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语配音新修复金棕榈,没想到这么顶!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2-05-09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作者 :qw0aszx

影迷加碟友,既爱布拉哈格也爱汤米·韦素,有时候也会拍点自己的短片

豆瓣 @qw0aszx


在经过碟讯冷清的九月份后,十月各家爆出的发行讯息显然要丰富许多。临近万圣节,各家专注B级片发行的碟商也是各种活动消息不断,加上CC的官网与BN书店双重半价活动的如期到来,还有指示剂五周年官网特价活动,想必是让不少碟友们的钱包元气大伤。但在这建议大家买碟还是得悠着点,毕竟十一月份还有着大量厂牌的黑色星期五特价活动呢。









十月碟讯


标准收藏一月片单

上个月CC以仅三部的缩水片单结束了自家2021年的发行计划,也招来了不少碟友的抨击和非议。本月CC公布了自家2022年一月份的发行片目,扔出几个重磅片目,一扫上个月颓势,为下一年发行开了个好头。


《一夜狂欢》与《钢琴课》


一月片单首先是之前宣传的UHD发行计划中剩下的最后两部,《一夜狂欢》与《钢琴课》。披头士的第一部电影《一夜狂欢》之前在三月份由日本碟商抢先发行了UHD,但是仅SDR呈现的正片和日版一贯高昂的价格让许多碟友们望而却步,此次CC版显然是更完美的选择。此片CC的UHD和《穆赫兰道》相似,为之前发行的蓝光碟搭配新做的UHD碟,这也表明了花絮配置上并无新增内容,但之前CC蓝光的海量花絮已经足够。全新加入的UHD碟将以2160p分辨率搭配兼容HDR10的杜比视界呈现本片近乎完美的4K修复。


另外一部《钢琴课》的封面设计得到了不少碟友和影迷的称赞。此次为本片全新4K修复的首次呈现,此修复得到了导演以及摄影监督的认证,UHD一样搭配了兼容HDR10的杜比视界,音轨则为原始混音的DTS-HD MA 5.1轨。花絮方面,之前蓝光和DVD中有过的导演简·坎皮恩与制片人简·查普曼两人主讲的评论音轨和一个76分钟的访谈都没有带上,一段49分钟的配乐师迈克尔·尼曼访谈和15分钟的老制作特辑也没有选择收入,反倒是授权到了个映欧嘉纳在英国发行的25周年纪念版蓝光中新带入的半小时25周年回顾特辑。


除去这段外,CC选择携带了演员霍利·亨特谈与导演简·坎皮恩合作的旧访谈、一段对于本片服装设计师珍妮特·帕特森旧采访的选段以及简·坎皮恩在2006年拍摄的短片《水日记》。对于全新录制的花絮,CC则是收录了一段导演与影评人Amy Taubin的对谈,以及一段为摄影监督斯图尔特·瑞伯与美术指导安德鲁·麦克阿尔平的访谈。因此若是碟友有着之前带评论音轨等老花絮的蓝光,别急着出手转掉,还是留着为好。


 《迪克·约翰逊的去世》和《时间》


接下来两部为2020年的新纪录片作品,均授权自流媒体公司。一部为来自于网飞的《迪克·约翰逊的去世》,导演前作《持摄像机的人》也在2017年被CC收入发行。本片的CC蓝光源自于2K数字中间片,配备DTS-HD MA 5.1音轨。花絮方面均为全新录制内容,包括一条由导演克斯汀·约翰逊、剪辑以及共同编剧内尔斯·班格特与录音师朱迪·卡普主讲的评论音轨,导演与三位制片人的对谈、音效师皮特·霍恩纳的访谈以及一个导演克斯汀·约翰逊与其他电影人探讨纪录片可能性的节目。之前《持摄像机的人》的花絮中,克斯汀·约翰逊都表现出对纪录片的独特拍摄与思考,想必这个探讨纪录片形式与可能性的节目一样会十分精彩。


那除去这部外,另一部则是来自于亚马逊的《时间》。这部美国黑人控诉法律现状的私人纪录片得到媒体一致好评,却在普通观众中有不少分歧意见。CC蓝光源自于4K数字中间片,配备DTS-HD MA 5.1音轨,花絮包含了导演加雷特·布莱德利的全新评论音轨、影片中主角夫妻的全新访谈、导演与影评人Hilton Als的全新对谈,最后还有一部布莱德利在2017年拍摄的纪录短片《独自一人》,并且配备短片中被摄主角在2021年全新录制的评论音轨。


