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影节《好时光》,约吗?

2017-06-15 把噗 深焦DeepFocus

萨弗迪兄弟


写在前面:


2014年,在拍出了令人心碎《天知道》(Heaven Knows What)后,约书亚和本·萨弗迪两兄弟一鼓作气,在三年后将新作《好时光》(Good Time)送进了戛纳主竞赛单元。影片中,萨弗迪兄弟的才华显露无疑,对演员与调度的掌控令人惊异。男主角罗伯特·帕丁森在片中仿佛脱胎换骨,完全卸去偶像包袱,彻底地融入这段疯狂失控的纽约大冒险中。尽管在戛纳电影节上颗粒无收,但萨弗迪镜头下充满躁动的纽约不安夜却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认可,兄弟二人的新片(由马丁·斯科塞斯监制)也很快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一对才华横溢的兄弟档导演成大器之时,指日可待。【戛纳期间相关影评:《好时光》把所有人都看嗨了,帕丁森可能要拿影帝了!


短短一个月之后,《好时光》将在上海电影节的大银幕上和中国观众见面,这也是今年上影节放映的唯一一部2017戛纳系新片,重磅程度可想而知。不过,作为从北美独立电影圈发家的新秀,萨弗迪兄弟在中国影迷圈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在与萨弗迪兄弟共赴“好时光”之前,我们决定发布以下这篇文章,为读者们勾勒其创作的基本形态与风格,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好时光》值得期待!


《天知道》剧照


萨弗迪兄弟,旧风格的新发明


文│把噗(北京)

编│尼侬叁(杭州)



 美国“新”电影

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切感知,有三个国家的电影人是很少有能力办到的。


法国电影从未创造出现实影像,因为他们活在一种思想的真实中,这也是缘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一定要转化为新浪潮才能在法国接受:巴黎这座虚幻之城,从未能提供贴近于地面的日常现实。法国电影中的现实影像是由一对比利时兄弟(达内兄弟)和一位突尼斯移民(阿布戴·柯西胥)共同拍出的。


美国电影(好莱坞)永远都是一种虚假的建构,很少能提供关于现实的真实情状。当然,还有虚假影像最强劲的制造工厂:韩国电影。当伪饰成为国民的日常情态(整容),也不要怪罪电影人在捕捉真实上的无能为力。



缘何美国电影永远是一种虚假的建构,我们可想而知。无论是从文化形态还是好莱坞的霸权地位出发去思考,我们都能获得一些感触,也就遑论奥斯卡评奖机制加在其上的内在要求。


我们的思考不在这里,我们发问的是一种新的美国电影是否正在诞生。


这种“新”不是法国新浪潮的“新”,而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新“。因为新浪潮所提供的电影制作观念与电影技法徘徊于电影外部,真正深入到影像感知方式变革的还是新现实主义。现实不再是塑造出来的,而是在真实场景中被捕捉到。理解这类影像的实效,不再是作用于我们的大脑,而是需要我们的感知,甚至感应。




此刻,一种可以称为美国”新“电影的东西,确实正在一批年轻电影人身上产生。观看这些电影不再允许我们仅仅通过惯常的观影逻辑即可完成,这种逻辑预设了一部电影由剧本、导演、表演、配乐、布景等有机组合而成,而能否欣赏一部电影就取决于去欣赏这些独立部分及其如何相互协调(奥斯卡的评奖机制使然)。但对于像《内德的步枪》(2014)、 《天注定》(2014)、《尘世女王》(2015)、《克利夏》(2015)这样的新电影,我们又该如何去谈论呢?在此,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进一步瓦解:对影像的理解不再能够经过观影经验累积而成的知识完成。 我想,萨弗迪兄弟的电影为我们打开了在电影制作与观影理念上的思考新方向。

  萨弗迪兄弟 

兄弟电影似乎已经成为电影制作中的一个有趣话题,它的历史就跟电影一样“古老”。卢米埃尔兄弟、塔维亚尼兄弟、梅索斯兄弟、科恩兄弟、达内兄弟、沃卓斯基兄弟(还是姐妹?)……这些耳熟能详、鼎鼎有名的兄弟都曾拍出让人惊叹的作品,而现在似乎轮到年轻的萨弗迪兄弟了。


哥哥约书亚·萨弗迪出生于1984年,弟弟本·萨弗迪晚两年出生。两人从小在纽约长大,对皇后区底层人的生活环境非常熟悉,这座城市底层边缘人的生活遂成为他们电影的重要主题。而父母的离异对他们年轻时代也许产生过重大影响,并反映在作品中(《去采些迷迭香》)。 在父亲的熏陶下,兄弟俩从小便热爱电影,在鼓捣了几部短片后开始导演生涯。

 

《被抢劫的乐趣》海报


就像那对著名的比利时兄弟一样,约书亚·萨弗迪与弟弟本·萨弗迪也已经共同拍摄了几部长片。2008年,处女作《被抢劫的乐趣》被选入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作为闭幕片展映,获得好评。此时,萨弗迪兄弟的电影风格已经初步形成。


2010年,以离异家庭为题材的新作《去采点迷迭香》再次入围戛纳的导演双周,开始真正在独立电影界崭露头角。但让两兄弟在世界影坛真正收获广大知名度的是2014年的作品《天知道》,先是提名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奖,然后在第27届东京电影节上风光无限地拿下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天知道》剧照


