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后“知识付费”的时代? | 政治学人圆桌论坛第010期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
回归生活的政治·圆桌论坛
第十期——如何看待今后“知识付费”的时代?
”
问题发布: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知识付费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个“风口”。
知识付费的本质是通过交易手段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是通过市场规律和便利的互联网传播达到信息的优化配置。未来的知识付费行业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而是现有的信息服务业互联网化的一部分,是人类信息生产、获取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由一对多转为多对多的一个阶段。最终,知识付费不仅会作为一种独立的行业,还会直接改造和融合现有的教育业、出版业、广告业、咨询服务业,成为万亿以上规模的巨大产业。
但相比未来的前景,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从整体产业上看,商业环节和链条缺失、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不完全、用户群体需要扩大等问题都制约了知识付费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知识付费行业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检视。
如何看待今后知识付费的时代?本期政治学人特此邀请各位嘉宾参与这一话题讨论。
嘉宾介绍
主持人:
张梦晨
国立台北大学
博士研究生
参与嘉宾:
刘 晨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教师;澳门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王 鹏
政治学博士;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
吴 丹
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点评嘉宾:
王 勇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副教授
特邀嘉宾:
罗至美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
刘 鹰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教授
观 点 阐 述
刘晨:直播答题背后的货币目的与现代性变异的屠杀
很显然,答题直播的迅猛发展,其目的是“钱”,而手段却可以多元化,如下载APP,插入广告,吸取流量,复活卡等,此种做法是将知识工具化,而不是在思考的范畴与答题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推进。
那么,此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认为是货币目的与现代性变异。
首先,货币目的。Simmel在《货币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货币是一切价值的公分母,是中立且无特质的;作为一种手段的货币,最终却成了目的本身。”“在货币的作用下,人变得理性且精于计算,人们的生活速度加快且处于一种严格安排的节奏之中。”(见《<货币哲学>中货币的社会学阐释》,2016)闭目一想,这不就是说的我们当下的社会吗?所以,直播答题也好,网红直播也罢,在快速且被精于计算的趋势中解构我们原先认从的知识与规则,且这种越轨于知识逻辑的背后显示出的是货币作为一种目的的任性,还显示出了“货币”作为“文化”在社会互动中的“贪婪”。
其次,现代性变异及其屠杀。我提出这个说法本身就很大胆(之前有参与写过一本关于网红的书,所以对此深有感触)。一般而言,“后现代性的特色包括了全球化、消费主义、权威的瓦解以及知识的商品化”,但我并不打算将直播答题理解在“后现代”的语境当中,而是放在“现代性变异”。为什么这样说?正是因为在资本逐利的时代中选择一种异化于某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对知识不但没有商品化,反而对其进行消费主义,这就造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直播答题的“黑洞”,它是对规则的“屠杀”(鲍曼);它不是“现代性的后果”而是一种“性变”。
所以,在我看来,直播答题就是在“货币幻觉”的作用下,利用“看得见的回报”吸引受众,进而困他们于“货币”之中进行围剿。只不过,这一次是“知识”变成了诱饵,而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身体,也可能是货币本身(如王某某的撒钱),还可能是······
王鹏:“知识付费”产业兴起的动力是什么?
一、何谓“知识付费”?