《家宴》


CC一月片单中最后一部也是我觉得最意外也最惊喜的,那就是大名鼎鼎道格玛95运动中编号为第一部的《家宴》。此片的CC封面设计是我近期最喜欢的了,因为它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封面,仅为透明胶盒上印着基本信息,并且贴了一张影片信息的标签,内带的折页内容也是道格玛运动的宣言文字。这种设计毫无疑问十分契合了道格玛运动中那种极简化的追求,干脆利落,而且说不定还能形成系列。(CC有没有可能把道格玛运动的影片都发出来?)此次CC蓝光写的正片源自于一个导演温特伯格认证的新2K修复,配以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


但此片修复后最终呈现出效果会如何的确是需要打一个问号,毕竟本片和大部分道格玛影片一样,是使用了标清的DV拍摄,后期印到35mm胶片上进行院线的发行。其实CC发行的影片之前有碰见过类似情况,那就是斯派克·李的《迷惑》,影片中大部分内容均由标清DV拍摄而成,CC还专门发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述标清DV放大修复高清过程。CC的修复团队在对《迷惑》修复的时候一开始也是准备用DV印到胶片后的素材来修复,但在摄影监督的要求下才转用了原始素材放大。这点我是同意摄影监督的选择,用原始素材更能体现出拍摄素材的样貌,当年洗印胶片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院线发行需要用胶片放映。



而且虽然源素材仅为标清,但是DV画面重新曝光洗印到胶片上的技术在当年是十分粗糙的,洗印这一过程对素材的画质还有颜色都会造成比较明显的损失。然而对于道格玛95的影片,因为规则中有一条就是“影片的规格需要是学院比例的35mm胶片”,不论这条规则制定之初的想法和最后大家实行的方式是否一致,但35mm的胶片的确是作为了道格玛95影片的一部分。(因为这条规则当初设定是要求所有道格玛影片以学院比例的35mm胶片拍摄,但因为成本原因,大家转用了更便捷且更便宜的标清DV拍摄,这条规则的理解也变成了呈现方式需要以学院比例的35mm胶片,其实这条要求很大情况上还是为了保证道格玛的影片能在所有标准电影院中都可以放映而生)而从CC官网上附带的几张修复版截图来看,画面上的颗粒以及质感的确像是修复了胶片拷贝,而非原始DV带的素材。


2K修复版截图


那么对于此片蓝光,花絮也是值得注意的重头戏,CC甚至为此片配备了双碟蓝光的配置。首先是导演温特伯格在2005年为DVD发行录制的评论音轨,同时CC也找温特伯格录了一段全新的访谈内容。其余丹麦DVD套装时携带的部分花絮也被选入,包括了带温特伯格评论音轨的删减片段、剧组演职人员在首映礼上回忆拍摄经历的特辑以及温特伯格讨论启发影片内容的真实事件访谈。除此之外,CC还收录了两部纪录片,一部讲述摄影监督安东尼·多德·曼妥的12分钟纪录短片《ADM:DOP》,另一部为关于道格玛95运动的74分钟纪录片《被洗礼的一派》。最后还有两部温特伯格的早期短片收录,1993年的学生短片《最后的道别》和1995年的《倒着走的男孩》。


指示剂五周年!


Powerhouse旗下的指示剂系列到了五周年庆祝的时刻,这个从其他英国厂牌中出走的制片人所组建的新厂牌,靠着授权好莱坞大公司的片库,搭配丰富花絮以及高质量编码与包装逐渐成长。在十月迎来五周年生日的指示剂,不仅在官网发起特价活动,而且还将自家早期发行最出名,但因卖断货导致二手市场高价不下的辛巴达三部曲套装进行了特别重印发行。同时也在这个时候,宣布了指示剂将进军北美市场的消息。在进军北美市场后,毫无疑问会像箭影一样,可以靠着不同地区的授权拿到一些在英国发行是无法操作的影片,也让碟友们十分期待后续的影片选择。比如我个人就很好奇,指示剂未来会选择哪一部影片作为自家第一张UHD发行呢?


