片在大陆反响和口碑一直低迷,仅在深焦口碑榜上停留三周就被读者投下了榜单。在此,我们推送这片旧文,再次推荐这部好电影。


作者| Wegmarken (Berkeley, CA)

审读| 谭香山(巴黎)

编辑| 凯琳(天津) 

 


作为圣丹斯系的一员大将的《某种女人》近来可谓炙手可热,加上“克里斯汀·斯图亚特(Kristen Stewart)悄无声息地演了女同片”的标签推波助澜,NYFF放映时架势不逊于诸多大成本顶级卡司三大系翘楚影片。导演Kelly Reichardt自06年的《旧梦》开始备受瞩目,其作品核心多为探索人物模糊或丢失的“身份”,“他们总渴望着某种东西”是对人物的概括性解读,而《某种女人》也不例外。该片改编自Maile Meloy09年推出的短篇小说集,平铺式地刻画三个生活在美国小镇的女性形象,节选其在事业、家庭、爱情上的片段。与视觉诱惑背道而驰,萧索的笔触贯穿全片,同时披着隐形衣的女性主义完美地藏匿在每一帧里。



开篇的景深镜头中,旷野平原、山丘云烟一览无余,沿对角线行进的火车粗暴却不违和地割裂画面。而后镜头转向白雪覆盖的屋顶,画外音可靠地进入。就这样娓娓道来第一个故事:劳拉(Laura),中年,女性,律师。家中的一个镜头意味深长,给丈夫一个中景,右上角的部分镜框里反射出面色紧张的劳拉,这何尝不是一幅不动声色的社会素描。或出于破罐破摔的绝望,或出于男性权威受损的不悦,相识八个月的顾客死命纠缠。第二个故事更为简单,吉娜(Gina)是为家庭忙碌奔波的中年女性,有一个对其劳动和奉献无动于衷的女儿和一个关键时刻一无是处的丈夫。在波澜不惊的日常里,她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第三个故事,一反常态的纯情戏码,克里斯汀的女同题材处女作或应贴上别的标签。片段里最让人心动的是沉默,深邃的眼神里穿透现实的渴望。克里斯汀斯图亚特饰演的律师贝丝(Beth),接下需要深夜驱车四小时的教职 44 33928 44 14988 0 0 3557 0 0:00:09 0:00:04 0:00:05 3558碰巧遇到无名饲马女。后者充满爱意的凝视模糊了叙事所需的情节起伏。“我知道若我没有开车上路我就无法再见到你,而我不想这样。(I just knew if I didn’t start driving I wasn’t gonna see you again. I didn’t want that.)” 这样不加修饰的台词一反镜头语言的精致,在制造脱离感的同时真实得可怕。



片子里依旧有不少显性的女权主义元素,比如劳拉与丈夫打电话的时对于身为男子的假想,或Gina对日夜操劳的慨叹。近年来银幕上不乏独立女性形象,高等教育和体面工作像光鲜亮丽的壁纸装饰着其矛盾的社会形象,即便这些对男性话语权的挑战流于表面,不少人依旧心生恐惧。而《某种女人》,于其冷静的叙事背后,在意境深邃的画面深处,在女性地位上升的今天(这点与《她》异曲同工之妙)敲响另一面警钟:如何看到被闪闪发光的正方形包裹着的伤痕累累的正三角?(稍作解释,观念上的女性地位是正方形,而其情感的缺失和撕裂是语境里的正三角。)



电影这一媒介与人的窥视欲望密不可分,换句话说,电影进一步满足了人类的这项“本能”。男性,或通过认同人物角色,或通过满足视觉需求,完成另一层面的征服,取得了亦真亦假的胜利感。女性形象通常是叙事的阻碍,功能往往局限于提供奇观或推进男性角色发展。影院的漆黑气氛是短暂脱离现实的条件,而沉浸于影片制造的虚拟空间中时,观众往往实现了对性别权威的再次确认。因而,越是对故事不可自拔,越无法拍出真正的女性电影。而《某种女人》的特别之处,就是这种难得一见的抽离感,通过零碎的故事结构、点到为止的人物感情、最小化的戏剧冲突,呼唤自觉而清醒的观影态度。一旦短暂地在某个时刻和剧中人物达成共识,下一瞬间即被猝不及防地拉回现实:因美国总统辩论而颇为热门的“反男性解释(counter-mansplaining)”无疑能唤起认同,新时代女性事业家庭的双重责任对观众来说亦不陌生,而陷入对颜值和智慧兼具的迷信中不可自拔更是女性的家常便饭。但不可否认,导演并不想制造情绪上的统一,每每观众即将投入情感,当头一棒便来得恰到好处。这与《卡罗尔》给人带来的感觉截然不同,后者制造的幻觉足以彻底将观众带入叙事,剧中角色美得如此惊世骇俗,美得在剧终时刻依旧沉醉,美得在现实中醒来时不知所措。然而,《卡罗尔》更像是一部LGBT电影而非女性电影,因为它走得很近,又或许太近,近到女性看不到自己。



《卡罗尔》所缺失的,或许正是《某种女人》所强调的,一种发人深省的距离感,即使这和影片本身的好坏关系甚微。作为理解电影的另一个角度,偏文本内涵而非影像脚本的诉求,而最直接的特点便是观众在观影的恍然大悟——即便在过程中时常抽离。这又与意识流的模式相呼应,发散式的启迪,而非聚焦式的冲击,这或许便是《某种女人》在平静如水的叙事中孕育出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原因之一。




一句话总结,《某种女人》带给笔者的思考就是:即使每个人都是囚徒,困在这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里,我们仍可以以思辨的、交互的心态感受被软弱和不安囚禁的渴望。


- FIN -


欢迎给深焦口碑榜投票!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美国众神迷失Z城当怪物来敲门神奇女侠(1)

白日焰火吃吃的爱罗丹攻壳机动队

异形绝美之城放大神奇女侠(2)

伊斯梅尔的幽魂奇幻星球10好时光

守望尘世无处为家昼颜伴随贝多芬起舞

雄狮至爱梵高玉子逃出绝命镇(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