就是指掌握各类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通过(网络)平台以知识产品(课程)的形式,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传播。用户为获取课程内容的阅读、收听或收看权限,而进行付费行为的交互过程。
二、“知识付费”产生的技术与社会基础
首先,付费技术的成熟为知识付费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没有移动支付技术为用户提供的普及和便利,就没有知识付费多元商业变现的可能。可见,技术是大前提。
其次,知识产品的适用性是驱动用户付费的原动力。
人类文明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在极大拓展人们信息选择权的同时,也给人们增加了搜索及筛选有用信息的成本。随着中国中产阶级、技术阶层的发展壮大,其个体追求实现自我的意识在强化,同时其有关身份与阶层的焦虑也增加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在这个背景下,知识付费产品大大节省了这批潜在用户搜集和筛选优质内容的时间成本,因而创造了这个市场。
第三,资本和“知识分子”共同打造了付费知识的产品与产业。
早期的知识付费品牌,如得到、喜马拉雅等,在该领域的先行试水,提供了较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在初始用户群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体验,于是待到全社会对该新生事物的广泛关注。2016年开始,大量资本开始注入知识产品行业,同时大量讲师/“知识分子”和平台进入该领域,产生出新的知识产品。用户也从种子用户开始向大众用户拓展,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2017年知识付费产业的兴起。
吴丹:知识付费的前世今生
我们获取知识通常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我们买的每一本书、报刊和杂志,都需要通过金钱进行等价交换。因此,知识可以用价值来衡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开始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和分享信息。一方面,我们的知识获取成本在下降。另一方面,我们的知识搜索的时间成本在增加。例如,我们可能在一些非主流的网站上获得某些重要信息,但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此,我们要权衡知识获取的时间成本是否过高,是否可以通过金钱来等价交换获得相应的知识。因此,知识的获取从来不是免费的,知识付费就是根据客户的自主意愿,用金钱换取等价的知识。
现在,知识付费在互联网时代已成为一种网络消费行为,符合市场的公平交易原则。通过知识付费,可以获得专业的知识解答,减少自己获取知识的时间成本。同时,专业人士通过解答专业问题,获得相应报酬作为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何乐而不为。因此,如果知识付费不符合市场经济,我们自然不会进行消费,那么,这一行为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由于互联网流量经济的失灵和内容经济的兴起,知识付费现象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科技经济舆情聚合监测平台显示:“知识付费”一年来累计相关报道2万多篇,点击量1992万多次,评论数近4.5万条,关注网站882家。其中网媒16792篇(省内291篇,省外16014篇,境外487篇),论坛751篇,平媒693篇,政府网站168篇,博客80篇,微信1871篇,微博10篇,视频32篇。知识付费的门槛低,我们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衡量付费内容的质量,避免某些人为了获取利益而忽略了内容质量的重要性。
观 点 争 鸣
刘晨:
看到两位老师的回答,受益匪浅。知识付费是现在的一个新型产业,也是一种互联网产品,它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背后肯定有其原因。两位老师都给出了比较好的回答,显得非常专业。
下面,就两位老师的观念,我做一个小总结和小评价,并给我一点基于个人经验地判断,或者说我一点点的小思考。
第一,吴老师的观点。他先是肯定了知识付费中的等价原则,并且把这样的一种市场理性归于需要与供给的框架之中进行阐述,比较精准地指出了“专业人士通过解答专业问题,获得相应报酬作为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何乐而不为”这个问题。的确,无论是现在的直播答题,还是网易问答,澎湃问答等都是这样的操作模式。它们试图在知识需求与专业回应上搭建一个平台。而如何避免“低质量”的知识被嵌入其中,就需要警惕资本在其中作怪。也就是说,为了钱而不在意质量,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吴老师。而有一些疑问的是,避免利用知识进行资金的赚取,具体的操作化的措施有哪些,我觉得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它是否和社会与大众的某些东西有关?如何从根本上,那种孔飞力所说的“根本性议题”中看到其中的“秘密”,我觉得才是防止某些危机的关键。
第二,王老师的观点。他谈到,首先是有技术,才能让知识与付费“在一起”;其次是需要有市场,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崛起,个体化自我意识的实现等,从而有了这个部分地需求;再次是有资本的驱动,或者更为直接地说,有了利益的驱动导致“大量讲师/“知识分子”和平台进入该领域,产生出新的知识产品”。王博士的逻辑很清晰,原因也很明确。但是我不是特别清楚的是,这里所说的“中产阶级”用户有多少?愿意实现“个体化意识”的人有多少?我个人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个相关用户数据地调查,然后再去做个判断,或许更好一些。同时,在直播问答中,参与者多半是为了寻求知识而去参与吗?我觉得未必,而是利益驱动与贪念驱使,人们看到了“红利”,看到了摆在眼前的“好东西”,所以愿意去“玩这个游戏”。同时,需要清楚的是,这个游戏背后,本质上已经脱离了知识与付费的规则。