《霍夫曼》和《碉堡》


那么除去周年纪念消息外,指示剂也公布了2022年一月份的发行片单,也都将同时在北美进行发行。而且不再像早期指示剂靠着其他厂牌的片源进行发行,此次片单的四部均为指示剂独家策划的全新4K修复,十分明显展现出指示剂做大的趋势。首先是两部彼得·塞勒斯主演的影片,1970年的爱情喜剧《霍夫曼》与1973年的战争片《碉堡》,均源自于原始底片进行的4K修复,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前者花絮均为全新录制内容,包括导演艾尔文·拉考夫的部分场景评论音轨和对导演、跟焦员与场景绘图师的三段访谈。后者首先是五段全新录制访谈,采访对象包括了演员莱昂·利塞克、导演克莱夫·里斯的儿子与遗孀、制片主任、执行制片以及电技工。除此之外指示剂还搭配了一部英国政府新闻部旗下皇冠电影部门在1945年拍摄的《海峡群岛1940-1945》,一部让英国海峡群岛上的居民重现二战时被德军占领时样貌的短片。


《闺房劫》和《男欢女爱》


接下来是1977年的犯罪电影《闺房劫》,直面家暴问题的本片在英国上映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自从录像带时代后再也没有在英国进行音像发行。此次指示剂源自原始拍摄底片对本片做了全新4K修复,并且呈现了海外出口版以及正式发行前的未受审查双版本正片。花絮方面指示剂配备了一条女主莎拉·道格拉斯与影评人金·纽曼共同主讲的全新评论音轨,还找导演格里·奥哈拉录制了一条新访谈。除去之外,指示剂带了1977年英国上映时强行加上的“专家”解释本片主题的开头序章内容、导演格里·奥哈拉在1976年为皇家海军拍摄的短片,还有英国中央新闻署在1978年推出的关于女性庇护所创始人Erin Pizzey的访谈新闻片。


片单最后一部是1971年的《男欢女爱》,这部直面同性恋以及性错位的爱情喜剧在这么多年内一直销声匿迹、毫无发行踪影,此次指示剂的4K修复也是源自于罕见的留存胶片素材。花絮方面指示剂录制了演员彼得·斯特拉克的全新访谈以及电影学家Alex Davidson为本片做的全新导赏采访,还携带了一部也带涉及男性变装女题材的1972年短片。除此之外,指示剂惯例从英国娱乐历史计划中要来了本片配乐约翰·斯科特在2018年做的口述史采访内容。


箭影一月片单

《致命惊吓》和《鬼门关2》


箭影本月公布的一月片单没太多重磅的内容,首先是马里奥·巴瓦的遗作:1977年意大利恐怖片《致命惊吓》(其实是与儿子兰贝托·巴瓦联合执导,但后者并未署名)。此片在北美发行时被发行商将片名篡改成了《鬼门关2》,强行当作续集来卖,然而实际上并无联系。箭影蓝光源自于独家进行的原始底片级别2K新修复,收录意大利与北美双版本的字幕段落和插入镜头,音轨也包含了意大利语与英语双音轨的单声道原始无损混音轨。


花絮均为全新录制内容,包含了巴瓦传记作家蒂姆·卢卡斯主讲的评论音轨、联合导演与编剧,巴瓦的儿子兰贝托·巴瓦的访谈、联合编剧达尔达诺·萨凯蒂的访谈、影评人Alexandra Heller-Nicholas制作的视频论文、影评人Stephen Thrower对巴瓦风格分析的导赏以及影评人Alberto Farina的访谈。此片在箭影的店铺中还独家上架了一个《鬼门关2》版北美片名的封面版本。


《眠》和《赤色天使》


下面一部为近年的新恐怖片发行,此次箭影选中的是2020年德国恐怖惊悚片《眠》,入选了柏林电影节的此片被不少影迷评价说看到了《穆赫兰道》与《闪灵》的影子,算是口碑还不错的一部。箭影蓝光携带原始DTS-HD MA 5.1音轨,花絮方面首先是影评人金·纽曼与Sean Hogan共同主讲的新评论音轨,接着是两段视频论文,分别由电影学家Alexandra Heller-Nicholas与影评人Anton Bitel制作。然后是一段人类学家Louise S. Milne分析影片中梦境主题的采访、导演迈克尔·维纳斯与主演葛赫·斯旺耶·科尔霍夫的对谈、导演与演员们在疫情期间为多个电影节录制的影片介绍合集、影片幕后制作特辑、四段删减片段,最后还有影片中出现过的梦境素描画完整呈现。