而现在,2017年的新作《好时光》正参展戛纳电影节。直接从导演双周升级至主竞赛单元,可见其实力之强悍。《好时光》曾也被认为是争夺金棕榈最有力的一匹黑马,而事实上,罗伯特·帕丁森作为片中无二的男主,在萨弗迪兄弟跟踪式的镜头中,完成了演绎生涯一次令人惊艳的转型。

 

《好时光》


将萨弗迪兄弟的电影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还是《天知道》,这部关于毒瘾者爱情故事的电影,让它从虚假与浮华一片的美国电影中脱颖而出,真正捕捉到了纽约市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影片改编自阿莉尔·霍尔姆斯的自传,并由阿莉尔·霍尔姆斯亲自出演,除了饰演男主角的卡赖伯·兰德里·琼斯,电影里其余的演员都是霍尔姆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吸毒与流浪。这种遵循新现实主义和真实电影拍摄理念的手法最好地捕捉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正如萨弗迪兄弟所说,“《天知道》恰恰就是要刻画这样一群人,他们活得痛苦,同时又不得不抱着明天会更好的希望,挣扎地活下去。”



 《好时光》深焦短评

大芮芮

★★★★

终于看到一部不直男癌、不迷影、不虐恋、认真用视与听讲故事还能燃到爆的电影。急速的移动特写和ambient电音配乐烘托出难以承受的紧张感,而首尾的呼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算是新时代的《美国往事》。


ZAC

★★★★

类型片故事流畅完整风格化,开头爽快,结尾也漂亮不拖沓,游乐场戏点缀得特别亮眼。剧本也特别饱满,关注点一开始从个人着眼到后面素描整个群体。原声也棒!为帕丁森那一头金毛干杯。


徐佳含

★★★★

和《天知道》一样不存在明显高潮的故事,却直接质问着人们的生存窘境:现实刺穿意愿,“选择命运”变成了“被命运选择”。唯一的遗憾之处是影片中段弟弟角色的完全缺失,使二人间的情感打了折扣。


车小爷

这是那种影展当下看得鸡血打满,过后再看就光芒略逊的片子。毕竟和本届部分主竞赛影片相比,《好时光》用出色的调度和不差的节奏讲了一个虽略显简单却完整、风格鲜明的故事。手持和特写,炫目荧光配色,电音低空轰炸,观者轻而易举进入故事。不论是前文提到的诸多优点,还是首尾回环和精神障碍弟弟的全程煽情点题,都略显急切和不成熟。但总的来说值得鼓励,是一抹难得亮色。


Peter Cat

★★★

最难得可贵的是,长了预算,有了明星,但这一切都内化为两兄弟自己风格和语汇。帮助这些真正有才华的人从默默无闻到天下闻名,这本是戛纳的特权和责任,但如果不是这部并不完美的电影,戛纳恐怕已经沦为昔日荣光重负下的养老院。


柳莺

★★★

萨弗迪兄弟的才华显露无疑,对演员与调度的掌控令人震惊。影片中,罗伯特·帕丁森完全褪去了偶像颜色,彻底地融入了这段疯狂、肮脏、时空的纽约大冒险中。导演之一的本·萨弗迪同样在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饰演帕丁森的弟弟。和前作《去采些迷迭香》《天知道》一样,萨弗迪兄弟执着地用粗糙的手持镜头讲述边缘人之间无条件的爱,躁动的音乐虽有过满之嫌,节奏也并非完美,但在戛纳主竞赛看到如此有美学坚持的影片,实在令人欣慰。


沈念

★★★

这是真正好看的电影,每个场景都有精心设计。一个简单的心愿因为事与愿违而失控,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封闭的死循环,然而一错再错不正是人生铁律吗?开头关于水与盐的联想,弟弟嘴上说着沙滩,眼里却流过泪。结尾哥哥被逮捕,镜头慢慢靠近,铁窗逐渐模糊,空虚的眼变得清晰。生活不过是一段无望的好时光。


圆首的秘书

★★★

仍然描绘特定边缘人群,手持摄影、长焦大特写和电子音都有非常强的煽动性,以上基本形成萨弗迪兄弟的标志性语汇。情感和视觉体验很好,但总体感觉略逊于《天知道》,风格贯彻不如前作坚决。结尾大好。


Stevie

★★★

一个简单的犯罪故事被高度街头化的影像风格和充盈到喧宾夺主的电音配乐包裹成了一部令人血脉喷张的风格之作。


马鹏程

拍得很躁,尤其摄影和音乐。但不理解这片子为啥能入选戛纳,好莱坞风,而且也没讲啥事情。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伊斯梅尔的幽魂你从未在此凭空而来

无爱可诉木星之月寂静中的惊奇最长一枪

玉子每分钟120击快乐结局敬畏

迈耶罗维茨的故事之后圣鹿之死

派对把妹秘诀年轻女人罗丹

写作工坊牡丹花下童女贞德骑士

好时光温柔女子无无坞双面情人

真事改编肉与沙


欢迎参与深焦口碑榜投票

点此观看口碑榜精彩视频


用镜头讲故事——镜头语言重塑

顶级名校导师培训课程+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模式

主讲:纽约大学电影系教授Karl Bardosh


地点:北京(具体待定)

时间:2017年07月01日-07月02日(共2天)

         上午10:00am至下午6:00pm

招生对象:影视行业从业者及电影爱好者

               计划去国外念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

               短视频制作者

点我查看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