我个人的一点基于经验的小思考。我个人之前也参与过网易、《中国社会学》微信平台的问答,他们要求我的是,按期去完成网友们提出的问题,但是我发现,这个对话是存在问题的,完全不是知识与付费的问题。首先,的确是有了这个技术,才能有这样的平台去沟通用户与专业知识人,可问的问题千奇百怪,因为他们不是在一个专业的领域里去提问,甚至提出的问题模棱两可,你希望用通俗的思路去理解,也有一些困难,回复也很难几句话讲清楚,所以后来我索性放弃了这样的一种网络参与。再次,占用一些时间显得得不偿失,且对知识人来说,没有多少收获。一方面,这些通过问答获得的钱,其实并不多,再就是问答能给回答者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冲击?也不多。综合来说,最后只能放弃。我的朋友也参与了澎湃的问答,最后也不了了之。
再回到“直播答题”中来看,其实,知识问答这个栏目并不好做,而真正好做的就是这种“答题”、“闯关”等等,它对大众来说,更加具有利益诱惑,更有兴趣驱动,最关键的一点是——来的更加直接!所以,我觉得要看清一些背后的东西,才能在现在的直播答题和知识问答中得到更为贴切的思考,才能对原由有所判断。我们描述,我们分析,我们更需要在宏观与微观的双重框架下去考虑。否则,我们无法全面的理解这种“新产品”及其背后。
吴丹:
很感谢政治学人圆桌论坛可以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其他几位老师通过平台相互交流看法。
刘晨老师对于直播付费的看法中提到,对于“货币本身是一种手段,而最终却成了目的本身”,知识付费的背后推动者是以知识变现为目的的资本运作,这种运作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去规范,让知识这一成果产品在合理的价值评估下进行买卖。如果市场可以良性运行,通过货币这种媒介,可以让大众群体获得更丰富、更专业的知识,那么,对于大众群体来说,直播付费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而提供知识的群体则可以在获得回报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鹏老师给大家专业的描述了知识付费的概念,并剖析了知识付费产生的技术和社会基础。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产生了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付费,资本的涌入让这一现象得到进一步发展。,把知识付费的大背景具体的描述了出来。
最后,知识付费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走多远,现在还尚不清楚,因为大众的行为是难以预测的,资本对于知识付费是否可以产生正面影响,目前也难以预测。但知识付费是市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规范化的一次试水。
学 人 点 评
王勇:
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的王勇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讨论知识付费的问题。前面有几位博士生同学从各自的角度谈了对知识付费的理解,我这里呢对他们的意见做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呢,吴丹同学说的非常好,知识付费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我们以前买一本书买一份杂志阅读其中的知识信息,其实都是需要付费的,只不过我们现在讨论这个知识付费呢,是在互联网的基础背景下,一般来讲,他的参与方式可能是视频或者是音频,通过互联网渠道来进行分发和销售。这次我们讨论知识付费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那么在这个背景下其实特别是在上一代互联网时代,pc互联网时代,很多的知识其实大家并不怎么付费,因为网上有很多免费的信息,大量的知识,那现在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发生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大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越来越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视频网站(搜狐、网易等)他们的很多节目也在收费,或者你需要花钱来成为他们的vip会员,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一个健康业态的形成,因为毕竟呢,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东西的取得,尤其是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支付相应的低价,这个是知识付费十分重要的一个背景。
从目前知识付费的开展情况来讲呢,可以说知识付费行业在过去这两年成为经济的一个风口,不单纯是在中国大陆,其实在国外,美国也是类似这种情况知识付费能成为一个风口,很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很多的知识分子、很多专家把他们的知识消化成可以供大家在碎片时间学习、理解的内容,这个其实比作者去写一本图书更接近消费人群,原因就在于,在他的产品呈现形式更多的是视频或者音频。特别是音频产品,是通过声音这个渠道传递给大家,因此呢,这个受众可以在开车、做饭,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可以来接收这些信息。这样以来,就比读书使人们可以兼顾,从而使得受众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学习,所以这样一种方式很能贴合用户的一种需求,特别是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在上班的路上听二三十分钟这种知识产品,既能提升自己,又能打发无聊的时光,所以这是知识付费很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