接下来的一部是我觉得一月片单中最期待的,增村保造导演的1966年作品《赤色天使》,通过中日战争中被派往战场的日本护士视角呈现出一部独特的反战作品。蓝光源自于角川提供的高清源,配备原始无损单声道音轨。花絮均为全新录制内容,包括日本电影专家David Desser主讲的评论音轨、汤尼·雷恩的访谈介绍以及乔纳森·罗森鲍姆制作的视频论文


《绞肉机》和《大盗龙虎榜》


接下来是托比·霍珀执导,改编自斯蒂芬·金小说的1995年黑色幽默恐怖片《绞肉机》,此片之前在2018年由尖叫工厂进行过全新2K修复并发行了美版蓝光,此次箭影的蓝光也基于尖叫工厂的配置。正片同样为2K修复,配备5.1与2.0双DTS-HD MA音轨,尖叫工厂版独家的联合编剧Stephen David Brooks评论音轨与演员罗伯特·英格兰德访谈花絮均授权到手,还加上了12分钟的片场幕后旧特辑。除此之外,箭影多加入了一批新录制内容,包括两条影评人评论音轨与两段视频论文。评论音轨一条由Alexandra Heller-Nicholas和Josh Nelson主讲,另一条为Matty Budrewicz和Dave Wain。视频论文一条为作家Scout Tafoya分析霍珀影片的手法,另一条为影评人Guy Adams分析斯蒂芬·金小说中无生命物体产生杀人意识这一主题。


一月最后一部发行为约翰·米利厄斯的1973年作品《大盗龙虎榜》,但此次只是将之前仅为北美发行的蓝光重新在英国进行发行,影碟配置完全与2016年的美版箭影蓝光一致。除去一月片单外,本月还在ins透露了箭影的法斯宾德套装会有一个第三辑,收录了《瘟疯之神》、《美国大兵》、《尼克劳斯豪森之旅》、《死亡之河》、《卡斯特婆婆升天记》、《恐惧中的恐惧》与《撒旦酿造》。这个第三辑所包含的七部影片均非2016年箭影学院系列法斯宾德大套装中所收录的作品,所以买了大套装的碟友也可以到时候直接买第三辑。


法斯宾德套装


简短碟讯

 

Kino再次从米高梅片库中抢走CC发行过蓝光的4K修复授权,并且宣布发行全新UHD。首先是1963年的《大逃亡》,此片的蓝光也是一直并不完美,当年的4K修复做完后发行的公版蓝光,因为调色与编码等问题一直遭受碟友诟病。直到CC在2020年发行蓝光之时,为此修复重新校色。但却因为近三小时时长加上大量花絮塞在一张碟内,配以CC一贯质量不佳的编码品控,使得正片出现的压缩问题比较严重。终于这次Kino的UHD可以让正片呈现的问题一扫而空了,此次源自于2020年对4K修复重新校色后的源,和《黄金三镖客》一样,以原始修复源的色彩空间样貌呈现,仅为SDR不带HDR。在花絮选择上,CC独家的一段影评人访谈以及LD时代录制的评论音轨显然无法带上,但其余老的花絮特辑和另外一条评论音轨均携带,包括了CC并没有选择带上的纪录片《大逃亡:未讲述的故事》以及纪录片的删减片段。


除此之外,Kino和《沉默的羔羊》一样,还自己新录制了一条评论音轨补足,由电影学家Steve Mitchell和作家Steven Jay Rubin主讲。除去这部,在十月底Kino还公开了《剃刀边缘》的UHD发行,并且宣布这部的UHD将会得到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认证的全新杜比视界HDR调色,碟友们可以期待最终呈现效果了。


《大逃亡》


尤里卡的一月发行为两套碟,MOC系列新增一部约翰·福特导演的1963年作品《阳光普照》。正片为派拉蒙提供的高清修复源,但之前无花絮Olive美版蓝光已经证明了这个修复源质量很不错。花絮均为新内容,包括电影学家Joseph McBride的一条评论音轨和约翰·福特传记作家Tag Gallagher制作的一段视频论文。