这是从应用需求的角度来看。但是如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呢,我们提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产品的分发,通过互联网渠道的分发是有迹可循的,这和传统的书籍出版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以来的话,使得知识产品,特别是音频产品和作者的合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讲都是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扣掉平台所收取的费用,知识产品的输出者,比如专家、知识分子,和平台之间往往是有一个比较高的分成,这种分成比传统的出版社要高出不少,因此也极大的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从而使得高质量的产品也愿意输出出来。正如王鹏同学提到的第三点,资本和“知识分子”共同打造了付费知识的产品与产业。
当然目前这个行业也有一些问题,其实在我看来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正如刘晨同学提到的,作者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些作者并没有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准。第二点,这个行业是依托互联网产生的,这种刷单刷屏的现象,就是人为的在用户的评价和销量上造假,这种现象比较严重,但这些都需要市场的竞争,消费者的反馈政府的监管等来逐步完善的,总体来讲,知识付费能够在中国大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其实已经是一种进步了,因为毕竟在早期盗版的年代大家对知识产权并没有很注重,现在可以变成一个付费产品,知识经济,其实是互联网带来的一种进步,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供大家进行一些参考,谢谢梦晨的邀请,祝大家在未来的知识付费的浪涛中,无论是作为消费者还是内容提供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谢谢大家。
回 应 发 言
刘 晨:
王老师对于知识付费有一个指出非常到位,即“应景”,他满足了一些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将闲暇的时光转变为知识,从而可以在片刻之中提升自己。同时,知识分子也愿意参与其中,因为分成体系与激励导致他们走向了非传统的知识分发模式。但是,我对此有不同的想法是,这样的一个风靡全球的知识习得体系到底在中国还能持续多久?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疑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们并不是在一个健康的环境来进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原始案例那般,利益驱使导致他们做了这些。第二,到底有多少知识人在其中参与,愿意分享他的知识?这个需要进行严格的社会统计,否则下定论有些危险。所以,在我看来,我对其在中国的发展抱着并不乐观的态度,原因如下:一方面,如果纯粹的是知识进行付费问答,这可以,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这里面毕竟不是纯粹的,而是夹杂商业利益在其中,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商业绑架了知识人和知识需要的人。同时,晚上读到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纯粹才能长久”,我想,知识和人的相处,也大概需要如此吧。这里面,我并不是说商业机构和平台不获利,而是不能过度地夹杂一些东西在其中。另外一方面,我个人认为,知识碎片化的学习不是长久之计,看似学到了知识,其实呢?难说,这个也可以进行科学的、系统性抽样和问卷调查,看他们究竟受益了多少。总而言之,对于这种直播问答与知识付费问答的方式,它的进步是肯定的,但是对其某些方面的警惕也是需要的。
吴 丹:
感谢王勇老师百忙之余给我们点评。王老师提到:知识付费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知识产权因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而越来越被重视,这种产权是有价值的,所以付费是体现产权价值的一种方式。资本是逐利的,当发现知识付费这一风口后,都蜂拥而至,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知识付费的发展,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兴市场,法律不规范,市场也不成熟,让这个新市场的问题逐渐涌现,那这时候需要相关部门去制定政策法规,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互联网背景下市场供需双方的利益。
特 邀 嘉 宾
主持人语:
为了丰富此次论坛的研讨内容,特此邀请了清华大学刘鹰教授以及国立台北大学罗至美教授进行观点分享。
如果愿意付出努力,知识可以不用付费
刘 鹰 华盛顿