一月另外一套为归入到尤里卡经典系列的港片发行,这个洪金宝双片套装包含了1978年的《赞先生与找钱华‎》与1981年的《败家仔》,两片均源自全新的2K修复,配备原始粤语和英语配音的单声道混音轨。《赞先生与找钱华‎》包含了原始香港上映版以及海外发行版双版本,花絮除了一段老制作特辑外带了两条全新评论音轨,一条为亚洲电影专家Frank Djeng与武术特技演员Robert "Bobby" Samuels共同主讲,另一条为动作电影专家Mike Leeder与Arne Venema这一老搭档主讲。《败家仔》同样由这样的四人配置贡献出了两条全新评论音轨,除此之外还收录了两段老访谈,一段为洪金宝、元彪与陈勋奇三人,另一段为黎应就专访。


《阳光普照》和 洪金宝双片套装


Flicker Alley将在十二月份带来又一个重要的默片蓝光发行套装“1920年代的朱利安·杜维威尔”。此套装将以五碟的配置收录这位法国导演在20年代拍摄的九部默片作品,包括了1925年的《红发》、1927年的《耶路撒冷的受难》和《贝莱曼斯小姐的婚姻》、1928年的《巴黎旋风》与《艾菲尔铁塔的奥秘》和《非凡旅程》、1929年的《特蕾莎·马丁的奇迹一生》、1930年的《蜂鸟妈妈》和《妇女乐园》。这些影片均由Lobster Films修复,源自于多国资料馆库存中的最佳胶片素材进行。除去这些罕见影片的修复呈现外,套装内花絮仅为收录一些罕见剧照与宣传图的图片集,不过同时还带了一本48页内容的书册。这个套装的珍贵性不言而喻,现在就希望FA给这套发行的定价不要太离谱吧。


‘1920年代的朱利安·杜维威尔’


英国碟商二视在许久前,就与《活死人黎明》UHD的消息同时宣布了罗梅罗另一部不那么出名,但却极其独特的吸血鬼电影《马丁》发行。在经过疫情原因加上升级成UHD的决定后,这套发行一再被延期推迟。终于在本月,二视官方发推(下方上图)宣布4K修复已接近完成,看来等到此发行的日子不远了。但同样也是在本月,本片一度以为永久丢失的一个导演剪辑版素材被重新找到(下方下图),这是一个长达三个半小时的16mm黑白胶片拷贝,也是目前已知此版本唯一存留的版本。此拷贝预期将运送回给制片人理查德·P·鲁宾斯坦,希望对其进行数字修复。此消息一出后,不少碟友们都想着二视能否通过什么操作,不论是再次延期将这个重新发现的导演剪辑版也带入此套装,还是后期单独发行此导演剪辑版的普通蓝光(毕竟仅存素材为一个拷贝级别的胶片,蓝光也足够了)。



继Capelight的德版宣布之后,北美的MPI也宣布将发行让-雅克·阿诺的《情人》UHD消息。此片的4K修复已经完成多年,之前法版也有发行过蓝光,和老源对比提升极其明显。相较于年底将发行的德版,将于明年一月底发行的这个美版带有英文字幕,看起来是更加好的选择。不过德版已经确定会带有杜比视界的HDR呈现,而美版还未公布具体配置信息,感觉可以等一等到时候两版UHD实际发行后的对比再来做决定。


《情人》









十月碟评



尖叫工厂《月光光心慌慌》系列UHD


一年一度万圣节来临,也是杀人狂麦克尔·麦尔斯再度出没的时分。今年不仅有系列全新续作《月光光心慌慌:杀戮》(很喜欢这部的香港译名《月光光杀清光》),还迎来了尖叫工厂为系列前五部全新升级洗版的4K修复UHD发行。可惜就像是新一部《杀戮》口碑下滑、令人失望,尖叫工厂的这批UHD也遭受到了它家一贯不良品控所带来的一些问题。首先大家最关注的肯定是卡朋特导演的系列第一部,我在之前文章中也有讲到,狮门在2018年所发行的UHD已经是源自于原始底片进行的4K修复了。


但是这个4K修复完成的时间比较早,这次尖叫工厂使用了现在最近扫描技术出来的细节按理会是更好,然而能好多少的确是个问题。胶片本身质量并非十分完美,加上使用变形镜头拍摄对本身胶片上能存在的画面细节呈现都会有影响,所以当初碟友对比UHD和蓝光发现几乎无细节提升时,还怀疑那个4K修复是不是假的。此次尖叫工厂的新4K修复UHD版本与之前狮门UHD一对比最明显的区别可能反而是在颜色上。之前狮门UHD使用的老4K修复色彩有一种削色黯淡的感觉,而此次尖叫工厂新4K修复色彩则更加饱和、突出一些。


来自caps-a-holic的截图;上图为狮门UHD,下图为SF新UHD,可以很明显看出色彩倾向的改变


但除去颜色外对比两版UHD截图,乍一眼其实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细节提升了,虽然说35mm胶片理论上分辨率很高,但实际会因为各种问题,不少影片就是会像《月光光心慌慌》这样,4K额外榨取出的细节极其有限。但仔细对比的话,全新扫描除了颗粒更细一些外,还是能在树叶、街牌、纹理这种细节中抠出一些细节提升的。


来自caps-a-holic的截图,上图为狮门UHD,下图为SF新UHD,可以看出车的牌照还有植物的边缘细节都更锐一点


然而当你仔细观看这套UHD的截图,很快就会发现糟糕的影片编码遍布在了画面各处,这也让不少碟友觉得质量差的编码对小细节的破坏是导致此次新修复看起来提升不那么大的原因。更加惨的是,这个糟糕编码问题并不只存在于第一部,这五部的UHD都或多多少遭遇了编码问题所带来的压缩色块情况。除此之外,也有碟友反应了片中一些细节因为修复软件自动识别算法的问题,导致有些细微的物体颜色错误或者物体被自动抹除的情况,比如下图,左边为狮门UHD,右边为SF的新UHD,疑似路牌的杆子在这一帧有一块被识别错误抹除了。



糟糕的问题还不止在画面上,海外有碟友扒出UHD中原始无损单声道混音轨分析发现,这条音轨居然是拿了个有损的音轨素材打包入LPCM无损编码中制成的!《月光光心慌慌》的音轨长年以来一直不太行,1994年CC发行的LD中所携带的单声道音轨因为没有经过后来的任何数字加工处理,反而是至今为止本片质量最高的单声道音轨。2000年本片由锚湾发行DVD的时候,对原始单声道音轨进行了十分粗暴的降噪等数字处理,这个处理后的源也一直用到了现在。在蓝光与UHD时代下,携带的单声道音轨不是用这条素材就是用5.1新混音的轨强行转成一条声道上的假单声道。但尖叫工厂此次离谱在于,做这条单声道居然用了此源的个有损压缩素材,要知道它家2014年发行的蓝光版本中还用了真无损素材做的,品控是拉跨到什么地步才会在有无损素材的情况下弄来个有损的塞进去做啊。


来自专门分析蓝光上糟糕音轨的博客对本片几个版本音轨的分析对比


Kino《沉默的羔羊》UHD


CC在UHD发行上的迟缓态度与策略让自家不少授权自米高梅的影片失去了UHD的发行权利,《沉默的羔羊》、前面提到的《大逃亡》、《剃刀边缘》以及甚至CC参与修复过程的《热情似火》都被Kino签走了UHD发行授权。《沉默的羔羊》在本月得到发行,碟友们最在意的肯定是UHD的提升到底有多少。此片的4K修复当初是CC进行了全球首蓝,虽然受到了CC一贯质量不高编码导致的画面细节损伤,但是好在并非严重到无法观看的程度,而且4K修复本身锐度提升十分明显,是大部分碟友应该还算是满意的一套发行。此次Kino发行UHD同时也自家做了一张普通蓝光,虽然Kino此次UHD和普通蓝光也有些瑕疵,并非完美编码呈现,但通过Kino版与CC版两个蓝光呈现同一修复源的1080p截图对比,其实可以明显看出CC的编码造成的问题。不仅压缩块破坏了画面本身质感,而且CC版色彩信息的糟糕压缩还带来了杂色与颜色呈现的问题。



比如上面这个截图对比,上方的CC版截图在一些明显的压缩块外,还多出了不少不规则的绿、黄杂色。这种色彩问题在一些颜色颜色要求很高的场景中会造成其他问题,比如下图这个场景局部放大截图对比动图所示。大量红色的部分在CC版中甚至出现了“位移”一样的微小错位,这种问题单独看CC版几乎不怎么会发现,但是一进行两者对比后就十分明显了。