“知识付费”似乎成为当下中国火爆的一个专有名词。 “百度百科”词条解释,“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 可惜的是,这个词条的解释并没有解释什么是“知识” 。 根据 Merriam-Webster 辞典, “知识(knowledge) ”包括以下内涵:通过体验或联系获得得心应手的经验;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熟悉或理解;通过学习推理而对真相的理解和事实的认知;具有为常人难以获取的信息,或被学习的事实或条件;可认知的总和: 真理,信息和⼈类获得的原则。可见,我们通常谈到的知识是通过教育、学习、思考、实践、交流、甚至是悟性所获取的对世界的认知,对某个艺术或技术的“know-how” ,对某个领域的科学有独到的理解。在互联-数字时代,我们取得空前绝后的获取“知识免费”的机遇:1986 年国家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 Google 搜索,免费维基百科,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MOOC,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的在线课程 COURSERA,等等。更重要的是,自从改革开放,中国人可以相对自由流动,自由创业,自由经营,在实践中获取基于激情的知识。 “知识付费”本身也许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古今中外,从三国时代的刘备三顾茅庐,到近代的巴菲特天价午餐,大概都是知识付费的经典案例。如果说诸葛亮的确为建立蜀国基业呕心沥血,刘备不枉付费的话,那么支付天价的土豪未必在一顿午餐之间就学到了巴菲特叱咤投资风云的“神功利器”。 当下的“知识付费”是直播技术传播, 网红现象走俏的结果。 在几乎人手一机的中国, 移动技术给知识的扩散带来极大的好处。然而,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分钟产生的信息量超过古时一千年 … 这也是一个时间短缺的时代, 时间已成为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 … 这更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成功的捷径。”(引自http://www.sohu.com/a/199994368_465518)于是,人们在多年 MBA-EMBA 的知识付费之后,新⼀轮的成功捷径⾄少可以带来几个新的概念,或者一碗“Feel Good”的心灵鸡汤! 2017 年 5 月 23 日彭博的一篇文章指出,由于政府对媒体进行严格监管,可供选择的娱乐较少,中国民众不得不在直播中寻欢作乐。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已经迁移到大型工业城市,远离家乡,视频直播已经成为数字陪伴的一种形式。然而, “知识付费”让我寄予希望的是,有特别知识技能、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以这种方式创业谋生。而那些不需要谋生的人,请用你们的网红效应带动中国人对知识的执著追求和真实占有!
知识付费会增加经济的不平等
罗至美 台北
三位同学都是从面向上以及技术层次来发表的自己观点,那么我想从探讨的本质——即知识是否是有价的?以及知识应该由谁使用?为出发点,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知识如果要采取付费的方式,很容易增加经济的不平等,我的身份是一个大学教授,大学教授的目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个职业其中的一个功能,就是社会服务功能,所以呢,知识如果需要有价的取得,很容易变成资本主义极端化的发展。知识可以是一个经济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因为它很容易变成所谓的资讯不对称,咨讯不对称是每一个经济活动中拥有不对称的竞争力,因此取得不对称性的利润,对于没有办法取得这种知识的人,而这些人可能是群众中的大多数,他就可能处于一种竞争力不足的情况。
全世界的大学教育里如果他是属于付费型大学(美国、英国这些国家最为明显),这些国家中的经济不平等都比大学教育不付费的国家来得高。欧陆国家的大学不付费,所以欧陆国家的资本主义形态都比美国发展的要均衡一些,只是要付费的概念和大学要不要付费实际上是一样的,很多人说知识是有价的,所以使用者应当付费,但是,我们要想一想,知识的目的如果是要让社会更好,他应该要有可及性,我们要把只是看做成一种公共财产,如果把教育和知识看成一体的两面的话,认为教育需要收费,比如哈佛的学费十分昂贵。相反的,如果认为知识是公共财产,就不因该有这种所谓的价格的概念,重点就是说,如何让公共性的资源普及到大众手里,这个时候就要去界定根本性问题:知识是不是公共性的?我个人认为知识是公共性的。
我们今天讨论的如果是非常专业的东西,那其实有专家的部分去收取专业的费用,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般性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有公共性。对我们这种知识生产者而言,如果只是要付费,当然我们是最受益,可是站在社会大众的发展,以及增进经济的公平性,还有每一个人都能够好好的发挥他的职能方面来看,知识不应该付费,所以现在美国MIT这种比较好的学校会出现MOOC(录好一些课程放在网路上,让上不起这些学校的人也可以学到这些知识),当知识有价的时候只有有钱人才能消费的起这些产品,只有有钱人消费的起的商品,会造成长久的不进步,科技的滞后。
当然,知识付费有很多层次,有很高的也有一般的,但如果只是收取些许的费用,何必收取呢?
支持学人原创
圆桌论坛为政治学人 推出的系列活动,以上为本次论坛全部线上活动纪实,文章为原创作品,任何纸质或网络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海内外教师、博士生参与圆桌论坛的讨论,或者为我们推荐有价值的选题,欢迎发送您的意愿和个人相关简历到zhengzhixueren@sina.com邮箱报名。
扫描上方二维码,支持学人原创作品,打赏金额全部归嘉宾所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政治学人原创作品
本期编辑:MIN 审校:张强