那么UHD相较普通蓝光的细节提升又如何呢?本片的提升其实也是属于那种比较细微的,整体细节的增加其实并非那种一眼看出的效果,但从截图对比中还是可以看出,2160p下分辨率还是给了细节更多展现空间,如下图这个截图放大的局部对比,证件上的字母和纹路要细致不少。



然而这个发行出现了一些致命问题,首先是影片的前20分钟,也是以胶片拷贝来算是第一卷拷贝的内容(电影在数字修复时很多依旧按照旧的胶片卷数来分段进行)在HDR呈现下色彩出现问题。在经过碟友们分析后,判断应该是当初第一卷内容修复时,在进行HDR的色彩空间设置与转换的步骤就出现问题,这也造成米高梅给Kino的HDR源就是一个带有错误信息的源,因此才呈现成了现在样貌。下面对比图来自于blu-ray.com的用户wright96d,上图为此UHD在HDR下呈现出的大致色彩,下图为正确应该有的色彩。



目前唯一解决办法只有将电视的色彩空间解码强行选择P3而非默认2020空间,这样前二十分钟的色彩会正常呈现。当然,还要在这第一卷内容过去后记得把色彩空间调回去。除去画面上的问题外,Kino碟中收录的那条2.0音轨并非是原始混音的立体声音轨,而是5.1重混音的轨降出来的2.0。相较于此,CC蓝光中收录的2.0音轨则是真实原始的立体声音轨。画面和音轨的双重打击让不少碟友望而却步,虽然问题源自于米高梅给的素材本身,但Kino对于这些问题的反应也基本没有实质性推进,基本是不会重新做修正替换碟了。看来想要一个完美呈现的UHD只能抱期望于其他国家的厂牌授权与处理了。


✦✦✦✦✦✦✦✦✦✦✦✦✦✦✦


文章的结尾来稍微提一下碟影传媒发行的文德斯双片皮箱套装,经历了延期之后,这个套装总算是在十月份发货。相信不少拿到手的碟友们第一反应就是被其尺寸所惊到,这个皮箱比我想象中还要大上一圈。



我很早前就在影碟文章中提到了此次文德斯两片的修复版本,《德州巴黎》为原始底片4K扫描后2K完成的修复,画幅打开成1.66:1,而色彩变动比较大。《柏林苍穹下》则是为了得到最清晰完美的品质,回到原始底片全部用数字重构剪辑和特效的4K修复。两个修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可以算作是修复时进行了再创作,但好在最终成品的效果让人观感十分舒适,并不会产生像是博洛尼亚式调色那种出戏的画面倾向,而且和老的高清源一对比,细节呈现简直是天差地别。这两部影片的新修复在完成后这么长时间一直得到很多地区蓝光的洗版,所以此次碟影的国版对内地碟友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套选择。(《德州巴黎》的新2K修复在2014年就完成了,到了2019年才有地区发行新修复蓝光,而映欧嘉纳在德国发行的版本还“虚假宣传”称是4K修复,让不少碟友以为是刚刚完成的新修复)


和映欧嘉纳的德国版不同,国版开头修复介绍是纯英文的


因为多种原因,此套碟的花絮部分肯定是无法和CC版相比的,但碟影也尽可能授权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经典老花絮内容进行收录。同时,碟影还授权到了2019年文德斯本人来中国电影资料馆时对这两部影片做的映后素材,剪辑成了独家映后QA内容。加上一段文德斯在资料馆的vlog,一共五十分钟多的独家花絮内容。



最后,也是此套影碟中最珍贵的,那就是《德州巴黎》的原始国配收录。此片当年引进国内时由上译厂完成的这条配音,在多年来仅以不完整的部分段落流传在互联网上。此次靠着多方努力终于让其以完整版的形式搭配着新修复版的画面重见天日,同时碟内还收录了国内上映时的中文版本片头,看得出是全新扫描的胶片拷贝。带着这条国配重看一遍《德州巴黎》也是不错的选择,就连我这种平时不听国配的都觉得本片配得挺好,可以说是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编辑: Apertus

电影系学生一枚



-FIN-

深焦·收藏系列

2021年9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8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7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6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5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4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3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2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1年1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2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1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0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9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8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7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6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5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4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3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2月影碟收藏指南

2020年1月影碟收藏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